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省內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外賣遞交了聯名交涉函,呼籲美團針對佣金等問題作出回應。其實,美團外賣在疫情期間已經發起佣金返還計劃,針對優質商戶或受疫情影響較大商戶,返還3%-5%的佣金比例。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金瑞強調,簡單減免佣金對餐飲企業的幫助有限,核心應是幫助商家恢復經營和增加業務量,提升整體收入覆蓋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
在劉金瑞看來,餐飲商家目前根本性問題在於客戶少,如何解決開源問題才是關鍵。例如,疫情期間一個一天只有5單外賣的商戶,即使佣金為零,依然不能生存,而如果他能想辦法將訂單增加到30單左右,他就可以維持生計甚至盈利。
疫情期間,美團外賣已對商家啟動了多項幫扶措施,並至少階段性投入了超過4億元幫扶商家。目前廣深兩地餐飲外賣業的恢復程度名列全國前茅,廣東許多商戶每個月還收到了不菲的返還佣金。2月26日,美團在此前啟動七項商戶幫扶舉措的前提下,發布了「春風行動」,助力商戶復工復產,幫扶商戶的階段性投入超過4億元,覆蓋商戶數量近60萬家。而這股「春風」同樣吹到了廣深兩城,廣州老城區知名食肆孖記士多便是其中受益商戶之一。
孖記士多負責人李小姐介紹,外賣業務增長的勢頭出乎她的意料,以孖記士多龍津店為例,2月份的外賣收益抵消了堂食關停帶來的損失。廣州大鴿飯相關負責人戴小姐則表示,以3%的比例(部分門店達5%)計算,大鴿飯每月至少能收到美團外賣12萬元的外賣佣金返還。
同時,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分別搜索「廣州酒家」「千秋便當屋」「車前外帶壽司」「一點點」「奈雪的茶」等品牌,發現上述品牌在兩家平臺上均上線了外賣,這與交涉函中提及的美團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並不符。
對於此事,劉金瑞表示,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才會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如果平臺用更好的條件吸引商家入駐並獲得獨家授權,是具有正當理由的,這屬於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他還表示,籤訂協議是一個商業協商的過程,對於獨家入駐美團外賣平臺的商家,平臺往往會給予「更低佣金」「更多流量」等優待,從這點看,平臺為了獲取「獨家授權」是付出了對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