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明心淨心的功夫
【原文導讀】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成長故事篇】
一位烘焙小店店主的個人成長故事
她告訴我們,自己參加學習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受益匪淺。在開始學習之前,從來不知道家庭是需要經營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採用學習到的反省和「一秒鐘答應」法,從心裡意識到,必須身體力行,並開始不斷做一次次的反省,慢慢的自己身上的毛病全翻出來了,看到自己從認識她先生開始,心中就埋下了對抗的種子,是為了不能讓自己先生說了算。所以不管她自己先生說什麼,她嘴上說出來的都是反著的,即使有時覺得他說的是對的,照著做了嘴上也不能承認。認識到自己27年坎坷婚姻的本質,她感覺真是自作自受,這麼多年讓自己痛苦,還一直挑對方毛病,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通過觀照和反省,她現在明白了,只有對方舒服自己才舒服,日子也就過得舒服。
【明心篇】
王陽明是立志為「終身學問之功」,只要立下志向,人生從此便有了方向和希望。
日常生活中,我們喜歡給孩子立志,但多數是設定了一些富貴功利的目標,而不是培養他(她)的心靈品質,這種功利的價值觀培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是花之千葉,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很難超越,缺乏持續奮鬥的內在動力,更缺乏成就大事的格局和境界。培養孩子走錯了路,讓他至於富貴功名了,因而孩子總是想不勞而獲,總是想走捷徑,這樣的孩子很難走得遠,很難走得穩。即便很多人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如果他們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奮鬥的意義,事業的意義,其實內心未必就很幸福。
陽明先生所說,「至於道德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立志是從心用上用功,從心道德事四部曲來看,立志是在起心動念的源頭修煉格局和境界,而日常立志做成什麼樣的事業只是在事上追求結果。
立志就是在心上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也就是說在自己的心上種下志向這棵大樹,讓心中的那個大我開發出來,有怎樣的心靈品質,就能成就怎樣的事業。
不具備卓越的心靈品質,也就無法成就卓越的事業,而不具備偉大的心靈品質,也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
如果心中有遠方的高山,我們就不會被眼前的苦難所擊倒,而志向,就是心中那座遠方的高山,只要我們相信內心有無盡寶藏,只要我們持續開發內心的寶藏,未來我們一定能成為更好的人,一個光芒萬丈的人。
立志也是一個方法論,當我們在心靈裡種下志向的大樹,那些感性的煩惱,那些因小我而滋生的種種念頭和情緒就會自行枯萎。
心靈管理非常重要,當志向的那個大我在心中出現時,各種小我也就紛紛消失了。
陽明先生告訴弟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聖賢,一位大英雄,你的大我只是還沒有開發出來,只是因為自信不及被埋沒了。
每個人內心本有無盡寶藏,只是自己不知道,還像一個乞丐一樣,拿著小碗到外面乞討。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要低估自己,更不要錯過自己,我們都有成為君子、聖賢的這份潛力,關鍵就在於心中要種下志向這棵大樹,關鍵就在於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立志打開了那扇通往大我的大門,立志就是站在現實的溝壑裡,仰望天上的星空,我們都有希望成為夜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
堅定的走一條,明心淨心,建設心靈品質的自我提升之路,每個人的心中都渴望一座高山,立志能夠讓我們抵達自己不曾想像的人格高度,那就是大我。
大我的山峰就在那裡,等待你去攀登,還等什麼呢?
志向所及,無遠佛界。
【淨心篇】
念頭是行為作用,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意識、語言和行為,也會影響自己的心靈品質,增強觀照能力,就會逐漸關照到這些念頭,提升觀照能力,淨心功夫的提升就有了基礎。
在現實生活中,不懂得淨化心靈的人,對念頭往往是麻木不仁的,即使偶爾關照到不好的念頭也是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會遮蔽和障礙心中寶藏,降低自己的心靈品質,害人害己。
惡的念頭滯留心靈深處,就會遮蔽和障礙自己心中寶藏,仁愛、智慧、胸懷和能量等優秀的心靈品質得不到提升。
學會深刻的反省,從心底裡意識到自己不能一錯再錯,身體力行。
不好的念頭,我們是能看見的,卻不以為然,因為我們不明白念頭是有能量的,不知道念頭就是行為作用,行為作用必然產生反作用時,我們會覺得念頭只是念頭而已,並沒有想過一個惡念起,必然會結出一個惡果,它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甚至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當我們生起念頭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心田裡種下了種子,只要條件具備,他就一定會結果。
明白了「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我們就能理解成就他人、成就伴侶的過程,就是成就自己,美好的生活、幸福家庭和偉大的事業的密碼也就被開發出來了。
一旦發現不好的念頭,立刻反省,真誠懺悔,永不再犯。
【今日思考】
在一個特定環境中,一個不好的念頭或者一句話駐進了心中,就像一個毒瘤。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時候,我們已經忘掉或者不知道它存在,卻未曾注意到它越長越大,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回想自己的過往,哪個念頭哪句話至今仍影響你呢?
感悟:立志是在心上下功夫,首先要立志成為怎樣品格的人;起心動念,每一個不好的念頭對自己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不能有不好的念頭,一定要隨時觀照自己的念頭,從根源上糾正。成長故事裡讓我再次明白,只學習不踐行等於白學,念頭就是行為作用,必然產生反作用,惡的念頭生起,就會給自己種下惡的種子,在條件成熟時,必定會結出惡的果實。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