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首演者的奮鬥初心:讓小提琴「說」出流利中國話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俞麗拿

央視網消息:1959年5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獲得巨大成功,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版本,也成為中國傳遞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這首曲子的首演者就是俞麗拿。60多年來,「讓小提琴講中國話」一直是她的「初心」,也是陪伴她的生命旋律。

「我是分配改學小提琴的。」已經78歲的俞麗拿回憶說,自己還是大學生時,「最苦惱的就是當時小提琴在國內不太受歡迎,演出沒有人鼓掌,很痛苦。」為了讓中國人聽懂、喜歡、熱愛小提琴,「我們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希望能夠讓小提琴講中國話。後來,我們就有了《梁祝》這個作品。」

在俞麗拿看來,讓小提琴說中國話,意味著「為中國人而創作,以中國自己的文化創作」。明確了自己藝術發展的方向後,俞麗拿參與發起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

「《梁祝》的成功,是因為它有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作基礎。人人知曉梁祝浪漫的愛情故事,又有越劇《梁祝》珠玉在前。只有貼近人民,才能創造出最優秀的、最有生命力的藝術。」 俞麗拿說。

俞麗拿(左)指導日本小提琴演奏家諏訪內晶子

半個世紀以來,在俞麗拿音樂教育基地——上海音樂學院教學樓那間普通的教室,走出了眾多優秀小提琴演奏者。俞麗拿每天早晨8點提前來到教室裡等學生上課,風雨無阻。很多學生知道俞麗拿的這個習慣後,都不敢遲到。

有一陣子,俞麗拿腰椎間盤疼痛,不得不住進醫院,她就把學生們叫進病房授課。還有一次,她因聲帶小結開刀而不能說話,於是自製了一套教學紙板,提示、糾正學生演奏上的問題……

在學生面前,俞麗拿是「嚴師」,更是「慈母」。逢年過節、學生生日,或者學生摘得榮譽,學生們都習慣到她家聚餐,分享蛋糕,其樂融融,「就像一個大家庭」。

俞麗拿一直堅守一個信念:做教師就是要奉獻。因此就有了她的學生每年比其他學生多一個學期的學習,她利用寒暑假義務給學生加課,一年三個學期使這些學生專業基礎更加紮實,專業進步更加明顯。當學生家長假期上課要付費時,都被她拒絕了,她說:「是我要學生上課,我不收費。」

舞臺上、教室裡的俞麗拿總是神採飛揚、青春煥發,讓人看不出真實年齡,更感受不到她的身體狀況。

「其實,我身體的毛病多得很:『三高』、腰椎、頸椎、骨關節、聲帶小結、白內障……甚至連得個感冒都會引發危險。但我每天依然該做什麼做什麼,『無知者無畏』了。」俞麗拿笑言,跟學生在一起,就是治病的良藥、青春的秘方。

俞麗拿還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軼事:40多歲開始學習英語,做到出國演出不用別人翻譯;59歲時開始學習開車,如今78歲高齡獨自開車上下班,不讓學校特殊照顧。上舞臺演出前,她會自己動手整出漂亮髮型;回到家化身「保姆」照顧患輕度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為了更好地陪著老伴,她學會了網購,成為嫻熟掌握網絡購物的時髦奶奶……

「人生不必害怕失敗,也不要太在意結果,只要一直拼搏向前,你終會成長、收穫。」俞麗拿說。(材料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 新華社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讓小提琴說中國話」——記全國三八紅旗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
    新華社上海3月6日電題:「讓小提琴說中國話」——記全國三八紅旗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她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首演者,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園丁」,更是一位勇敢無畏的奮鬥者。78歲的小提琴演奏大師、上海音樂學院中小提琴教育室主任俞麗拿,今年榮膺「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讓小提琴講中國話」,是俞麗拿的「初心」,也是她66載的堅持,成為始終相伴的生命旋律。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首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者:《梁祝...
    俞麗拿大洋網訊 「《梁祝》最大的貢獻是讓小提琴這把西洋樂器說了中國話,讓中國的聽眾可以聽懂它,繼而接納它」,說此話者,正是中國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首演者俞麗拿。59年前,伴隨著《梁祝》的悠揚琴聲,她的名字也響徹大江南北。如今,78歲的俞麗拿已經告別舞臺,卻仍然堅持在三尺講臺,近日,她在上海音樂學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我現在還能高高興興做我喜歡的教學工作,還能教多少年,這要看生命還能給我多少時間,我這輩子很多事情都不是我自己選擇的,但我能有今天,只有『認真』二字。」故事要從1951年說起。
  • 小提琴演奏曲《梁祝》50年 出自學生之手
    50年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有無數的演奏家,無數的著名樂團,在反覆地演奏著《梁祝》。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梁祝》。這首樂曲伴隨著幾代中國人一起長大,成了記錄青春和愛情的經典。  首演者俞麗拿:  唯一一次連續演出兩遍《梁祝》  在當年的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中,有一位剛滿18歲的小姑娘,拉得一手好琴,她就是《梁祝》的首演者——俞麗拿。
  • 俞麗拿:讓小提琴講中國話 50多年專注演奏教學
    俞麗拿在演奏小提琴。資料照片俞麗拿今年78歲。「因為我是《梁祝》首演者,大家就知道了我的名字。」在上海音樂學院教學大樓裡,記者見到了剛剛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的俞麗拿,她說,「大家都以為我在文藝單位,其實大學畢業我就留校當了老師,到現在已有56年教齡。」
  • 《梁祝》:60年 琴弦上飛出的蝴蝶已成經典
    《梁祝》:60年 琴弦上飛出的蝴蝶已成經典 2019-03-21  今年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60周年。
  • 用小提琴奏出中國好聲音
    提起俞麗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她是這首名曲最早的演奏者,也是最權威的演奏者。俞麗拿就職的上海音樂學院,給出了這樣的介紹:管弦系小提琴教授、院學科帶頭人、全國高校名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稱號獲得者。
  • 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於1959年。當時為獻禮國慶10周年,時任上音黨委書記的孟波確定了以梁祝傳奇為題材創作協奏曲,何佔豪是主要創作者,期間力邀陳鋼參與作曲,最後通過結合西洋交響樂和中國越劇唱腔的表現手法,採用單樂章奏鳴曲式創作出了這部作品,既適應中國百姓藝術欣賞的思維習慣,又符合音樂的陳述規律。
  • 為《梁祝》過58歲生日
    首演於1959年5月27日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再過幾天就迎來58歲的生日了。5月22日下午,上海市知聯會、靜安區知聯會和「克勒門文化沙龍」共同為《梁祝》舉辦了一場生日會。《梁祝》曲作者之一陳鋼、首演者俞麗拿一起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起《梁祝》背後的故事。
  • 為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音樂劇場《真愛·梁祝》拉...
    這是中國「小提琴民族化」的首次重要嘗試:《梁祝》以越劇曲調為素材,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的手法,呈現「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中「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等經典情節。次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劇院首演,18歲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 鋼琴演奏《梁祝》的89歲老奶奶走了!這個經典場景讓全國觀眾飆淚
    她也努力用西洋樂器來創新性的表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著名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演者。   2018年,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的舞臺上,我們又聽到了熟悉的《梁祝》。時年88歲高齡的巫漪麗老人,顫顫巍巍地扶著鋼琴坐下,一曲《梁祝》忽然從她的指尖緩緩流出,琴聲悠揚,聽眾如痴如醉。
  • 奮鬥創造傳奇,他們的奮鬥創下這座城市一個個「第一」
    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迎來新生,在隨後70年中創造出一個個城市發展傳奇。上海書展期間舉行的「奮鬥創造城市傳奇——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望道講讀會上,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乘務長、首批「空嫂」吳爾愉,中國商飛試飛中心試飛運行部黨支部書記、副部長,C919首飛機組成員吳鑫,圍繞「『梁祝』唱響『上海之春』」「上海敲響全國壓錠第一錘」「國產大型客機翱翔藍天」三個歷史瞬間,分享在新上海城市發展中的親身經歷,與讀者共話新上海城市建設者的奮鬥精神
  • 《梁祝》經典重現,引無數人淚目!
    「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呂思清一首《梁祝》,承載著多少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它紀錄著一段千古絕唱的愛情故事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版《梁祝》,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者和首演者巫漪麗,和世界演奏《梁祝》最權威的小提琴家呂思清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他們的演奏重現了那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喚醒了人們心中無盡的感動……
  • 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逝世:《梁祝》伴一生
    她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的攙扶下走向鋼琴,共同演奏中國千古絕唱《梁祝》,鋼琴小提琴相織相融,感覺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巫漪麗與呂思清共同演奏《梁祝》。來源:視頻截圖她正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及首演者。
  • 他是全世界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最好的人,一把小提琴300多歲
    在晚飯過後,呂思清攜手劉憲華為大家演奏《梁祝》,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把小提琴。這把小提琴名字叫stradivatius中文叫斯特拉迪瓦裡,源於1699年,它是與「瓜爾內裡」、「阿馬蒂」齊名的「世界三大名琴」之一。是以制琴師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命名的。此琴背板比較細,虎皮細紋的那種。源於1699年,其價值不可估計。
  • 董金池:讓大提琴「說」中國話
    用他自己的比喻,就是讓大提琴這件典型的西方樂器,「說」出地道的「中國話」。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音樂早有嘗試,也不乏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弦樂合奏《二泉映月》那樣的傑作。但董金池有他自成一路的絕活,就是把中國傳統音樂、地方音樂,尤其是北方音樂的風格語彙和中國樂器獨特的演奏技巧,嫁接到大提琴之上。
  • 鋼琴家巫漪麗去世 用一生彈奏《梁祝》的老先生
    6歲那年,巫漪麗跟隨舅舅進出電影院,她被銀幕上男主演奏的鋼琴深深吸引,回家便和父母說要學鋼琴.這便是巫漪麗在鋼琴之路上的開端.     巫漪麗童年照     1959年5月27日,何佔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公演,完成了交響樂的世紀性突破.
  • 十大看點解讀「真愛密碼」,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磨礪2年「破繭...
    看點三:俞麗拿封琴10年再登臺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演,18歲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從此俞麗拿的名字便與《梁祝》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她演奏的《梁祝》也成了樂迷眼中無可替代的經典版本。
  • 巫漪麗:用指尖講《梁祝》 與鋼琴伴一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鋼琴伴奏縮譜編寫者與首演者。巫漪麗的妹妹巫漪雲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姐姐一生經歷過很多坎坷,她是憑著對鋼琴的熱愛,靠著鋼琴的陪伴挺過來的。如今她孤身一人在外,但好在有鋼琴陪伴,還能彈琴、教琴,也讓我們有所安慰。」
  • 《梁祝》為外國聽眾帶來中國最美的旋律
    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俄語介紹詞遞給她時,她喜出望外地說,「各家各戶都安裝有與公用線路連接的擴音廣播,還是蘇聯沒解體前安裝的。我想下周就安排這檔節目。非常歡迎您繼續為我們編寫更多的節目。」通過無線電波,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優美的旋律,飛入千家萬戶,傳遍了廣袤的哈薩克斯坦大地。至今,我還珍藏著哈國廣播電臺為我翻錄的這期音樂節目。時間到了1998年。
  • 日本「繪本之神」為何對這家兒童書店情有獨鍾 中國話還不大流利
    日本「繪本之神」為何對這家兒童書店情有獨鍾 中國話還不大流利時間:2019-11-19 16:50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繪本之神為何對這家兒童書店情有獨鍾 中國話還不大流利 大家好,我是宮西達也。我是日本人。我喜歡中國。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