江西無美食?老表們不!服!氣!
說起贛菜
可能很多人一臉茫然
掰著指頭一算:魯菜、川菜、粵菜、
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不入「八大菜系」
但要說贛菜不值一提
4600萬江西老表肯定不!服!氣!
江西吃辣大賽。陳飛攝
江西老表:「川菜辣,蘇菜甜,魯菜實,粵菜淡,還是贛菜好,兼顧東南西北。」
美食江湖中,普遍認為贛菜由南昌、上饒、九江、贛東、贛南五大流派互相滲透交匯而成。
只有當你真正嘗過了贛菜,你才會明白其獨特地域體系的百轉千回,回味無限。
「中國道教祖庭」江西省龍虎山「食神」爭霸賽。吳師潮 攝
江西菜歷史悠久
從文化根源上講,贛菜有很大一部分是江西歷代的「文人菜」傳承遺澤,唐宋以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江西「文人菜」盛行。
雖然有「君子遠庖廚」的古訓,但中國的文人,醉心於文學藝術,也多有美食家。文人做菜,隨性,卻又有雅致的講究。
贛菜的出名,也離不開文人們的功勞。贛菜傳統菜餚聲名遐邇,不勝枚舉。
滕王閣上王勃欣命「洪都雞」
白居易感懷「思鄉魚」
許真君常以之待客的「藜蒿炒臘肉」
以文天祥名字命名的「文山肉丁」
毛主席親自命名的「四星望月」
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
都是贛菜的佳話
江西人洪禮和在《贛菜新譜》中寫道:「贛菜,贛人勞動所創,生息所系,習俗所釀,史地所蘊」。
江西菜,也是鄉味極濃的「家鄉菜」。
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漁場迎來開捕日。
中新社發 趙春亮 攝
贛菜的最大特色
據東晉時人雷次宗在《豫章記》中記載:江西「地方千裡,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於八方。」
江西的飲食文化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又吸取各地精華,形成了今日有獨特風味的贛菜。
手工製作的粉條。王成前 攝
所以,原汁原味是贛菜的最大特色,也是贛菜巨大魅力之所在。贛菜所選用的原料,也大都產於本地。
山清水秀的江西,歷來都是富庶的魚米之鄉。
無論是數千平方公裡鄱陽湖裡的魚,還是吉安、上饒的「貢米」,不同的米有不同的香。
航拍下的漁民晾曬魚乾畫面。劉佔昆 攝
無論是興國、婺源的紅鯉,還是弋陽、袁州的雞鴨,不同的雞鴨魚,烹製出來的菜餚味道也會大相逕庭。
江西婺源縣瑤灣村民用6666尾荷包紅鯉魚拼成「福」字。詹東華 攝
贛菜取材廣泛,講究「因料施藝,物盡其用」,能夠把各種最好的原料用得恰到好處。
無論是燒還是燉,無論是炒還是蒸,保持菜餚本身獨有的味道是贛菜成功的秘訣。
贛菜的湯,鮮美甘淳、滋味濃鬱。
比如聞名全國的南昌瓦罐湯,以陶質為罐,將原料放入瓦罐中,配之以純淨水,再用木炭火恆溫煨7小時左右,不施明火,不損食材但湯汁鮮香,濃醇誘人,營養價值十分豐富。
贛菜的文化韻味
贛菜有著數千年飲食文化的積澱。客家文化、「瓷宴」文化、藥膳文化等都慢慢融入江西菜中。
眾所周知,紅色、古色、綠色是江西的代表色。
贛南的客家文化、景德鎮的「瓷宴」文化、廬山的名人文化、樟樹的藥膳文化……都是贛菜「古色」的來源。
江西是革命搖籃,紅色飲食文化紅遍大江南北。「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這一膾炙人口的民歌,便是江西紅色飲食文化的真實寫照。
極具江西特色的紅色文化宴。劉佔昆 攝
綠色是江西的原色,「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千山競綠,萬水皆清。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廬山石雞等都是巧用「綠色」,合理搭配製出豐盛的菜餚。
江西贛州,果農在分揀裝運贛南臍橙。朱海鵬 攝
江西十大贛菜
若論十大贛菜,歷來眾說紛紜,版本頗多,此處只取江西旅遊主管部門組織,經過全省廣泛徵集評選,遊客代表、旅遊大使、烹飪專家等組成的品評團現場品嘗打分的「十大贛菜」名單:
鄱湖胖魚頭是一道九江市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贛菜系潯陽菜一支。
四星望月是贛州市興國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傳統菜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
藜蒿炒臘肉是一道著名的江西名菜,屬於贛菜系列,原料取自鄱陽湖為最佳。
廬山石雞是著名的廬山「三石」之一。廬山「三石」為石耳、石雞、石魚。
餘干辣椒炒肉屬贛菜系饒幫菜一支,是「美食之鄉」上饒市餘干縣的一道名菜。
參展商在「吆喝」餘干辣椒。劉佔昆 攝
萍鄉煙燻肉是萍鄉市傳統的特色名菜,屬於贛菜系萍鄉菜一支。
蓮花血鴨屬贛菜系萍鄉菜一支,是萍鄉市蓮花縣的一道名菜。
老表土雞湯是宜春市袁州區傳統的特色名菜,屬於贛菜系袁州菜一支。
永和豆腐是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特色菜。
井岡煙筍是一道以烏煙筍、豬肉絲、幹紅椒為主材的井岡山特色傳統名餚。
美食由人,鄱陽湖周邊地區、贛中、贛西和贛西北等江西大部分地區講贛方言,客家方言集中在贛南,贛北的九江、瑞昌說江淮官話,贛東北的上饒一帶說吳語,贛北偏東的浮梁、婺源、德興說徽語……
操著不同地域口音的江西人,最終成就了贛菜「嘉蔬精稻,擅味於八方」的特點。
悠悠千裡贛江,浩渺波濤鄱湖
衝積成了贛鄱大地
這一方水土孕育的飲食文化正在被
越來越多的外省市區朋友所認可
它體現的是一種濃鬱的山水情味
是一種炙人心懷的濃烈鄉情……
作者:王劍 袁汝晶 李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