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用英語審訊美軍俘虜:態度和善還管點菸

2020-12-14 搜狐網

  抗美援朝初期,南朝鮮李承晚軍第六師第二團第三營是一個機動營,在反坦克炮兵中隊的配合下,準備佔領鴨綠江南岸的重鎮碧潼,以阻攔我軍入朝參戰。

  為此,我四十軍一一八師奉命出擊,根據敵情變化,決定在溫井裡以北布置埋伏,伏擊來犯之敵。

  當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後,公路上頓時槍聲大作。這支號稱機動能力極強的李偽軍快速反應部隊來不及反應,就潰不成軍,許多敵兵跳下汽車和戰車還未來得及進行抵抗,便做了俘虜。

  隨後戰士們開始打掃戰場時,突然發現一個黃頭髮、藍眼睛、白皮膚的高個子軍人,站在一大群黃皮膚的朝鮮人中特別顯眼。戰士們立即將他單獨看管,經初步審訊,他叫萊爾斯,是美軍顧問。這是志願軍抓獲的第一名美軍俘虜,於是一一八師立即將此情況上報志願軍總部。

  彭德懷司令員當晚命令毛岸英趕到前線對其進行審訊。

  審訊在一個簡易工棚裡進行。在一個長條桌後坐著志願軍政治部組織部長任榮、彭德懷的秘書張養吾和毛岸英。原定的審訊方案是一開始要在嚴厲威嚴中進行,給這個美國軍官一個下馬威。

  萊爾斯被押上來後,受傷的左臂包著紗布,神色沮喪。

  毛岸英見此情景,便開始與他用英語交談。

  「你的左臂是怎樣受傷的?」「因我不懂貴軍的戰俘政策,跑了一下……」

  「有沒有傷到骨頭?」毛岸英又問。

  「沒有。」

  「吸菸嗎?」

  萊爾斯點點頭。毛岸英給他一支煙,替他點火。

  「你想吃點什麼東西嗎?」

  「假如可以的話……」

  毛岸英聽罷走出去,回來時將手裡拿的一盒餅乾遞給他。

  待他吃飽後,審訊正式開始,室內已開始出現緩和的氣氛了。

  「你的名字、職務?」

  「萊爾斯,韓國第六師美國顧問團少校顧問。」

  「履歷?」

  「……1947年到駐日美軍任職,1949年到韓國任顧問。」

  「你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術有何印象?」

  「我曾在美國西點軍校任教,研究過各種戰法。」此時萊爾斯已經放下心來,主動地回答著毛岸英提出的問題,「恕我直言,貴軍不是常規的打法,前頭攔住,後尾截住,這樣作戰,歷史上未見過。」

  ……

  當然,萊爾斯並不知道,坐在自己對面的那位態度和善的年輕軍官,竟是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兒子。

  文/王曉雲 摘《牛城晚報》餘娟 薦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焦點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劉祿曾:當年審訊過的美軍俘虜,在美國認出了她
    在敵工部,劉祿曾要翻譯大量繳獲的軍事文件和宣傳品,還要審訊戰俘。第一次見到大群「聯合國軍」俘虜,劉祿曾印象很深刻,「披個毛毯,搞得狼狽不堪。」這些俘虜主要是美軍,也有少量其他國家士兵。上級要求速問速審,3天內了解俘虜的「來龍去脈」,分門別類後送往俘虜營。劉祿曾和敵工部一位幹事搭檔露天審訊時,敵機前來盤旋掃射,俘虜們被嚇得到處躲避、很是狼狽。
  • 當年審訊過的美軍俘虜,在美國認出了她——訪原志願軍第九兵團政治...
    落實寬待政策,讓美國俘虜留下深刻印象1949年上海解放後,從東吳大學法學院(位於上海)畢業的劉祿曾原準備到學校工作。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志願軍抓到的「聯合國軍」俘虜在語言上無法溝通,繳獲的戰利品也難以識別,急需一批語言人才。學過英語的劉祿曾響應祖國召喚參軍入伍,北上赴朝。
  • 上甘嶺戰場上唯一的女兵,擔任翻譯審訊俘虜,20年後兩人再次相遇
    志願軍抗美援朝,三年苦戰之後和美軍籤訂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為我們所熟悉。美軍為了打贏這次戰役,在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200萬發炮彈,火力密度比二戰更大,導致志願軍的地面工事被全部摧毀,我軍只能在坑道裡和美軍展開戰鬥。
  • 上海名媛參加志願軍,她審訊過的美軍戰俘,回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你還記得我嗎?我曾是你的俘虜,我叫伯特納。」劉曾吃了一驚,思緒一下子回到了炮火紛飛的抗美援朝戰場。在美國考察的劉祿曾(左一)劉曾是個地道的上海姑娘,其曾祖父是前清四川總督劉秉璋,她的父親是中國實業銀行總經理劉體智。論家庭出身,劉曾是當時地道的名媛。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女翻譯感化美軍俘虜,戰後兩人在美國不期而遇
    抗美援朝期間,劉祿曾作為翻譯官審訊過很多美軍俘虜,並且還嚴格落實了志願軍優待戰俘的相關政策,為抗美援朝的取勝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劉祿曾的出身優渥,父親是晚清淮軍名將劉秉章,他的外祖母也是德高望重,家世顯赫的。出生在這種環境中,劉祿曾並不像其他的小姐一樣嬌生慣養,而是滿腔熱血,立志成為一名戰士,奔赴戰場,保家衛國。她清秀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熱血之心。
  • 毛岸英之死:炒米飯遭空襲
    早上9點多,毛岸英和參謀高瑞欣剛從休息的山洞回到辦公室,兩人還沒有吃早點,正圍著火爐熱雞蛋炒米飯。還沒來得及吃,美軍飛機來空襲了。楊鳳安見有敵機飛來,便喊了一聲:「不好,快跑!」這時敵機的凝固汽油彈已有幾十枚投在辦公室周圍,成普、徐西元兩位參謀和彭總的兩個警衛員逃出了火海,可是離房門較遠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卻沒跑出來。
  • 越戰越南女俘虜口述:被美軍注射「空孕催乳劑」,備受摧殘!
    與日軍同等排名的還有美軍,在越美戰爭中,最令人憤怒的則是美軍用一種名叫」空孕催乳劑「的藥物對付越軍女戰俘,使得越軍女俘虜受盡踐踏與摧殘,心靈上承受著莫大的創傷。其實這種「空孕催乳劑」也叫做」媚藥「,說白了就是一種性藥,它最開始產於美國,是高級舞廳和妓院等地方必備物品。因為這種藥物能在短時間裡使人身體產生興奮,令人浮想翩翩,可以讓一個性冷談的好姑娘變成一個瘋狂追求情慾的蕩婦。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可是毛岸英卻是態度強硬,他搬出各種理由:上過蘇聯的士官學校、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當過蘇聯紅軍坦克兵中尉,參加過蘇德戰爭……。就在毛岸英試圖說服彭老總時,毛主席也插話道:「德懷,你就收下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啊!」
  • 志願軍救回被俘女兵,要拿美軍俘虜出氣,一看俘虜的樣子大家樂了
    警衛營決定抓個「舌頭」問問,也就是俘虜。戰場上,敵我雙方派出小分隊摸哨、抓俘虜的情況很常見,對警衛營這樣的精銳部隊來說,抓俘虜並不難,難的是抓的俘虜不見得知道文工團員在哪裡。時間寶貴,警衛營一刻也沒耽擱,組建了一支突擊隊向敵人的方向穿插。一個配合行動的炮兵連也悄無聲地開到了美軍的眼皮底下。
  • 《跨過鴨綠江》第15集:志願軍指揮部遭遇重創,毛岸英不幸犧牲
    《跨過鴨綠江》比如,彭德懷總司令為了更好誘敵深入,故意把俘虜的美軍放回去,以此製造潰逃的假象;東北地區大量居民在炒麵粉,以彌補後勤的不足;東線的蓋馬高原,志願軍白天藏身於零下30多度的樹林,全身匍匐在雪地上
  • 一位被俘美軍向志願軍女兵哭訴:他是偷車賊,只有志願軍把他當人
    1979年的春天,作為世界中心城市的紐約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詹姆斯的餐廳非常的紅火,這天晚上,紐約一家博物館將組織聚會的地點放在了他的餐廳,作為餐廳老闆的他忽然發現在聚會的人群中,有一張面孔他感覺十分的熟悉,那是一個大約50歲左右的華人婦女,詹姆斯走了上去,用英語小心地問道:「您是來自中國吧?如果我沒有記錯,您應該姓劉,當過兵,還是一位翻譯官。」
  • 志願軍翻譯劉祿曾:停戰夜隔山喊話美軍士兵
    在敵工部,劉祿曾要翻譯大量繳獲的軍事文件和宣傳品,還要審訊戰俘。第一次見到大群「聯合國軍」俘虜,劉祿曾印象很深刻,「披個毛毯,搞得狼狽不堪。」這些俘虜主要是美軍,也有少量其他國家士兵。上級要求速問速審,3天內了解俘虜的「來龍去脈」,分門別類後送往俘虜營。劉祿曾和敵工部一位幹事搭檔露天審訊時,敵機前來盤旋掃射,俘虜們被嚇得到處躲避、很是狼狽。
  • 楊彥坤:我的父親高瑞欣和毛岸英一起犧牲
    1950年11月25日,美軍轟炸機投下的數百枚凝固汽油彈掀起的上千度的烈焰,吞噬了位於朝鮮大榆洞志願軍司令部的彭總作戰室,她的生父葬身火海。和他一起犧牲的,正是毛岸英。突然得知自己的身世,源於表姐的一個電話。表姐在經過多日痛苦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打了這個電話,告訴她,她的親叔叔高子剛這些年一直在找她。
  • 上甘嶺坑道唯一女翻譯,26年後來美工作,被曾經美軍俘虜一眼認出
    等到他二十六年後來到了美國,還被一個曾經的美軍俘虜直接認了出來。當時劉祿曾是跟隨部隊的一個翻譯官,對於英語十分精通,它主要負責在陣地上跟俘虜們進行溝通。在戰爭時期劉祿曾見到了很多的美國美軍俘虜,而其中有一個人面對我們軍隊的時候一直哭。當時劉祿曾就問他,為什麼大老遠跑到這個地方進行戰鬥,難道對於自己的親人就一點都不想念嗎?
  • 現場目擊者講毛岸英犧牲真相:批駁蛋炒飯說
    1972年,他給中央專案組的材料中專門寫了有關毛岸英犧牲情況的回憶,對當時的背景和情況作了清楚的闡述。1995年,成普在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信中就毛岸英犧牲的一些具體細節進行了詳盡的剖析,針對有的書籍中描寫的「毛岸英炒雞蛋」的情節,成普給予了駁斥,還以歷史本來面目。
  • 名媛參軍,成為上甘嶺戰場上唯一的女兵,多年後在美國被曾經的俘虜...
    那美國人繼續說:「你還記得我嗎?我曾經是你的俘虜,我是詹姆斯!」劉祿曾非常吃驚,因為眼前這個美國人是二十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美國戰俘。一句話,就把劉祿曾的思緒帶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
  •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對身旁的葉子龍說了14個字,字字戳心
    1950年11月25日下午,在抗美援朝志願軍司令部上空,忽然出現了成批的美軍飛機。彭德懷總司令與各位戰士還沒來得及反應,上百枚燃燒彈向雨點一樣落了下來。司令部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彭德懷立即指揮各位戰士進行救火,突然他眉頭一皺,口裡叫到:「不好!還有人困在火裡沒出來嗎?」
  • 毛岸英懇請赴朝,彭帥堅決不從,毛主席: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這時候,還是毛主席接過話來,他對彭老總說:「我替岸英向你求個情,你就收下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讓他擔任翻譯工作。同時也讓他作為第一批志願軍戰士,到戰爭中去鍛鍊。」彭德懷看了看毛主席,猶豫著說道:"主席,戰場上槍彈無情……"毛主席還未等他說完,就搶過話說:「哪裡的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
  • 軍旅作家憶述毛岸英:他既是排雷家也是翻譯家
    【閱讀指引:今年78歲的楊大群曾在朝鮮戰場做戰地記者,最開始負責志願軍總部高射炮連的報導工作,正是這個機會讓他與毛岸英結下了不解之緣。回國後,楊大群曾任瀋陽空軍創作組組長。2004年,他還被評為瀋陽特色藏書家之一。昨日,在老人擺滿書籍的「半鬥齋」裡,他講起了毛岸英當年的故事。
  • 把毛岸英烈士身上的髒水擦乾淨
    他從沒有向人透露過自己的出身,也沒有高幹子女的架子,直到他犧牲時,總部的一般幹部還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兒子。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只是一個年輕、活潑、樸實、能幹、好學的秘書兼俄語翻譯。」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楊迪的回憶錄與他上文所提到的「只認識成普同志」和其他總部同志的回憶錄有出入,成普在晚年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寫信時特別強調楊迪對毛岸英犧牲時的情況「記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