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滿滿的愛》,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建立幼兒園認知和安全感

2020-07-25 繪本森林
給孩子《滿滿的愛》,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建立幼兒園認知和安全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能幫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而這與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眾所周知,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期間,父母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鏡映和涵容孩子的情緒,構建孩子的自我確定感和對周圍世界的最初的信任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定八十」。


陪伴,一個簡簡單單的行為,但能傳遞給孩子的卻是滿滿的溫暖,甜甜的記憶,美好的時光,更重要的是,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並建立完整的人格。


現在,職場媽媽越來越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成為了她們要面對的一項挑戰。對於她們而言,在忙碌的工作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後再繼續陪孩子,確實很辛苦。與其坐在孩子身邊刷上幾小時微博或是看電視劇,不如給孩子高效的陪伴!


今天,小閱閱推薦的這套《滿滿的愛》專為3~6歲兒童創作,它選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故事,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告訴媽媽什麼是正確高效的陪伴!


給孩子《滿滿的愛》,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建立幼兒園認知和安全感


「滿滿的愛」安全感系列繪本選擇了8個在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主題,旨在幫助孩子緩解由於父母繁忙的工作引起的較大的離別情緒反應——分離焦慮


書中分別展現了4位職場媽媽和4位職場爸爸與孩子之間的溫情故事。家長們可以通過書中的故事,找到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良好地控制自我情緒的方法,讓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職場媽媽上班前的育兒小竅門


●肌膚之親很重要

肌膚之親是讓小寶寶感覺到媽媽關愛的最好途徑。上班前和孩子親密接觸,對他和您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處。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手指輕刮一下孩子臉頰,可以對著孩子學貓叫,用可發聲的玩具叫醒寶寶。給孩子穿衣服時,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撓幾下,使孩子體會到樂趣。


●說「再見」時抱起孩子

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大多會感到傷心!媽媽要抱抱孩子,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的糾纏而偷偷離開,這種做法是絕對禁止的。因為孩子會一整天找媽媽,會因見不到媽媽而心神不寧、注意力不能集中。應讓孩子接受媽媽要離開的事實。。


// 職場媽媽下班後的育兒小竅門


●大聲喊著寶寶的名字進門

媽媽下班回來後,一邊喊著孩子名字一邊進門。即使孩子在睡覺也沒有關係。見到寶寶時,媽媽要捏捏寶寶的臉蛋,抱抱他,通過肌膚之親來讓寶寶體會到媽媽的存在。


●睡前故事的威力

在孩子睡前給他講故事,這絕對是對不能白天陪伴孩子的最好補償!還可以給孩子唱催眠曲、讀繪本,讓孩子在這種安靜舒適氛中進入夢鄉。


●去市場

媽媽們經常要趕在周末把一周的食品和用品購買齊全。你若去市場,不妨帶上孩子一起去,請他和你一起挑選物品,一起付錢,並一起回家整理購買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教給孩子最基礎的人際社會交往,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


●用枕頭「打架」

和寶寶一起玩有點「競技」性質的遊戲會讓寶寶有成就感。試過用枕頭「打架」嗎?一覺醒來後若沒有工作安排,最好能和寶寶多賴在床上一會兒,把枕頭扔向對方,同時翻滾著身體躲避枕頭「彈藥」。這遊戲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反應能力和肌肉強度,並常常讓寶寶樂得氣喘籲籲。


寶寶對你的感情並不取決於你們相處的時間數量,而在於質量。短暫的離別讓寶寶知道期待,增加寶寶的情感發育。雖然你上班後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少了,但你照樣可以做一位寶寶眼中最佳的媽媽。


你大可專心工作,

她會健康地長大。


給孩子《滿滿的愛》

用滿滿的愛緩解分離焦慮,

給孩子最溫暖甜蜜的童年!


該套繪本已在「繪本森林」APP上線,快去下載APP和孩子一起閱讀吧!


給孩子《滿滿的愛》,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建立幼兒園認知和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然後開開心心的去幼兒園呢?在知道怎麼做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幼兒會出現「分離焦慮「?了解了這些,家長會更理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從而平和的去應對。
  • 教師、家長如何緩解和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
    1.分離焦慮是孩子與父母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
  • 緩解幼兒分離焦慮,老師有高招
    每年開學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及其家長而言,分離焦慮更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第一問題。今天,我們從幼兒園老師的親身經驗出發,來看看在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方面,家長和幼兒園該如何配合,共同努力吧。分離焦慮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但起因相似,都是與家人分離而表現出不適應、不習慣等一系列情感反應,實屬正常現象。
  • 幼兒園開學在即,如何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9月開學季,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來說,進入集體生活,是一次與親密看護人分離時間較長體驗的開始。每到開學時候,幼兒園裡小班小朋友們哭聲一片,場面失控的視頻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便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
  • 幼兒分離焦慮,孩子如何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
    幼兒分離焦慮,陪伴未必管用,父母需要協助孩子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一、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依戀對象分離而形成的傷心、痛苦、緊張、恐慌、憂傷、不安、煩躁、等情緒,以示拒絕分離。學齡前期較為常見,但各幼兒的焦慮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是各不相同。
  • 孩子初入幼兒園得哭幾天:這樣做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
    隨著心理和生理的發展,幼兒的分離表現症狀更「豐富」一些,包括哭鬧、情緒低落、緊張、煩躁、拒絕去幼兒園等反抗表現,甚至會由心理不適引發出微微發熱、肚子痛等生理表現。分離焦慮期一般多久幼兒園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期一般為一周到一個月,過了這段時間,幼兒就會慢慢適應並且融入新階段的生活。
  • 孩子上幼兒園了 如何幫助幼兒應對「分離焦慮」?
    她發現,家長們最揪心的是分離焦慮,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最拿捏不好尺度的是與教師的相處,最容易犯錯的是怎麼和孩子聊幼兒園。對此,來自瑞安市機關幼兒園的林琇琇認為,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家長也需要「斷奶」。
  • 如何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可是寶寶卻已經和媽媽之間建立起了比較穩定的親子依戀關係,所以媽媽離開時,寶寶會顯得很焦慮、不安。出現分離焦慮說明寶寶與寶媽形成了一種健康與愛的親密關係,也說明寶寶的智力發展。分離焦慮是寶寶出生以後要經歷的第一個難關,如果順利渡過這一難關,下一階段的發育任務就會水到渠成地順利完成。
  • 幼兒新生入園,緩解分離焦慮三「不要」
    家長這種制止孩子哭鬧的方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讓孩子快速停止哭泣而變得「聽話」,實際上,會進一步增加其恐懼而延長分離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不要讓自己焦躁的心情影響孩子,而應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許多小朋友,老師很愛你們」,幫助孩子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
  • 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消除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案例分享
    案例背景:分離焦慮是幼兒內心衝突的產物,是幼兒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情緒。分離焦慮是焦慮的一種,通常出現在與家長、與所愛和依賴的人分離或面臨分離的威脅等情況下。九月份,適齡幼兒離開父母和家庭進人幼兒園,邁出了其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幼兒經受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情緒變化衝擊,有些幼兒能夠順利適應,而有些幼兒卻適應不良。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幼兒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實施統一、和諧的教育。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幼兒園要開學了,如何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
    ,要想知道怎樣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要知道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家長應當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的孩子才更獨立!上幼兒也會更快適應。二、家長過多時限制影響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家長平時過多的限制孩子不能幹這個、不能摸那個、不能玩這個、不能玩那個等等。過多的限制導致了孩子在新環境中變得不知所措,失去安全感才會出現分離焦慮症的。
  • 馬上就要開學了,如何幫助小班幼兒渡過分離焦慮?
    每年的9月1日,幼兒園都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哭鬧聲,這是幼兒分離焦慮的一種情緒反應。孩子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我們應正確認識什麼是分離焦慮?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緩解分離焦慮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過好入園第一關。
  • 《魔法親親》:留在掌心的愛,讓家長和孩子走出「分離焦慮」
    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被稱為「心理斷乳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主要是面對人們自身的需求而建立其相應的模型,這主要是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而創建的。在馬斯洛的眼中,每個人的需求都一樣,從上到下分別是自我實現需要、尊重需要、社會需要、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這五個方面。我們運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去分析幼兒分離焦慮,就可以得知幼兒出現焦慮的根本原因並能找出相對的解決辦法。
  • 怎樣處理好孩子剛入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
    其實也是這類幼兒內心焦慮害怕的外在行為表現,他們只有通過不停地說才能緩解內心的不安感。4. 粘人型還有一類幼兒在與父母分離之後,就立刻將老師作為了代替父母的依戀對象。很多父母在與孩子分離之後,也會產生擔心、緊張、難過這樣一些情緒感受,還有不少家長在送園之後還待在幼兒園門口引頸張望,徘徊不去,甚至還會哭泣。因此,親子分離必然會產生焦慮情緒。此時幼兒從家庭進入了學校,周圍的環境和人都有了巨大的改變,產生不安全感和分離焦慮,這些是正常現象。在產生分離焦慮之後,家長和教師要考慮的是怎樣平復分離焦慮。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怎麼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呢?
    上次寫了一篇《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解決這三大問題就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來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孩子與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環境分開,引起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每所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小班幼兒和父母、爺爺奶奶都會上演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新生入園是幼兒離開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每位幼兒獨立生活的開始。
  • 愛哭鬧,分離焦慮,膽小怕生的孩子,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另一方面,一旦孩子出現一些行為問題,譬如說脾氣暴躁,敏感膽小,分離焦慮之類的問題,父母就會擔心是孩子安全感不夠,責怪自己陪伴得太少。就好像陪得多抱得多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似的。我覺很多父母對安全感誤會得相當大啊!他們根本就不明白,到底什麼樣的狀態的孩子,才算沒有安全感。
  •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果雪兒推出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主題指導課程。第三個部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分享其中的第二部分。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果雪兒指導老師從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回答了這個問題。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經過與家長的交談,老師了解到,寶寶的父母很忙,多數時間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是個非常受寵的孩子。寶寶也很少與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從來沒有離開過家人。寶寶所經歷的情緒困擾就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幼兒與父母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每個孩子因為親子依戀關係的質量、個性和習慣的差異,分離焦慮的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