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與他的神獸「利維坦」

2021-02-26 葦草智酷

託馬斯·霍布斯,英國政治家、哲學家。生於英國威爾特省一牧師家庭。早年就學於牛津大學,後做過貴族家庭教師,遊歷歐洲大陸。他創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他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指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他把羅馬教皇比作魔王,僧侶比作群鬼,但主張利用「國教」來管束人民,維護「秩序」。

1651年的倫敦,已經成為一個「霧都」,無節制燃燒煤炭所產生的濃重霧霾,淹沒這個世界都市。它剛剛經歷過一場革命,像離開港口,駛入浩淼大海的輪船,前路茫茫。它鳴響霧笛,撥浪前行,艱難地尋找遠處燈塔的熹微光亮。

在這一年,倫敦思想界發生一件大事,宣告一本巨著的誕生。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霍布斯,書名《利維坦》。「利維坦」是歐洲神話中的一頭怪獸。

傳說上帝用五天時間創造山和海,第六天用粘土捏出利維坦和貝西貘斯。利維坦是雌獸,貝西貘斯是雄獸。世界末日,它們被迫分離,利維坦惶恐地躲到噴泉底下的深淵中去,貝西貘斯哀傷地遊蕩於丹代恩沙漠。

希伯來神話說利維坦是「盤繞之物」,一條捲曲起來等待撲向食物的大蛇。在聖經中,利維坦則被描述成一條巨鱷,身披堅硬的鱗甲,滿嘴利牙,口鼻噴出火焰,腹下藏有尖刺。它面目可怖,力大無比,神通廣大。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人的圖騰——龍。

霍布斯為什麼將一頭巨獸定為書名?人們疑惑著,一頭霧水,產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而更主要的是方興未艾的英國革命,乃屬「前無古人」的民族首創,革命後動蕩不安的局面,催促人們去尋找濟世安民的藥方。由此,知識界人士也包括許多普通市民,一旦發現有名人說話,就迫不及待地趕到書店去,蜂擁搶購他寫的書,一睹為快,以至一時「洛陽紙貴」。

作者託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年),英國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據說還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一生留下許多著作,尤以《利維坦》特別出名,被稱為西方政治學的開山巨著。

著名的英國大革命成為這本書的寫作背景。1640年前後,英國走過血與火的歷程。查理一世執政,顢頇固執,新興市民階級利益屢被侵犯,社會衝突加劇。首先是蘇格蘭人不滿國王查理一世的統治,發動了起義。為籌集鎮壓起義急需的資金,國王於1640年匆忙恢復業已關閉多年的議會。這讓在王權壓迫下憋屈多年的市民階級和新貴族獲得了機會,他們據議會為陣地,攜手向國王開展不屈不饒的輿論戰。

他們高喊限制王權,廢除國王專賣權的口號,呼籲國王和大臣的所有活動概當接受國民的監督。眼看不可一世的權力受到挑戰,國王迅速組織王軍向議會軍隊發起進攻。議會軍發起反攻,革命帷幕就此拉開。

1643年,克倫威爾在英格蘭東部募集騎兵隊,發動馬斯頓荒原戰役與納西比戰役,擊潰國王軍。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王權崩潰的英國進入克倫威爾執政的共和時代。

1953年,克倫威爾解散議會,實行獨裁統治。克倫威爾死去,英國群龍無首,陷入無序狀態。1660年,舊王朝復闢,瘋狂反撲,民眾被迫反抗,英國一片混亂。

英國結束「革命」,恢復社會常態的標誌是1688年的「光榮革命」。在此之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執掌英國政權。議會派的輝格黨人等反對詹姆士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而主張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接位,引發抗爭。

結果是威廉帶兵進入英國,兵不血刃,迫使詹姆士二世下臺。由此英國議會派與國王派近半個世紀的鬥爭宣告結束,議會派從此坐鎮英國江山。

英國革命爆發後的一段時間裡,霍布斯寢食不安,常是深夜不眠。他青燈枯坐,翻閱舊卷,害怕以前寫的大量文字,會遭到審查,從而難逃禍害。1640年深秋,霍布斯打點行李,逃離英國,渡海前往巴黎,在那裡一住就是11年。

1840年,霍布斯曾寫過一篇論文,《利維坦》的中心思想與基本架構,在這篇論文中初步呈現。顯然,霍布斯《利維坦》醞釀之初,英倫列島已是風雲變幻、刀光劍影,這一切無不給他以極大衝擊,種種精神回應,惶恐、驚悚、反對與首肯,絲絲縷縷,化為文字,編入了他的書中。

一般而言,人們面對突然到來的社會變化,會產生三種態度,一種是恐懼與反對,反對眼下的社會運動,因為這場運動給他們帶來危險與危害,他們或投入反對的陣營,負隅頑抗,或逃離險境,擇枝而棲,與國內潮流反目對峙。

第二種態度是喜悅與贊成,持這種態度的人,將社會變革看成是翻身解放的天賜良機,他們踴躍興奮,成為新興力量的帶路黨,投入新潮流,反對舊勢力。

第三種態度,對於既已發生的社會變動,無動於衷,不冷不熱。持這樣態度的人,成為游離社會的「逍遙派」。

霍布斯選擇了第一種態度。當時英國人的立場涇渭分明,一方是保王派,站在國王查理一世一邊;一方是議會派,堅決反對國王。表面上看,霍布斯保持中立,而其內心卻抱有這樣的意念:推翻王權非為必須,安定與秩序才是英國首選的方針。他逃離正在經歷革命洗禮的英國,對這場革命作了無言的表白。

來到巴黎的霍布斯,與流亡海外的英國保王派同鄉們結合在一起,交流思想,傾吐心聲,這樣的環境氛圍,促使霍布斯完成《利維坦》的寫作。他要借這本書,闡述政府的重要性及政治混亂與戰爭給予國家的衝擊。《霍布斯》仿佛是作者與保王派「同流合汙」的產物。

然而事情的進程卻出人意料,該書出版竟讓保王派惱怒,導致霍布斯與保王派的關係破裂。原因在於書中提出見解獨到的「契約論」,反對「君權神授」的固有法理,暗示其為虛假的神話,接受上帝「授權」的神聖國王,則被還原為與人民「籤約」的世俗君主。國王原本的神聖形象被削弱,「皇冠」上的精神光環暗淡失色。

同時書中的無神論氣息,也使保王派中的聖公會成員大驚失色,並進而惹怒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國人。霍布斯無法在巴黎繼續滯留,於1651年冬天逃回倫敦。他不得已向國內執掌政權的倒王派「投降」,從此隱居於倫敦的一條小街福特巷,杜門謝客,深居簡出。

人們常說,與法國革命相比,英國革命典雅、平靜與保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革命」,只能算是一場改良運動。其實這樣的評論並不確切,既然這場運動從開始到結束,是無數軍事行動的組合,是議會軍與國王軍的真槍實彈的流血戰爭,既然這場運動把國王拉下馬,並處以死刑,那麼這場運動又怎麼會是「溫良恭儉讓」的改良,本當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革命」。

霍布斯《利維坦》的寫作與英國革命,時間上大體同步。《利維坦》從醞釀到寫作,直至出版的過程恰是革命從爆發到結束的全程。霍布斯在巴黎寫作《利維坦》。1647年霍布斯生了一次大病,臥床達6個月,稍見痊癒,再度拿起筆來。1650年完成全書,1651年中旬新書上架。書名很長:《利維坦,或教會國家和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

本書初版的封面畫別具特色,其含義也特別豐富。一名身高力大的男子正面站立,戴著王冠,強悍威嚴,他是國王的形象,也是國家的象徵。他右手緊握寶劍,劍鋒閃光,顯示所向披靡的威力。左手舉著權杖,威風凜凜,彰顯至高無上的權力。

讓我們再定睛關注巨人身穿的衣服,會驚異發現上面布滿巨蟒鱗甲般的細紋。這細紋是一個個人形,有鼻子有眼,密集地爬滿巨人的全身。巨人站立的地方是延綿的高山,山上有城堡,山下有街市,這是他統治的國土江山。這個巨人就是「利維坦」。

封面畫的底部像是安放了一個大書架。「書架」的左邊,闡述王權,陳列著王宮、王冠、武器,及戰場的圖像等。「書架」的右邊,闡述教權,陳列著教堂,教皇的高帽,及與祭祀有關的用品。「書架」的中間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書名。

從這個封面畫,人們足可領會《利維坦》所要表達的思想:強權統治國家的「威權論」、闡述國家本質的「契約論」、「開明君主論」,以及服從國家的「忠誠論」。

霍布斯在書中講解「自然狀態」的概念,叫人茅塞頓開,他用通俗易懂的話語把國家起源說得頭頭是道。「國家」確實是一頭怪獸,讓人害怕。然而人們為了避免「自然狀態」下因私慾而發生的相互間的爭鬥、混亂及相互殘殺,不得已請出「怪獸」,擁立威權,建立國家。

霍布斯是一個國家論者與權力論者,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威權主義者。這個「威權」,名字叫國王,也叫「利維坦」。它威嚴強大,不可侵犯,它盤踞在一個國家的山河城鄉之上,因它的存在,社會才得安寧,經濟才得發展,人民才得安樂。

他堅守血與火的強權意志,反對一切無政府及蔑視權威、權力的思想,認為這種思想有害無益,只會給國家帶來騷亂,給社會帶來動蕩,給發展帶來阻滯,最後陷人民於水火。

他的身上布滿芸芸眾生,又在說明這個巨人不是形隻影單的中國帝王式,聲稱「朕是天下」的孤家寡人,而是萬千民眾意志的集合,或者說是與民眾訂之契約,誓言為他們服務的籤約人。這樣,這張封面畫,就說出了一個在當時屬於石破天驚的道理:「君權神授」的理論是錯誤的。

霍布斯在他的《利維坦》中說:君權,即國王之威權,並非來自上帝的授予,而是來自「契約」,與人民籤訂的一份必須遵守兌現的契約。這份契約上寫明:人民把自己本來擁有的自然賦予的權力,交給「利維坦」,而「利維坦」則應該保護人民。

對於「利維坦」(國家),人們懼畏它,但又離不開它。它愈是猙獰,人們愈是覺得安心,它具有的威懾力,成為人世安詳的保障。這有點像中國人對鍾馗的態度,鍾馗愈是兇狠,人們愈是安心。不同的是,前者是真實的存在,而鍾馗是虛構的神仙。

霍布斯在書中強調:人民不能違背與國家籤下的「契約」。享受和平,是人民的權利,服從國家是人民的義務,權利與義務相輔相成,合二而一,不可須臾分割。霍布斯也承認,「利維坦」這個怪物不可為所欲為,人民監督它,把它關進籠子。當它不再保護人民時,它和人民籤訂的契約就會失效。

不言而喻,霍布斯的這部著作,不是一部「自由主義」的著作,與其說「自由主義」倒不如說是「國家主義」與「保守主義」,然而怪有意思的是,因為書中「首創」契約論,而契約論又是歐洲自由思想的核心要素,因此自由主義者也極為敬重霍布斯,把他看作「自由隊列」中的排頭兵與舉旗者。

人們甚至說,如果沒有霍布斯的《利維坦》,就不會有洛克的《政府論》,也不會有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再有,霍布斯淡化神道教義,「近似」的唯物主義思想,也作為一份重要的思想遺產傳留給後來的啟蒙思想家,並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憑此兩點,霍布斯就在理論上超越了寫作《君主論》的馬基雅維利等人,達到了新的思想高度。

霍布斯的學說,自我矛盾的地方很多,他承認自己膽小,有點靦腆,常常說話吞吞吐吐,而這正好激發後人對他的研究興趣,關心他的人數百年來,有增無減。

葦草智酷簡介——

葦草智酷(全稱:北京葦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長期從事網際網路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資領域的專家所組成一個的思想者社群組織,其前身是已運營 5 年的網際網路思想者社區—網絡智酷。

葦草智酷秉承「讓天下思想者連接起來」、「讓思想流動起來」、「讓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願景,在泛網際網路思想領域中,立足全球視野,感知時代脈搏,聚焦思想前沿。

葦草智酷好文推薦:

18位哲學家面對死亡的思考

萬字文解讀《富豪谷底求翻身》

帝國理工最新報告:疫情後人類社會將進入「周期性停擺-重啟」循環,我們回不去了?

相關焦點

  • 你可能從來沒看懂霍布斯關於利維坦的這張畫
    他始終堅持,如果言說能夠有說服力,那麼圖像將會更有力量。託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國政治家、哲學家。在1649年,英國人結束了自1642年由處決國王並宣告英國為共和國而開始的內戰,仍在巴黎流亡的霍布斯感到他必須回應一系列革命性事件,所以他停下手頭工作,著手寫作《利維坦》。
  • 十分鐘看懂利維坦
    利維坦說去你*的,聽我的!秩序來自暴力!正義來自維穩!文明來自鐵拳!自由來自鎮壓!利維坦裡動不動就大聲疾呼國家必然是個暴力機構,他不是靠道理來說話的,他是靠拳頭來說話的!動不動就大喊國家可以在緊急時刻停止一切法律行動,動用一切手段來維護國家的安全與利益。聊到這,你說,這個我熟啊,有內味啊。
  • 成小秦:夜讀偶錄——讀《利維坦》有感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 – 1679)雖為哲學家,卻甚難歸類,同時代的斯賓諾莎是純粹哲學家,而霍布斯頗似經驗主義者(如洛克與休謨),但又熱衷於應用數學。論及現代科學,其奠基人當屬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而非霍布斯自命。那麼,霍布斯的偉大之處何在?霍翁以《利維坦》傳世。
  • 昆廷·斯金納:從兩幅畫看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昆廷·斯金納在北大進行的題為《霍布斯:描繪國家》的講座中,他表示,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在他著作的兩張扉頁畫中得到了全面而權威的總結。以下是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根據本場講座進行的內容整理:
  • 陳濤 | 國家與政體——霍布斯論政體
    [3] 本文引用的《利維坦》,依據的是T. Hobbes, Leviathan, Richard Tuck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同時參考,霍布斯:《利維坦》,黎思復、黎廷弼譯,商務印書館,2014年,除獻辭和導言外,引用時具體到每一章的段落,段落號由筆者根據英文本添加,讀者也可以參考Curley版給出的段落號。
  • 霍布斯19條自然法規則
    並且為此設定了一條衡量標準:當一個人把他人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放在天平裡加以權衡,發現他人的行為 總是太重時,就要把他人的行為換到另一邊,再把自己的換到他人行為的位置上去,以便使自己的激情和自重感不在裡面增加重量,這時前述的自然法就沒有一條在 他看來不是十分合理的了。
  • 段忠橋:霍布斯的「自然狀態」是基於英國內戰的一種思想實驗假設——與陳建洪、姚大志二位教授商榷
    仔細讀一下陳建洪的論文可以發現,他對其說法並沒做什麼論證,而只給出了霍布斯在《利維坦》中的一段話作為其文本依據:也許會有人認為這種時代和這種戰爭狀態從未存在過,我也相信決不會整個世界普遍出現這種狀況,但有許多地方的人現在卻是這樣生活的。
  • 利維坦——MSCI指標股值得買嗎?
    原來這背後還有這樣一個《聖經》裡的故事:上帝在創世紀的第六天用粘土創造了利維坦(Leviathan)和貝希摩斯(Behemoth),前者是雌的是種水怪,後者是雄的生活在陸地。在基督教中利維坦(Leviathan)成為惡魔的代名詞,並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234隻被納入MSCI,不代表這些被納入的就能上天。
  • 斯金納北大演講|「自由」概念的譜系學:從霍布斯談起
    霍布斯像  圖片來源於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在上次演講中,斯金納藉助《論公民》和《利維坦》的封面插畫展示了霍布斯國家理論的要點。但對霍布斯而言,個體在國家中的地位成為了新的理論問題。
  • 任劍濤:技術會成為現代社會新的利維坦嗎?
    在一個比較的視野中,17世紀基於理性主義的政治理論所建構起來的「人造物」國家,也就是霍布斯所說的「利維坦」,其生物-社會人的性質已經顯著降低,而以人工智慧等技術呈現的非人化利維坦,或曰「技術利維坦」的性質則日益凸顯出來。這是兩種很不相同的、具有極其巨大力量的龐然大物。霍布斯的「利維坦」是一個按照精巧至極的人摹寫的國家結構,其結構與功能無不仿照人的結構與功能來確定。
  • 利己主義:對利己主義的回應,霍布斯和道金斯觀念的不同角度
    霍布斯將他的政治理論建立在心理利已主義理論上。他論證說,由於資源的缺乏以及人類徵服欲、佔有欲和統治欲的無止境,如果他們處於一種沒有公共權力的「自然狀態」的話,那麼他們之間勢必相互為戰,誰也過不上好日子,在這種狀態下,生活是「孤獨的、貧困的、卑汙的、殘忍的和短命的」。理性教導他們,相互訂立一個契約,如互相尊重生命、信守合同和服從法律,將符合每個人的利益。
  • 克拉蘭頓伯爵由衡平法裁判所失權以後,就出版書以掩飾他的被逐!
    在《利維坦》一書中最後一段,他說:「因此,由於當前的混亂……沒有偏見,沒有完整、成熟的一套計劃使人民一面服從,一面受到保護,這件事引起我對民事及教會政府的推論,至此結束。」他對宗教及政治不平等的看法並未廣泛地被接受。
  • 吳增定:霍布斯與現代社會契約思想 講座實錄
    他具體生活在英國革命期間,生卒年代是1588年到1679年。大家可以想像,在16、17世紀那個時候活了91歲,別說在那個時代,即使擱在今天也算是長壽的。我們王博老師經常說,學哲學的人比較容易長壽,霍布斯終生未婚,這個更不容易了,據說不結婚容易使人短壽,他能活這麼長時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蹟。根據其生活時代,霍布斯的思想主要是跟英國革命聯繫在一起的。
  • 利維坦 | 絕對權力與臣民自由(2021.01.24)
    本周是《利維坦》第三十三次的閱讀,接著上一周的內容完成了第二十章對管轄權的討論,開始了對第二十一章臣民自由的討論。延續前文對宗法的和專制的管轄權分類討論後,霍布斯通過《聖經》中的內容來進一步論證關於絕對權力和絕對服從的內容。
  • 《另一個伊甸》利維坦boss怎麼打 利維坦BOSS打法攻略速Get√
    《另一個伊甸》利維坦boss怎麼打 利維坦BOSS打法攻略速Get√時間:2020-12-24 20:1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另一個伊甸》利維坦boss怎麼打 利維坦BOSS打法攻略速Get 另一個伊甸利維坦boss怎麼打?
  • 《深海迷航》死神利維坦擊殺方法介紹
    所需工具:【水下推進器】水下推進器能讓我們躲避死神利維坦以及追擊死神利維坦必備的神器。因為所有深海迷航的怪物都有一個特性,就是被攻擊後本能的逃跑,然後幾秒後再來打我們。水下推進器的作用就是在死神利維坦想逃跑的時候快步追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