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茨威格的人離去了——緬懷資深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

2020-12-11 光明網新聞中心

  【追思】

  一度被德語世界遺忘,最終卻成為翻譯語種最多的現代德語作家茨威格,近30年來在許多中國讀者中掀起熱潮。5日,那個帶著中國人認識茨威格、愛上茨威格的人走了。

張玉書。李淑靜攝/光明圖片

  記者7日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德語系教授、資深翻譯家張玉書1月5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安詳離世,享年八十五歲。而這一天,離人民文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由他翻譯的《茨威格小說全集》計劃上市時間還有4個月,可他卻再也看不到了。

  張玉書1934年4月出生於上海,1953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195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任教授,1985年被特聘為首批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西語系學術委員會主席、西語系德語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西語系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德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張玉書翻譯了大量茨威格作品,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人類群星閃耀時》《昨日世界》等已成為德語文學漢譯名篇,其精妙雋永的譯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為人處世,盡顯大先生風採

  張玉書的學生、北大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系副主任胡蔚告訴記者:「在我們面前,先生永遠都是精神抖擻,說話鏗鏘有力。11月,我剛去先生家看望他,先生還對我們的工作做了悉心指導。」

  「學生總是喜歡認真負責、幽默風趣的老師。張老師就是如此。」北大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系主任黃燎宇說。

  北大西語系77級畢業生李鷗至今還記得,40年前被先生叫到黑板前默寫「ingenieur」一詞的場景。黃燎宇向記者解釋其中的「奧秘」:「這一詞的意思是工程師,但它是外來詞彙,源於法語,很多學生往往會拼錯,因此,張老師很細緻,不但要教,還讓學生上臺拼寫,加深他們的印象。這是張老師在日常教書育人過程中的真實寫照。」

  現在,已經在德國足球圈小有名氣的記者張力,同樣對張玉書滿懷感激。「張老師最讓我尊敬的就是告訴我們,現在學習德語文學,是為了了解德國的文化傳統,並不是將來一定要從事德語文學研究,也讓我這個從小為德國足球而學德語的孩子如釋重負。」

  專業追求,帶著本土關懷與現實思考

  對於自己的專業領域,張玉書同樣一絲不苟,追求極致。在黃燎宇看來,這是張老師的鮮明個性——執著,喜歡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的堅持,也是對學術標準與文化自信的堅持。

  張玉書曾表示:「茨威格以對人的熱愛和尊重,刻畫人性的繁複變化,揭示人心的幽微曲折,顯示人的美和尊嚴。這將使一代代讀者為之著迷。他的讀者將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對此我深信不疑。」

  「張老師喜歡茨威格。他推介茨威格,是帶著本土關懷與人生體驗的。茨威格的著作,與他過去的人生經歷與體驗有著共鳴,他希望人們通過閱讀茨威格,能夠從中獲得啟發。」黃燎宇說。

  翻譯茨威格,卻不局限於此。張玉書的譯介和研究以海涅、席勒、茨威格為重點,延伸到德國浪漫主義、德國魏瑪古典文學和19、20世紀之交的德語文學,著有專著《海涅·席勒·茨威格》《茨威格評傳》,德語論文集《我的文學之路》;擔任主編和主要譯者的《海涅文集》(四卷本)、《席勒文集》(六卷本)、《斯·茨威格文集》(四卷本)被公認為權威的漢語譯本。他翻譯的海涅《詩歌集》《論浪漫派》、席勒的戲劇《威廉·退爾》《華倫斯坦》《強盜》等已成為德語文學漢譯名篇。

  德國圖賓根大學榮譽博士稱號、洪堡學者、德國拜羅埃特大學客座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德國東亞科學論壇理事、國際日耳曼學會理事、國際茨威格學會理事等一系列崇高榮譽,正是國際同行對張玉書的認可。

  張玉書不顧年事已高,於1999年主持創辦了中德語言文學文化年刊《文學之路》,該刊從2002年開始成為中國學界首部在德國用德語出版的學術刊物;2006年又主持創辦了德語文學翻譯和研究年刊《德語文學與文學批評》。這兩部刊物已成長為中國德語學界研究和翻譯成果發表的重要園地,提高了中國德語學界的國際影響力,培養提攜了一批年輕學者和譯者,直接促成了國際日耳曼學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這種追求,讓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周琴為之感嘆。周琴說:「張老師病危之時,人民文學出版社外編室主任歐陽韜去探視,他見到歐陽韜的第一件事是和歐陽韜談談新書的前言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張老師最好地演繹了什麼叫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08日 08版)

[ 責編:石佳 ]

相關焦點

  • 最懂茨威格的翻譯家張玉書去世
    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消息,著名德語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全國德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張玉書,於2019年1月5日13點57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他翻譯的茨威格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成為讀者心中的經典譯作。
  • 最懂茨格威的翻譯家張玉書離世 譯作《茨威格小說全集》即將出版
    圖說: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逝世,享年85歲 圖TP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於昨天13點57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離世,享年85歲。他翻譯的茨威格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一代讀者心中的經典。
  • 「德語翻譯家」張玉書 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著名德語翻譯家,北京大學德語文學教授,譯有《人類群星閃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作品。1月5日13時57分,在昏迷數日後,翻譯家張玉書還是走了。心電圖變成一條直線,「嗶」聲持續良久。然而這位被譽為「最懂茨威格」的老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持久迴響。
  • 致敬「德語翻譯家」張玉書 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姓名:張玉書  性別:男  終年:85歲  去世時間:2019年1月5日  去世地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去世原因:因病逝世  生前身份:著名德語翻譯家,北京大學德語文學教授,譯有《人類群星閃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作品。
  • 「德語翻譯家」張玉書,最懂茨威格的人走了
    然而這位被譽為「最懂茨威格」的老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持久迴響。1月6日,人民文學出版社發文稱,「他為我們打開德語文學世界的一扇窗,翻譯大量海涅、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他的去世是中國文學翻譯界的重大損失。」為茨威格「正名」的翻譯家1934年的上海,黃浦江上船隻川流不息。這一年,張玉書出生。此後數年,他接受了西式教育。
  • 眾學者追憶著名翻譯家張玉書:他的理想主義、文章風骨鼓舞了讀者
    資深翻譯家張玉書先生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兼職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西語系學術委員會主席、西語系德語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西語系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德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從事德語文學教學與研究六十載,不僅著譯等身,還培養了幾代中國德語文學研究的學者。
  • 曾翻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著名翻譯家張玉書教授去世
    楚天都市報1月6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宋強)楚天都市報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教授於1月5日在北京離世,享年85歲。著名翻譯家張玉書教授「他為我們翻譯了很多茨威格作品,他翻譯的《茨威格小說全集》正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出版過程中,預計今年4月上市,可惜他無法看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策劃部主任宋強說。張玉書,1934年出生,上海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
  • 翻譯家張玉書去世享年85歲,曾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作品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教授於2019年1月5日13點57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症監護室昏迷數日後血壓急降,心率消失,安詳離世,享年85歲。「他為我們翻譯了很多茨威格作品,他翻譯的《茨威格小說全集》正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出版過程中,預計今年4月上市,可惜他無法看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策劃部主任宋強說。張玉書,1934年出生,上海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
  • 翻譯家張玉書追思會:他將在天堂的河岸木屋裡繼續翻譯
    年初,張玉書燃盡生命最後的光燭,消散了氣息。5月25日,張玉書追思會暨新版茨威格作品集發布會在京舉辦。張玉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最優秀的翻譯家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郭英劍教授說:「張先生所翻譯的海涅詩歌集《論浪漫派》、席勒戲劇、茨威格作品等都已成為德語文學界的經典漢譯,海涅、席勒與茨威格他們的名字與成就佔據德語經典作家的半壁江山,就我所看到的張先生的著述文章,他對這三位德語經典作家的選擇並非隨意而為,通過選擇這三位作家我們可以看到張玉書等老一輩學者身上具有的那樣一種文人風骨。」
  • 懷念恩師張玉書先生:得知患癌後,他更刻苦努力地翻譯茨威格作品
    同時,喜歡英文翻譯的我,開始驚嘆譯本的精良,羨慕翻譯的巧妙,於是特別留意了譯者的姓名——張玉書,並把這個特別的名字收進了我印象的抽屜。當時的我並不知道他是史蒂芬·茨威格小說的中文譯者,中國最著名的翻譯家之一。
  • 著名文學翻譯家張玉書逝世 曾翻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封面新聞訊(記者 張杰 )1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曾翻譯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著名文學翻譯家、北京大學張玉書教授,於2019年1月5日13點57分在北醫三院重症監護室昏迷數日後血壓急降,心率消失,安詳離世。享年85歲。
  • 曾用出色翻譯帶領讀者進入文豪茨威格的世界
    ·茨威格的權威翻譯者,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致力於茨威格作品的翻譯和研究,他所翻譯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人類群星閃耀時》等茨威格重要作品,帶領讀者進入這位猶太文豪的精神世界。張玉書還是詩人海涅的研究專家,也是頗有名望的中國日耳曼語言文學專家。  本報訊(記者 師文靜)6日,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了解到,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於1月5日在京逝世,享年85歲。  據悉,張玉書是5日在北醫三院重症監護室昏迷數日後血壓急降、心率消失,安詳離世的。
  • 著名德語翻譯家、北師大教授舒昌善去世,曾翻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今天(7月6日)晚間獲悉,著名德語翻譯家、北師大文學院退休教授舒昌善今天去世。除《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外,舒昌善還翻譯了《良知對抗暴力:卡斯特裡奧對抗加爾文》《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記憶》《鹿特丹的伊拉斯謨:輝煌與悲情》等茨威格的大量作品。舒昌善的一名學生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舒老師為人異常低調,除了上課,就是回家翻譯茨威格,他的行事與當今這個時代反差太大。"
  • 著名德語翻譯家舒昌善去世,曾翻譯茨威格的大量作品
    著名德語翻譯家、北師大歷史學院教授舒昌善7月6日去世,享年80歲。舒昌善是浙江上虞人,曾旅居德國,擁有德國哲學博士學位。他曾翻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十四篇歷史特寫》。
  • 資深翻譯家李建忠|藝術再創造的踐行者
    會上,中國翻譯協會對77位長期活躍在我國外事、對外傳播、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科技、民族語文、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翻譯服務等領域的資深翻譯家予以表彰。我校張洪儀、張文、李建忠3位老教授獲此殊榮。至此,我校共有23人被評為「資深翻譯家」。
  • 上海譯協恭祝資深翻譯家薛範80周歲生日
    9月21日是資深翻譯家薛範80周歲的生日,9月19日,市文聯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沈文忠和譯協駐會幹部專程向他送上生日祝福,祝他健康長壽,生活愉快,同時感謝他在外國歌曲翻譯領域做出的貢獻。薛範從事外國歌曲的翻譯、介紹和研究工作60餘年,自1953年發表第一首譯作至今,已譯配世界各國歌曲2000餘首,最膾炙人口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茨威格的昨日世界
    茨威格是最受中國讀者喜愛的德語作家之一。插圖本茨威格傳記叢書茨威格在全世界所贏得的聲譽實至名歸……他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就是其獨特的天賦,能夠憑藉心理上和藝術創作上的技巧令歷史上的某些時期和人物形象變得栩栩如生。
  • 雲南民族大學楊光遠教授榮獲中國翻譯協會「資深翻譯家」稱號
    12月28日,雲南省翻譯工作者協會召開資深翻譯家表彰會,表彰包括雲南民族大學楊光遠教授在內的獲得資深翻譯家稱號的五位同志,並頒發由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 深切悼念北京大學教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仲躋昆先生!
    先生一生致力於教授阿拉伯語翻譯阿拉伯文學作品撰寫阿拉伯文學史。2018年11月,仲躋昆先生獲得了代表我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今日我們一同回首先生為中國翻譯事業奉獻的一生。1956年,仲躋昆考入了北大。
  • 仲躋昆教授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與阿拉伯語已是「鑽石婚」
    仲躋昆先生,1938年生,遼寧大連人,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資深翻譯家,曾任中國外國學會阿拉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文學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現為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2009年,仲躋昆先生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仲躋昆於2009年獲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仲躋昆先生曾獲得北京大學、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埃及高教部等多次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