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積極關注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2020-12-25 搜狐網

  家長應該積極關注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愛心覺羅秀美

  (北京能量娃通州會館 101100)

  摘要: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準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針對幼小銜接階段兒童所面臨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幼小銜接 家庭教育

  讀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著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孩子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而家庭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更加劇了這種不適應。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三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是我國教育領域裡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作為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必然會出現,並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準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那麼,作為家長,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筆者以一名家長和小學教師的雙重身份來談談幼小教育銜接的問題,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有所裨益。

  一、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嚮往之情。

  一般說來,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這一階段,由於環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巾等。兒童心理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願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

  此時,作為家長應該細心體察孩子的情緒和心態,和孩子一道,以滿腔熱情來迎接他們的新生活。比如,夫婦倆一起故意用羨慕的口吻對孩子說:「田田長大了,真了不起,馬上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讓孩子產生當小學生的光榮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節假日或散步的機會,帶著孩子到校園轉一轉,熟悉熟悉環境,乘機誘導孩子:「這所學校多美麗,多乾淨呀!這裡的老師可有學問啦,他們教小朋友認字、數數、唱歌、跳舞、學知識。在這裡讀書,你也會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再如,當孩子拿著書,纏著你講故事時,你乘機告訴他:「等你上學了,自己就能讀故事了。到那時,你就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可以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了。」以此來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嚮往之情和渴望獲得知識的熱情。幹萬不要隨便嚇唬孩子:「你再調皮,等上了學,讓老師好好整你!」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使孩子未入學校就產生恐懼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礙。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九十年代初,中國和日本曾共同舉辦了一次中日學生夏令營活動,活動中,中國兒童暴露出的最大弱點是生活能力差。一時間,日本新聞媒體便大肆鼓吹日本學生在二十一世紀將戰勝中國學生,貶低中國學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貶低中國學生的動機是什麼,但這一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家長和老師的深思。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於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兒童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餵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進出們總是幫著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這般,做父母的的確很辛苦,可孩子卻越養越無能了。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過的是一種集體生活,整天都有老師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難,如穿衣服、繫鞋帶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及時幫助。進入小學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繫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動作慢,能力差,勢必會影響他的學習。我從多年帶班的實踐中發現,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總是那些能力強的學生。

  可見,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筆者建議家長們謹記: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去做。家長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此外,還要在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技術上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孩子掌握克服困難的技巧,少走彎路。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給兒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導他學會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小事。

  三、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幼兒教育是在遊戲和活動中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例如,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剛入學幾天,因好奇心強,上學特別積極,渾身是勁,可是沒過多久,熱情就冷淡了,特別想念幼兒園,哭著要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學。這就是我們小學教育中常見的 「戀園」現象。「戀園」現象表明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還在懷念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此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罵一頓,而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從心理上和思想上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調節生活規律。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兒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還可以講講身邊同齡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強信心。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上課之前要打兩次鈴,第一次是預備鈴,聽到預備鈴,要趕緊進教室,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並擺放整齊,不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後,安安靜靜的坐著等老師來上課。第二次是上課鈴,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上學前,家長可在家進行模擬表演。

  2、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

  我們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提前教孩子認字、寫字,往往忽視了孩子寫字的姿勢。「先入為主」,壞習慣形成了,就很難糾正。錯誤的寫字方法,既影響字體美觀,又影響寫字速度,還影響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發育。

  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確,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體直,頭正,肩平,腿平。2、執筆姿勢正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桿,其餘三指託住,筆桿向後稍斜,靠在虎口處。3、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3、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象。一是「念經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量書」,就是讀書的遍數為標準,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量的讀書。

  教育孩子讀書時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邊讀,邊看,邊思考。低年級課文大多圖文並茂,讀讀課文,看看圖,圖文對照想一想,讀書就有效率,有質量。一二年級讀書要以朗讀為主,用普通話朗讀,口齒要清楚,聲音要響亮,不漏字、添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子。長期培養,可以提高孩子對語言感受的敏銳性。

  4、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誡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學會講普通話,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別人交談,態度要自然、大放、有禮貌。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什麼意思,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至今都不太懂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真的就是因為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嗎?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這一點點,我想幼小銜接市場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思考完這幾個問題,你再來仔細看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對孩子有什麼幫助?你就會一目了然了。 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及如何開展
    幼小銜接是根據幼兒過渡期身心的特點,加強孩子由認知能力向學習理解能力的轉變,同時能夠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下學習生活方式。為孩子以後長遠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因此,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幼兒願意上學,對小學的生活懷著興趣和嚮往,為做一個小學生感到自豪的積極態度,並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2、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幼兒入學後,是否適應小學的新環境,適應新的人際關係,對其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有一種認識是,幼兒只要提前認一些字,學一點拼音、算術等就沒有問題了,這是十分片面的。
  • 關注幼兒教育,關注家庭成長,幼小銜接的6個剛需問題,家長速看
    臨近9月開學季,接到幾個媽媽的諮詢,都是關於孩子幼小銜接和孩子上小學後的注意事項等問題。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如何替即將幼升小的孩子做機會判斷,很遺憾,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沒有做人生大機會判斷的能力的,那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有句話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也能看見遠方」,這裡舉例子說明一下:參照一些家庭教育相對成功的家庭。
  • 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 你知道孩子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了嗎?趕快看過來!滿滿的乾貨分享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階段也是處於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幼小銜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意義重大。
  • 幼小攜手、科學銜接——新城幼兒園與雨城小學召開「幼小銜接...
    四川新聞網消息 幼小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遊戲狀態進入小學學習的過渡期,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為了明確幼小銜接工作的思路,積極有效地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新城幼兒園與雨城小學於2020年11月27日共同開展了一次面對面的「幼小銜接」專題交流座談會。
  • 關注「幼小銜接」助力新生成長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一年級的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學校共同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跟家長朋友們談談幼小銜接的話題,助力新生成長。「幼小銜接」是兒童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之間的銜接,是兒童結束以遊戲為主的學齡前生活,走上以學習為主的正規學習生活的過渡。
  • 洞察丨2019年中國幼小銜接市場規模近500億,上海爸媽最積極……
    80、90這代人深知良好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教育也愈加重視,但在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的政策要求下,中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幼小銜接教育?對於幼升小銜接家長的焦慮來源又是什麼?2019幼小銜接讀率35.4% 上海爸媽最積極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升學競爭的激烈,都讓孩子教育成為家庭重中之重。據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幼小銜接市場規模已接近500億元,預計2022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元。
  • 特殊時期下的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麼做?
    步入小學、獨自應對各種挑戰,幼兒將完成「學習的蛻變」,即從「以生活與遊戲為主」轉向「以學與教為主」、從體驗性知識走向體系性知識、從簡單技能發展到複雜技能……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停課停學半年有餘,對於今年升學的幼兒來說跨過了大班下學期的幼小銜接過程直接進入一年級,對幼小銜接的孩子和家長們也提出了更多挑戰,今天我們特地請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蔡超群老師,為廣大家長朋友們支招
  • 大班的小朋友即將升入小學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家長應該這樣做
    幼小銜接有哪些注意事項,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幼小銜接」這個話題。眾所周知,幼兒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校園環境、教育內容、課程設置、學習時間與方式等等都有很大差別。家長應提前幫助孩子,在心理、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做好準備,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幼小銜接,應該怎麼接英語?
    孩子升小學時,因與幼兒園的差異產生的不適應,也提醒著寶爸寶媽們,要關注孩子升入小學時應該掌握哪些能力才最好呢?1. 生活自理能力:能獨立完成吃飯、喝水、穿衣、繫鞋帶、整理物品等2.人際交往能力:積極的人際交往對於孩子心理健康和學習成長意義深遠那當孩子升入小學,面對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語學科,應該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過渡,或者擁有優勢呢?
  • 家長必看: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不是知識的準備問題,而是如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其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因此,幼小銜接應該以幼兒發展為本,遵循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重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四、幼小銜接應從何時開始?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90%的家長都不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究竟是什麼?
    幼小銜接是家長一直在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銜接的究竟是什麼?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在開學的時候有一定的優勢。事實證明,這種優勢是不可持續的,若沒有繼續努力,孩子終將被超越。實際上,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學業抗壓和社交能力。
  • 【幼小銜接】致大班家長的一封信
    我園將推送幼小銜接居家指導方案,通過網絡與家長互動為您提供指導。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幼小銜接」,孩子們在家可以準備些什麼~幼小銜接是什麼?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嗎?當然不是。由於外在環境、教育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註定了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不同。
  • 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大家都知道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但由於幼小兩學段教育內容與教學形式上存在較大差異,加上媽媽們的入學焦慮等問題,使得幼小銜接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 家長不用愁,做好這4點,幼小銜接不是難題
    沉穩有序,不要進入幼小銜接的誤區。現在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但是因為沒有經驗或者太過心急,往往容易進入一些誤區,反而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1、幼小銜接的準備時間。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大班,才開始注重這個問題,然而短短的一年時間並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家長應該在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甚至更早一些,就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社交能力,為今後的入學打下基礎。2、幼小銜接的準備方向。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03陪孩子走過幼小銜接 寫給好媽媽的100個生活、學習建議孩子上小學,媽媽先準備,有準備才能更從容,通過本書,媽媽可以知道上小學之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
  • 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對此,中新網記者近日來到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就家長們普遍關心的「零基礎」上小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採訪。  家長:上與不上各有利弊  根據卓越巧問教育與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顯示,94%的家長都意識到「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性。同時,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進入小學存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