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翻拍韓國電影評分普遍偏低,是導演真不行,還是觀眾有偏見?

2020-09-27 方舟電影說

近年來,中國翻拍外國電影的例子越來越多,其中韓國影片由於情節跌宕曲折、引人入勝,佔的份額最為巨大。

《我是證人》《重返20歲》《外公芳齡38》《捉迷藏》《小小的願望》《大人物》龍蝦刑警《破·局》《你是兇手》等劇本,都來源於韓國。

無獨有偶,這些翻拍電影的豆瓣評分普遍比原版低。

像7.1分的《重返20歲》已經屬於鳳毛麟角,其他一眾影片的評分大多徘徊在5~6分之間,還有些甚至跌破5分,儼然翻成了一部爛片。

問題出在哪呢?首當其衝的就是導演和編劇。

首先,由於國情不同,韓國原版電影的尺度相對較大,搬到國內之後勢必會改頭換面。

但恰恰有些畫龍點睛的驚豔之處,就依賴於情節的大膽鋪張。一旦做出改編,人物的行為動機就顯得生硬,故事線的邏輯也變得不合理。哪怕演員用自身的演技盡力去彌補,也掩蓋不了劇本改版後的漏洞。

這,是國內翻拍電影的通病,難以迴避也難以更改。

既然知道這一點,遇到哪怕再優秀的大尺度劇本,翻拍這個舉動本身就如同逆水行舟,你得傾注比原版導演還多的精力,才能讓翻版作品不那麼掉份兒。

說到這兒,確實得誇一誇《大人物》

這部電影已經從各方面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原版韓國電影《老手》,將各種社會痛點、陰暗面展露無疑的同時,又將它們做了本土化的處理;看起來既過癮又不違和,所以相對來說它的評分也是較高的。


其次,鏡頭、臺詞的重現總有僵硬感。

翻拍的導演似乎總想複製原版電影的每一個經典畫面,殊不知這種「依樣畫葫蘆」的做法在小學考試裡還行得通,到了高階藝術層面裡只會顯得幼稚難堪。

同樣的鏡頭,同樣的臺詞,從韓國人嘴裡說出來效果拉滿,但換成國內演員就沒法達到這個程度。

為什麼?是國內演員低人一等嗎?當然不是。說白了,還是改編的功力不足。

這就好比水平高的翻譯大師,能將外國文學著作化為美麗的中華文字;而普通尋常的譯者,翻譯出來的東西帶著濃濃的翻譯腔,一看就讓人直皺眉頭。

那麼翻拍電影評分低還有沒有別的因素呢?

方舟君認為是有的,就是觀眾

不少看過原版電影的觀眾,心中會存留一種固有印象,再去觀看翻版時,這種固有印象便會從中作祟。

翻拍得像的部分,潛意識會說「這不就是抄嗎,誰不會呀?」翻拍得不像的地方,潛意識又會認為「這可比原版差遠了。」

說來慚愧,在觀看《我是證人》、《大人物》這兩部電影時,已經看過原版的方舟君也覺得各種不舒服。其實演員的演技、編導的功力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翻版電影對我們記憶刷新和覆蓋的過程罷了

反過來,拿《小小的願望》(改名前也叫《偉大的願望》)為例,筆者是先看的中國翻版再看的韓國原版,不但覺得翻版拍得不錯,甚至還覺得原版看起來有些違和。說明人腦對既定記憶的保護機制,大概是真實存在的。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部分觀眾就是純粹的偏見了。

「我沒看過韓版,但我就是覺得國內翻拍的垃圾,韓版的牛逼」、「外國文化要比中華傳統文化逼格高」等類似的扭曲理念,在他們的骨髓裡根深蒂固。歸根結底,這種文化自信的缺失是一種自身文化素質低下的表現:

恰恰是因為他們領會不到文化的內涵,才會對生養自己的這片熱土嗤之以鼻,才會把崇洋媚外當做高檔行徑來無腦吹捧。

這類群體不僅可惡,而且可悲。而被這樣的人群拉低評分,也只能說是翻拍方倒黴。

最後,可能有小夥伴認為翻拍電影評分低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演員不行。

客觀地說,在筆者欣賞過的近10部影片裡,國內翻版演員的演技都基本在線,並且其中不乏演技炸裂的老戲骨。

比如王千源,《大人物》裡的警察演得痞帥,《破·局》裡的反派又讓人毛骨悚然,每個角色都詮釋得暢意淋漓。

即使是一些以顏值聞名的年輕演員,比如鹿晗、彭昱暢、楊子姍等等,在各自作品中也表現出了上乘的演技,只要不帶偏見認真觀賞,相信你也會有此感受。


總結來說,翻拍電影要得到和原版一樣的認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面對像《誤殺》這樣成功的例子,導演們要學習,觀眾們更要包容,否則久而久之,便沒有人再去傳輸、引進優秀的外國作品了。

原創固然重要,但借鑑亦必不可少。願接下來的中國電影市場裡,翻版影片也有屬於自己的一道光。

大家有沒有看過中國翻拍其他國家的電影呢?你認為翻拍的怎麼樣?

更多良心電影資訊,請關注【方舟電影說】!

相關焦點

  • 憑什麼中國翻拍韓國電影評分就變低?導演有問題,觀眾也有偏見
    近年來,中國翻拍外國電影的例子越來越多,其中韓國影片由於情節跌宕曲折、引人入勝,佔的份額最為巨大。無獨有偶,這些翻拍電影的豆瓣評分普遍比原版低。其實演員的演技、編導的功力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翻版電影對我們記憶刷新和覆蓋的過程罷了。反過來,拿《小小的願望》(改名前也叫《偉大的願望》)為例,筆者是先看的中國翻版再看的韓國原版,不但覺得翻版拍得不錯,甚至還覺得原版看起來有些違和。說明人腦對既定記憶的保護機制,大概是真實存在的。
  • 一部比一部差,中國導演翻拍韓國電影的底線到底在哪?
    今年九月份,中國上映了一部翻拍自韓國的青春性喜劇電影——《小小的願望》影片翻拍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由田羽生執導,彭昱暢、王大陸以及魏大勳主演,豆瓣評分僅僅只有5.1分,而原版豆瓣評分為7.4分。在票房方面,《小小的願望》拿下了2.6億票房,看上去不錯,這種靠劇情取勝、沒有特效的電影成本應該不會很高。
  • 《大贏家》口碑不及《率性而活》,翻拍電影何時有出路?
    《大贏家》之所以在口碑上趕不及《率性而活》除了因為情節上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要命的問題就是觀眾。觀眾們對於這類的「翻拍片」潛意識中存在著偏見!觀眾們之所以對「翻拍片」存在著偏見,主要的原因還是翻拍片自作自受。國內每年都有不少的翻拍片,有翻拍日本的,有翻拍韓國的,也有翻拍泰國的等等,其中主要還是以韓國影片居多,因為韓國影片中國的口碑一向都非常的不錯。
  • 2019豆瓣評分最高日本電影竟翻拍自韓國,今年中國翻拍網友卻很慌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電影有趣的前世今生。電影海報電影名:陽光姐妹淘 SUNNY 強い気持ち強い愛豆瓣評分:8.3劇情簡介:90年代的日本,6名女子高中生組成了「SUNNY」,一起經歷了美好的青春歲月,更希望可以一直在一起…轉眼20年過去
  • 今年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竟然翻拍自中國!
    翻拍在電影圈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跨越國界,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最熱衷翻拍的除了我們,就是隔壁韓國了。今天熊要介紹的,是韓國翻拍咱們的——毒戰導演: 李海暎編劇: 鄭瑞景 / 李海暎主演: 趙震雄 / 柳俊烈 / 金柱赫 / 金成鈴 / 樸海影片在韓國上映,8天就突破了200萬觀影人次,最終拿下500萬人次的票房,順利從《死侍2》、《復聯3》、《侏羅紀世界2》裡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今年到目前為止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
  • 翻拍太子妃升職記 原來這些劇都是韓國翻拍中國的
    原標題:太子妃升職記將拍韓劇 細數那些年韓國翻拍的中國電視劇據稱這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之後還將針對中國劇集、電影等進行合作。可能觀眾對國內電視劇改編韓劇比較熟知,而其實華語劇在韓國也是根基深厚,多年來,韓國的影視圈引進了大批國內熱劇。《步步驚心·麗》
  • 講個笑話,中國翻拍了韓國經典電視劇《搞笑一家人》
    中國版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低到了3.1分,可見觀眾對這部劇失望透頂。那麼我們來看看韓國版的這部劇在豆瓣上是多少評分。韓國版是的,你沒有看錯,韓國版的《搞笑一家人》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6分,可見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程度,也足見這部劇的經典之處。
  • 《捉迷藏》原來翻拍自韓國電影?你絕對想不到這些電影也都是翻拍自韓國電影!
    >以往的中韓合拍電影,核心部分都由韓方在主控,包括導演,編劇,甚至攝像等,所以電影成品不合中國觀眾胃口也很正常。但今年開始,這種由韓方佔主導的拍攝模式開始變弱,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導演掌控大局,決定整部電影的走向。今年暑期上映的犯罪懸疑題材電影《驚天大逆轉》雖然有韓國團隊參與拍攝,全程也在首爾取景,但卻由中方投資製作,導演、編劇、攝像等電影主要拍攝團隊全部來自中國,所以觀眾也非常買帳,該電影最後票房口碑雙豐收。
  • 盤點那些被翻拍的經典韓國電影
    而翻拍的作品是青出於藍還是不盡如人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幾部吧!由金知雲導演的黑色喜劇。相關閱讀解析韓國電影通用的8大公式韓國電影現海外翻拍熱潮盤點那些被中國翻拍的經典韓劇被翻拍的美國版《老男孩》成了一部動作娛樂片。有觀眾苛評道:「為殺戮場景感到十分可惜…」
  • 美隊3終結超長淡季,韓國導演南橘北枳,國產片怎麼還是不行
    所以,2017年進口片分帳配額若進一步擴大,國產片的製片公司當然會叫苦不迭,但院線、影院則一定是熱烈歡迎——並不是說影院經理偏愛好萊塢電影,而是作為經營者,有更多產品選擇更有主動權,三四月若不是《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相信影院經營的局面將會更加被動。
  • 「大贏家」是翻拍還是抄襲?韓國電影「率性而活」
    《率性而活》是由羅熙贊執導,張鎮編劇,鄭在泳、孫秉浩、李漢威主演的喜劇動作電影,該片於2007年10月18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警察署長策劃了一起奇特的銀行搶劫案模擬演習,因為意外卻變成了一場驚動全國的「大事件」的故事3月20日20時,由於淼執導,李瀟、於淼、王思編劇,大鵬、柳巖、代樂樂、張子賢、田雨等主演的電影《大贏家》上映。影片中,在銀行同事們眼裡,嚴瑾(大鵬飾)是個十足的怪咖,凡事認真恪守原則,總是得罪行長,以至於連累大家獎金泡湯。
  • 翻拍的韓版毒戰沒有港版的好看!網友:演員不錯,導演不行呀!
    這叫翻拍嗎?比起杜琪峯的原案,已經是兩個故事了吧,頂多算部分「借鑑」,可惜導演水平有限,打也打不精彩,鬥也鬥不兇狠,色也色不誘人,整體節奏不好,人物偏醜,文戲扁平,武戲無味,沒擺脫韓國罪案片的一貫套路,可以拖著快進看。另,韓國人依然熱衷於妖魔化中國,是羨慕嫉妒中國有錢嗎。吸毒吸傻了吧,大庭廣眾脫衣服還問胸大不大。
  • 翻拍韓國原作,華語片為何口碑一般?近年尷尬頻現
    口碑  從豆瓣評分來看,8部韓國原版電影平均分是7.55分。  中國翻拍版本只有5.65分,還沒有達到及格線。  翻拍的8部中國電影中,評分最高的是五百執導,王千源、包貝爾主演的《「大」人物》,評分6.6分,也是與韓版分數差距最小的,只比原版的《老手》低1分。
  • 《初戀這件小事》也要翻拍中國版了!目前還有什麼電影不是翻拍的……
    翻拍接二連三 《初戀這件小事》也要有中國版了日前,《初戀這件小事》出現在了總局公布的4月中旬電影項目備案中,根據公示中的劇情梗概描述,該片翻拍自泰國同名青春片。泰國演員馬裡奧當初憑藉片中阿亮學長這一角色成為人氣偶像。
  • 觀眾的「雙標」,或成韓劇評分普遍「虛高」的關鍵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粉絲也好,對韓國影視劇文化感興趣的觀眾也罷,自然也就不免會放鬆打分的標準。甚至有很多粉絲都沒能完整地看過全集,就以"鼓勵愛豆"之名給作品打上了五顆星,更是有不少觀眾在剛看到演員陣容亦或是編劇導演時就火速打了高分,還評論稱:"一看陣容就很值得期待。"
  • 盤點十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有的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隨著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如何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和攻克的巨大難題。翻拍是在影視創作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導演們公認的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的最佳「捷徑」,包括本土影視作品翻拍及國外作品翻拍兩大類。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吧。
  • 盤點十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有的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隨著我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如何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們必須思考和攻克的巨大難題。翻拍是在影視創作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導演們公認的與國際電影舞臺接軌的最佳「捷徑」,包括本土影視作品翻拍及國外作品翻拍兩大類。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翻拍自國外電影的作品吧。
  • 翻拍電影死於照搬
    豆瓣評分開局5.9,當日迅速跌落至5.2,目前維持在5.1。大量負面口碑中,最不能讓觀眾接受的便是對韓國原版影片無差別的翻拍。看過中韓兩版的觀眾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彷如觀看一幅「精準」的美術臨摹作品。兩部電影的整體故事脈絡,劇情走向幾乎完全一致,部分臺詞對白、分鏡構圖也分毫不差。
  • 韓國殭屍災難片《釜山行》將被翻拍成英語電影
    韓國殭屍災難片《釜山行》將被翻拍成英語電影 時間:2016.12.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豆瓣電影評分崇洋媚外嗎?細數豆瓣的五大偏見
    :在一般情況下,將外國電影普遍調低1分,將國產電影普遍調高1分,豆瓣評分將更加公正合理。 2.國產商業大片普遍偏低受傷害最深的是陳凱歌和張藝謀兩位大導!,無論從哪個專業角度看分析,除了《長城》,其餘影片都不能稱為爛片,然而評分都很低,連麥可·貝的《變形金剛4》都有6.6分,這可是被中國廣大網友吐槽劇情爛到掉渣的一部電影,IMDB評分也僅有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