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說慣了,老外居然都不能好好說英文了!外國版中英夾雜感受一下?

2021-02-11 北美留學生日報

本文授權轉載自:留學帝

ID: ukyingwen

每一個剛剛回國的留學生,一定被周圍的朋友嫌棄過:

你能不能好好說話,不要中英夾雜?聽起來很裝啊。

仔細想一想,也就是遲到的時候說了一句:sorry呀

中午點餐的時候講了一句:請給我一個combo(套餐)

分別的時候客氣了一下:那,See you later啦

真不是故意的!!只是在外語環境待久了,剛回國還沒切換好語言模式,很多句子脫口而出而已,不是為了裝X啊~啊~~啊~~~

當然,這樣的解釋,很多朋友表示不接受,你在國內住了十幾二十年,出國才幾年,漢語就不會了,我不信。

直到發現,原來老外學習中文後,講話也會變成中英夾雜,突然好像理解這些留學的孩子們了。

這個來自美國的小哥,給自己起了一個很地道的中文名字「杜力」,現在的他已經不會好好說英語了,因為他對中文裡的語氣詞愛的深沉

每次他回美國,媽媽都會貼心地問他想吃點什麼:

「Do you want some cake,or some pie?」

杜力同學想了一下,回答道:「嗯…cake 吧!」

去美國的麥當勞點餐,也不能好好說話。

點餐員:「Do you want No.2 or No.3?」

美國小哥:「I『d like a Big Mac combo 啦!」

啦???啦是個什麼鬼?看到點餐員在用奇怪的眼神對你行注目禮了嗎?

表示驚訝的時候,他也不再說:Really?

而是選擇簡單幹脆的中文:哦?

用英文問別人問題時,喜歡在最後加一個「嗎」

Do you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

在國內,留學生講中文夾雜英文會被懟,在美國,講英文夾雜中文的後果是一樣的。

這個美國小哥的家人朋友強烈要求他:

你 最 好 不 要 再 跟 我 們 講 中 文 了 !!!

和眾多留學生一樣的,聽親朋好友這樣的怒懟,這個美國朋友表示:

好委屈啊,人家又不是故意的!

很多留學回來的寶寶們,不小心撞到別人的時候都會脫口而出「sorry」,而這些老外們,恰恰相反,他們竟然習慣說中文!

一個法國小哥說,自己回到法國之後,如果不小心撞到別人,他的第一反應是說:「對不起對不起。」

就連回答問題的方式也會變的Chinglish。

這個小哥已經不會回答:Can you do that?這個問題了。

正常的回答一般是,Yes,I can。但是在他的腦袋裡,早就沒有這個概念了,他只想到了中式的回答「可以」,於是,脫口而出一個單詞「can」

於是對話就變成了:

—Can you do that?

—Can。

那好吧,我一個漢字都不說,還保證語法正確,你們總不能再笑我什麼了吧。

那可不一定,永遠不要低估一種語言對你產生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德語聽起來可能會有點兇兇的感覺,但自從這個德國小哥中文講多了以後,再回國講德語。

朋友都說他講話的節奏怎麼奇奇怪怪的

音調變了、節奏變了,講出來的德文竟然聽起來多了旋律,仿佛在唱歌?!

這個德國小哥,恭喜你,成為一個「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的德國人!

吸取了上面小夥伴的教訓,這位烏克蘭小哥表示,我不講中文,還控制好語音語調,完美!

結果…他還是被懟了。因為漢語的聊天內容已經深深地存在於他的腦海…

在這位小哥的家鄉,大家寒暄的時候是不怎麼討論食物的

但是,他已經習慣了用中式寒暄話題,你吃了嗎?今天吃什麼好吃的呀?吃飽了嗎?

家人的回應方式簡單粗暴,給你一個大白眼,「你管那麼多幹嘛!」

看到這些學中文「走火入魔」的外國友人,網友們表示,這還不夠全面,你知道老外最喜歡講的中文還有一個最經典的是什麼嗎?

就是大家打電話時,那一聲:「喂?」

哈哈哈哈,果然單音節的詞最容易被發揚光大啊。

除了「喂?」,很多老外也很喜歡用「麻煩」。據一個美國朋友說,他覺得英語裡面沒有一個合適的詞可以更好地表達出「麻煩」這個詞的精髓。

比如:I have to go to 7/11,but it's too much麻煩,you know?

(我要去便利店,但是覺得太麻煩了,懂?)

還有一個外國網友表示,他最喜歡的還是中文裡的「好吧」

因為,這個「好吧」表達出來的情感太到位了,那種無奈接受又加了一點點小失落的感情,英語裡面「OK」完全傳達不出來啊!

類似的情況還有中文裡的連接詞「然後」、「並且」、「就」

還有一些更高段位的老外們已經進化到大段講中文,只是偶爾蹦幾個英文詞的級別了。


哈哈哈哈,看完這些中英夾雜的老外們,有一位網友認為:

So,what's your 感想呢?


相關焦點

  • 【中英夾雜的表達方法】裝X嗎?還能不能好好說話?!
    現在回國的海歸越來越多,中外合資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當你再跟國內小夥伴對話的時候,是不是冒出來兩句英文夾雜在其中,俗稱的package english,那麼很快就會被周圍某個默不作聲的人扣上「裝b」的帽子,那麼到底中文裡夾雜著英文的表達方式,是習慣呢?還是裝叉叉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分析一下。
  • 求求你們了,說中文不要加英文
    因為公司裡同事們無論發音準確與否,總是一口英文夾雜著的中文。像「Tuesday我們eat together吧」,這種級別的表達都只算是常規操作,還有「Ada,tomorrow我有個meeting要開,這邊你來take on一下」這種完全無視語法規則的強行中英夾雜。這麼一圈聽下來,職場小白都要懷疑自己前22年英語都白學了。
  • 你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不好好說中文嗎?
    編程,外貿,英文資料都要涉及到英語,但是有一種場景下的英語,除了噁心人以外,真是讓人覺得噁心死了。「這個項目的schedule有些問題,另外,budget不高,cost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是否夠用。"明明可以用中文直接明了表達的意思,非要夾雜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來達到(Zhuangbility)的效果。
  • 歪果仁居然這麼說中文...
    (這角度真是獨特刁鑽又調皮) 於是歪歪皮了皮,發起了一個徵集:你們有沒有遇到過中英夾雜的情況?都說的啥?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先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例子:中英夾雜分兩種:一種是:啊!怎麼辦!這個assignment明天要due,完了完了!這是留學黨講順口了。一種是:啊!怎麼辦!this作業tomorrow要交,完了完了!
  • 中文夾雜外文字母:好事,壞事?
    短短一句話,居然有4個外文字母!這樣的話從年輕人嘴裡說出來可能顯得非常時尚、洋氣,貌似很有品位,但讓語言學家看來,這對中文的純潔性絕對是個災難。其實,我們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上面4個英文詞都可以翻譯成中文:Wi-Fi是英文Wireless Fidelity的首字母縮寫,翻譯成漢語是「無線上網」的意思,High在中文裡是「很高興、快活、很盡興」的意思,IPhone就是蘋果手機,Cool可以翻譯成「很棒、很好」的意思,也可以直接說成「酷」。
  • 說話時中英夾雜,有些人還真不是在裝,而是為了……
    anyway(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先pilot(試)一下,再follow up(跟進)最終的output(結果),看能不能run(運營)得比較smoothly(順利),更重要的是evaluate(評估)所有的 cost(費用)能不能……」短短幾句話,卻有14處用上了英文,聽起來別彆扭扭,而且用得都是可以中文表達的詞語。這種過度使用英文的現象,也是讓人醉了,想顯得很高級卻適得其反。
  • 如何正確地中英文夾雜講話?從此再也不怕被別人說裝逼了
    外企員工、4a員工、香港人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一個概念在大腦中與英文的連結度更強,它就更容易被人想到並第一時間說出來。說到這裡,雖然中英夾雜有它的道理,但使用不當容易被翻白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中英夾雜的講話方式是合情合理、不冒犯人的。 1. 不繞遠路是最大的合理有些英文單詞很難在中文裡找到意思完全匹配的詞彙。比如英文裡的「presentation」。如
  • 講話時中文夾雜著英文,真的不是我裝,you know?
    這一次她繪聲繪色地表演了那些故意說英文的英語小白的日常。我們先來看看視頻吧,反正小編看完已經給跪了2333……小編不禁想起了網上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這個project(項目)的schedule(進度)有些問題。另外,cost(成本)也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確認)手上的resource(資源)能不能完全take(用)得了。
  • 在外國麻將上的字是中文還是英文?老外說胡了是怎麼說的?
    在我國,如果說到我們的國粹,可能大家想到的會是京劇或者是中國功夫。但是,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談談我國的麻將。麻將是我國一種益智類的休閒遊戲,能很好的開發腦部,鍛鍊人們的各方面的能力。有的人還說,常打麻將能預防老年痴呆,看來,打麻將的好處還不少呢。在中國,每個地區的麻將玩法都不一樣,有的複雜有的非常簡單,所以很多人在平常休閒時,都喜歡打麻將來放鬆身心。
  • 【英國吐槽菌】說中文喜歡夾雜英文的人,是怎麼想的?
    可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為了顯示自己英文有多牛掰,會裝得很不經意地夾雜英文。。。吐槽一!我周圍有一些港臺的同學,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拒絕說中文的。每次用中文和他們對話,嘗試逼著他們說中文的時候,他們說幾句又呃呃呃地非要蹦出幾個英文單詞,感覺沒有這些單詞,他們就無法交流了,暈
  • 老外中文配音《哈利波特》蜜汁口音整懵網友:咋說中文也聽不懂了
    (咋好好的波特就這麼變成了破特了呢?聽起來像是在罵人)羅恩接著說:我恁看逆的…把哼麻?(這個把哼是個啥?聽這流利的baheng,應該是給翻譯成了英文才讀出來的吧)。這個笑聲還真是有點迷之尷尬啊)接下來的一分鐘的視頻裡,真的句句都是亮點,君君這裡只挑幾個最搞笑的給大家看看,想看完整視頻的寶寶可以直接去文末感受一下~~▼吆喝著啤酒飲料八寶粥列車員的聲音,一聽就是某老外捏著嗓子擠出的女聲,真是不容易:「翔要靈芝嗎
  • 被老外用英文問得手無足措的軸承業務員突然反問:你會說中文嗎?
    主要負責國內業務的業務員小劉告訴我前一段時間突然收到一位老外的英文軸承諮詢,對於多年不用英語毫無思想準備的他一時手無足措,雖然不會說英文,但好在有多年過硬的機械行業業務水平,最終給他一點一點地應付了下來,我們且聽小劉以「我」的經歷而娓娓道來。
  • 在貼吧裡學中文的老外,都被逼瘋了
    有些老外對於中文的熱愛,不僅僅體現在衣服上。  不少老外窮盡一生都想學會中文,嘗試理解每個生詞短句背後意思。    在裡面,你能看到老外的學中文的百態。  都說學一門外語,入門都是從粗口開始的。英文有 FXXK,俄語的 cyka blyat 等等  至於中文的粗口,那可太博大精深了。
  • 王驍被說「裝」?中英夾雜說話方式引熱議,何炅說的話太贊了
    王驍中英夾雜說話! 《令人心動的offer》綜藝一播出,凡爾賽文學男孩王驍則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一說一,王驍本人是真的很優秀。
  • 不怕老外說中文,就怕老外畫國畫!網友:畫不錯,不會中文落款是硬傷
    不怕老外說中文,就怕老外畫國畫!網友:畫不錯,不會中文落款是硬傷在當今的時代發展之下,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被外國人們所接受,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學習中國文化。因為它對顏色的把控以及上色處理方式,都跟水粉畫相差無二,甚至還增添了一點油畫的技巧。所以嚴格來講,這個老外所畫的國畫不僅具有中國的水墨色彩,在這之中還夾雜了西方油畫的風格,相當於是二者相結合。你看他所畫的這幅老鷹,一雙銳目炯炯有神,看起來似乎是水墨畫的產物,但在這之中,就比如說是老鷹的翅膀處,還是採用了些油畫的畫法。
  • 史上最大雙語學習大坑:中英夾雜真的不是一種病!
    在我指導父母培養雙語兒童的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中英文夾雜說話到底可行嗎?對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嗎?會影響孩子的英文思維嗎?下面,我來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  你愛我嗎?Tell me.專業版解釋:這種情況屬於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間語碼轉換。
  • 老外吐槽都會說wokao了,那英文怎麼說?
    口語課第四期開放的免費名額快搶沒了,想練口語的快快參加~今天我們就聊聊老外吐槽時都愛說什麼
  • 中國麻將傳到外國後,上面印著中文還是英文?老外贏牌了咋說?
    中國麻將傳到外國後,上面印著中文還是英文?老外贏牌了咋說? 我國有一項娛樂活動麻將,中國男女老少都很喜歡,親朋好友相聚時總會抽時間來上幾局,摸上幾把。外國人到中國發現這項遊戲以後,他們對此也蠻感興趣。這些外國人迷上以後回國後叫自己朋友一起玩,那麻將傳到外國以後,有什麼變化?
  • 拜託,你就不能好好用中文express自己的feeling嗎?
    點評選手的時候用了一堆中英文夾雜的句子,真的笑die我。原視頻請去熱門微博第一條看哦@大腦斧~哦上帝啊我發誓我真的也想給你們直接看視頻,無奈騰訊神後臺視頻審核了一個晚上都不帶通過的。手動adieu。長期處於英文環境下,是會出現中文詞彙一下子反應不出來或者用英文更能表達好自己的意思的情況,但如果是一直處於中文環境,身邊也沒什麼外貿或者需要用到英語的業務,在用中英夾雜的說法就未免裝*一些哦。
  • 出門旅遊還在學英文?老外學起來中文,快來看看吧!
    出門旅遊還在學英文?老外學起來中文,快來看看吧!你還在為了出門旅遊學不學英文而糾結,殊不知,老外都學起了中文。美國版知乎發起的「我該不該學中文?」的問題中,眾多網友給出了他們自己的回答。小編覺得各位外國友人的回答還是很真誠的。中文在世界語言中都是比較難學的一種語言,因為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一句話、一個字都有好幾個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