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新規的四個爭議焦點,都有答案

2020-09-15 春華秋實F

最高人民法院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借貸新規」),已經於2020年8月20日施行,新規落地近半個月來,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討論,部分問題存在很大爭議,有待司法部門進一步解釋或者個案判決明確。其中,爭議最大的有四個問題,小編詳述如下:

爭議焦點一:金融貸款是否適用借貸新規?

借貸新規第一條明確規定:「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按文義理解,金融借貸不適用借貸新規,自然也就不適用其中關於利率保護上限按一年期LPR的4倍確定的規定。也就是說,即便金融貸款的利率超過了一年期LPR的4倍,當事人也無法按照借貸新規主張超過部分無效。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之前在一些個案判決中明確:金融機構的融資費用上限,亦應參照適用民間借貸的規定即年利率24%。民間借貸是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足的有益補充,風險防控及承受能力相對於金融借貸較低。按照金融借貸與民間借貸的市場定位和風險與利益一致的市場法則,金融借貸利率不應高於民間借貸的利率。2020年8月27日浙江溫州法院的一份判決,對平安銀行超出LPR4倍的利息不予支持,再次印證了這個司法裁判邏輯。

結論:金融貸款不適用借貸新規,但利率保護上限應參照借貸新規確定的一年期LPR的4倍執行。

爭議焦點二:舊債是否適用借貸新規?

借貸新規第32條明確: 「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本規定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按照以上規定,舊債可以分為三種情況處理:第一類,2020年8月20日之前案件已經審理完畢,或者正在審理的一審、二審、再審民間借貸案件,不適用借貸新規;第二類,此前的民間借貸合同雖未涉訴,但是已經還本付息履行完畢的,合同的權利義務已經終止,雖然與現行法律規則存在衝突,但現行規則已經沒有適用的空間了;第三類,2020年8月20日之前民間借貸合同尚未履行完畢且未涉訴的,需要適用借貸新規。

爭議焦點三:舊債利率上限是分段認定還是整體認定?

很多人認為,2020年8月20日以後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應該分段認定利率上限,即2020年8月20日之前的利率上限為24%,之後的利率上限為一年期LPR的4倍,因為舊債的利率並未違反當時的法律規定,債權人的利益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但是按照借貸新規的文義理解,「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適用本規定就自然包括適用其中關於利率上限的規定,在法規未作出除外規定的情形下,應該理解成舊債也要自始適用新規定的利率上限,自始整體認定,而不是分段認定。前述溫州法院的判決,就是按照一年期LPR的4倍自始認定平安銀行的貸款利率上限的,並未進行分段處理。

爭議焦點四:多付的利息能不能追回?

2020年8月20日後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如果已經支付的利息(包括罰息、違約金、複利、手續費、中介費等各項費用)已經超過了司法保護的上限利率,超出部分該如何處理?目前主要存在三種觀點:

觀點1:多付的利息不能追回,只要沒有違反合同約定,年利率也未超出36%,合同履行完畢的部分應該得到保護,要保護交易安全和交易信賴;

觀點2:多付的利息可以追回,因為按照借貸新規審理的舊債糾紛,利率保護上限需要自始按照新的標準認定,利息自然要整體結算,然後多退少補。

觀點3:多付的利息不能追回,但是可以抵扣剩餘的本金。這種觀點既認為利率需要重新整體核定,又認為已付利息屬於合同已履行部分,可以說是一種折中觀點。

結論:多付的舊債利息能不能追回,小編傾向是可以追回、可以抵扣,還有待司法實踐的檢驗!

相關焦點

  • 爭議|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執行新規的界限在哪裡?
    該事件也使得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8月20日宣布關於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司法保護執行新規出臺後,再次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究其原因,除了在該判例中,原告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行按年化利率24%收取被告洪某利息、罰息和複利等息費的主張,被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駁回外,在法院的判決中,該案例的利率將執行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
  • 《民間借貸新規》對逾期付款責任的影響
    在司法實踐中,部分地區的司法裁判也傾向於參照民間借貸利率予以判決,上海便是一例。而從目前一些持牌金融機構的產品利率調整上,我們也能發現在新規出臺後均作出了相應調整從而規範實際操作。可見,民間借貸新規對於具有金錢給付義務的一方影響力是很廣泛的。
  • 借貸利率「新紅線」首例判決引爭議 業界盼權威說法
    此案屬於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在業內引發較大爭議。這意味著,法院參考了最新的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上述金融機構的借貸糾紛進行了判決,成為行業內首例判決。9月3日,證券時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已查詢不到上述判決文書。「相關判決文書已經被法院撤下來了,就目前而言,判決後還有15天上訴期,因此就目前而言,還不是一個生效的判決,可能後續(原告)還會有動作。」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 《民間借貸新規》的規則解讀及實務影響
    根據《民間借貸新規》第二十六條:「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由此可知,民間借貸新規以一條「紅線」即「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取代了原有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利率規定,自此新規施行以後借貸雙方約定超過一年期LPR的四倍的利息部分,將一律不受司法保護。
  • 民間借貸新規對民營企業家借貸的影響
    民營企業家作為民間借貸的主要參與者,對《民間借貸新規》更是關注有加,筆者將在本文中對新規可能對民營企業家借貸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根據該條規定,《民間借貸新規》屬於有條件的「溯及既往」。即便民間借貸合同在新規實施之前籤訂,只要是在新規實施後一審法院新受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均適用新規中規定的利率上限。目前尚存爭議的是,在新規實施之日後,法院正在審理的民間借貸糾紛一審、二審案件,利息按什麼標準計算,《民間借貸新規》是否可以溯及既往?
  • 民間借貸新規出臺,有人企圖鑽空子
    法律界人士表示,民間借貸有了新規後,還需要監管規制以及司法方面的調整。「本金100萬元,利息15萬元,已經超過了最新司法保護上限,我的當事人不應支付超過的部分利息。」11月5日,一場民間借貸糾紛案庭審中,借貸連帶責任人孫娜的代理人說。
  • 綺惠說法 | 民間借貸新規的解讀
    一、全面調整了民間借貸的利率8月20日當天很多媒體都報導新規大幅降低民間借貸的利率為15.4%,這種理解實際是不夠準確的。相對於2015年9月1日施行的原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規定(對2015年該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民間借貸新規》對民間借貸的利率調整是全面的、多角度的,這個是新規變化核心內容,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1.合法民間借貸利率參照對象回歸傳統標準。
  •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執行新規的界限在哪裡?
    該事件也使得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8月20日宣布關於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司法保護執行新規出臺後,再次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等高管用一個半個小時,詳細回答了多位投資者和分析師提出的問題。其中,瑞士銀行分析師就前段時間最高法院出臺的關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LPR4倍規定(目前年化利率是15.4%左右)的相關事宜提問。
  • 民間借貸新規正確理解適用的全面指導
    新規與民法典有何關係?... ...法律名家講堂特邀到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經濟法研究所、中國法學會法學專家人才庫專家鄭俊果教授錄製了課程《民間借貸案件訴訟實務實戰指南》。課程雙12限時折扣中!一)32條法條,54個問題。結合配套案例解析,思維導圖及胡云騰大法官,呂忠梅老師觀點視頻與文字1. 什麼是民間借貸,與金融借款有什麼區別?2. 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有哪些?3. 金融業務引起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能參照嗎?
  • 民間借貸新規的利息如何計算?
    借貸新規將法律保護的借貸利率上限從24%和36%大幅降低到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等一系列舉措,引發社會各界和民眾的高度關注。新規的規制範圍不僅僅限於民間借貸,金融領域和互金領域也會受到影響。
  • 民間借貸新規出臺,有人「誤讀」「誤用」企圖鑽空子
    記者採訪了解到,該新規施行以來,有人試圖借「誤讀」「誤用」鑽新規空子。法律界人士表示,民間借貸有了新規後,還需要監管規制以及司法方面的調整。「本金100萬元,利息15萬元,已經超過了最新司法保護上限,我的當事人不應支付超過的部分利息。」11月5日,一場民間借貸糾紛案庭審中,借貸連帶責任人孫娜的代理人說。
  • 借貸利率「新紅線」首例判決引爭議
    該案件是自8月20日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雖然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已撤下該判決書,但該案件在金融業內引發較大爭議。這意味著,法院參考了最新的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上述金融機構的借貸糾紛進行了判決,成為新規後行業內首例判決。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隨後已撤下相關判決書,有知情人士表示,判決後還有15天上訴期,因此就目前而言,還不是一個生效的判決,可能後續原告還會有動作。截至發稿時,平安銀行未對上述最新案件的判決進行回復。
  • 最高法民間借貸新規,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兩檔」根據《民間借貸規定》第26條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無效。但是在新的《民間借貸規定》中,刪除了原有《民間借貸規定》第31條規定,將民間借貸利率由「兩線三區」變更為「一線兩區」:①對於年利率≤四倍1年期LPR利率部分,人民法院予以支持;②對於年利率>四倍1年期LPR利率部分,人民法院一律不予支持。
  • 《民間借貸新規》的重要變化及影響
    《民間借貸新規》第十四條第一項修改的核心是刪除了「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高利」、「牟利」這三個合同無效的限制性條件,將導致不論借款人是否善意、不論轉貸是否牟利,民間借貸合同均可因構成非法轉貸而無效。
  • 有小貸公司「耍花招」推分期業務 民間借貸新規落地還需細節支撐
    11月5日,一場民間借貸糾紛案庭審中,借貸連帶責任人孫娜的代理人說。當天,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做出民事判決明確表示,借貸行為(2015年6月)、訴訟時間(2019年12月)均發生在「新規」前,而且借貸人已經認可利息,視為事實發生,不按「新規」執行。
  • 典當、小貸行業民間借貸新規適用問題探討
    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性質存有爭議的市場主體是否屬於金融機構,是否適用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二、民間借貸新規利率調整及其對小貸、典當新業務的影響 (一)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從24%降至四倍LPR(一年期) 新規出臺前,法院對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支持;新規出臺後,只有當合同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合同成立時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 借貸利率「新紅線」公布後的20天,發生了什麼?
    在8月20日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份判決文書,案件涉及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個人客戶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法院認為其總和已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保護限度,並予以駁回。
  • JT&N觀點 | 金融借貸:適用範圍、利率上限與4倍LPR? 就最高院關於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復函的幾點理解
    我們發現,針對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爭論焦點反而集中於金融借貸問題,以金融借貸利率是否受民間借貸新規或4倍LPR上限標準的限制為核心,而民間借貸新規本身所存在的適用時間等亦為2020年12月29日所發布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所明確。部分爭議論述存在對金融借貸糾紛的過往司法實踐的些許誤解,進而導致在討論民間借貸新規問題時產生歧義。
  • 民間借貸新規下司法判決給出答案
    自8月下旬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整落地後,其適用範圍、影響一直是業界熱議的話題。關於民間借貸新規是否適用持牌消金機構?裁判文書網於近日披露的多則裁判文書給出了答案。不過,有業內律師指出,持牌消金公司利率判定存在過渡期,鑑於24%的出處正是民間借貸新規修訂前的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可以預見未來大概率或調整為4倍LPR(即15.4%)。
  • 民間借貸新規下司法判決給出答案
    關於民間借貸新規是否適用持牌消金機構?裁判文書網於近日披露的多則裁判文書給出了答案。法院判決顯示,目前持牌消金機構的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仍為24%,利息和罰息均按照年利率24%計算。不過,有業內律師指出,持牌消金公司利率判定存在過渡期,鑑於24%的出處正是民間借貸新規修訂前的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可以預見未來大概率或調整為4倍LPR(即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