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享有哪些權利值得深入探究

2021-01-15 新財網

  隨著文博單位加大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力度,制約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享有哪些權利值得深入探究。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在網際網路走紅,一度引發公眾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高度關注。隨後諸多博物館亦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故宮口紅、《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上新了·故宮》綜藝節目等文化創意產品,賺足了公眾眼球,成長為現象級網紅IP。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盤活用好館藏文物資源,推動博物館逐步開放共享文物資源信息,規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相關授權工作,國家文物局組織編制了《博物館館藏資源著作權、商標權和品牌授權操作指引(試行)》(簡稱《操作指引》)並於2019年5月10日印發通知。

  《操作指引》指出:「館藏資源是指博物館登記備案的所收藏、管理、保護的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藝術品等,以及在此基礎上二次加工得到的,以語言、文字、聲像等不同形式記載的藏品狀態、變化特徵及其與客觀環境之間的聯繫特徵等藏品本身蘊含的原始信息,或者經過加工處理並通過各種載體表現出來的信息,包括與之相關的文件、資料、數據、圖像、視頻等信息資源,包括實物和數位化信息。」

  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博物館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博物館依法管理和使用的資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

  依照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國有博物館因其公有屬性,實際上是代表國家對文物進行管理,故所謂的博物館文物管理權本質上即是一種對國有財產的管理權,因而國有博物館可對其館藏文物享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能。

  由個人、企業等投資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如觀復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等)並不受前述文物保護法第五條所約束,其館藏文物主要經由文物保護法第三十七條所規定的購買、接受捐贈與依法交換等形式獲得。非國有博物館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其館藏的文物享有所有權,但此種所有權相較於普通「物」的所有權仍將受到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限制,其所有權權能並不完整。

  對於文物之外的其他館藏藝術品等,因其並不具備「文物」這一特殊屬性;依照《博物館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博物館可以通過購買、接受捐贈、依法交換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方式取得藏品」,博物館可以對館藏藝術品等享有所有權。另外,依照著作權法第十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對於尚在著作權保護期內的館藏藝術品等,館藏單位可以依法享有該類藏品原件的展覽權。至於館藏單位是否享有館藏藝術品等所承載的其他著作權具體權利,則取決於館藏單位與藝術品創作者(或者原始著作權人)之間的具體約定。

  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博物館基於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會通過仿製、掃描、拍攝等方式對藏品實物進行處理,為更好地提供社會服務,博物館也會製作一些具有宣傳、教育意義的畫冊、錄音錄像製品等。

  隨著文博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潮流的興起,目前諸多博物館通常依託信息技術對藏品實物進行數位化處理,形成包含藏品實物影像、文字語音介紹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在內的綜合性數位化呈現內容。這些藏品實物的轉化形式與藏品一同構成了博物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該類館藏資源系由博物館自身或委託他人製作而成,博物館可以基於自己的創作活動或委託創作合同約定等對其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者形成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競爭利益。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享有哪些權利
    隨著文博單位加大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力度,制約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享有哪些權利值得深入探究。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在網際網路走紅,一度引發公眾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高度關注。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第305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文博單位如火如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制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是否享有權利?館藏單位能否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館藏單位就藏品能夠授權第三方何種權利?
  • 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哪些值得看?
    作為蘇州博物館文創的負責人,蔣菡帶領團隊開發出了多款持續暢銷的網紅產品,但她更認同文創並不是每一個博物館的必然選擇:「文創確實可以增加博物館的品牌傳播,以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比如它有很多觀眾,它有非常重要的文物,或者有很高的知名度。
  • 博物館IP文創產品要敢於突破
    不少「專業人士」鼓動一些博物館開發自己的卡通形象,將博物館IP限定為博物館卡通形象,進而將博物館IP文創產品限定為圍繞卡通形象開發的文創產品。卻不知卡通形象需要長時間的、花費巨大的宣傳推廣,這樣的大投入令很多博物館難以承受。在博物館卡通形象不廣為人知的情況下,博物館卡通形象文創產品很難被大眾廣泛接受。
  • 新疆文創產品開發設計_北京天銘國際
    新疆文創產品開發設計, 在國內文博機構文創產品開發的研究中,以部分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為例,引申其文創產品具體需要的開發理念與原則、文創產品設計中實際案例的分析以及針對文創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問題提出可行解決策略的研究,也是國內文博機構文創產品開發研究的一大方向。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2014-07-26 14:48:45據不完全統計,臺北故宮近些年推出了「朕知道了」膠帶紙和「翠玉白菜」傘等24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僅2013年的銷售收入就將近9億元新臺幣,這一數字直逼10億元新臺幣的門票收入。文化創意產品已成為臺北故宮重要收入來源,其多元化發展思路值得大陸的博物館學習借鑑。  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也高高在上,只注重典藏功能,輕視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一度被臺灣民眾稱為「太廟」。
  •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如何進行IP文創開發的?
    第三:陝西歷史博物館註冊商標、大IP唐妞與「奈雪的茶」合作推出的石榴汁,將時下年輕人喜愛的茶飲和憨態可掬的唐妞碰撞聯合。儘管授權期限只有一個月,但雙方合作的產品釋放出來了非常強勁的商業價值,通過媒體發酵與消費者傳播,最後全網流量達到8000萬。對我們短期內雙品牌的授權合作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範本。Q: 陝歷博在進行IP文創開發時,遇到哪些困難?
  • 變身多姿多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國寶就這樣華麗轉身
    據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李六三介紹,國博立足館藏文物普查和研究基礎,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內涵、器型紋飾、銘文釋義等元素,使文創產品成為國家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此外,國博在文創產品的開發活動中還堅持充分尊重國寶、在使用中了解國寶、注重文創產品的人性化等原則。
  • 孔子博物館文創衍生品開發,授權模式研究
    孔子博物館針對自身情況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進行設計授權並聯合齊魯晚報新媒體為孔博開發文化創意衍生品期間山工藝16級文化產業管理班項目團隊全程參與產品開發過程齊魯晚報新媒體「老喬遊記」則負責宣傳推廣如上圖所示孔子博物館可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提供實踐中心
  • 各大博物館文創產品網上大賣
    疫情在全球蔓延,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大博物館悉數暫停對公眾開放,除了把展覽轉移到線上之外,各大博物館各具風格的文創產品在線上的銷售仍然在進行中。以入駐天貓平臺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例,最近又有包括梵谷頭像鑰匙圈掛件、日月系列鏈條書籤行李牌等8件上新。
  • 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用創意點亮生活
    在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琳琅滿目的文創展品吸引著探營記者們的目光,紛紛駐足拍照記錄。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由市文物局主辦的「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以「擦亮北京歷史文化的金名片」為中心思想,用「讓文物活起來」展覽主線,在服貿會開幕當天在奧運景觀大道8號展篷和2號展篷精彩亮相。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面對當前經濟供需失衡的問題,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在供給側改革、應對新的消費需求方面意義深遠。博物館文創是公益與經濟的融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經營是博物館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助於更好達成博物館公共教育和文化傳播職能。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多家博物館文創產品亮相合肥文博會
    作為北京魯迅博物館的參展代表,劉欣在4天的博覽會上,不僅向參觀者們介紹了依託館藏文物打造的系列文創產品,還從中獲得許多創意啟發。「北京魯迅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魯迅手稿、藏書、藏畫等文物。其中,博物館利用魯迅先生頭像、魯迅手繪外文書籍圖等館藏文物資源,原創開發出學習用具、生活用品等多品類文創產品。」
  • 臺北故宮文創經驗分享:哪些產品賣得好,哪些品類少開發
    臺北故宮網站發布了博物院2019年度上半年該院合作開發廠商說明會公告,其中公布了博物館商店銷售簡報。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讓人眼花繚亂。(以下稱《簡報》)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展覽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組織學術研討會,出版學術論文集;開發了適合小朋友的宣教課程;通過官方微信、微博等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宣傳推廣;撰寫發放導覽冊,深入介紹展覽內容;對展覽形式進行情景化設計與創新,讓觀眾耳目一新,產生自媒體裂變式傳播。正是這樣全方位研究、宣傳、教育,才能使《千裡江山圖》從藝術史家的狹窄圈子中走出來,進入大眾視野。
  • 博物館的文創自動售賣——以北京汽車博物館為例
    目前大多數博物館更著力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忽視了人們選購文創產品時的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觀展後,能看到更好的文化展示窗口,甚至在消費環節也能更輕鬆方便,文創自動售賣機應運而生。  近年來,很多博物館中都出現了銷售特色文創產品的自動售賣機。自動售賣機擁有佔地面積小、移動方便、節省人工成本等優勢,可以讓遊客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自主購買文創產品,並通過後臺大數據進行精準的運營管理。
  • 文創產品核心是「文化」開發要讓消費終端參與
    而讓文創產品得以「落地」的「海上文創」平臺,則是經上海市委宣傳部授權,由東方網承擔整體運營和建設的項目,品牌合作方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博物館、上海文化廣場等眾多上海文化場館,從比賽到產品上市的路徑得以打通。這批獲獎作品不僅能在線下實體店和多渠道的線上網店購買,「海上文創」還納入最新的銷售方式。
  • 博物館的生意陝西做得怎樣?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國際級IP 產品多  兵馬俑文創融入科技開發手遊  談起陝西的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兵馬俑作為世界知名大文化IP之一,其文創產業和產品的開發也備受關注。  據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創開發始於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