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復學的孩子們,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漫長的假期終於要過去了,重新回到學習軌道上去,之前上網課的經歷即將成為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同時那麼久沒有上課,可能學業的壓力一下子就會沉重的壓上來,令他們覺得煩躁或者焦慮。
學習就是探索未知的過程,這其中一定會有很多問題和困難需要克服,這勢必造成學習壓力,很多家長覺得自己上班掙錢還要照顧孩子挺不容易的,但其實想一想雖然孩子只有學習這一條路需要走,但是現在的學習壓力也不小,況且以孩子的年紀來說,他們承擔的心理負擔未必比掙錢養家的家長要少,學習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考過試的人都知道真的想要好的成績需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行。
這個時候的孩子年齡和閱歷都還在上升期,他們抗壓能力也不如大人強,一點點小事也有可能要糾結很多天,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做過的,不擅長做的都有可能造成心理壓力,尤其是剛剛上學的孩子,可能從以前一天不玩鬧中度過突然變成了要集中精力上課上一天的狀態,從玩到學,他可能未必知道要做什麼樣的學習計劃,或者有聽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找老師問,又或者特別害怕考試。他們從無憂無慮一下子變成了整天擔心,恐懼讓孩子對學習造成的壓力無所適從。
細心的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之外,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總是愁眉不展或者是愛發脾氣,這就有可能是壓力的表現,家長要幫助他們紓解和開拓思維,人要成長必須面臨壓力,只有壓力能夠讓人有前進的動力,可以說是一生都逃不掉的。
重點是如何讓壓力處於一個不大不小的程度,既能夠讓人接受還要讓人前進。
首先可以先給孩子做一下下面的壓力測試題,然後根據他們的答題狀況來判斷孩子處於什麼程度的壓力中,再來選擇用什麼方式緩解壓力。
1. 你是不是經常做夢被人追,或者是考試一道題都不會?
2. 是不是一想到上學就擔心的反胃想吐?
3. 是不是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頭被一條蟒蛇纏住了?
4. 是不是覺得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忙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5. 是不是覺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忙都忙不過來?
6. 是不是經常覺得肩膀很緊,或者背疼?
7. 是不是希望有一個魔法能把自己討厭的事情都變沒?
8. 是不是覺得「不開心」特別適合自己現在的狀態?
9. 是不是覺得自己總是不能安心的靜下來自己呆一會?
10. 是不是特別盼望外星人把自己抓走,這樣就不用學習了?
11. 是不是對自己來說,每天的時間都忙得不夠用,總是想要歇一會?
看看孩子的回答情況,超過一半以上都是肯定答案的話,就說明他們現在內心已經有壓力了,回答肯定的答案越多,壓力就越大。
很多壓力從表面上看是看不出來的,孩子雖然不會隱瞞心事,但是他們忘性也很大,可能上一秒還在壓力之中,下一秒就會被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潛意識中沒有壓力,只是沒有被自己發現而已。
當孩子面臨壓力的時候,選擇逃避肯定是不行的,家長不讓孩子學習?不讓他們寫作業?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人一輩子都要和壓力作鬥爭,這是無法避免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壓力問題,如果想要進步和升學,想要升職或者有一番作為,必定要有強大的內心抗壓和面對問題的勇氣,可以說壓力是幫助人們進步的動力所在,只有自己能夠抗壓解決了問題才能朝前進一步。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緩解壓力的方法,並且要明確告訴他們,逃避是沒有用的。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壓力人人都有,並不是爸爸媽媽不用學習就沒有煩惱的事情了,工作有工作的壓力,生活也有生活的壓力,面對學習逃學或者假裝生病都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逃了一時只會讓學業更加繁重。暴飲暴食來緩解壓力,不僅會給身體造成負擔而且將來要是太胖了,還需要更辛苦的減肥,得不償失。
怨天尤人或者是選擇發洩,甚至有的孩子會虐待家裡的寵物,甚至自虐來緩解壓力,這些都是負面的做法,只會讓自己在一次次壓力中越陷越深。不停的打遊戲和看電視,除了佔據大量的時間之外,壓力只會暫時被轉移注意力,一旦關上手機問題依然還是存在的。
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吃藥,喝酒,抽菸,很多孩子學著大人的樣子靠這些會損害身體和大腦的方式去嘗試緩解壓力,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渾渾噩噩的生活不僅沒有辦法繼續學習還會消磨人的意志。
問題一直都在,壓力就是為了促使人們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既然成年人都需要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孩子就更需要家長的幫助了。
1. 做運動
做運動除了能夠增強體質之外,在運動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多巴胺進而緩解壓力,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做運動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每個孩子總會有自己喜歡的一種運動,家長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鼓勵他們堅持運動,這樣大腦持續的釋放多巴胺能夠讓孩子在一天之中有一段時間是能夠感覺到快樂的。
並且很多運動需要與人互動,如果孩子在運動的時候交上了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玩,他們的心事可能就能有同齡人傾訴,壓力也能得到及時的釋放,和家長一起運動的話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就能與他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2. 獨處的空間
要給孩子創造獨處的空間,千萬條好建議也需要讓孩子自己想通才行,獨處的空間能讓孩子更好的冷靜下來思考問題。而且當孩子需要獨處的時候如果能夠有一個私密的小空間,讓他們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繪畫,讀書,聽音樂,也能適當的緩解當下焦慮的狀態,將壓力釋放出來。
3. 培養一個興趣
沉浸在興趣愛好之中能夠讓人暫時忘記現實的壓力,與玩手機和看電視不同的是,興趣的沉浸是能夠帶來成就感的,當孩子在自己的興趣上獲得成就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是壓力最好的抵消劑。
在培養興趣的問題上,家長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他們喜歡什麼就學什麼,但是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在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壓力緩解方式。
壓力其實有的時候會讓大腦轉得更快,更有緊迫感,從而在興趣上完成更好的創作。
4. 多交朋友
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永遠是最好的壓力緩解方式,家長雖然能夠給出很好的建議,但是孩子未必聽得進去,所以鼓勵孩子多交不同類型的朋友,不同的問題都能夠有傾訴的對象,嘗試多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會獲得面對壓力的勇氣。
多幫助別人自己的心情同時也能快樂起來,除了幫助朋友之外,幫助流浪小動物,做公益活動都能讓孩子學會感恩。
最重要的就是要告訴孩子要直面壓力,不能逃避,因為壓力並非全部都是不好的,人只有在適當的壓力下才能進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