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推送,對於我,也許是一個新的開始。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做很多事情時,都帶著很強的目的性,功利心。我做了什麼什麼,我就希望外界給我什麼什麼回應,或者外界會因為我做了什麼,而對我另眼相看。又或者因為我做到什麼,別人就可以對我有好印象,喜歡我,接納我。
最近,越來越多時間花在向內看,我決定對自己負百分百的責任後,我發現以前的目的性和功利心開始減弱了,不能說馬上就完全沒有了,而是不再對於外界的反應有期待和控制欲了。
所以我現在反而輕鬆了很多。比如寫推送,我可以隨意地寫自己想表達的,也不去想看的人會不會喜歡,會不會想看,會不會覺得無聊,會不會覺得我寫這些身心靈的感覺神神的。也不會去想,我要在多少時間內要寫多少多少推送,然後可以漲多少多少粉。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第一次做一款麵包做了三次,才準備發推送。不是因為害怕我第一次做得不夠好讓別人知道,而是我自己想去探索,這其中是我哪裡可以再有改進嗎?我進行不同的嘗試是不是可以有更多有趣的收穫。所以,在這篇推送裡,我會記錄自己三次製作的過程和經驗,文章會比較長,友情提示。
進入正文,設計這個配方的初衷,我是想試試燙麵法做的全麥吐司口感怎麼樣,還有我家裡的奶油奶酪再放也許就要壞了,所以就設計了這個配方。
燙種全麥奶酪吐司
燙種: 主麵團:
全麥粉 180克 高粉:420克
水 216克 黑糖:40克
黑糖 12克 蜂蜜:12克
鹽 1.2克 鹽:9克
黃油 12克 鮮酵母:7.5克(新手建議9克)
水:230克
黃油:20克
製作流程:
1.提前一天晚上做全麥燙麵。把燙麵配方中除了全麥粉以外的材料稱在小鍋裡,加熱到液體完全沸騰,把液體衝入全麥粉中,用刮刀攪拌到沒有乾粉即可。正常高粉燙麵製作好後像一個QQ彈彈的麻薯,但是全麥粉製作的,反而是鬆散的,也有一點Q彈,但是感覺不一樣。所以如果做出來是鬆散的,不用怕,它就是這樣。燙麵做好後包保鮮膜,放涼後進冰箱一晚。
上圖就是全麥燙麵冷藏了一個晚上的狀態。
2.第二天,黑糖打磨成粉,主麵團的酵母黃油單獨稱,主麵團的其他原材料稱到打麵缸裡。
佳麥廚師機3檔3分鐘(如下圖),加全麥燙種和酵母。
3.佳麥廚師機3檔4分鐘讓原材料吸收水分融合,加入燙麵後,麵團會變下圖這樣,不用害怕。
4.佳麥廚師機5檔攪拌3分半鐘,到八成筋,拉膜檢查,膜比較薄,破洞邊緣有點鋸齒。檢查後加入提前切片適當軟化好的黃油
5.佳麥廚師機3檔攪拌2分鐘吸收黃油
6.佳麥廚師機5檔1分鐘,麵團到10成筋。麵團整體比較均勻光滑,手感微粘。拉膜檢查,膜均勻,破洞邊緣基本光滑,膜不要太薄,太薄可能是打過。
7.麵團滾圓放烤盤,北鼎烤箱發酵功能,28度發酵50分鐘。
8.麵團翻面,然後繼續28度發酵30分鐘。翻面不是只把麵團翻個面,具體看下面步驟圖。
先從烤盤倒扣到操作面板
左折過來,右折過來
上,下再折
然後再把麵團翻個面,讓折的部分壓在底部
再把麵團放回烤盤
發酵30分前後大小對比。
8、一次發酵結束後,麵團平均分割成6個,滾圓鬆弛15分鐘。我第一次做總粉量只有500克,所以做出來成品偏小。
9.一次擀卷,擀卷後繼續鬆弛15分鐘。操作會比較粘手,需要適當撒手粉。
10.奶油奶酪切小丁,每個卷準備30克分量的奶油奶酪。其他奶酪也可以,奶油奶酪的話很適合家庭自己做的時候使用,保質期短但是口感和味道都更好。
11.二次擀卷,麵團擀長後翻面,包奶酪丁,底部留出一部分不要放奶酪。正常捲起即可。
12.32度進行二次發酵,因為奶酪是冷藏的緣故,所以二次發酵時間比較長,沒法提供一個具體時間,發酵到模具8.5分滿左右
13.吐司大概發酵到6成高度時,烤箱需要提前預熱。發酵合適後,北鼎烤箱上火185度,下火230度,烤23分。
這一次我做的總粉量只有500克,也就是按配方比例,全麥粉150克,高粉350克,成品高度偏矮。所以這兩個吃完後,我又做了第二次。打面步驟完全一樣,就略去不表。一次發酵我嘗試了一個調整。麵團攪拌好後,我把麵團滾圓後,放在不鏽鋼盆裡,進行一次發酵。
第二次做,主麵團的水我用了冰水,打好溫度偏低,24度,盆裡發酵了60分鐘。拿出翻面,翻面方法跟上面一樣。翻面後繼續發酵30分鐘。
分割177克每個,分6個大麵團,按這個重量的話會多一個小麵團。滾圓後鬆弛15分鐘。如果不想多這個麵團,直接分割188克一個大麵團。
6個大麵團一次擀卷繼續鬆弛15分鐘。小麵團包奶酪,麵團多重就包重量一半的奶酪丁,包好二次發酵。
二次擀卷後,一樣翻麵包奶酪丁,然後32度發酵到模具9分滿。這次麵團量多了,所以需要發酵到9分滿,麵團最高點大概距離模具一釐米。
烤箱一樣提前預熱,上火185,下火230,烘烤23分鐘。(這是低糖吐司盒的時間,如果使用三能普通土司盒,烘烤時間可能需要加長到28分鐘。)
這次的高度比較正常,但也不是高個子。不過好好吃啊,比第一次做的更好吃。
多的小麵團烤的小餐包,一樣非常好吃。如果有興趣的同學,烘烤是上火225,下火190,烤12分鐘。
本來,進行到這裡是可以結束了。但是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全麥粉做的燙種,會影響吐司高度,我還想驗證一下,所以我又調整了配方,做了第三次。
高粉燙種版配方
高粉燙種: 全麥水解種: 主麵團:
高粉:180克 全麥粉:180克 高粉:240克
水:210克 水:180克 黑糖:40克
黑糖:12克 蜂蜜:12克
鹽:1.2克 鹽:9克
黃油:12克 鮮酵母:7.5克(新手建議9克)
水:70克
黃油:20克
製作流程:
提前一晚製作高粉燙麵和全麥水解種。高粉燙麵,除高粉外所有材料稱到小鍋,煮到完全沸騰,衝入高粉,刮刀攪拌到無乾粉,包保鮮膜,放涼後冰箱冷藏一晚。全麥水解種,全麥粉和水混合,刮刀攪拌到無乾粉,密封冰箱冷藏一晚。
全麥水解種,主麵團除酵母黃油外材料稱缸裡,佳麥廚師機3檔2分鐘。
3.加入酵母,燙種,繼續3檔攪拌4分鐘
4.轉5檔攪拌3分半鐘,到8成筋,加黃油
5.轉3檔2分半鐘吸收黃油,再5檔1分鐘,到10成筋。
注意:8成,10成的膜不一樣。
本次打好面溫24.7度,一次發酵北鼎烤箱,28度發酵70分鐘。
6.分割麵團,177克每個6個,同樣多一個小麵團。鬆弛20分。
7.6個大麵團一次擀卷繼續鬆弛20分鐘。小麵團包奶酪,麵團多重就包重量一半的奶酪丁,包好二次發酵。
二次擀卷後,一樣翻麵包奶酪丁,然後32度發酵到模具9分滿。這次麵團量多了,所以需要發酵到9分滿,麵團最高點大概距離模具一釐米。
北鼎烤箱,185度,230度,23分鐘。本次成品高度介於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
哇,好長好長的一篇文章。能看到這裡的都是好學的寶寶,給你一個大大的贊。
我再稍微總結幾句:
按配方分量做,希望麵包高的,就分割188克每個,不要留小麵團。按第一個配方做,吐司高度會最高。
第二個配方是高粉燙種,吃起來口感更佳Q彈,但一點都不硬,保水性更好,也就是說,更好吃。
天氣比較熱了,主麵團的水要冷藏或者製作過程要綁冰袋。
奶油奶酪包得夠多,吃起來才滿足。如果你想多包也可以。但是冰的奶油奶酪會降低麵團溫度,二次發酵變慢。
用奶油奶酪比高熔點奶酪丁更好吃(我覺得),如果你想用其他奶酪丁也可以。奶油奶酪保質期短,開了就儘量儘快用完,除了做芝士蛋糕,這樣消耗的速度也還可以。
大家喜不喜歡這樣的麵包菜譜?喜歡的話留言點讚讓我知道,我會考慮多多出品。
也歡迎大家給我交作業。
我的新浪微博時:暫時叫母姬。
交作業拍照片在新浪微博@我,我看到的話,可以幫你點評作業
相似麵包菜譜:
吐司不香嗎?香,香,真香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