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小雨家的寶寶是個「精力旺盛」的「小淘氣」,別人家4歲的小男孩雖然也是比較活潑,但是玩了一上午中午總是要睡一覺的,可小雨家的兒子從早上7點起床到晚上9點睡覺,中間根本不用休息,很少有睡午覺的時候。
小雨也很奇怪,自己孩子為什麼不愛睡午覺?
孩子不愛午睡?恭喜你,有研究表明:你生的很有可能是個聰明孩子。
其實,有研究指出:
年齡小的孩子之所以睡覺的時間長,是因為大腦神經的發育還未成熟,需要在睡眠中來進行補充,也就是說,其實睡覺就是為了給大腦神經留出發育的時間。
孩子的大腦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午睡,孩子不愛午睡、沒有困意,說明大腦沒有相應的指令,也側面表明了他的大腦神經是相對成熟的。
1、孩子的情緒
充足的睡眠時間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大有幫助。但是,比睡眠時間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睡眠質量,保證不了質量的睡眠,時間再長也是無源之水。如果家裡的孩子白天總會出現發呆,脾氣煩躁,喜怒無常等現象,那也就是說明孩子缺覺,需要午休來彌補睡眠上的不足。
反之,孩子就無需午睡。同時,在孩子午休的過程中,父母也需要保持安靜,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這樣孩子才能夠「充好電」。
2、孩子是否有睡午覺的習慣
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家的孩子每天都很有精氣神,天生覺少,想讓孩子睡覺比登天還要難。其實,針對這樣的孩子,家長真的不必硬逼著孩子睡午覺,要遵循孩子的自身成長的特點,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
3、孩子晚上的睡眠時長
美國的一組研究數據曾表明:把孩子白天的小睡包含在內,孩子在4個月-1歲時的睡眠時長是12-16個小時;1-3歲孩子的睡眠時長為11-14個小時;3-5歲孩子的睡眠時長是10-13個小時;6-12歲孩子的睡眠時長為9-12個小時;等到孩子到了13-18歲,睡眠時長為8-10小時。
正常情況下,以上的這些睡眠時長,孩子都是能夠很容易達標的,而真正不容易達標的是孩子的睡眠質量。
1、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和傷害
為了讓孩子能夠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很多父母都會完全忽略掉孩子的感受,認為只要孩子每天都睡就能夠形成習慣。其實,這樣填鴨式的做法,不但不會讓孩子養成習慣,還容易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對於一些天生覺少的孩子而言,就好比是在強迫孩子躺在床上。孩子自然也就會覺得無聊,從而越來越厭煩。
2、引發不良的生活習慣
每個孩子的作息時間都有獨特的規律。如果強迫孩子不按照自己的生物鐘來做事就會擾亂孩子的作息規律。而生物鐘亂掉的孩子就會更容易出現一些小毛病。比如,焦慮不安;咬手指;反覆上廁所等等。
3、影響孩子長高
科學研究曾表示:孩子夜晚的睡眠時長與午休時長是負相關的。這也就是說,孩子白天的午睡時間越長,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會越短。
所以,如果父母在白天強迫孩子睡午覺,就會直接導致孩子在晚上睡不著。而相關研究也曾認為:促進孩子骨骼生長最快的時間段分別是在5:00--7:00和21:00--1:00。如果孩子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那麼孩子的身高發育自然也將無法得到保證。孩子也就會比同齡人骨骼發育遲緩,不容易長高。
孩子能否會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完全在於孩子天生是否是「覺少」的人。因此,無論孩子是否願意睡午覺,家長都無需發愁。畢竟,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讓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忽略孩子的感受,就好比是在拔苗助長,再出色的孩子也會變得抑鬱消沉。
如果孩子真的不需要午睡,家長不妨將這個時間用來讓孩子自己玩些安靜的益智遊戲,家長也可以稍作休息。
給大家推薦一套《幼兒思維激發系列》遊戲書,適合3-7歲的孩子,按照3-4歲、4-5歲、5-6歲、6-7歲分為了4冊。
一共收錄了1520個小遊戲,從語言、數學、繪畫等多方面的遊戲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斌斌媽媽給大家推薦一套《兒童腦力訓練叢書》
這套的內容是「專注力遊戲訓練繪本」內容依據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精心設計的,包括找不同、找形狀、找數字、找顏色、找字母、找路線6冊,從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等多種角度鍛鍊孩子的右腦。
這套遊戲書的畫面是十分豐富的,畫面中有很多需要仔細尋找的細節,需要孩子經過思考。最終所有的畫面又能連成一個偵探故事,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出色的孩子都離不開明智的父母,教育孩子還需注重孩子自身成長的特點。孩子不愛午睡?恭喜你,有研究表明,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個聰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