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內向愛哭的孩子,終於敢把被別人搶走的玩具搶回來了

2020-10-05 媽咪Jane黃靜潔

孩子玩具被搶,作為家長是應該息事寧人,還是幫孩子「搶」回來呢?

昨天,閨蜜跟我吐槽,晚飯後帶2歲的兒子去公園玩,同時還帶了一輛新買的挖土機玩具。但是,她兒子還沒玩一會,就被一個男孩搶走了。

當時她也有點不知所措,不知該不該幫孩子搶回來。糾結了一會之後,看看兒子沒哭鬧,也就沒有插手。

關於在外被搶東西這個問題,估計每個孩子都遇到過,內向的孩子遇到往往都是一臉懵,不吭聲地忍下來。

遇上這種問題,有的家長選擇息事寧人,有的家長則在糾結是引導孩子自己拿回來,還是他們幫忙出手拿回來。

當你遇到這問題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呢?

1

當孩子東西被搶

顧面子還是孩子?

當遇到孩子物品被其他孩子搶走時,不同觀念家長,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1、選擇息事寧人的家長

這位媽媽有個28個月的兒子,當天她和孩子帶了鍬去玩沙子,來了一個小孩要和她兒子換鍬,她兒子不同意換。

結果對方孩子的姥姥在她兒子沉默時,就一直跟她兒子說:你給小弟弟玩會兒唄,你看你大,你是哥哥,你讓著點弟弟。

然而她兒子還是無動於衷,結果對方孩子的姥姥就是直接上手將鍬搶走了。

遇到這個場面,這個媽媽覺得應該要培養孩子大方點,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在他人把自己孩子的物品搶走時,還勸自己兒子:你給他玩一會吧。

她兒子還是不說話,但是開始默默用手抓沙子。

最後,對方還鍬的時候,還發現鍬損壞了,而對方咬定鍬原本就是壞的。

這個媽媽礙於面子,怕以後在小區裡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還跟自己孩子說:鍬是壞了一點,沒事,不耽誤玩。之後就帶著孩子回家了。

不知道為什麼,這媽媽處理這件事的方式,總讓我感覺非常非常地不舒服。

2、插手幫孩子搶回來的家長

以下這個例子則是會「插手」幫孩子搶回來的家長了。

媽媽帶著自己4歲女兒在小區兒童遊玩區玩,女兒帶了一個兔子玩偶,結果一個比她女兒矮一些的女孩看中了這個玩偶,她女兒一時沒有防備,玩偶被小女孩搶走了。

她女兒頓時就不開心了。

這時,這個媽媽蹲下跟女兒說:那是你的玩偶,如果你不想給那個妹妹玩,你可以去找妹妹要回來。

於是,她就帶著女兒走到小女孩面前,她女兒小聲開口讓小女孩還給自己。

誰知小女孩的奶奶竟然說:小孩子要學會分享,不要這麼小氣,妹妹喜歡這個玩偶,你就給妹妹玩一會吧!

本來這個媽媽還想著都是一個小區的,如果孩子自己能解決,她就不出面了,免得以後見了面尷尬。結果一聽對方奶奶這話,就直接不客氣地把玩偶搶回來了。

這下小女孩的奶奶還不樂意了,開始數落起來:孩子不懂得分享就算了,你一個大人怎麼也這麼不懂事,還跟小孩搶東西,一個玩偶而已,至於嘛!

這個媽媽立馬反擊道:這個玩偶本來就是我女兒的,她有權利決定給還是不給別人玩,再說了,你們這行為是搶,既然是搶,我們為什麼要懂事?

說完,她就帶著女兒繼續玩了,同時還發現拿回了玩偶的女兒明顯開心了很多。

這更讓她堅定了自己及時出手幫助女兒搶回玩偶的行為是無比正確的。

確實,如果是我遇到這類問題,我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引導孩子去自己搶回來,甚至會在必要的時候出手幫助孩子搶回來。

因為這不是一個物品的問題,而是孩子安全感問題。

2

主動分享是好事

被迫分享是傷害

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就會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他們知道:

我的東西我有權利自己做主,給或不給別人,都可以自己說了算;

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允許,不可以隨便拿;

拿了別人的東西要還回去。

我們先試想一下,在孩子已具備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時,他們清楚地了解了不能隨便不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

但是當他們自己的東西被搶之後,他們是不是也會困惑,我媽媽教我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為什麼別人卻可以不經我的允許就拿我的東西呢?

更有甚者,像之前那個選擇息事寧人的媽媽一樣,還告訴孩子要分享,那孩子心中原本明確的界限感就會被撼動:為什麼我明明是物品的主人,卻沒有支配的權利。

那是不是也意味著我也可以去搶別人的東西呢?還是以後別人搶我的東西,我都要逆來順受呢?

所以說,當孩子的物品被搶走時,要引導他們自己拿回來或者幫助他們拿回來,否則將是對孩子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的破壞。

在很多家長眼裡,當自家孩子的玩具被搶時,如果立即就去搶回來會被對方認為是小氣的表現,只有大度和分享才是好孩子。

當然,如果孩子是自己主動願意分享,那麼確實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孩子是因為迫於成人的這種想法,而被迫退讓,哪怕讓的只是一塊隨處可見的石頭,都會傷害到孩子。

因為這些物品都是他們確認自我邊界的標誌,一旦被搶走,就好比有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侵犯了自己的權利,這對他們的成長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再者,分享和搶回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分享,是指與他人分著享受、使用、行使,前提是自願行為;

搶回,是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物品,乃捍衛主權的被動行為。

簡單來說,分享是心甘情願,而他人不管我願不願意就拿走,那是搶。雖然看似只是一個玩具,但是如果物品價值足夠大,那就是犯罪。

而搶回則是捍衛孩子的權利,捍衛他們的邊界感。

3

捍衛孩子的邊界感

兒童教育專家珍妮特 · 蘭斯伯裡在《有邊界,才自由》一書中的比喻非常形象:

孩子對邊界的需要,有如在黑暗中駕車過橋——如果橋兩邊沒有欄杆,他們只能慢慢試探性地通過;但如果兩邊有欄杆,他們就可以輕鬆自信地駕車通過。

所以,當遇到有人搶自己孩子物品的時候,我們就要明確的告訴孩子:搶玩具的行為是不對的,並且當我們的物品被人搶了的時候,我們是有權利將其要回來的。

當然在要回來之後,也不要忘了給予對方孩子安慰,畢竟這是一個雙向教育的過程,可以讓對方孩子懂得要尊重別人的邊界,同時幫助自家孩子守住自己的邊界。

此外,建議家長哪怕親自出手也要幫助孩子搶回來,除了捍衛孩子的界限感之外,同時也是教孩子學會拒絕。

《破產姐妹》中的MAX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是靠拒絕而來的。如果什麼事情,別人一找你就答應,什麼東西,別人一給你就要,那只會讓人不把你當一回事。

畢竟誰都不想將自己的孩子養成怯弱的性格。

同時,我們也不用擔心,孩子學會搶回自己物品之後,會不會搖身變成一個會強搶他人物品的孩子。

因為在學習搶回自己物品的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已經形成了邊界感,他們會懂得什麼時候該分享,什麼時候該搶回來,而別人的物品沒有經過對方同意是不能私自拿的。

看到這裡,你的孩子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你是怎麼做的?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走,家長幫孩子「搶回去」很重要
    玩具,能帶給孩子快樂美好,但也往往會帶來很多爭端。對於幼小的孩子們來講,玩具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孩子的玩具總是被其他小朋友搶過去,是孩子太內向了嗎?大人是否應該鼓勵他搶回來?或者應不應該參與其中?
  • 娃的玩具被搶走,父母愛面子勸分享?三步教孩子搶回玩具不傷和氣
    孩子的玩具被其他的小朋友搶走了,要爸媽幫他出頭,把玩具搶回來,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統共分三步。直接上案例:三歲的兒子委屈的跑過來撲倒在我的懷裡,眼淚在眼睛裡打圈兒,委屈了一會兒後,他用手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小孩兒,我看見小孩兒手裡拿著兒子的玩具消防車,心裡瞬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 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導讀: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和別人搶玩具,家長非但不阻止,還做出過激的舉動
    好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孩子受益匪淺,相反處理方式不對也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引導,父母的做法間接的決定了孩子以後的為人處世。前兩天帶孩子去遊樂園玩時,看到了這樣一幕,兩個小孩子剛開始在一起玩得好好的,中途因為爭奪玩具鬧了點不愉快,兩人誰也不肯退讓,都要玩那個玩具。
  • 孩子玩具被拿走,你是幫他搶回來,還是讓他懂得分享?
    到家裡面有了孩子之後,家長自然會買很多的玩具給他們,孩子在外出的時候也喜歡拿著這些玩具玩,在小區裡面,會遇到一些小朋友,但是,有可能小朋友會把他們的玩具搶走,這樣的場景是很常見的。,你會發現,孩子會不斷地看著你,他們希望自己的玩具能夠要回來,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要懂得分享,小朋友玩一會兒還會給你送來,也有很多的家長會說,自己去搶回來,趕緊去搶,遇到玩具被拿走,你是怎樣教孩子的?
  • 孩子玩具被其它寶寶搶了咋辦?
    搶玩具是孩子之間經常發生的「戰爭」,也是讓父母大費腦筋的難題:既不想讓孩子被欺負,又不想孩子去欺負別人,怎麼辦?兒子一進去,不管他拿到什麼玩具,房間裡的另一個小朋友都會把玩具搶走。我本來以為他會哭,沒想到,他不動聲色,又去拿別的玩具。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堆積木。當那個小朋友再來搶玩具時,他就遞給小朋友一個,並對他說:「我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那個小朋友拿走一個,又去搶他的,他又遞給一個給小朋友說:「我再給你一個,你別再要我的了!」這次,小朋友終於不再搶他的玩具了。
  • 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父母三種錯誤做法危害大,正確做法是這樣
    JoJo媽帶JoJo在樓下小區玩耍,很多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玩具在一起玩耍。突然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搶走了JoJo手上的泡泡機,JoJo瞬間坐到地上大哭起來。小男孩的媽媽也在旁邊,看到她家孩子搶走別人的玩具,她動都沒動,揮著手說,「小孩子家的爭搶,我們不用管,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 寶寶玩具被搶後,只知道哭,要教他搶回來嗎?
    寶媽來諮詢早教課時跟我們反饋:寶寶總體屬於很乖的,也樂於分享,有時自己玩著玩具,看旁邊有小朋友在看著,她還會主動讓出來。有時玩具被搶走,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也只是哭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擔心她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進取霸道一些,想要就去搶回來,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的玩具被搶走或被欺負,怎麼辦?
    二、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被欺負、玩具被搶之後,首先要與孩子共情,感受孩子的內心是傷心的、委屈的、憤怒的還是不安的?然後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愛他,當他們遇到危險時,父母會第一時間出來保護他。比如毛豆的玩具被搶走了,他難過的大哭起來,我就蹲下身,與他平齊,看著他的眼睛,說:「你的玩具被人搶走了,你一定很難過吧。」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這種被迫分享,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其實,玩具被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玩具被搶後,孩子是委屈求全?還是直接反擊?這暗示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多多每次和媽媽去樓下玩,玩具總會被小區的同一個孩子搶走。
  • 孩子被搶玩具後的表現,可能暗示了他所缺乏的能力,你家中了嗎?
    有的時候,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搶玩具的情況,對於被搶的一方,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孩子愛哭,愛告狀,有的孩子則是直接將玩具搶回來。一、玩具搶走了之後,孩子大哭一般來說,很多的孩子在玩具被搶了之後,肯定要大哭一場,因為他們感覺到很委屈,進而還感覺到很憤怒,想要搶回自己的玩具。對這種孩子,媽媽不需要過於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動。
  • 歷時一個月,寶寶終於不再為搶玩具大哭了
    因此,18/9個月的時候,他開始進入「搶玩具期」(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具體叫什麼也沒名字,姑且這樣叫吧),當他第一次看到別人玩具並堅持一定要拿走玩耍的時候,我是這麼處理的:寶寶,這是XX哥哥的玩具,不是你的,我們還給他。寶寶不依,緊緊握著搶到手的玩具,掉頭就跑。我一臉為難的看著被拿走玩具的小孩,追上去堅持奪了下來,把玩具還了回去。
  • 「媽媽,他搶走我的玩具」,娃受氣只會找家長,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小庚庚爸爸玩玩具,搶玩具。這兩件事似乎貫穿了孩子的童年。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是玩都不玩一下,一旦到了小朋友的家裡,就開始「搶」別人的玩具玩。
  • 不要小看孩子搶玩具
    所以說,並不是孩子霸道,也不是孩子自私,是他所處的心智發展階段讓他產生了這種不合適的行為。玩具被搶了不敢搶回來≠孩子慫、窩囊孩子的東西被搶了,不搶回來,有可能是本身孩子性格就是如此,比較溫和,不愛有什麼衝突,沒想過要搶回來。
  • 走親訪友孩子總愛搶別人玩具,四種媽媽的不同做法,情商立分高下
    我們先來看看有幾種家長的應對方式:1、你怎麼搶別人玩具呢?以後再不帶你出來玩了!威脅型的家長,總喜歡嚇唬孩子,可是說到做不到以後孩子還會怕你嗎?下次孩子照樣搶玩具,你再拿他怎麼辦呢?好處型的家長,只會讓孩子更願意搶別人玩具,因為只有搶了別人的玩具,自己才會得到更好、更大的玩具。媽媽的這種好處型的引導法,暫且把玩具還給了別人,但是卻要以自己購買更大的玩具作為代價,實屬不可。每個孩子家裡都有很多玩具,不能每一次搶別人的玩具就要再購買一個新的玩具,而是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 孩子搶別人玩具怎麼辦?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搶玩具那個孩子的家長連忙道歉,讓孩子把東西歸還,可她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弄得家長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對很多孩子來說,這是常態。 即便他有一輛更大更酷炫的玩具車,也可能不及小夥伴的那個沒有巴掌大的汽車模型有意思。
  • 孩子的玩具被搶,是教孩子分享還是搶回來,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當別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玩具時,媽媽們的反應會是如何呢?A媽媽立刻去把兩個孩子分開,並對自己的孩子說:「玩具要跟小朋友分享的,你這樣太小氣了。」然後,不管自家的孩子的淚痕還在臉上,就把玩具徑直給了另外一個孩子玩。B媽媽嘴上一邊說:「沒關係的,給小哥哥玩一下,玩具是要分享的。」可手卻一直在掰開另一個小朋友的手指,讓玩具回到了自家孩子手中。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從小培養孩子「物權意識」,很重要
    不少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都會因為搶其他小朋友或是和被其他小朋友搶玩具而哭鬧不止,甚至是大打出手。有時看著孩子帶傷回家,讓父母都心疼不已。其實,父母不知道的是,解決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就足夠了。
  • 孩子搶別的小朋友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當面對自己寶寶愛搶玩具時,一般家長的做法;第一種 威脅型不許搶了,再搶就帶你回家,再搶我就打你了,這樣說,剛開始孩子還能接受,時間久了依然會搶。建議大家試試這樣的方法:第一種方法 教育型1 首先安撫被搶的小朋友,不要哭,一會阿姨給你要回來,這樣也避免了家長之間的糾紛2 把自己的寶寶拉到一邊說,你很想玩那個玩具對嗎?那是別人的玩具,不能搶,如果你想玩要問一下別人願不願意給你,別人願意和你分享你要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