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訂單」說成new order只能及格,翻譯成這個,你會得滿分

2021-03-02 贏在英語

文:李老師

剛到外企工作的同學會發現,哎呀,怎麼那麼多沒有見過的英語表達啊!感覺都沒有學過,而部門經理也不給我講解一下,是不是怕搶了他飯碗呢?相信這是不少初入職場同學的困惑。老實說,不少資深經理還是會有這樣顧慮的,他自己辛苦學會的東西,為什麼要教你?都是給老闆打工,非親非故的!教你又得到什麼呢?如果是這樣,你也不用擔心,我當年也有這樣的困惑,但是經過十幾年外企外貿工作實踐,該會的都會了,現在把筆記分享給大家,這些英語高頻表達很有用。

有同學把「開一份形式發票」翻譯成open a sample invoice ,當然錯了,一般都說issue a proforma invoice,表示「開」要用issue,proforma invoice 是「形式發票」;要表達「上班打卡」,不要說block the card when going to work,只要說punch in 就足夠了,打卡下班就是punch out

把「商品損耗」翻譯成product damage,就是非常錯誤的說法,地道的表達是commodity wastage,單詞wastage就是「耗費,損耗」的意思;外企如果有人和你說到「背書」,你認為是「背誦文章」,譯成recite passage,就丟臉了。「背書」是個複雜的定義,簡單說就是: 支票在轉讓的過程中有一種是轉讓支票出去的人要在支票背後籤名(或蓋章),稱為背書。就是要你在相關支票後面籤字,讓它生效。英語表示:endorse ,名詞endorsement。可以把「背書」理解成,認可,贊同,支持。還有很多表達,比如「最低價」,一般不說low price,而是用the best price,或者rock-bottom price。(更多專業表達,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贏在英語」,我總結成《頂級商務英語課》)

做過業務的同學都知道,要獲得一個新客戶,還是挺費力的,但是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去說服客戶簡直就是一門藝術活兒,他們很享受把客戶拿下的快樂感覺!新客戶自然帶來新的訂單,進而就是自己有收益。用英語如何表達「新訂單」呢?相信90%的同學都會說new order,這個表達,當然是對的,但是在外企,只能獲得六十分,剛好及格!什麼是滿分表達呢?

在外企,老外經常把「新訂單」說成fresh order。所謂的new order,有可能是老客戶下的新訂單,比如,上次某客戶定做了超市貨架,這次他做服裝。而fresh order一般都是「新客戶下的新訂單」,總之,什麼都是新的!大家好好體會這樣的差別吧。

Our factory is fully engaged and cannot take on fresh order.

我們工廠的生產任務已排滿,不能再接受新的訂貨。

這些工作常用表達,和四六級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差別,至少在學校的時候,你理解得不夠深,老師也說得不夠專業。好了,如果喜歡這樣的分享,想學習更多,可以訂閱我的今日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更專業和系統,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

熱文導讀:

你被英語面試嚇到了嗎?這裡有最完備的秘籍

如何牢固地記住一萬多英語單詞?

學英語背誦課文用處有多大?

把「師範大學」譯成teacher university是嚴重錯誤的,為什麼?

贏在英語 ∣讓有夢的人贏在未來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老是把「新訂單」翻譯成new order,外國客戶都聽厭煩了
    很多同學的英語基礎都不算差,就是口語比較差,畢竟練得少。要想靠英語找到好工作,必須練好口語,此外也要熟知外企工作常用英語,也就是商務英語。我們總結了很多高頻外企外貿英語表達,都是很有用的,大家可以抽時間看看我們的文章。現在大家來對比看看一些表達。
  • 在外企不要把「大宗訂單」翻譯成big order,不然會被老闆輕看
    有人翻譯成thin profit and sell more,意思雖然對,可惜是中式思維翻譯,外企常說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單詞turnover在比賽語境中是「失誤」的意思,而在商務語境是「交易量」的含義。第二組:如何翻譯「最低價」?
  • 把「利潤達到新高度」說成profit reaches a new height,錯大了
    新手說成ship the goods by many times,那就不好了,其實「分批裝運」的地道表示partial shipment;要表達「清點產品」,不要說count products,外企常說take an inventory of sth;外國客戶下了訂單,你們要表達「執行訂單」,怎麼表達?
  • 把「額外費用」說成additional fee,外企經理說,翻譯不及格
    其實這句話非常有問題,我們說的「打九折」,是價格按照原來的90%,也就是減少10%,在英語裡面是10% discount.,所以她應該說we would like to allow you 10% discount。動詞allow 可以替換成 grant,offer。如果有求於對方,記得說話要委婉一些,不要說得太硬氣。
  • 「New Money」別翻譯成「新錢」,這個意思你一定得知道!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很多有趣的俚語,明明每個單詞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意思就出現了偏差,稍不注意,可能就會鬧出一些糗事。小編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和「money」有關的俚語,看看你能猜對它們的意思嗎?
  • 在外企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老闆會非常不滿意
    要翻譯「沒有現貨的訂單」,不少同學會說the order of lack products,當然是錯的,也有說the order which is in lack of current goods,顯得非常複雜。在外企, 只要說back order就夠了。
  • 在外企把「利潤低」翻譯成earn little,外企經理會說不專業
    在工作中,你想寫出合乎規範的英語郵件,或者想和老外可以自如地談業務,真的必須要學習商務英語。學了之後你會發現,大學四六級很多單詞和表達,幾乎用不上。這不是否定四六級,而是說,你工作之後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 「apple-pie order」別理解成「蘋果派的訂單」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apple-pie order」,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蘋果派的訂單」,其正確的含義是:apple-pie order 井然有序;整齊;井井有條 Their
  • 如何翻譯「人才市場」?說成human market,錯得離譜
    一般用上這句話our factory is fully occupied with many back orders,短語be occupied with 就表示「正忙著做」,而back order表示「延期交貨的訂單」。產品出口有要求,那麼如何表達「達到出口標準」呢?
  • 外企經理說,不要把「口頭訂貨」翻譯成buy goods by mouth
    手握CET4,CET6證書,可以表明你在學校的時候認真看了點英語書。到了工作你就發現,哪怕四六級考了600分,現實工作中也還是比較難用英語表達外企各種情況,為什麼呢?因為商務詞彙太少。」,可以說demand exceeds supply,反過來「供大於求」就是supply exceeds demand;「發貨」翻譯成send goods 就是中式英語了,一般說make the delivery。
  • 把lead time 翻譯成「通向時間」,在外企,很難有好的發展
    要表達「大宗訂單」,不要說big order,而是用bulk order。standard;說到「在很短時間內」,翻譯成at such short time 自然也是可以,但是外企常說at such short notice;說到「未付款項」,在外企翻譯成unpaid money會讓人笑話了,一般都說balance payment,也說outstanding payment。
  • brand new該翻譯成「新品牌」嗎?真的不正確呢!
    相似的,我們常說的「新品牌」,是new brand。The man in a brand-new pick-up truck picked me up.那個人開著一輛全新的卡車來接我。2.the new kid on the block 初來咋到,新人街區上的年青人,也就可以理解為涉世不深的「毛頭小子」。一般這個詞組和我們所說的green hand(新手)是同樣的意思,指一個人剛到一個新領域、新地方,什麼都不會,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 你會把「水貨」翻譯成water goods 嗎?如果是,毫無疑問得零分
    那是工作場合最常用的英語,你運用得好,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溝通沒有問題的人。老闆願意委託重任給你,隨之而來的是好職務和高工資;外國客戶也樂意給你大的訂單,因為訂單在你手裡,他們十分放心。不少同學確經常在工作中運用不規範的英語,造成誤解,教訓慘重。
  • 如何翻譯「訂單越大,佣金越高」?在外企這也搞錯,說不過去
    要表達「下一個試訂單」,不要說offer a test order,外企一般都說place a trial order,動詞「下」要用place,試訂單是trial order;要表達「供應商正在忙著做一些未出貨的訂單」,怎麼說呢?
  • 把fill the order都翻譯錯誤,去外企容易被刷掉
    看到lead time 這個表達,翻譯成為「領導時間」,那就錯得挺離譜!lead time 是「訂貨交貨時間」,也就是從投產到生產完成的時間。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是從客戶付定金的時間算起,供貨商然後備料,生產,包裝,安排出貨,這一系列所用的時間,就是lead time。
  • 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我們可以對比外企經常使用的英語和隨便自由組織的有什麼不一樣。相信你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要表達「所有產品退款都有保證」,過四級的同學會翻譯成all the products will have refund guarantee,外企經常說all the products come with a money-back guarantee。
  • 把「貨比三家」翻譯成compare goods in three shops,錯得很離譜
    在外企工作多年,接觸過不少畢業生,感覺很多人的英語水平都不差,就是說得不夠地道。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思,但說出來的英語和外企常用的,有一大段距離。就好比外國人學中文,他們說的我們都懂,就是那個味道不對勁。
  • 把「在這麼短時間內」說成in short time,外企同事笑你太落後了
    說到「全額付款」,不要說pay all the money,一般都說make payment in full,也可以說make full payment;要表達「平攤費用」,說成go Dutch,或者AA,在外企顯得不太合適,最常說split the bill,更常說 go fifty-fifty
  • 在外企把「lead time 」翻譯成領導時間,老闆會嚴重懷疑其能力
    能夠用英語和老外面對面把業務談下來,才能證明你英語經得起考驗。學了下面記住外企常用表達,你就能體會到一點商務英語的味道。第一個:你怎麼翻譯「剩下的利潤低」?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翻譯成「The remaining profits are low」,對不對呢?意思是正確的,但是不夠地道。
  • 在外企把「需求量大」翻譯成need a lot,外企經理看到表示直搖頭
    如果你想去外企工作,或者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真的非常有必要學習商務英語。並不是說你準備四六級的那些英語沒有用,那些是基礎,但是工作用到的,確實和校園學的,多少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來對比外企常用英語,大家好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