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2020-12-20 騰訊網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絹本設色,縱101.9釐米 ,橫54.7釐米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表現遊春情景。近景山嶺間有長松桃竹掩映,煙水浩淼,意境深遠。整個畫面山勢起伏、江天遼闊,很有氣勢。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細筆勾勒,畫樹交叉取勢,變化多姿。山石著色,用石青、石綠兩種濃重色彩, 顯得金碧輝煌。李思訓繼承和發揚了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技法。此畫無作者款印,清代安岐稱此圖「敷色古豔,筆墨超軼,雖千裡、希遠不能辨,的系唐畫無疑。宜為真跡。」

《江帆樓閣圖》

細節欣賞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編輯:過客

校對:小退退

圖片整理:樂堂

書畫資料獨家整理,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江帆樓閣圖》並非李思訓真跡?畫中鬥拱屋簷證實這一點
    《江帆樓閣圖》局部圖《江帆樓閣圖》屬於大青綠設色山水,富於裝飾性。雖然疑似為宋人所作,此幅畫作依舊為世人研究李思訓及其藝術風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江帆樓閣圖》局部從古至今,世人一直對《江帆樓閣圖》的時代眾說紛紜,然而任何一幅美術作品都不是獨立的,它生產於某個環境下,因此必然具有其時代特徵,並且兼容個人的筆墨風格與特點。
  • 臺北故宮有什麼?(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歷史永遠令人遺憾。新館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名為「中山博物院」。同年,臺灣「行政院」又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條例規程,其中還有一條:「將來國家統一後,故宮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公眾開放。屈指算來,臺北故宮博物院比北京故宮博物院晚成立了至少40年。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在危難中保護了國寶,中國人民在危難中維護了國寶的尊嚴。  直到1948年,故宮的國寶仍在祖國大陸,分別藏於北京和南京,仍是一個故宮博物院。1948年年底,由南京遷往臺灣的國寶分三批。同時,臺灣當局的「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條例規程,其中規定:「將來國家統一後,故宮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館。至此,運往臺灣的國寶開始有了良好的保存和展覽環境。也正是由這一天開始,中國有了兩個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比北京故宮博物院晚成立40年。
  •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李思訓:中國青綠山水第一人
    《宣和書譜》記載尚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現在僅見《江帆樓閣圖》和《九成宮紈扇圖》。 李思訓善畫山水、樓閣、佛道、花木、鳥獸,尤以金碧山水著稱。其山水畫主要師承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並加以發展,形成意境雋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淨而典雅,具有裝飾味的工整富麗的金碧山水畫風格。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左起:故宮副院長莊嚴、孔德成(孔子後人)、王世傑、羅家倫、杭立武、譚先生 圖/莊靈先生提供 2圖 二戰期間的文物運輸船隊 圖/莊靈先生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千億  本刊記者 李乃清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高清多圖!臺北故宮藏巨幅書畫換展了!
    2011年,完工於1965年,經過5次擴建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仍然無法呈現院藏巨幅書畫掛軸、長卷、巨幅地圖等作品,直至臺北故宮啟動「大故宮」計劃。經過多年擴建,臺北故宮的展示空間大增,並專為那些因超大尺幅平日無法在一般展櫃中陳列的展品修建了專用展廳,長期陳列巨幅書畫作品,這就是臺北故宮的202陳列室。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簋式爐高清大圖鑑賞
    下面發幾張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南宋官窯簋式爐清晰大圖讓大家鑑賞,此爐的釉色是最典型最漂亮的南宋官窯正燒品質的粉青釉色,極為難得。此爐的口部和足部都鑲有銅扣目的是起到保護的作用,主要是怕爐的口部和底足在使用過程中磕碰了。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臺北故宮藏張大千國畫精選
    民國 曾友貞《耄耋圖》摩耶精舍舊藏 軸 70.6x37.4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大千母親罕見傳世作品。倪瓚/元 《松林亭子》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張大千 《乞食圖》 軸  135.9x69.1cm蔣復璁捐贈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自畫像最為奇特,《大千居士自寫乞食圖》中,張大千右手拖著一根竹筇(俗稱討飯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1957年,在亞洲協會贊助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宋 範寬《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圖》軸,宋,範寬繪,絹本,淺設色,縱206.3cm,橫103.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在右上角上有明末書法家董其昌用楷體工整寫就的"北宋範中立溪山行旅圖"十個字,在畫幅的右下樹蔭草葉間有"範寬"字題款,因而被確認為範寬真跡。
  •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一探「古人雅集」
    《謝安賭墅圖》,宋,緙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歷代書畫作品數量甚為龐大,其中以反映古代文人雅集活動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也題材多樣、甚為豐富。今天讓我們通過品賞歷代名家妙筆繪畫的各種文人雅集圖,感受古人雅集的魅力以及這些活動為文化帶來的生命力。
  • 寶島臺灣遊記之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讓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是多麼的一脈相承,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又彼此被迫分離,這是多麼的讓人痛心,這對我們中華文明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多麼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早日回頭是岸,別只為了個人和團體利益而玷汙了整個民族的文化信仰。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臺北故宮博物院:隱藏於青山之下,嵌於萬綠之中!
    北京的故宮只留下那些帶不走的建築,臺北的故宮所藏之精華讓人嘆為觀止,經過了3個小時左右的參觀,我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因為定期換上新的藏品,這次感覺重量級的書畫作品並不多,比起金玉、古瓷、青銅這些,我們這些看熱鬧的,更願意看看文化價值更高的東西,三希堂法帖最重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包括最近熱映超低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