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必全:漢藏語系起源探秘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漢藏語系分布圖,其中深色部分為漢藏語系母語使用人群分布。 (資料圖片)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雜誌《自然》和《國家科學院院刊》先後刊登論文,表示已解開漢藏語系的起源之謎。前者認定漢藏語系的起源時間約為5900年前,後者認定的起源時間約為7200年前;但兩者在起源的地點上共同指向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漢藏語系是學術界按照譜系分類法劃分的一組語群。按母語人數計算,漢藏語系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約為15億人,至少包含漢語語族、藏緬語族、苗瑤語族以及壯侗語族,約有400種語言,主要分布在中國、緬甸、寮國、越南、印度、尼泊爾等亞洲各地。

一直以來,學術界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其中主要存在兩大假說:一是「北方起源假說」,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4000至6000年前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二是「西南起源假說」,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至少9000年前的東亞西南部某地。

具體來看,《自然》雜誌刊登的是中國復旦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該論文綜合運用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該研究團隊由人類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教授領銜。他們通過對109種漢藏語系語言的近千個詞彙詞根及語義組合進行系統發生學建模分析,重構了漢藏語系諸語言間的親緣關係,並以此推算出漢藏語系的分化時間和起源地。藉助語言學的材料,他們還用遺傳學方法系統分析了漢藏語系各語言,共同回答了漢藏語人群的演化、漢藏語系起源等問題。研究結果顯示,東亞地區漢藏語系諸多語言有著同源關係;漢藏語系的起源與演化很可能與仰韶文化及馬家窯文化的發展有密切關聯。

而《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的是法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學院、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該論文運用譜系分類法對古漢語、古藏語和古緬甸語等50種漢藏語系語言的數據展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漢藏語系起源於種植粟的農業人口,他們生活在磁山文化晚期和仰韶文化早期的黃河流域;並經過長期的演化歷程,形成了如今的漢語、藏語、緬語等。這一國際研究團隊由歷史語言學家、法國漢學家洛朗·沙加爾教授領銜。

長期以來,語言的起源與演化都是個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學術話題。它原本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期哲學家的主要研究課題,但隨著語言學演變成一項實證科學,比較語言學家認為這是一個無從解答的問題,而將之擱置下來。為此,法國巴黎語言學會在1866年明令禁止討論語言的起源與演化問題。這一禁令對學術界尤其是語言學界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

到了21世紀,語言科學煥發出新的生機。近年來,演化語言學和實驗語言學迅速興起——許多心理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計算機專家都加入到語言起源與演化的研究領域中,並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學意義的進展。這使得語言的起源與演化問題成為一個跨學科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成為一個語言學研究的創新方向。

然而,人類語言的歷史悠久,起源極為複雜,要解決其演化問題絕非易事。正如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所言:解決語言演化問題的難度不亞於破解物種演化之謎的難度。語言演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是人類心智發展和歷史文化演變的結果。

受其內在成因與外界因素共同影響,要想真正弄清語言的起源與演化問題,仍有待於進一步探究與時光的驗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 黃必全)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金力院士團隊今日Nature重大突破: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黃河流域
    漢藏語系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第二大語系。它包含逾400種語言和方言,如漢語、緬甸語和藏語,總使用人數達15億左右。Fig.1 世界語系分布圖但是,對於漢藏語系起源於何時何地,學界一直存在爭議。主要假說有二:其中「北方起源假說」認為它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大約4,000–6,000年前的中國北方黃河流域;而「西南起源假說」則認為它起源於至少9000年前的東亞西南部某地。早在本世紀初,金力教授就已經開始通過遺傳學材料對漢語語族與藏緬語族的關係進行研究。其研究成果顯示兩個語族的分流時間應在6000年以前。
  • 《自然》刊文:復旦研究團隊證實漢藏語系「北方起源假說」
    漢藏語系究竟起源於哪裡?在中國語言學術界,一直是個爭議不休的話題。最近,這個問題得出答案:復旦大學金力研究團隊宣布,通過語言學、遺傳學等交叉學科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分化成現代語言的最早年代在距今約5900年前,地點可能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 新研究揭示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新華社倫敦4月24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國研究團隊24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最新分析結果顯示,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繫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這項新成果為學界深入了解漢語等東亞語言的演化以及東亞人口遷移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 漢藏語系有哪些語言,有啥共同點?日朝韓越語為什麼不算在其中?
    因為現代對於人類所有語言是否有共同起源並沒有定論,所以語言學家們首先做的就是對在現代接近的語言進行研究,再結合其歷史演變規律,推演出可能有共同起源的語言,而這些語言就會被歸為一個語系。所以漢藏語系就是指在現代被認定和漢語和共同起源的語言的統稱,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漢藏語系的方方面面。漢藏語系都有哪些語言?
  • 新石器時代中原農耕文化的擴散與漢藏語系北方起源說
    以往關於漢藏語系起源的主流觀點為該語系是在約10000年前起源於中國西南或印度東北部。而復旦大學學者們則通過將上百種漢藏語系語言的大量詞組建模進行譜系分析,以此重構了諸語言間的親緣關係,從而推算出漢藏語系的分化時間和起源地。
  • 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漢藏語系的分支(圖片來源:STEDT/UC Berkeley)對漢藏語系從何處何時起源,之後又是如何演化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語言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史前的語言發展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 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人民網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姜泓冰)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綜合運用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該研究為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了解中國及周邊鄰國各漢藏語系語言之間的演化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認識東亞人群遷移歷史帶來了重要啟示。
  • 復旦學者揭示世界第二大語系起源
    復旦大學金力教授研究團隊對漢藏語言中同源詞彙進行分析,認為漢語與藏緬語族在 5900 年前左右出現分化,為漢藏語系的「北方起源假說」提供了有力支持。 復旦大學金力團隊運用系統發生學方法探討了漢藏語系的起源。研究對 109 種漢藏語系語言詞彙中詞語的字根意義進行分析,認為漢語與藏緬語族在 5900 年前左右出現分化,大約相當於仰韶文化晚期、馬家窯文化早期,這對漢藏語系起源爭議補充了重要的論據。
  • 我學者揭示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上海4月25日凌晨電(記者顏維琦、曹繼軍)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千古之謎:語言是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的?
    在這棵譜系樹上,漢語、藏語、緬語等有著親緣關係,語言學者們提出了「漢藏語系」的假設,這個假設被稱為「漢藏語系假說」。如果漢語真的和藏語、緬語有同源關係,那麼它們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分化而成的呢?儘管經過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語言學家們大致能夠接受漢藏語系假說,但其間的分歧依然很大。目前漢藏語系母語人口近20億,約佔世界人口的1/4,僅次於印歐語系。
  •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 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中國網5月18日訊四川峨眉山下,有一所學院與眾不同,那就是峨眉山佛學院。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峨眉山佛學院昌全法師不管在什麼場合,他都是心情愉悅、步履輕快、精神飽滿、談笑風生。
  • 東亞語言母語起源於中國北方 漢藏語系是世界第二大語系
    而漢語是最早從漢藏語系中的分化的語族,這一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5900年前。  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漢藏語系何時起源?中外學者看法不同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德媒稱,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人類史研究所的專家將漢藏語系的起源定位在7200年前的中國北方,但上海學者對此持不同觀點。漢藏語系何時出現、源於何處,這一問題到今天仍沒有得到解答。報導稱,目前有兩種相互競爭的假設。其中一種假設認為,原始漢藏語出現於今天的中國北方。大約6000年前,個別族群開始脫離這個語系,並遷往東亞其他地區,原始語言隨之分裂為各種方言。方言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大,分化為構成今天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的不同語言。
  • 新中國漢藏語研究70年
    該套叢書涉及東亞地區漢語、藏緬語、侗臺語、苗瑤語、南島語和孟高棉語6大語言集團,對18世紀以來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進行了梳理,對漢藏語系的同源關係進行了總體上的評估,結合考古證據對漢藏語系民族的起源、遷徙進行了初步論證。還對6大語言集團總體關係以及相互之間是否具有發生學關係進行了初步論證,提出了一些可參考的證據。二、比較詞彙集從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編輯出版了各語族的詞彙集。
  • 中國語言學研究成果首登《自然》,金力團隊揭示漢藏語系起源
    近日,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宣布,綜合運用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該研究為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了解中國及周邊鄰國的各漢藏語系語言之間的演化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認識東亞人群遷徙歷史提供了重要啟示。
  • 聚焦漢藏語系起源 上海科普講壇探尋「語言寶藏庫」
    當天,上海科普大講壇之第145期綠螺講堂暨第14期新問題沙龍在滬舉行,復旦大學兩位專家張夢翰、嚴實帶來主題為「我們的語言來自哪裡——探尋漢藏語系起源」的講座。  嚴實在現場講述普通話、英語、法語等語言的發音技巧,吸引觀眾爭相加入「語言共鳴」。  中國所處的東亞地區可謂語言的「寶藏庫」,是一個語言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擁有較高的語言多樣性。
  • 漢藏語系背後的民族源流
    作者:嚴實  編者導讀:漢語、藏語、羌語、緬甸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我學者揭示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400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這是世界第二大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對漢藏語系內部各語支親緣關係、分化時間以及起源地點長期存在爭議。
  • 21世紀日語||日語的起源
    日語的起源一直爭論不斷,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此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項目通過鑑定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項目通過鑑定 2009-06-08   「漢藏語系語言詞彙語音資料庫」成果鑑定會於2009年6月2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