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2021-02-08 五德育兒課堂


國學經典,育兒經驗分享,做智慧家長,

培養有創造力、學習力、幸福力的孩子!

好習慣養成從和孩子一起成長開始!

每天只需要30分鐘,輕鬆培養德才兼備的孩子!

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說是一個在日本留學好幾年的中國學生,23歲,因為向媽媽要錢,媽媽沒給,結果捅了媽媽好幾刀,看著難過。

一直覺得現在的教育光追求高分,但是對於孩子的情商教育太少了,基礎沒打好,所以才會導致目前這麼多的事情發生。

     下面說說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我原來呢是帶著孩子先從三字經開始學,覺得是先從簡單的開始然後再難的。

現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發現最好先從易經學習。

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個圖:

一目了然,我們能從中看出來,經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哪裡?

是不是在樹根?我們看看樹根都有什麼?易經,孝經,道德經,黃帝內經,詩經。而其中,易經為眾經之首。

易經是所有經典的起始,就像上山,是先把孩子抱到山頂視野開拓了再往下走好呢還是從山底往上一點點爬好呢?

有朋友但心是不是學易經的難度較大呢?其實不管是學三字經也好,學易經也好,先從讀開始,先學哪個都是一樣的,至於不認識的字,買帶注音的就好了,在說是家長要一起讀的,還讓孩子擴大了識字量,我們要求的是先讀,通讀,不要求理解,先讀熟再理解然後運用,就象人與人之間交朋友,先認識,再談話,再了解,再深入了解。

面講講易經告訴我們什麼?

易經,共64卦。

第一卦為乾卦,乾為天,為父,為龍,為公司一把手,為家裡的頂梁柱。

第二卦為坤卦, 坤為地,為母,為公司部屬,為孩子家人的安全港。

如果說乾卦是領導的藝術,那麼坤卦則是當部下的藝術,如果當一把手,要好好研究一下乾卦, 如果不是老大, 就好好學習一下坤卦, 最好是兩個一起學,你則上下無憂。一陰一陽之謂道,你將人見人愛,人人擁護。

上下之間,天地有別,在你還不能遊刃有餘的時候,先把自己的位置擺正。

我們看這句: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陰雖有美, 做部下的, 當然也很有本事, 不然你也待不到那個位子。

但是為坤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含之以從王事, 你自己應該含蓄, 不露,盡心盡力去協助領導, 幫助你的老闆,在家裡協助老公,支持他,崇拜他,教育孩子也敬愛父親,只有老闆好了,老公精神了,主人滿意了,你自己才能好。

弗敢成也,你做好了一件事, 不要居功,都是領導的決策,功歸領導,歸公司,歸大家,你們是同一利益體這樣的態度,是: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所以地道,是厚德載物。

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工作中,懂得去協助他人,輔佐上司,敬上,那樣會少多少矛盾,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只是盡力工作,把事情做圓滿,有一個圓滿的結果。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滿意,我滿意,大家都滿意,這就是雙贏思維。

沒有這樣的格局,你會處處受限,處處不如意。

再比如,教育孩子,其實你也是坤道。很多人以為,我是家長,我是老大,我安排的都是為你好,我要求的你必須做到。好好琢磨,其實你只是一個輔助者,引導者,一個支持者。

再看最後一句,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如果一個部屬,不聽領導的話,不懂得輔助,不懂得孩子需要支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有本事,是什麼結果呢?這就是:陰疑於陽,必戰。

你和領導不是同一條心,你居功自傲,或者玩弄小聰明,在家裡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乾坤倒轉,大行乾道,覆霜,堅冰至,頭疼的日子長著呢。當你覆霜的時候,就要看到結果,和乾道對抗,以至于堅冰。怨不得領導不器重你,老公不待見你,孩子不尊重你,那是天對你的懲罰。所以說,易經有預測功能,就在這裡,她幾千年前都告訴我們了。

這些道理,你可能開始讀不懂,但是當你悟到了,你在生活中去遵守,就能讓你立於不敗之地,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經64卦,卦卦對應我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方法,忠告,在這種狀態中,我們應該有的原則,態度,遵守易道的精神,就可以讓我們少犯錯誤,我們讀易經,從易經中總結教育方法,並予指導生活,因為這些原理完全都是源於易經。

這就是我們的讀易,學易的必要性,學會了易經,萬物萬事皆通。

不讀易,不去運用到生活當中,光是到處求助,抱怨,消沉,如同站在電梯門口,走不進去,你就是無法體會到頂樓之人,所領略的風光的。慢慢學時就發現古人真是偉大,幾句話就概括很多的道理。


善隨經典幸福家園是一個授之以魚,也是一個授之以漁的地方。

如果您還在為如何實現家庭幸福而迷茫,還在為如何教育好孩子而困惑,

請跟我們一起來YY跟隨學習吧。

課程不收費,只需要安裝一個YY語音APP即可!掃描課程表上二維碼即可下載安裝,需要幫助請聯繫分享給您的家人。

每天早上善隨老師和一大批精進好學的熱愛經典的朋友在YY31300425頻道等您!

課程每天早上5:00開始,只要來,就一定有收穫,加油!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為什麼要先學易經。
  • 為什麼要學點《易經》?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毛主席:「不讀《易》,不足以解天地!」榮格:「《易經》是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愛因斯坦:「《易經》是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古今中外,眾多偉人名人對《易經》推崇備至。
  • 《易經》為什麼難學?
    學《易經》文化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以宗教文化來評判中國《易經》文化。如果你這樣去學習《易經》,我們就會越走越遠,我們學《易經》的方法就越來越狹窄,同時我們會感覺到《易經》越來越難學。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要學《易經》,首先要懂得怎麼樣去觀看現象,觀察現象,判斷現象,找到它的內在規律。那我們如何通過某一種事物的現象去判斷它的內在規律呢?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今天我問各位一個你們為什麼學習易經?
  • 為什麼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易經?
    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所以才叫做論語,論語就是家常便飯的話。墨子是專門替那個基層的大眾去解釋《易經》的道理。所以,做人先學墨子實幹,然後慢慢走上儒家的路,最後你才可以去進入道家的境界!為什麼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易經?因為,現實世界中,普通的大眾沒有時間與經歷,去正確把握易學。很多人只是道聽途說,僅限於蜻蜓點水,極易誤入魔道。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在歷史上,孔子對《易經》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還有很多人對《易經》也有很高的評價,像醫聖孫思邈就說:「不知易,無以言太醫。」一個醫生沒有學過《易經》,不懂《易經》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醫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說過一句話:「不知易,不可為將帥。」所以之後的統帥,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經》的。
  • 易經:學易先修心,靠你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去修煉
    這時,他才深切體會到,為什麼當初師傅讓他練習站樁3年。這3年的站樁,就是打基礎,就像一棟樓的地基,如果沒有這層基礎,學的所謂招式和套路,都只是花拳繡腿,不是真功夫。而基礎打好,底子紮實,後面學招式和套路,一點就通。我講這個真實的故事,同樣適用學《易經》。
  • 《易經》人人可學,那麼學易究竟要注意什麼?
    為什麼叫《十翼》是因為這本書有十篇,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我倒認為這是孔子的一個希望與寄託,希望這本書能夠插十支翅膀翱翔於天地之間。「潔淨精微」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他的含義卻很廣,「潔淨」包含了哲學和宗教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學了《易經》這門學問,他心裡的思想,情緒的波動,是非常清潔寧靜的,「精微」兩個字則是說學《易》的人要頭腦非常冷靜,所以大家晚上不要讀《易經》。頭腦冷靜睡不著影響第二天工作學習。
  • 為什麼有些人要學習《易經》?不外乎這些原因。你又為何學《易》
    因孔子讀《易經》、編纂《易經》,因此《易經》必然是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之一。也因此,儒家一定是學習《易經》的。學道者通《易》,出神入化雖然,孔子對《易經》的重新整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對於道家來說,《易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道家經典。
  • 想學「逆天改命」?先明白《易經》中的「吉兇悔吝」再說!
    《易經》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明白「吉兇悔吝」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這篇文章,結合我們經常提到的「定數」聊一聊「吉兇悔吝」這四個字。讀完之後,也許你會思考:「我為什麼學《易經》?『逆天改命』究竟是什麼?」如果是這樣,《易經》佔卜的意義又在何處呢?我們都知道《易經》全書對於佔卜的結局大致分了四個方向:「吉」、「兇」、「悔」、「吝」。很多人讀來讀去,卻從未深究過這四字的含義,為什麼呢?因為覺得自己都明白,認為就是對「禍福」的解釋。可《易經》全書,未曾一處言「禍福」,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你總覺得讀不對《易經》
    有許多的人在沒學《易經》之前,覺得《易經》莫測高深,無比神秘,而那些學過《易經》的人又似乎是都帶有某種仙氣,會讓許多的人頂禮膜拜,口口聲聲不離「高人」,覺得自己的水平還不足以去學習如此深奧的學問,只能高山仰止,望洋興嘆。
  • 學易經先選擇方向再立目標,用會這個最笨的學習辦法,遲早會成功
    諸位要明白,學易經首先得正觀念,先不要想著去學,去研究,先當作一種愛好,先了解易經學問的體系框架、邏輯聯繫、基本內容,從最基本的陰陽觀念開始了解,看看自己是否還有興趣,因為說實話,學易經和學國學都是比較枯燥的,很寂寞的,只有了解了這些易學體系之後,你才能去評判自己,在學
  • 為什麼說學《易經》的人下場不好,這句話有其偏面的道理
    那個時代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易經》,因為《易經》在古時候畢竟是有佔筮功能的。所以學巜易經》沒有好下場的言論很可能來源於此。傳說的辯證分析 首先要說的一點是,學什麼做什麼都有結局好的和結局不好的。這跟這門學問或者手藝沒什麼關係,是時勢和人的行為決定了結局。
  • 易經的智慧曾仕強教授易經為什麼淪為算命工具易經三大特性是什麼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周文王在被囚禁在獄中完成了《易經》創作,因此《易經》也被稱為《周易》。文王著易,是因為感悟到人類社會的規律與大自然的規律有很多相通之處。但是,為什麼《易經》從一誕生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甚至成為算命的工具呢?穿越幾千年的《易經》有經歷過哪些坎坷的遭遇呢?請關注本期話題——易經與命運。
  • 《易經》佔卜乃學易之道
    本節討論的是如何學習《易經》的方法。標題所謂「學易之道」的「道」,應為「道路」的道,因為談論的是學習方法,故也為「道說」的道。常聽人說,學習《易經》太難,讀不懂,學不進去。其實這就是方法不對,初學者一上來就去「啃」那些大部頭的文字,是肯定讀不下去的。古人治易,自古就有條定律,叫做「先筮後易,由技入道」。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什麼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瞎子?
    看懂《易經》這本書的人很少,《易經》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本十分難懂難理解的書,可就是這一本書奇書,不管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但是,就是這一部奇書卻被很多人運用著,這樣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典型人物就是算命先生,他們統一被很多人稱之為「半仙」,每個半仙手裡總有著一本《易經》,帶著小帽,穿個小褂,帶著小墨鏡,經常在橋底或者小巷子出沒。疑問就出來了,易經為什麼可以用來算命?為何我們看不透書中的內容,而算命先生卻可以?
  • 為什麼要叫雷神山和火神山?《易經》中雷火交加是什麼寓意?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用「火神山、雷神山」來命名,有沒有什麼講究。這個肯定是要有講究的了,中國傳統,大事小情都要看個日子,而這次並沒有向以往一樣按照地理位置去命名,而是選了兩個「神」去命名,肯定不是隨便取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雷神和火神。雷神雷神俗稱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
  • 《易經》跟《英語》好像很難學,但有人卻用易經的思維把英語學好.
    《易經》產生於孔子和老子之先,這樣我們便可得知,孔子和老子的至神至聖的思想,都是得益於《易經》的啟發。比如,孔子就曾說過:借我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所以,要講中華傳統文化,單講《易經》就可以了。那麼,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從甲骨文開始便有記錄,漢字的創造規律就延續了下來。這就是漢語的《說文解字》。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中醫裡面包括在內陰陽平衡的很多理論,還有中國許多哲學思想都受到易經的影響。易經這麼重要,為什麼研究它的人很少,這是因為易經的表現方式太複雜了,如果你想把易經學會,你就要先搞定64卦,這本身就很難,而且每一個卦的解釋又有很多,你就會發現這更難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現代人很多人喜歡學習易經,但又止步於易經的原因,為什麼?就在這64卦上,因為這64卦太難了!
  • 易經為什麼能夠預測,其依據是什麼?
    易經是一門比較古老而複雜的文化,也是中國經典之首,它的覆蓋面非常廣,可以說覆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易經上有句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我們天天都在用,只是不知到而已。比如起名,需要看看八字,擇日,以前結婚,很麻煩啊,先看看八字合不合,然後再選日子,當然了擇日也是門學問。現在一般大樓動工都找人看看。軍事上,三十六計,孫子兵法,都有易經的影子。我們先講一下易學預測的理論根據,你說易學準,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