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輸出:英語借走的十個中國原創詞語

2020-12-15 搜狐網

  英語,代表西方的強勢文化。作為世界性的大語種,它成了現代與文明的標誌。有人跟風叫嚷:只要具備兩條就是「現代文盲」:一、不懂英語;二、不會電腦。其實,文化所涉及的領域形形色色,是否可以這樣說,不會寫毛筆字、不會算卦,就等於「國學文盲」?

  憑人怎麼說吧,現代中國為了追求「和世界接軌」,幾乎把英、法、俄、德、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語,當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橋梁。母語中國話可以弄得一塌糊塗,甚至不如日本人寫得漂亮,講得流利;英語,卻必須要捱過大學六級、託福考試。這據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該回頭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漢語也逐漸變成了外國人的香餑餑兒。仔細一看才發現,許多英語詞彙其實就源於漢語,歐洲人做過精細的統計,自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包含著印度、西亞和歐洲的語言。目前使用的英語單詞中,有不少是從非印歐語系「拿來」的,這在狹義上,就是英語中的外來語。這些白皮黃心的「雞蛋詞」,無須向「英語世界」做額外解釋,就能順利地理解、溝通。脫胎於漢語的「雞蛋詞」,早就默默地影響全世界了。除「孔夫子(Confucious)」、「中國功夫(kung fu)」、「麻將(mahjong)」或者「豆腐(tofu)」之類絕無僅有的稱謂,再挑揀10個真正有中國氣質、代表華夏氣派、並影響全球當代生活的「雞蛋詞」,便足以說明問題。

  (一)絲綢--silk

  中國是養蠶大國,絲綢的故鄉。瓷器和絲綢始終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絕密技術和看家商品,直到鴉片戰爭前,英國進口到廣州的鋼琴,還幹不過珠光寶氣的絲綢。「silk」的發音,顯然是漢語的音譯,這個詞代表了中國高超的工藝技術和貿易強勢。即便現在,絲綢仍在現代生活中充當雍容華麗、典雅高貴的象徵。

  這個詞,又是英國人從拗口的閩南話裡偷走的。茶,和絲綢、瓷器比肩,堪稱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目前,品茶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中國人對人生的思考,幾乎都能在嫋嫋茶煙裡找到。據蕭乾的《茶在英國》介紹:「茶葉似乎是17世紀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歐洲的……英國的茶葉起初是東印度公司從廈門引進的,17世紀40年代,英人在印度殖民地開始試種茶葉,那時,可能就養成了在茶中加糖的習慣。」據說,即使在「二戰」那樣物資睏乏的時期,法國人定量配給咖啡,英國人則要的是茶,還有一點點糖。茶成了歐洲人的「主心骨」,他們只能跟著茶香如醉如痴地行走,這不是本土的歷史與遺傳;而是異域文化的徵服和同化。18世紀的柴斯特頓勳爵乾脆在《訓子家書》裡寫道:「儘管茶來自東方,它畢竟是紳士氣味的;而可可則是個痞子、懦夫,一頭粗野的猛獸。」

(責任編輯:娓娓)

相關焦點

  • 英語借走的「十個中國詞」影響全球
    聽說過大媽,土豪,白酒,幹部等詞被收英語吸納,你知道英語借走哪「十個中國詞影響全球嗎?外來語,一個因文化差異而生的產物正在影響全球...
  • 流行語:英語借走的「十個中國詞」
    憑人怎麼說吧,現代中國為了追求「和世界接軌」,幾乎把英、法、俄、德、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語,當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橋梁。母語——中國話可以弄得一塌糊塗,甚至不如日本人寫得漂亮,講得流利;英語,卻必須要捱過大學六級、託福考試。這據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該回頭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漢語也逐漸變成了外國人的香餑餑兒。
  • 文化趣談:漢語詞彙的引進、輸出與回收
    漢語的詞彙非常豐富,主要是因為漢語具有兼容並包的特性:一切健康的、有利於促進漢語發展的詞,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歸入漢語的詞彙庫之中。外來詞彙的引進我們今天使用的不少詞語,都是從外國語言中引進的。引進外來詞的方法有音譯和意譯兩種。
  • 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
    在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第2版)中,以漢語為來源的英語詞語就有1300多個。不久前,美國「全球語言監督」(GLM)機構宣稱,自1994年以來,新增的英語詞語中,漢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了任何其他來源。
  • 英語詞語中的漢語元素
    在最權威的英國《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第2版)中,含有漢語元素的英語詞語就有1300多個。美國「全球語言監督」(GLM)機構曾經宣稱:自1994年以來,新增的英語詞語中,漢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了任何其他語言。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歷史文化|悠久的中國歷史賦予文化以豐富的內涵,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歷史文化對英語的影響。
  • 英語借走的10個中文詞
    目前使用的英語單詞中,有不少是從非印歐語系「拿來」的,這在狹義上,就是英語中的外來語。這些白皮黃心的「雞蛋詞」,無須向「英語世界」做額外解釋,就能順利地理解、溝通。脫胎於漢語的「雞蛋詞」,早就默默地影響全世界了。
  • 中國出口的漢語詞彙:"幹部"已進入詞典多年
    實際上,英語中各類漢語借詞不斷湧現。代表中國歷史文化的詞語,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經》)、feng shui(風水)、Mandarin(官話)……這些詞語已經進入到英語的日常詞彙中。文體娛樂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極)」等詞更是隨著中國功夫電影的傳播而廣為人知。
  • 英語借自漢語的詞彙(1)
    英語借自漢語的詞彙(1)近代以來,英美文化是強勢文化,影響了世界,也衝擊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漢語借自英語的詞很多
  • 外國人最喜愛的100個中國詞語,第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據《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顯示,這兩年來中國詞語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在國外的接觸度、理解度急劇上升。近幾年,我於各種場合均為文倡議呼籲,在把漢語文化特色詞譯成英語的時候,訴諸語音合情合理,因為鑑往知來,古今中外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看到中國外文局這樣的研究結果,格外欣喜。
  • 漢語熱帶火圖書版權輸出 "牛津"新增一批中文單詞
    原標題:漢語熱帶火圖書版權輸出   昨天,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繼續在新國展舉行,該展會將持續至31日。圖博會上,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圖書版權貿易、合作,如中文元素在英語中的融入,漢字類圖書版權輸出背後的漢語熱等,反映了版權交流中文化基因的傳播。
  • 漢語佛源詞語:千秋語彙,葩華紛豔_宗教_中國西藏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前進的道路上,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初心,激勵億萬中國人民走進新時代,走向新輝煌。事實上,初心並非新造詞語,它源自大乘佛教要典之一的《華嚴經》,歷經上千年,從佛教用語悄然衍化為通用詞語,成為人們的日常表達。
  • 百餘學者舉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NBA等詞語違法
    籤名的學者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敏生、「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和翻譯家江楓等。  這封舉報信稱,商務印書館今年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漢》)收錄「NBA」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94號令)等法規。
  • 英語中常見的漢語詞彙
    漢語詞彙很早就進入歐洲的語言。至少從17世紀開始,一些表達中國特有事物的漢語詞彙就通過音譯或者借譯的手段進入英語。全音借入是英語借入漢語詞彙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借入速度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考慮英語與漢語拼音的音似。
  • 搖身一變:英語「借」走的10大中國詞
    憑人怎麼說吧,現代中國為了追求「和世界接軌」,幾乎把英、法、俄、德、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語,當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橋梁。母語——中國話可以弄得一塌糊塗,甚至不如日本人寫得漂亮,講得流利;英語,卻必須要捱過大學六級、託福考試。吸塑這據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該回頭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漢語也逐漸變成了外國人的香餑餑兒。
  • 「功夫漢語」對外漢語老師儘量規避的十個方面
    「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是對外漢語教學界的一條「公理」,下文所列十個問題也許並不能簡單扣上「錯誤」的帽子,但卻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對後輩新手的善意提醒。規避1:我是中國人,教漢語有什麼難的?他們系統地學習過如何教英語嗎?他們是否熟練掌握了各種教學法?同樣的,對外漢語教師們是否經常聽人說:「從小說漢語,教漢語有什麼難的?」更為要命的是,是否你自己也是這樣認為?好吧,讓我們打開漢語教材隨便挑一個問題請你回答。一個學生要買水餃,開口問:「老闆,睡覺多少錢?」請問,怎麼破?學生z/c/s和zh/ch/sh不分,怎麼破?
  • 講座:日語對漢語的影響
    舉例來說,「平等」本是個舶來品。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這個概念,相反,儒家文化極為重視君臣、父子、夫妻這些等級關係。西方雖然也有國王,但由於基督教的倫理準則認為上帝面前人人一律平等,加上基督教在歐洲強大持久的影響力,平等觀念首先在這裡誕生。平等首先誕生於佛經,是個宗教性很強的詞彙,日本人接觸西方文化時,借用來表示equality這一概念。
  • 「tuhao」收錄《牛津詞典》 盤點入侵英語的網絡漢語
    近日,一則關於「Tuhao(土豪)」「Dama(大媽)」等中文熱詞有望以單詞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的消息引發網民關注和熱議。有人將之歸結為中國影響力提升的體現,認為這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契機,但也有人認為這些詞彙本身帶有貶義或嘲諷意味,或對中國人形象有所損壞。
  • 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中十個來自中國的外來詞   英語中有許多外來詞彙,以下這十個英語詞彙,來自中國。
  • 賭場一詞起源中國?細數從中國借走的10個經典英文單詞
    母語——中國話可以弄得一塌糊塗,甚至不如日本人寫得漂亮,講得流利;英語,卻必須要捱過大學六級、託福考試。這據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該回頭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漢語也逐漸變成了外國人的香餑餑兒。仔細一看才發現,許多英語詞彙其實就源於漢語,歐洲人做過精細的統計,自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 原來英語中也有來自漢語的單詞…
    在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第2版)中,以漢語為來源的英語詞語就有13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