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以後,家長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睡眠問題,新生兒每天要睡超過20小時,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睡眠時間會從二十幾個小時逐漸縮短到十六七個小時,孩子睡夠了,身體的成長速度以及大腦的發育程度才能跟上進度。
最讓家長頭疼的是孩子不能睡整覺,孩子不能睡整覺,家長受累不說,孩子的身體發育還可能受到影響。
當孩子不能睡整覺的時候,很多家長就埋怨孩子太不省心,其實,這種說法不對,孩子不能睡整覺,也許是家長的錯。
孩子不能睡整覺,媽媽愁壞了
同事小柳去年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一年過去了,她的狀態越來越差,整個人看起萎靡不振,經常趴在工位上睡覺,皮膚上也時不時會爆痘,黑眼圈十分嚴重,頭髮遠不如之前濃密且經常處在髮油的狀態。
要知道小柳以前是個很愛打扮的漂亮女孩,沒想到一個孩子把一個漂亮女孩折磨成這樣。
午餐時間大家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有人笑著跟小柳說:養個孩子,感覺像是毀容,看你生完孩子,就沒精神過。
小柳苦笑著說:缺覺啊!要知道養孩子這麼難,我真的就做「丁克一族」了。
原來,小柳一直堅持晚上自己帶著孩子睡覺,不願意讓婆婆帶著孩子睡覺,可是寶寶睡覺又很輕,卻睡覺還特困難,每天從晚上9點開始抱著奶水,一直抱到凌晨,11點放下都是早的,有的時候要抱到凌晨1點,好不容易放下了,結果還沒睡一會,寶寶又開始吭哧,只能再次抱起來。
小柳的寶寶是混合餵養,每次寶寶半夜醒來要喝奶,為了讓寶寶快點睡過去,小柳就讓老公去衝奶,可是寶寶有時候喝兩口就睡了,有時候說什麼都不喝,閉著眼睛也要喝母乳,不給喝就哭,哭著哭著就徹底醒了,更令人頭疼。
小柳每天的睡眠都是靠上下班的公交車上以及中午午休的時間,晚上睡夠5小時都顯得太奢侈了。
不僅小柳,就連她老公也被折騰得夠嗆。
孩子不睡整覺,是家長的錯
什麼叫「睡整覺」?孩子連續睡夠6小時,就叫「睡整覺」,中間醒幾分鐘,並不影響。
很多時候,孩子不能睡整覺,真的是家長的錯,家長卻埋怨孩子難帶,孩子實在是太無辜了。
越是操心的媽媽,對孩子的關注越多,越影響孩子「睡整覺」。打個比方說,孩子半夜不停地吭哧,身體不停扭動,旁邊的媽媽就醒了,抱起孩子或者是輕輕拍打,或者是餵孩子吃奶。
慢慢地,孩子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時間久了,媽媽就感到吃不消了,其實,孩子半夜發出聲音或者是身體扭動都是正常的,孩子此時的睡眠處在淺睡眠中,並沒有醒,媽媽抱起來反而影響孩子,讓孩子產生依賴。
家長該如何做?
1、睡前讓孩子喝適量的奶
孩子睡前餓著或者是過飽,都不利於孩子睡眠,如果孩子吃不飽,孩子半夜肯定會餓醒,如果吃得過飽,孩子也睡不踏實。這個奶量因人而異,家長要在日常餵奶中總結規律。
2、家長要學會觀察
孩子半夜再扭動身子,發出聲音的時候,家長要先觀察,如果孩子真的是餓了,幾分鐘之後會醒來,家長再餵不遲,很多時候孩子換個姿勢會自行睡去。
3、不要讓孩子在睡前過於興奮
晚上陪孩子玩,切忌讓孩子過於興奮,如果孩子過於興奮,入睡肯定晚,另外影響孩子夜間睡眠。
4、養成讓孩子自行入睡的習慣
越是操心的家長,孩子越是顯得不省心,這都是家長給「慣」的,很多中國的家長,尤其是中國的媽媽就是因為過於關注孩子,比如抱睡、奶睡,都會讓孩子形成一個不好的習慣。
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行入睡,在一邊偷偷觀察,孩子只要不大哭,家長就可以不予理會,慢慢地孩子就不再有睡眠障礙了,不需要媽媽抱睡了,媽媽也就輕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