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2020-08-28 土味育兒經

文/土味育兒經 原創 保留版權 歡迎轉發分享

北京 故宮


「古時候的故宮裡發生緊急情況是用什麼報警的?」

這是6歲的孩子拋給我的問題。

真是冷門呀!

我如實回答:不知道。

故宮裡的石別拉


「在故宮裡的欄杆上,有一種像蓮花的石雕,叫『石別拉』,它們長長的連在一起好像一個網絡,成為一種特殊的報警器。

如果故宮裡不小心發生了什麼緊急情況,侍衛就會拿一個3寸長的象牛角一樣的喇叭,插入石別拉的洞裡,然後使勁吹喇叭,喇叭發出的聲音會通過石別拉放大,然後迅速傳遍故宮內。

不到1分鐘時間,故宮裡所有地方的侍衛都聽到了警報聲,迅速的行動起來,保護皇宮和皇帝的安全。

所以呢千萬別小看『石別拉』,關鍵時刻能報警!而且看上去很漂亮!」

還是這位6歲的孩子告訴了我以上的答案。

然後他滔滔不絕的、眉飛色舞的主動給我講故宮的各種知識。

6歲的娃已經知道這些故宮的知識?

是的,且他還沒去過故宮。但,雖行未至,心早已嚮往之。

這是我的表弟家的小侄子,因為防疫宅家,將近三個月沒見面了,這一見面著實讓我驚訝。

他告訴我他有一套好書《我要去故宮》,一共20本,非常好看,他願意借給我看看。

他媽媽說:

故宮是寶藏之地,一定要讓孩子看看它

我雖去過故宮,但只是走馬觀花。真正的走近它、慢慢的了解它,是與孩子一起讀《我要去故宮》知曉的。

這是一套故宮博物院出品的精品書,適合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細細品讀,值得收藏一套,真的好。

故宮太大了,我先讓孩子了解故宮,以後再去實地參觀,孩子才會有更多更好的收穫。」

好!我也要認真的讀一讀《我要去故宮》,在6歲孩子面前,我知識擱淺了。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看看故宮?

現在的孩子,除了要讀童話故事,更要懂得歷史文化知識,讓他們人生的奠基更厚實。

此前,國家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指導政策,其中提到: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兒童承擔著繼往開來的重任,要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才能展望未來。

而故宮,不僅是最完整、最豪華的中國古代建築群,更是融合了文化、歷史、文物、典籍等等的大寶庫,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集結地,是一本讀不完的活的百科全書。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說:

「我希望故宮不僅是一個知識的課堂,更能夠成為一片文化的綠洲,它是一座活著的文物之城。」

2020年,故宮600歲了!論年歲,故宮應該是太太太爺爺啦,但近些年故宮愈發顯現活力,成為深受中國人喜愛的資深「網紅」。故宮的粉絲裡,不乏渴求知識的孩子們。

故宮裡的「上書房」告訴孩子: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也許,有的朋友跟孩子介紹故宮會從乾清宮、午門等這些最有名的建築說起。

這裡,我想從故宮裡的「上書房」談起,或許對孩子們來說更有意義。

可能有的小朋友會認為,古時候故宮裡的皇子是最開心的了,故宮那麼大,寶貝那麼多,御花園裡鳥語花香,他們吃喝玩樂,太輕鬆了。

否也!其實皇子們的課業壓力挺重的!

「上書房」就是皇子們讀書的地方, 在乾清宮南面左側的那一排房子。從皇帝工作的養心殿望過去,一眼就能望見。想想看,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讀書,誰敢翹課去玩呢?

雖然貴為皇子,但是學習紀律相當嚴格。他們從6歲起就要入學,學習滿文、漢文、蒙文、天文、地理、《四書》、《五經》等等,也是文理科大綜合呢。每天5點早自習、6點上學、下午4點放學,還要去箭亭上「體育課」:練習騎馬、拉弓、摔跤等本領。

我們現在的孩子都有寒暑假,但那時候的皇子們一年只有5天假:元旦、萬壽節、中秋節和自己的生日才能不上學。

孩子們想想看,那時候的皇子比現在的我們更苦逼呢!他們肩負著與生俱來的責任與重壓!根本不是現在的古裝電視劇裡拍的那樣騎著馬兒玩玩哦!

所以,觀賞故宮,我們不僅要看建築、看文物,更要熟悉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發揚光大。

在故宮的上書房,有雍正皇帝的題詞,值得我們記住:

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故宮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大語文」必修課!

故宮是語文閱讀和英文寫作的常考範圍,高考連續多年從中出題!

有的孩子從沒去過故宮,也沒有專門閱讀過關於故宮的圖書,對故宮只有零碎模糊的印象,遇到這樣的考題就吃力了。

有的孩子雖然去了多次故宮,但怎麼也看不明白那些相似的宮牆院落、大同小異的建築,對有著9000間房子的故宮,還是稀裡糊塗呀!

有的孩子遠在北京的千裡之外,爸爸媽媽沒有時間帶他們實地遊故宮,那不就太遺憾了嗎?

以上的難題,只要這一套《我要去故宮》系列,統統都搞定了!

《我要去故宮》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 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送給孩子的文化大禮!

由故宮博物院宣教部團隊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給孩子們系統講解故宮,最權威了!

  • 內容豐富得簡直不要不要的,看下面的數據:



  • 逼真的攝影圖片和有趣的手繪圖片相結合,文字介紹很給力!


  • 概括起來五大特點:專業性、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獨特性,值得收藏!

透露點小秘密:還沒向公眾開放的乾隆花園、重華宮等「神秘宮殿」在書中一一亮相;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會展示;在養心殿藏著乾隆皇帝的「錢龍」——大量的乾隆通寶銅錢串聯成一條龍的形狀盤於屋脊,中國的「龍文化」有什麼寓意?

  • 看看家長對《我要去故宮》的評價


  • 還有眾多教育專家和文化名人對《我要去故宮》盛讚:黃磊、佟大為、關悅、馬東、李小萌、張丹丹、俞敏洪、朱永新、李一諾……(不分先後)

小同學,你一定想了解清朝八旗甲冑和華彩御章吧;

也很想欣賞中國明清時候的宮廷建築之巧、服飾之美,聽聽皇宮裡的歷史風雲;

更想探究關於皇帝玉璽、宮廷首飾累絲和點翠的卓越技藝;

還有多寶閣中目不暇接的珍寶的秘密……


那就把故宮收藏在家吧!親愛的家長,讓優秀的書籍伴孩子成長!自用送禮都很好!本書配套還有10節線上微課,聯繫書店客服直接領取。最先被優質內容吸引住的,或許是家長喲!

《我要去故宮》原價536元,此處團購5折優惠價,還能領優惠券,點擊下面連結【去看看】↓↓↓


此外,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陳麗華,為孩子們編寫了《我們的歷史 全10冊 幼兒趣味中國歷史繪本 寫給兒童的歷史》。

這套書,從盤古開天的神話故事到鴉片戰爭的近現代史,為孩子們生動有趣地講述中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非常精彩,是同類兒童歷史繪本中的權威之作。

原價298元,此處驚喜團購價138元,半價都不到,點擊下面連結【去看看】↓↓↓


相關焦點

  • 《我去故宮看歷史》一套專屬故宮的歷史書!向孩子展示一幅鮮活的故宮畫卷
    這些關於故宮的有趣知識,全都來自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我去故宮看歷史》而這套《我去故宮看歷史》沒有把故宮看作是一座冷冰冰的大房子,而是通過故宮這個場所裡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來讓孩子感受和理解故宮,以及故宮裡的人,和他們的生活、工作等。讓孩子了解,正是因為故宮裡發生的這些事,才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這點從目錄裡就能看出來,比如第一冊中「定都太糾結」「天災和人禍」明朝早期和中期發生在故宮裡的歷史。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600歲的紫禁城將推出哪些大展?這是普通觀眾關注的焦點。王旭東介紹,「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變化,闡釋紫禁城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境界。「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備受矚目的《韓熙載夜宴圖》將登場。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紀念故宮600年,跟大家隆重推薦這一套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包括《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和《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把紫禁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收進書中,可以「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重磅】故宮國際兒童畫展徵集啟動——「你好呀!故宮」我帶著我的作品來見你了!
    我和我的故宮」系列公益課堂,貫徹著蕃茄田藝術對於兒童藝術創新教育的使命「釋放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Hello!我和我的故宮」系列公益課堂自2月4日上線,在上周日迎來最後一期的課堂時光。蕃茄田藝術用12期藝術課程,帶領孩子展開了一系列故宮經典文化故事的學習,2位藝術大師親授教習不同的藝術手法,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創作認識了紫禁城600多年來的多重樣態。
  • 如何與600歲的故宮隔空神交?新城成渝用一場藝術徵集給出了答案
    故宮如何讓故宮裡的建築、服飾、繪畫、瓷器等知識能夠被更多的孩子看到、聽到、學到?如何通過對故宮經典傳統文化的趣味解讀引導並幫助孩子們設計出更多關於中國的創意靈感?是值得社會各界思考的問題。2020年又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時值此特殊時期,新城成渝聯合蕃茄田藝術,在重慶市開展「故宮600周年系列」兒童藝術作品評選活動,邀請3-8歲兒童以「你好呀!
  • 《了不起的故宮》:走,一起穿越去「建」故宮吧
    01 害怕帶孩子去故宮怎麼辦?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是一定要帶孩子去,卻又害怕帶孩子去的,估計故宮會是其中的一個。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進入類似這樣的「活文物」參觀,總會讓父母覺得知識量不夠,因為故宮背後的故事和文化,的確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完,更何況還要用孩子們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 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故宮的入口被稱作「午門」 作為紫禁城最莊嚴的大門,它的地位可是高高在上。午門前可以是皇帝檢閱三軍,也可是皇帝懲罰大臣的地方。 從午門進入故宮,便是太和門廣場,那裡也有去故宮遊玩的最佳拍攝地:金水河
  • 9歲孩子筆記,600年故宮匆匆一瞥,我想要記住這些
    文 ▎ 大C聊育兒 原創上班族媽媽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每到周末就儘可能的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帶孩子玩,讓孩子多融入自然,多與同齡人接觸,這個從孩子出生後一直堅持了9年。這周末帶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去了故宮,雖然故宮去過很多次,但這次有些不一樣,因為有一個講解員姐姐給孩子們一路講解,孩子們一個個都仰著小臉聽的津津有味。
  • 【高中生學習線上講堂】| ​「600歲的故宮正年輕」寫作指導
    600歲的故宮正年輕,這樣的現象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感悟與思考?請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本省實際,給文化旅遊部門寫一封信,並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少於800字。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騰訊開心鼠和故宮出版社打造首款少兒版《故宮月曆》:面向孩子的...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從戒備森嚴的皇家禁苑到面向公眾開放的文化博物館,600歲的故宮如今已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一個超級大網紅。尤其是近幾年,故宮跨界推出的一些創新內容玩法,將嚴肅的歷史趣味化,一度刷爆年輕人的朋友圈。
  •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600歲故宮咋就成了網紅
    記者 史春陽/攝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賣萌表情包上線不到一個月使用量近4000萬次  600歲的故宮變了,變得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時尚,越來越具有「科技感」。無論是「一年賣出10億」的故宮「萌娃娃」,還是在角落裡不被人注意的「大銅缸」,亦或是新晉「網紅」故宮保安「故宮貓」。
  • 600歲故宮何以延續鮮活生命力?《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中找到答案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12月31日晚,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登陸央視紀錄頻道,通過聚焦故宮600年歲月之河中的歷史印痕,發起人們對於故宮的新觀察。2016年,展現故宮匠人修復故宮文物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經播出,便風靡網絡,掀起了對於文物修復的關注。
  • 少兒英語+故宮文化IP 騰訊新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12月2日,故宮出版社和騰訊開心鼠英語共同推出2021《故宮月曆》(少兒版),這是故宮首次推出少兒版月曆。讓孩子們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學習英語知識。在騰訊新文創戰略落地兩年後,騰訊開心鼠英語通過將英語啟蒙學習與故宮IP相結合,在新文創+教育領域展開了一場新的嘗試。
  • 600歲故宮如何防火?
    年近600歲的故宮從明朝建成以來,曾經多次遭受火災。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有了自己的故宮消防排, 2016年中隊被命名為故宮特勤消防中隊。這個編制45人的中隊負責故宮博物院及天安門地區方圓3.74平方公裡的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任務,實現了故宮數十年無火情。
  • 故宮——聽見你的600年》公益音頻節目,多角度...
    節目於9月28日正式上線酷我暢聽APP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平臺,將圍繞多角度故宮文化,向聽眾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文化正能量。公益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是為慶祝世界著名遺產紫禁城600年特別策劃,此次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平臺向全國人民免費播放。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全書分為「風雨故宮人」「深情系故宮」「傳大匠精神」三個部分,呈現故宮人為守護故宮做出的不懈努力。正如單霽翔在書中所說:「有了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想來 600 歲的紫禁城更可以駐顏有術,青春不老,健康地迎接下一個 600 年,再一個 600 年……希望每一位看過這三本書的讀者,都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遺產的厚重底蘊,感受到故宮博物院的文化氣息。」
  • 600歲故宮又上新了!論帶貨,雍正是李佳琦前輩
    不僅如此,以故宮為切口的綜藝、動漫、紀錄片,無不火爆:《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故宮回聲》《我在故宮修文物》……就連故宮裡的貓,都是網絡上的超級大V,出書、出寫真、出手辦,發布會一個接著一個,人氣直逼一線明星。故宮,炙手可熱。
  • 10年去故宮100多次,這位在故宮錄抖音的大叔被200萬粉絲默默愛著
    故宮600歲了,為什麼大殿屋頂上幾乎沒有鳥屎?答案就藏在今天文章裡,大家去找吧。前段時間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人,他叫「只露聲音不露臉的宮殿君」。他總會一邊逛故宮,一邊拿著手機錄小視頻,給網友科普故宮每個角落。物道君找到了神秘的宮殿君。
  •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這位匠人默默無聞堅守7000天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這位匠人默默無聞堅守7000天 2020-09-12 1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