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18課《童年的水墨畫》學會運用方法理解語句,感受詩中快樂

2020-12-12 小豆老師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圍繞「多彩的童年」這一主題,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畫》《剃頭大師》《肥皂泡》《我不能失信》等4篇課文。學習本單元課文,「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課文學習的重點,學習時,要以課文中的那些難懂的句子為線索,讓孩子在讀懂這些句子的基礎上讀懂文章的意思,慢慢領悟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並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實踐運用。

文本解讀

《童年的水墨畫》是本單元第一課,課文構思新巧,想像豐富,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兒童生活的水墨畫卷。本文編排了三首兒童詩,描繪了兒童生活的三組畫面:在優美的溪邊,一個孩子悠閒垂釣;在寬闊的江上,一群孩子拍水戲耍;在清爽的松林中,幾個孩子歡快地採蘑菇。

每一首詩都在傳遞一個共同的主題——歡樂,柳樹是快樂的,它快樂地照著溪水這面鏡子;山溪是快樂的,因為它美得像綠色的玉帶;紅蜻蜓是快樂的,因為它覺得釣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樂的是孩子,因為他們釣上了活蹦亂跳的魚。

識字寫字

課文要學習積累的詞語有「水墨畫、浪花、葫蘆、清爽、松針、蘑菇」,其中「葫蘆」「蘑菇」中的最後一個字讀輕聲。

難讀的詞語「染綠了、你潑我濺、鬥笠」,要注意「染」字的讀音為翹舌音,三聲「ran」;「撥」的字音讀一聲「bo」,與「潑」「拔」的字形要區分開。文中的「扇動」的「扇」是多音字,在這裡讀一聲。

積累疊詞「清清爽爽」「明明亮亮」,書寫「爽」字時,要強調筆順,第一筆是橫,第二筆是小撇,不要先寫裡面的「人」字。書寫時可以釋義,「爻」,像通風的窗欞。「大」,人站在窗前,感到光照明亮,空氣清新,正舒展四肢,那種感覺一定是很舒適。

書寫指導還要重點強調「染」字,很多孩子在寫時容易在「九」上加寫好寫成「丸」,還有很多學生易將「染」字寫成左右結構三點水,在指導孩子寫字時,老師或家長們可聯繫「染」的演變過程理解:「木」表示能製作染料的植物;水是用染料製成的液體;「九」表示多次染而不褪色,如「染布、染色、印染」等。

聚焦方法

《溪邊》這首詩主要寫孩子們在溪邊垂釣的情景,說說你在詩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畫出哪些句子是你比較難理解的句子,想一想,你會用哪些方法去理解呢?

方法1:想像畫面理解句子

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生活中,溪邊無風,溪面平靜得就像一面鏡子。溪水清澈,兩岸青山倒映在水中,將溪水染綠了。站在高處看,這條小溪就好像一條綠玉帶一樣。

方法2:聯繫上下文理解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這裡的「人影」是誰?你是怎麼知道的?聯繫下文「釣竿上立著一隻紅蜻蜓」,從這一句我們知道「人影」是垂釣的孩子,再聯繫上文知道山是青翠的,溪水很平靜,很綠,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中,也變成綠色的了。

方法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的魚兒和笑聲。

通過上下文我們知道「人影」是指一個孩子在這裡釣魚,再聯繫自己平時看到的釣魚情景,或者自己釣魚體驗,引導學生從「忽然撲通一聲人影碎了」知道孩子釣上魚來了,特別高興。所以「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表現得就是孩子們釣魚的樂趣,最後讓我們再帶著愉快的心情讀一讀句子。

運用方法,感悟理解

總結學法:在學習《溪邊》時,我們運用了什麼方法理解難懂句子?(想像畫面、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

接下來大家運用學過的方法繼續學習《江上》和《林中》,體會戲水之樂、拾蘑菇之趣。

《江上》聯繫上下文,理解「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排銀牙」的意思。抓住「拍水」「撥動浪花」「你潑我濺」「鑽入水中」「出水時」知道——孩子們在水中遊泳。從「笑哈哈」和「兩排銀牙」——孩子露出的笑臉,這兩個詞語寫出了戲水時孩子很開心。

《林中》聯繫上文「小蘑菇鑽出泥土戴一頂鬥笠」可知,作者寫剛鑽出泥土的小蘑菇的頭頂部分就像鬥笠一樣。

我們再看看這句詩「只見松林裡一個個鬥笠像蘑菇一樣」就不難理解了。聯繫生活實際想像,戴著鬥笠的孩子們就像剛出土的小蘑菇一樣,作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們的可愛。

學以致用,知識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價值。在學習《溪邊》這首兒童詩時,學生已經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後面兩首詩,既是對學習方法的鞏固和應用,也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童年的水墨畫》中的語文考點
    這篇小文,我們來和同學們說一說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童年的水墨畫》中所包含的相關知識點和考點。由詩可感,鄉村的兒童生活一樣,甚至比城市的孩子更加的豐富多彩,其中的樂趣和快樂,有的時候可能是我們無法感受的。
  • 跟著老師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8《童年的水墨畫》課文講解、朗讀
    童年是一幅畫,畫裡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裡有我們的想像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同學們回憶你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讓我們走入詩歌,感受「我」童年的快樂吧!初讀課文、自主預習初讀詩歌,我們不僅要讀準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讀準確,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同時完成下面的預習卡。
  •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淺析
    應嶺南師範學院陳斐教授的要求,讓我對2019年11月在「東南教科院全國名師研討課上」執教的《童年的水墨畫》做一個解讀。
  • 三年《童年的水墨畫》《剃頭大師》等,看資深教師梳理本單元課文
    18 童年的水墨畫第18課課文目標1.認識「墨、染」等6個生字,會寫「墨、染」等11個字,會寫「水墨畫、垂柳」等13個詞語。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詩句。背誦《溪邊》。(2)梳理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第18課課文學習1.再讀詩歌,明確文體。(1)《童年的水墨畫》是一組兒童詩。
  • 三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水墨畫》,名師劃重點,考點梳理
    水墨(mò)畫 染綠(rǎn) 碎了(suì) 浪花(làng)你撥我濺(jiàn) 清清爽爽(shuǎng)二、我會寫墨mò(水墨畫)(墨汁)染rǎn(染綠)(染色)竿gān(竹竿)(釣竿)
  • 多種方式理解難懂的句子,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練習題
    「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我們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過「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單元學習後我們總結有「查字典、找近義詞、藉助插圖、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等方法,這為「理解難懂的句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教材分析+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寫字表字帖
    中年級學段的語文學習呈現一種過渡性,本冊教科書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方向,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享受學語文的樂趣。4.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在打好基礎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多種多樣的活動為平臺,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進一步將自己的學習收穫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全冊教案+教材分析+教學計劃+教學進度
    中年級學段的語文學習呈現一種過渡性,本冊教科書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方向,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享受學語文的樂趣。4.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在打好基礎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多種多樣的活動為平臺,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進一步將自己的學習收穫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進度表附教材分析
    2020春期部編本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按照專題編排內容,安排了八個學習主題,分別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經典寓言」、「體會傳統文化」、「關注精彩發現」、「發揮無限想像」、「追憶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奧秘」、「遨遊童話王國」。一共選編了28篇課文,其中22篇為精讀課文,6篇為略讀課文。課文語言規範,符合三年級學生認知特點。
  • 如何使小孩子產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因而,在當代美術教育中應更加重視水墨畫的教育教學。二、水墨畫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對於小學生而言,自主意識尚未完全形成,對於這一新生畫種也一知半解,適當地引導學生從一些優秀的傳統作品中學習學好水墨畫,學會欣賞、學會感悟、培養興趣是很必要的。
  • 教材編者解讀:統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編排特點與內容解析
    比如,《童年的水墨畫》描述了兒童課外生活的自由與歡愉;《剃頭大師》講述了詼諧的兒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處,能讓三年級學生產生共鳴。編排這些課文,能保護學生天真爛漫的童趣,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持續的興趣。   比如,三年級上冊已經引導學生認識了段落中的關鍵語句。以此為起點,本冊在第四單元安排了「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這一語文要素,為學生概括段落的大意提供必要的方法,也為學生將來學習概括篇章的大意奠定基礎。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複習要點。
    今天分享是三年級第六單元複習要點。第六單元由四篇課文,一個「習作」和一個「語文園地」三部分組成的。這個單元的難點內容在:引導孩子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這個單元的試卷中會凸顯這一個重點內容。一、字詞歸類複習1.容易讀錯的生字有。
  • 中國水墨畫中的「太陽」去哪兒了?
    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中,太陽似乎並不重要,尤其是在古代水墨畫中幾乎看不到太陽。在中國水墨畫中,也很早就有對光的描述與運用。東晉顧愷之說:「山有面則北向有影」已經涉及到了明暗受光關係。清代龔賢的《龔半千課圖畫稿》中又說:「陽者日光照臨處,山背石面也。」同代丁皋也直接對受光關係進行了描述,「凡天下之事事物物,總不外乎陰陽,以光而論,明日陽,暗日陰。」對物象的受光關係以陰陽的概念來詮釋。
  • 《水墨遊戲》教案
    3.通過水墨遊戲的實踐活動,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的感情,樹立民族自豪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自主探究的遊戲中體驗筆、墨在宣紙上的變化,感受水墨畫獨特的藝術魅力。【教學難點】大膽嘗試水墨畫的多種表現方法,畫出水墨的墨韻,體驗創造的樂趣。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期中考試:積累運用專項複習,快速提高孩子成績
    尤其對於小學和幼兒園的孩子,可以很久很久不用去學校上課,即便孩子們現在在家裡上網課,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只要不用去學校,在家裡上課也是比較歡喜的吧。但是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孩子們從上網課那一天開始,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孩子們的功課也進行到了這學期的一半,孩子們也面臨著期中考試了。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肥皂泡》,感受童年的美好
    三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量和獨立識字寫字能力,可以藉助以往識字和寫字經驗,自主識記課文生字詞,寫字時仔細觀察漢字的各個部件,正確端正書寫。走進作者,把握課文脈絡1、出示課文後面的資料袋,讀一讀。方法1:查找資料理解這段極具有畫面感的文字中的「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這些詞語對於許多孩子來說比較陌生,需要引導孩子查閱資料,加上想像去理解,感受肥皂泡的色彩美。
  • 有一種藝術叫中國水墨畫,有一種水墨畫叫畫竹!水墨畫中的經典
    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
  • 語文園地七(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安排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四不分類容,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本單元的語文園地的知識要點吧!語文園地七(三年級上冊)01交流平臺交流平臺(學會摘抄):從三年級開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摘抄,摘抄好詞
  • 九宮設計力 ·壹,空間水墨的錦上添「畫」
    空間主題是如何利用水墨畫去體現意境、展現巧思、升華內涵的?水墨畫只能適用於中式、新中式風格中嗎?「室內空間設計中水墨畫如何運用」是九宮閣一路走來,十年裡潛精積思研發的冰山一角。水墨畫在傳統中式、現代中式、現代極簡風格的空間中,均可找到其展現意境的絕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