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風水的起源與發展你了解多少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中國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天地人合一風水貫寄在中國傳統建築活動的各個過程。
從選址規劃、建築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計到施工營造,幾乎無所不在,從現代房地產品牌策劃角度,以現代居住區建築布局進行風水規劃,應首先樹立幾個風水觀點:太極泛存觀;場氣萬有觀;場氣導引觀。
1、太極泛存觀
風水學認為,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 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己。住宅建築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建築群布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築的位置。 建築地段布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慎重選擇空地,建築群組團內的小遊園綠地應選在中心地段,並應有建築小品布置。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樓層內部各戶不宜交錯分戶,造成各戶平面缺殘某角。
2、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 萬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己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築可以舉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3、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直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 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一部分。小環境植物、建築、人體是小場氣。小環境場氣,風水學稱為地氣,地氣高處來,低處去。然而這種場所,在一定條件下在局部環境中又是可以經過人的智能認識加以適當導引的。
看風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又日」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有山無水休尋地」有水無山亦可截」。可見水在陰陽風水中的重要性。
水之禍福應速,山之禍福稍遲。水有來有去,有水床,有水口。水親朱雀,纏玄武,繞青龍,包抄白虎為養陰之水。水要迴旋,要到堂,要上階,要拱背,要人懷。要彎抱,要囊聚,均為上吉之水。
經日:」逆水一滴勝於萬脈」。水口即門戶也。水出之處有兩山高聳,貴地也,有如交鎖為妙。水口高聳緊夾,此處地為最大,水口平低且寬此處地力輕微。有龜、獅、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環繞,富地也。
故日風水看地之妙訣先取龍氣,龍氣旺則人丁興旺。次取水聚,水聚則財巨,三取砂秀,砂秀則官高文秀:四取局園,局園則富貴悠遠。大風富甲之鄉,大都為山環水抱,彎曲有情之地也。 」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來處謂之天門,水去處謂之地戶,這也是風水術相水的基本常識,也是選地定局時要明確的首要問題,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慮隨龍水,也即是元辰水上找水口(主水口)。其次在元辰水不上堂的情況下,則考慮在界龍水上找水口。而後再依次考慮幹水,支水,近水,遠水,但收水的原則是先親後情,先大後小,先近後遠。
但水的形態又變化萬千,現將相水的詳細口訣記錄如下:
1、水大不宜蕩
2、水去不宜瀉
3、水高不宜跌
4、水朝不宜衝
5、水近不宜割
6、水遠不宜小
7、水橫不宜反
8、水抱不宜裹
9、水低不宜停
10、水對不宜斜
現代研究科學風水學原則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布置的學說。
綜合國內外相關理論,董斌研究員提出如下「科學堪輿學十八原則」:
整體系統原則 An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System
因地制宜原則 Being Suitable and Appropriat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Site
生態修復原則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建築景觀原則 Landscape of architecture
山水選擇原則 Bound by Mountains and Near Water
負陰抱陽原則 Carry the Yin and Embrace the Yang
觀形察勢原則 Observe the Form and Examine the Configuration
地質檢驗原則 Examine the Geology Of the Land
水質分析原則 Analyze the Quality of Water
定量規定則 Determine the Amount and the Standard
順乘生氣原則 Take Advantage of the Sheng Qi
適中居中原則 Suitab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Residing in the Middle
審美原則 Aesthetic Appreciations
綠化原則 Greening the Environment
改造風水原則 Feng Shui can be Transformed and Improved
陰陽調和辯證原則 Yin Yang Dialectics to Achieve Harmony
合時有情原則 Being Timely and Affectionate
化學和物理汙染檢測原則 Detection to pollu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1、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4、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人大環境考察。 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 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5、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這條原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7、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
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
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
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
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 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云:」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8、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儘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 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衝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9、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奠不得於氣。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日: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