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正忠,現年43歲,家住貴州遵義市赤水市寶源鄉回龍村四組,家中有6口人。2014年以前,因病、因學等因素,一家人生活異常困難,2014年,通過自己申請、村級評議和公示等程序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以前,當聽到別人說「一年收入幾萬、甚至十多萬元」的話時,我作為家中男子漢、頂梁柱,臉上總是火辣辣的。心中干著急,暗自在心中發誓一定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王正忠(左一)與第一書記黃小偉商討竹筍產品包裝
由於妻子要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我又長期生病,不能幹重體力活,只能靠自己家中現有雜竹林、楠竹林、大竹林尋找致富之路。於是我不分白天黑夜、天晴下雨都在自家竹林中辛勤勞動,通過除草、鬆土、施肥等手段,進一步提高竹林的出筍率。 通過自己的辛勤培育,竹林效益得到了極大提高,每年靠採伐楠竹、竹筍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加上夫妻二人在本地打零工,增加收入,解決了溫飽,2015年如期實現脫貧。
王正忠夫婦展示竹筍產品
我一直覺得成為貧困戶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我們老百姓更應該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等著別人送來慰問金,別人給的始終沒有自己勞動得來的踏實。在脫貧的路上,我始終沒有停下自身前進的腳步。 2018年,第一書記黃小偉多次深入我家宣傳各種惠農政策的同時,他了解到我想利用自己閒置土地發展中藥村種植,於是他鼓勵我積極大膽地做自己想幹的事,我也想以此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通過外出學習種植技術和自己一步一步的探索,2019年初,我家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10畝,走出了人生致富的第一步。
王正忠夫婦挖竹筍
2019年,幫扶幹部唐伯海利用自己工作單位的優勢,鼓勵我利用自己及周邊農戶竹筍資源發展加工業,提高竹筍利用價值。在唐伯海的大力支持下,我開始加工大竹筍、冬筍400斤,產值達到5000多元,今年,預計我家通過竹筍一項就能獲得收入3萬元以上。 為大膽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帶領周邊村民發家致富,目前我在村兩委、幫扶幹部的支持幫助下,準備進一步擴大生產加工範圍,規模加工生產豬肉、烏骨雞、大竹筍等臘製品。力爭在2021年實現大幅度增加產值,從而帶動周邊發展生豬、烏骨雞養殖,實現共同富裕。 感謝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的幫助,脫貧不脫政策,感謝黨的好政策,讓貧困戶過上了好日子。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住得好,教育、醫療、就業也有了保障。勤勞能致富,今後的生活我還是要堅持靠自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柳 整理
編輯 楊羽
編審 楊儀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