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要將「風水」申遺,中國老人拿出3000年前鐵證:你們毫無機會

2020-12-20 收藏大視界

風水,古稱堪輿,本為相地之術,古人上觀天象,下察地理,總結出來一種宇宙規律,並且將其應用到建築上面,是一門比較深奧的學說。傳說風水的創始人是道家九天玄女,當然這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遠古時期,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幾千年傳下來到了現代社會,卻被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迷信,於是我們的鄰居韓國搶先一步,要把風水申請成他們的世界文化遺產。

海外的漢學家其實很早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大量研究,上世紀70年代,日本就有專門的國立機構研究儒學和風水,美國甚至有17所大學開設易經風水課程。而韓國據了解,有九成民眾都相信風水,1976年韓國風水學家尹弘基就寫了《韓國堪輿研究——風水的文化與自然之關係》一書,讓韓國風水研究進入興盛期。

從2003年開始,韓國就啟動了「整體風水地理」國家級項目,由國立中央博物院主持,要將風水申遺,得到了全國上下的支持。他們準備了三年時間,到了2006年即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在這關鍵時刻,來自天津大學的一位老人站了出來。

這位老人就是王其亨教授,他出生於河南,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系,一輩子都在研究中國古建築。而中國建築在現代幾乎失去了話語權,人們只知道「主流」在歐洲,古建築在希臘和羅馬,東方建築被認為是隨意建造,設計智慧遠遠被低估,連我們本國人都不了解,還把風水當成迷信,王其亨看到這些現象很是痛心。

他帶領團隊花了整整36年時間,都在研究一種東西:「樣式雷」。西方建築學者為何對中國建築有偏見?韓國為何敢搶先申遺「風水」?這都是因為中國古建築的設計體系已經失傳,不成系統,頤和園、恭王府、太和殿等著名建築是誰設計的都不知道,難怪要被別人低估。

「樣式雷」是一種特殊名詞,它是對清代宮廷建築大師雷發達一家祖孫七代的褒獎和讚譽,更是代表中國幾千年建築智慧的一個縮影。清代200多年,雷氏家族設計或改良出天壇、故宮、承德離宮、清東陵、萬壽山、圓明園、頤和園等如今享譽世界的建築,誰說中國古代沒有設計師的?

在施工前,古代設計師還特地製作一種「燙樣」,也就是建築模型。不論一磚一瓦甚至內部的桌椅布局,都嚴格按照比例製成。再結合風水理論,從選址、規劃、設計、施工,諸般細節連現代建築師都嘆為觀止。

清朝滅亡之後,雷氏家族也隨之衰敗,最後一代"樣式房"掌案雷廷昌的技術再無用武之處。鬱鬱而終之後,他的兒子雷獻彩迫於生計,將家族留存的大量檔案變賣到世界各地,這也是現代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家族的原因。幸好早先有朱啟鈐等老一輩建築家,花重金買回來不少,保存了很多珍貴檔案。

而王其亨教授更是跑遍世界各地,整理出一萬多張圖檔,如今能完整還原出當年雷氏家族在建築工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他在央視節目中更表示,已經找到3000多年前關於「風水」最原始的文件,韓國不是要申遺嗎?有實物嗎?面對如此鐵證,你們想申遺毫無機會!

2007年,「樣式雷」建築正式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王其亨教授的努力終於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建築的魅力。他還培養出一眾現代建築大師,將中國古代建築理念融入到現代建築當中,像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公園等大家熟悉的地標建築,中方總設計師都是他的學生,以古鑑今,薪火相傳!

而風水也並不是迷信,王其亨教授稱之為「景觀建築學」。它實際上是結合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美學等一體的系統性理論,是古人幾千年下來總結的建築智慧,具有很樸素的科學原理。然而歷代都有很多江湖騙子,強行把一套玄而又玄的複雜謊言加在風水上面,才讓人們誤以為風水是迷信。相信隨著更多壯觀的中國建築拔地而起,這種誤解會慢慢消除的。

相關焦點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韓國端午節風俗主要為祭祀、演戲、遊藝等,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其中以「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豐收節)。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節日期間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悼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 迷信的韓國人,算命成產業,看風水要申遺
    韓國深受我們文化的影響,有些傳統保留得比我們完整,在我們看來很多「迷信」的東西,韓國人還非常狂熱,並且深信不疑。在韓國,算命是一個大產業,大約有2萬億韓元的市場規模,從業人口達30萬。在韓國,談戀愛要很謹慎,一不小心就會犯了大忌。不能送鞋子給情侶,因為鞋子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一旦送鞋子,戀人就穿著鞋子飛了! 也不能帶戀人吃雞翅,因為戀人會用這翅膀飛走! 同我們很多地方一樣,韓國忌諱筷子插碗裡。
  • 韓國將「風水」申遺,建築系教授站了出來,韓國大學校長無言以對
    韓國聲稱各種「文化」早已司空見慣,例如活字印刷術最早是由韓國人發明的,甲骨文是朝鮮半島最先使用的,就連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炎帝、黃帝、夸父等,這些我們敬仰的神也是來自韓國,想法荒誕已經不能用可笑來形容。更有甚者,聲稱中國古代雄才大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是臣服於他們的小弟,割地賠款,對他們百依百順。
  • 南京大屠殺申遺遞交了哪些鐵證
    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二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殺再次因申遺走入公眾視野,在人類記憶中留下歷史的血色底版。長期關注南京大屠殺申遺進程的新華社記者將對讀者講述申遺前前後後的故事,再現歷史慘痛的一頁,講述一個城市和一個民族對慘案的回憶和思考,對和平的珍視和祈願。
  • 19年前韓國申遺成功,拿中國禮樂做文章,將其佔為己有
    這也就給了他們肆意用我國傳統文化去,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曾經用我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而後又要拿中國的傳統禮樂來做文章,並將其佔為己有。2001年,韓國就將「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變成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在一旁不語,聯合國看不下去發出警告!
    ,這不,先後將拔河、端午節等都搶先申遺的韓國,這次更加過分,連漢字都要拿去申遺。其實真的要追溯歷史的話,韓國甚至不如日本在世界上更有存在感,日本好歹在反派角色當中出過彩,而韓國最早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受到蘇聯,日本的影響選擇獨立,最終的結果不也是被日本殖民嘛!好在20世紀後半葉他們的經濟也高速發展過,所以才成為了一個發達國家。
  • 匾額申遺,韓國底氣何在?
    從江陵端午祭到暖炕技術,近年來諸多源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被韓國搶先申遺,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據悉,韓國又要將匾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申遺。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在接待韓國國學振興院學者來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參觀交流時,獲得了這一消息。韓國曾就國門「光化門」是否懸掛中文牌匾進行過全民討論,最終決定保持文物原型,也因此恢復了歷史上的漢字牌匾傳統。
  •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最近韓國媒體的一則新聞讓我們中國人倍感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有點憂愁,那就是中國的麻辣燙進入韓國之後不久就在韓國大火起來,本來只在韓國首爾大學附近有麻辣燙的店面,短短幾年之間就迅速開遍了首爾各地。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沉默不語,聯合國果斷直接發出警告!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沉默不語,聯合國果斷直接發出警告!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在周圍就有著許許多多的鄰國,如果要問哪個國家最引人注目,那麼就是印度或者韓國了,畢竟這兩個國家是世界公認的奇葩國家。
  • 申遺端午、申遺中醫、申遺活字印刷,瘋狂申遺的韓國人……
    今天,韓國申遺中國民族文化事件(儒家書院)再次引發熱議!你以為韓國人只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嗎?NO!他們認為全世界都是韓國的!!棒子國人膽子素來不小,搶奪我們文化遺產的步子是越跨越大,甚至將「黑手」伸向茶界,他們竟然異想天開,擬將中國的「茶道」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阿西吧!提及茶道,中國絕對是毫無爭議的起源地。只是傳到日本後,被放大成了一種文化。
  • 韓國書藝申遺中國書法驚夢 蘭亭序寫在高麗紙上
    近年,韓國對於申遺非常積極,除了將「端午祭」申遺成功、將「中醫」改頭換面為「韓醫」的申遺工作也正在開展外,現在又將申遺項目投向了書法——甚至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道」等名稱,而統一使用韓國的「書藝」。為此,上海著名作家趙麗宏日前在兩會上提出了「將中國書法藝術向聯合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和提案。
  • 韓國為泡菜申遺 更改大白菜英文名去掉「中國」
    為申遺摒棄中國元素?  今年12月2日至8日,第8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在此之前,非遺委員會將通過審查小組委員會就泡菜與泡菜文化是否有成為人類非遺的資格進行調查。審查小組就韓國泡菜文化評價後提交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結果可分為登記、信息補充、無法登記。在年底的最終會議上,若評價結果為登記,那麼韓國的泡菜文化將被列為非遺。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泡菜歷史悠久,飲食豐富多彩的我們卻讓韓國泡菜申遺成功,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查閱史料可知,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雛形——鹽漬菜,俗稱醃菜。到了秦漢時期,《說文解字》裡寫道:「菹者,酸菜也。」這個「菹」(zū),就是酸菜、醃菜的意思。泡菜,是一種為了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一般來說,蔬菜、水果都可以被做成泡菜,泡菜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小菜。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把中醫說成是韓國發明的,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聯合國提交漢服申遺書;指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準備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的準備工作。  今日起,本報(註:新快報)將陸續推出「中韓文化之爭」系列報導,歡迎關注。  從「端午祭」申遺到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從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到漢字申遺,韓國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中國的網民不願意了,他們說漢字是中國的,不是韓國的,表示要維護漢字的「所有權」。「漢字對韓國人確實是遺產,因為他們不用了。但是漢字還在中國生機勃勃地活著,進化著,沒死申什麼遺!
  • 韓國想拿中國漢字申遺?聯合國只直白回應:別再做青天白日夢了
    說到世界上最喜歡和我國搶奪文化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毫無疑問肯定是韓國了,因為韓國人總喜歡申遺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遺蹟,這早就已經是一件公開的事情了,但是不得不說韓國人的這種做法是引起了眾怒的,不然的話,世界聯合國也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將韓國提出的申遺請求打回。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發展的道路上有著不小的坎坷,而身邊更是有著兩個比較坑的鄰居,那就是韓國與日本。要知道,韓國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屬於中國的附屬國,並且他們國家的名字都是中國古代皇帝賜予的。但韓國始終就是不肯承認這一點。並且還多次將中國某些遺產想列入韓國。要知道,中國是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所以便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節日。而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但沒想到的是,端午節被韓國給申遺了。中國每次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都會以放假的形式來慶祝節日的來臨。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另外,濟州海女文化的申遺結果將於2016年揭曉。中韓申遺情況比較:太極拳5次落選目前,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共有38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包括大家熟知的崑曲、中國書法、中國篆刻、端午節、京劇、中國針灸等都在列,也有像呼麥、珠算、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等平時不常接觸的項目。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遺產豐富,如今很多已經入選世界級的遺產名錄之中。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文化資源不少,各有自身的文化積澱。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讚支持,這是怎麼回事?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
  • 韓國大醬「申遺」遭非議,中國東北首先「炸鍋」
    最近,一則韓國有關部門計劃為「大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韓國民眾舉國贊同,然而卻在中國東北引起「炸鍋」。大醬源自中國,濃香中帶著淡淡的臭味,東北痴迷已久,韓國憑什麼拿去「申遺」?那麼,大醬到底源自哪裡?韓國有沒有資格拿去「申遺」?
  •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在周圍有著許多的鄰國,而韓國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韓國人民對自己的國家非常自信,甚至自信到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他們使用過的,那就是韓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