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對每個新媽媽都很重要,不科學的坐月子方式不僅沒有科學依據,還會讓媽媽們受累,甚至會影響到新媽媽的身體恢復。我們要重視坐月子,但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真真實實的坐好月子。
當新生命誕生時大家除了開心,還有很多的慌亂,七大姑八大姨也會各個來支招,告訴新媽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招都要接,有些正確的觀點需要去吸收,但是有些真不需要。
我們一起來看看坐月子,有哪些不科學的方式吧。
有哪些不科學的月子「坐法」呢?
1、坐月子=捂月子
老一輩的人總說坐月子不能見風,不能著涼,不能開窗戶。其實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不能見風,不能著涼是對的,但是有媽媽們坐月子時門窗緊鎖,夏天還全身捂的嚴嚴實實的,這種方式其實是很不科學的。坐月子並不等於捂月子,空氣不流通也會容易滋生細菌,對新媽媽和寶寶並不健康。
正確做法:
1.新媽媽也要有新鮮空氣,一定要勤通風。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對風吹。新媽媽和寶寶可以先到其他房間,再打開窗戶通風半小時到一小時後媽媽和寶寶再回來。
2. 新媽媽要注意保暖,但不能捂的太厚。新媽媽是需要穿襪子,長袖長褲,但是夏季可以選擇薄款,溫度以適宜為主。新媽媽身體虛弱,捂的太嚴實反倒不利於身體恢復,容易出汗過多,夏季還有可能會中暑。
3. 新媽媽也可以曬太陽。新媽媽可以在屋內窗戶緊閉的情況下曬曬太陽,陽光的沐浴還可以促進媽媽身體鈣的吸收,也可以幫助媽媽們有個好心情。
2、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傳統觀念認為新媽媽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否則會落下「月子病」。其實,只要掌握合理的方法,月子期間新媽媽也是可以洗頭、洗澡的。
正確做法:
1. 產後第一周,不建議新媽媽洗頭、洗澡。這一時期一方面新媽媽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另一方面產後第一周身體的毛細血管全開,這一時期需要排出孕期體內增加的血容量,易受寒涼,所以新媽媽儘量避開這一時期洗頭洗澡。
2. 洗頭洗澡溫度一定要有保證。新媽媽洗頭、洗澡時浴室的溫度和室外溫度最好是保持一致,或者是新媽媽在浴室內就做好保暖措施,以免溫差原因造成媽媽受風寒。
3. 洗頭、洗澡後要及時擦乾。新媽媽洗頭、洗澡後一定要及時擦乾、洗頭後避免使用吹風,用毛巾擦乾即可。
4. 洗頭洗澡頻率不宜過勤。雖說月子期間可以洗頭、洗澡,但是也不建議媽媽們天天洗,最好隔5、6天洗一次,避免因為處理不當而引起身體不適。
3、坐月子不能梳頭
月子裡總是聽人說月子期間不能梳頭,有些說梳頭髮會大量脫髮,有些說梳頭髮會頭皮疼痛等等,其實新媽媽的脫髮與梳頭髮並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身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影響的。
正確做法:
月子期間可以梳頭髮,這有利於頭皮的血液循環,整潔的頭髮也有利於新媽媽們有個好心情。
4、坐月子不能刷牙
傳統觀念裡還有一條,即:月子裡不能刷牙,說是刷牙會造成牙齒鬆動、脫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正確做法:
1. 新媽媽月子期間大量進食,食物的殘渣容易積存在牙齒周圍,容易發酸、發臭,引起新媽媽口腔不適、口臭、牙菌斑等情況,建議每次進食後都應該漱口。
2. 新媽媽每天需要正常刷牙,選擇月子牙刷等質地比較軟的優質牙刷即可。
5、坐月子不能下床
還有一種說法是月子期間媽媽們體質虛弱,不能下床,甚至有些說法是新媽媽必須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方式,嚴重時還有可能給新媽媽們帶來生命危險。
正確做法:
1. 儘早下床活動。不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媽媽,產後都應該儘快下床活動,這可以防止新媽媽血液循環不暢,發生血栓。同時,儘早下床活動也有利於新媽媽產後惡露的排出。
2. 運動要適量。新媽媽產後的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避免過度勞累。
坐月子期間確實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媽媽們也一定要多注意這個時期身體的恢復。當然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不流月子淚,這很重要,媽媽的好心情不僅有利於產後母乳的產生,對於母嬰關係的建立和媽媽產後的恢復都有很大的好處。
除此以外,下面這幾點也是新手媽媽們需要注意的:
1. 月子期間慎用空調和電扇。
2. 月子期間少用手機和電視。
3. 月子期間減少外出。
4. 月子期間不碰冷水。
5. 月子期間雙腳要保暖。
6. 月子期間不吃生冷涼寒性食物和水果。
我是陽媽@陽媽育兒大作戰,喜歡可以點讚關注我。育兒路上為你避坑,也會有兒童心理學和孩子性格發展相關的文章推薦。(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