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已經有段時間了,不少家長都給我留言,問:「為啥我家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飯,但是在幼兒園卻吃的很開心?」
其實不光是你們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我家孩子一樣,為此昨天我去接孩子的時候,我還特別問了他的班主任:「為什麼孩子更喜歡吃幼兒園的飯菜,是因為家裡的不香嗎?」
結果老師聽完就笑了,「這個情況很正常啊,跟家長的廚藝沒啥關係,主要還是因為有3點!」
1、幼兒園是大鍋飯
沒錯,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是大鍋飯。
什麼意思呢?孩子一碗飯,一碗菜,這樣交換的吃著。而我們家裡是怎麼樣的呢?三菜一湯,選項非常多。
你以為越多的選項,孩子就越喜歡,其實並非如此。飯菜的味道分開來,很多孩子就會出現挑食的問題。
但是幼兒園把所有的菜燴在了一起,不僅入味,而且孩子沒得挑,所以也就沒辦法挑食了。
2、人多吃飯熱鬧
家裡吃飯最多也就是5個人,大多數家庭只有兩三個,而且大人吃飯本來就快,所以孩子沒有融入感。
但是到了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小朋友的吃飯速度都差不多,而且人還特別多,大家都吃一樣的飯菜,很有集體感。
此外,就是有些小朋友會比賽,比賽誰吃的快誰吃的多,所以孩子就會胃口大開,吃得很開心!
3、孩子活動量大,胃口自然好
孩子在家的時候,更多可能是看電視或者看書,這樣一來活動量就很少。但是上了幼兒園後,他們要做操做遊戲,這些行為都非常消耗體力,活動量一大,那麼自然餓得快。
到了飯點,飯菜端上來後,孩子也就很快的吃起來,根本沒有挑三揀四的機會,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吃飯比較香的原因。
從老師的話來看,前面兩點我們是做不到了。首先家裡是不會做大鍋飯的,其次,也沒有那麼多人或者孩子來烘託氛圍。
但是第三點卻很容易能做到哦!
想要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很簡單,放學後不要那麼著急的帶他回家,可以在外面玩耍一陣子。或者回到家後,讓他和小朋友在樓下玩耍,等會要吃飯的時候再回來,這樣活動量增加了,胃口自然也就打開了。
另外還有種方法,就是每頓飯菜不要做得太多,要「欠」著那麼點,這樣孩子才會覺得珍惜,然後吃飯的時候自然是大快朵頤啦!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更喜歡吃學校的飯菜呢?如果是的話,那麼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孩子到哪都不會餓肚子了,你說是不是?
本文由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原創,關注我,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