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2》中露面的臺灣牛肉麵,讓更多的普通食客知曉了名揚天下的臺灣牛肉麵的發源地——眷村人樂於分享。
眷村是大陸文化在臺灣開枝散葉的老祖地,說是村,卻不是真正的村子。1949年,約120萬來自大陸的國民黨軍人、軍眷、流亡學生及企業家、公務員,背井離鄉隨國民黨政權遷往臺灣,其中60萬是軍人。眷村就是在這樣特殊的歷史環境下,臺灣當局給軍人家屬安排的居住地。
地因人聚,村因人生,有了眷村,因而有了眷村牛肉麵。臺灣人本來不吃牛肉,因眷村軍民思鄉情切,不由彼此慰藉,通過分享家鄉美食寄託相思愁苦,因緣際會下,滿足大江南北口味的麵條、牛肉,與隨手可取的材料入湯熬煮而成,這一風味得到眾鄰裡的一致推崇,被廣為流傳。
最早的牛肉麵不過是榨菜、蘿蔔、青菜、白菜、牛肉和麵條的混搭,香味輾轉在窄窄的巷弄,飄過兩旁紅色的大門, 飄過巷口懶懶的黃狗的鼻尖,飄過獨坐老人的身前,飄過屋簷下拉家常的老媽媽,指引家人、鄰裡共聚一堂,互訴思鄉衷腸。有時還缺點食材,於是主婦會跑到左鄰借個蔥,找右裡借個辣椒,改日再添點別的食材還回去。不知不覺中,眷村的人因這一碗碗的牛肉麵牽起了手,彼此扶持,攜手向前。慢慢的,臺灣開出了許多牛肉麵館,大的小的,貴的便宜的,樸實的華麗的,樣樣俱全,風味匯集了大江南北各式流派的口味特點。眷村人樂於分享,這碗歷史記憶中樸實而美味的眷村牛肉麵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
現在,三牛精燉牛肉麵(來自眷村)將這一碗麵帶到了米島美食中心
這一碗眷村牛肉麵是三牛精燉牛肉麵的誠意之作,沒有花哨的食材,看似簡單的牛肉、蔥花、香菜、青菜的搭配,卻與當時眷村人為家人,為如親人般的鄰裡烹飪美食的心情遙相呼應,食材簡單,卻處處蘊含深刻的用心。
瘦肥相間的澳洲牛腱肉,四分之一小麥心精製成的麵條,上等牛骨、牛肉和多種天然蔬果文火慢熬的湯頭,搭配青菜,輔以蔥花調味,渾然天成,回味無窮,讓有心的食客不禁產生與親友分享的念頭,邀三五親友一同來三牛精燉牛肉麵享美味,訴衷腸,用美味升華情感!
三牛精燉牛肉麵
電話:021-50599991
地址:上海市浦東南路1289號米島美食中心1樓
【陸家嘴八佰伴商圈,地鐵9號線商城路出向南200米)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美食,分享快樂
加關注 → 回復「米島」 → 得免費WIFI帳號和密碼
運營商:上海瀚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