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宮遊記:近距離欣賞了許多傳世文物

2020-12-20 百家號

在南京遊覽朝天宮時,走到崇聖殿後殿後高處有花園,築池蓄水、疊石堆山。假山最高處有一座八角亭,名曰「敬一」。 明嘉靖帝曾撰寫箴言——《敬一箴》,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聖人之道。各地學宮紛紛將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遂都稱為「敬一亭」,成為文廟標誌性建築。

敬一亭東有飛雲閣、飛霞閣、御碑亭等。御碑亭的碑上,前後左右還有頂部都刻有乾隆六巡江南時,五次為朝天宮景區所題詩文。一塊石碑六面題刻,頗為罕見奇特。穿過後花園,往西進入博物館的展覽大廳。這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築。裡面正在舉行主題為「玉堂佳器」的文物展覽。本沒有發現這個地方原來是內有乾坤的,但在向路過工作人員打聽假山的情況時,工作人員熱情的提醒我,那裡面有精美的文物展,值得一看,真的要感謝她,讓我們也近距離的欣賞到了許多傳世文物、精美佳器。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裡面那個巨大的元青花梅瓶,人物畫面,刻畫的是蕭何月夜追韓信的故事,極其珍貴。記憶中,05年在倫敦佳士得,有一個類似的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的圖罐,成交價加佣金就折合人民幣達2個多億啊!而博物館的梅瓶看上更大更精緻品相更好,可謂是鎮館之寶了!

文物太精美,沉迷其中,不知不覺,已逛到博物館下班時間,才感覺有點小餓。於是趕緊乘坐公交車317路回酒店附近尋吃的。在長樂路附近一家弄堂裡的排擋(名字忘了),好好的吃了頓飯。味道很不錯,真是物美價廉的飯菜,四菜一瓶啤酒才九十。

晚上酒足飯飽後,感覺恢復點體力了,就近來到號稱金陵第一園的瞻園欣賞夜景。這曾經是朱元璋賞賜給大將徐達的府邸,面積相當的大,佔地有兩萬平方多。樓榭亭臺、奇峰疊嶂;水榭庭院、曲徑通幽;繡樓迴廊、典雅精緻;凡是江南園林具備的,瞻園應有盡有,相當豪華。不過夜遊瞻園,沒有導遊陪同,在裡面稍不留意就會迷路的。

更為可惜的是瞻園有部分庭院還在封閉整修,比如太平天國博物館;園中的燈光效果實在不盡人意,很多園林的細節在遊覽過程中容易疏忽,比如那些精美的太湖石,字畫碑刻等。

相關焦點

  • 國慶假期去哪玩:去朝天宮看「99件文物裡的南京」
    每年國慶假期,各大博物館都是"網紅打卡地",這不,9月26日,"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展覽,在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正式亮相,其中,一批珍貴"國寶"首次對外近距離展示,今年國慶市民又可以有機會一睹國寶風採了。
  • 江蘇南京瞻園、南京白鷺洲公園、朝天宮、南京博物院等旅遊景點
    太平天國文物28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42件,各類文物遺址照片10000多張,清代原始檔案書信材料2000多卷,太平天國史書6000多卷,到現在為止已經整理出版了太平天國史料30餘卷700多萬字。白鷺洲公園坐落在廈門市中心,環境優雅,配套設施完善,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進行體育活動或欣賞夜景的最佳場所,交通非常便利,值得一遊,裡面有很多學院就在在廈門博物館附近。
  • 江蘇南京朝天宮,乾隆六下江南,必去的金陵第一勝跡
    遊覽小建議明朝最高級別的皇家道觀:朝天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際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座朝天宮,半個南京史」。來南京旅遊,想了解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朝天宮是個不錯的選擇。朝天宮在南京市區內,且近期旁邊都在修路,開車不是很推薦。附近的公交車和地鐵站(地鐵1號線/地鐵3號線)很多,如果可以的話,乘坐地鐵和公交要更方便一點。朝天宮文化朝天宮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築,在江南地區是經濟最高,也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 9月10日,可以免費遊玩參觀南京朝天宮啦!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胡玉梅)你想免費逛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嗎?現在機會來啦!9月8日,南京市博物館發出公告:為引導公眾錯峰參觀,該館9月10日全天候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來南京旅遊,卻沒來過2600多年歷史的朝天宮?那你可不能再錯過了
    今天笛寶想帶大家去南京看一看,南京,古稱金陵,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 《朝天宮下》再現故宮文物南遷...
    話劇《朝天宮下》主演郝光,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他60歲那年,隨劇組第一次走進了朝天宮的地下文物庫房,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都說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多少歷史滄桑和近百年前的故宮文物南遷事件息息相關。1萬3千餘箱國寶級文物,從北平運到南京,結果無處存放,又運抵上海。待南京朝天宮下的倉庫建成,文物又運回南京存放。大幕拉開,一派緊張的氣氛傳遞開來。國家亡了,有復國之日。文物一毀,文化一亡,就永無復興之望。故宮人就是秉持著這樣的精神,與日寇鬥智鬥勇,終於使日本侵略軍掠奪故宮文物的企圖成為泡影,中華國寶得以保全。
  • 原創話劇《朝天宮下》首演,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
    7月31日晚,由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在江蘇大劇院戲劇廳進行首演,烽火下的「護寶」傳奇, 一場「文物南遷」的往事穿過歲月長河再現。8月1日,該劇還將上演第二場。烽煙南渡,四幕劇情扣人心弦「『九一八』烽煙驟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風聲鶴唳,國寶何去何從?」
  • 訪朝天宮,問六朝興衰,尋南京史蹤
    朝天宮位於南京秦淮區王府大街朝天宮4號,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清代以前,朝天宮附近主要是道觀。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改建元「永壽宮」,賜名「朝天宮」,為皇家道觀,此名沿用至今。清初,朝天宮仍是南京最有名的道觀,同治四年後,被改為江寧府學,祀孔子,朝天宮今天的建築布局大致由此而來。圖為朝天宮內孔子行教像。
  • 藝起前行|話劇《朝天宮下》再現故宮文物南遷歷史
    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劇照。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變為故宮博物院,至今也有95周年。600年的滄桑巨變,故宮國寶也在歷史長河中起伏沉浮。日前,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就講述了一段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並於今年7月剛剛首演。10月29、30日,該劇將在上音歌劇院演出兩場,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作品上海展演。《朝天宮下》劇照。
  •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 《朝天宮下》聆聽歷史回音
    這裡是朝天宮,展示著南京 在中國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軌跡 在此基礎上,我又選取了其中的素材,創作了話劇《朝天宮下》,講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城,南京淪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宮地下文物庫房的部分故宮南遷文物危在旦夕。
  •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朝天宮下》聆聽歷史回音
    在此基礎上,我又選取了其中的素材,創作了話劇《朝天宮下》,講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城,南京淪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宮地下文物庫房的部分故宮南遷文物危在旦夕。在此危急關頭,故宮人堅持「國家亡了,有復國之日。文物一毀,文化一亡,就永無復興之望」的理念,與日寇鬥智鬥勇,進行文化較量與文化抗爭,終於使日本侵略軍掠奪故宮文物的企圖成為泡影,中華國寶得以保全。
  • 南京"可園"重現朝天宮 原主陳作霖為著名史志學家
    如果您不鍾情於歷史,穿梭於南京時,也不該忘記這位先人為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所作的貢獻。因為是他在告訴我們,南京怎樣從歷史中走來,讓我們明白眼前看到的高樓大廈百年甚至千年之前是什麼。  最近,南京可園史志館在朝天宮街道市民文體中心免費對外開放。可園,是陳作霖在南京曾經的住所,也是他的晚號。
  • 原創話劇《朝天宮下》首演反響熱烈,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
    202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在這個重要的年份,一部與故宮、與故宮文物南遷、與抗日戰爭密切相關的文藝作品應運而生。7月31日晚,由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在江蘇大劇院戲劇廳進行首演,烽火下的「護寶」傳奇, 一場「文物南遷」的往事穿過歲月長河再現。
  • 小記者朝天宮裡賞文物、畫飛簷 解讀歷史中的南京城
    上周日,30名本報小記者來到南京市博物館,參觀「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展覽,追憶六朝古都的厚重過往;觀察朝天宮的建築特色,親手繪製飛簷畫,在豐富的體驗中解讀南京城。 走進多功能展廳,由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市博物館承辦的「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展覽正在開放。1400平方米展廳,99件(套)文物,講述著南京千年的歷史,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興衰與文明的更迭。
  • 南京古建築朝天宮:「金陵第一勝跡」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是個朝代及政權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一個旅遊文化景區,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讓不少人前來遊觀。初到南京,想了解這座城的歷史,朝天宮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80歲南博朝天宮庫房將動"大手術" 有望開門迎客
    神秘的南博朝天宮庫房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在南京朝天宮,紅色的院牆外,有一塊石板上刻著「故宮分院」。這裡便是南京博物院的朝天宮庫房,一直深藏著一批南遷文物,坊間傳言這批文物共有2000多箱,10萬餘件,有的價值堪比「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東坡肉」和「翡翠白菜」。
  • 南京巨資打造朝天宮文化商貿區
    南京巨資打造朝天宮文化商貿區 2002年9月9日10:00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09日  本報訊 南京市建鄴區投入巨資
  • 南京朝天宮泮池不見水 就像綠蔭場煞風景
    12日下午,在南京朝天宮參觀時,發現欞星門前的泮池水面覆蓋一層浮萍,猶如一塊半圓形的「綠色草坪」。前來觀光旅遊的遊客,看到如此環境,與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格格不入。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 A級旅遊景區南京市朝天宮,是一處紅牆碧瓦的巍峨殿閣,是江南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宮殿式古建築群。然而,筆者慕名來到南京朝天宮,發現泮池內漂浮著一層浮萍如「綠蔭場」 ,遊客只搖頭,這麼好的環境,怎麼沒有人管呢?希望管理方能儘快想辦法,對泮池進行清理,還這裡池水清徹見底景色。
  • 南京:朝天宮 紅牆碧瓦巍峨殿閣
    觀光指數:★★★推薦等級:★★★今天的朝天宮古建築群為戰亂以後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從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江寧府學舊址則改為武廟,民國時期改為考試院,在雞鳴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帶);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南京朝天宮古建築群開闢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
  • 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為何朝天宮能在南京眾多景點中脫穎而出
    南京的熱門景點太多,但朝天宮為什麼能脫穎而出。朝天宮坐落在南京市秦淮區水西門內冶山,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朝天宮」之名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御賜,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