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太空船9次成功,日本打算利用「星門」空間站,進行載人登月

2020-12-23 國策

H-II運載飛船是日本研發的一款無人太空飛行器,日本研發該飛船的目的,是為了給日本實驗艙「希望」號運輸補給。據了解,在2009年7月17日的時候,日本首艘H-II無人太空船就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對接任務。日本H-II無人太空船的外形呈圓筒狀,能裝載約6噸的貨物,在完成補給任務後,它能從空間站脫離,並在衝入地球大氣層時燃燒殆盡。

據日本媒體9月14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發的H-II無人太空船,已經完成了第九次為國際空間站運輸物資補給的任務,這使得日本的國際形象大幅提升。截止到目前為止,日本使用H-II無人太空船,總計向國際空間站運輸了大約50噸物資,這讓日本贏得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好感與信任。日本媒體指出,H-II無人太空船的出現,為日本載人航天做出了重大貢獻,甚至為日本的首次載人登月任務奠定了基礎。

根據資料顯示,在2021財年的時候,日本就準備在H-II無人太空船的基礎上,開發出新型飛船「HTV-X」,而這種新型飛船的載荷,就比H-II無人太空船高出了1.5倍,它擁有更大的燃料箱和太陽能電池板,這使得「HTV-X」飛船的飛行時間大幅增長。對此,日本方面就認為,依靠「HTV-X」飛船,日本的載人登月任務成為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載人登月的事情上,日本還和美國展開了合作,今年7月份,日美便發布了一份聯合探索聲明,表示:日本研製的「HTV-X」飛船,將會為美國製造的「星門」空間站運送補給。按照美國的計劃,「星門」空間站能夠降落月球,所有的太空人都可以通過「星門」空間站,登陸月球。日本的「HTV-X」飛船為「星門」空間站提供補給,那麼就意味著「HTV-X」飛船,也可以將日本太空人運輸到「星門」空間站中,然後通過空間站登陸月球。

所以日本方面就表示:日本完全沒有必要開發重型火箭,只要修改「HTV-X」飛船的設計,使其具備載人功能就行了。擁有了「HTV-X」飛船,日本等於是抄了近路。當然,想實現這一切,美國的「星門」空間站是關鍵,如果美國無法研製出「星門」空間站,那麼日本就算研製出了「HTV-X」飛船也無濟於事。畢竟,美國的「星門」空間站才是登月的關鍵。

相關焦點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成功利用其載人龍飛船將第二批太空人送入太空。北京時間08:27分,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當前的任務,是要完成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1996年6月,野口聰一被JAXA選為太空人候選人後前往NASA詹森航天中心進行太空人培訓。野口聰一擁有豐富的太空行走經驗。   SpaceX Crew-1成功發射後,野口聰一將是首位同時乘坐過太空梭、聯盟號和龍飛船的非美籍太空人。
  • 恢復號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第一飛
    再比如,與太空探險公司聯合推出全新路徑的私人太空遊第一飛,最早2021年底,實現4名太空遊客搭乘載人龍飛船、為期3~5天的自由太空飛行,不造訪國際空間站,而是飛到800~1000公裡的更高軌道,相當於空間站軌道高度的兩三倍。
  • 2024年載人登月或延期?新法案或改變時間表,將研究載人登陸火星
    時至今日,我們人類再次提到要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其中一個項目就是美國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並著手打造月球軌道空間站,為未來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雖然,新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等設備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延誤,但是總體還是取得了進展,運載火箭的核心級已完成組裝,準備測試。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 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3時22分,SpaceX公司用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運送兩名太空人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火箭一級也實現了成功回收。 這也是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以來,首次在美國本土開展的載人航天任務。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 嫦娥5號返回地球後,我國載人登月提上日程?觀察人士發表看法
    到此,中國在2004年制定的探月工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我國的載人登月是否會提上日程,儘早實現載人登月呢?有觀察人士的看法是中國國未來十年大概率不會優先考慮載人登月,核心原因:中國十年內載人登月科學價值很低。
  • 1972年12月19日,最後一次登月計劃結束,下次人類登月是什麼時候
    而在2018年9月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說,已向國會提交報告,計劃最早2023年實現載人繞月飛行,2030年前再次登月,對月表展開科學考察,並尋找水等太空中的稀缺資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發布了有關其新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長篇報告。
  • 星鏈三發,星船受挫,SpaceX 的太空備忘錄 2019
    由線到面的天基網際網路鳴響新年的禮炮之前,SpaceX 以火箭 52 次連續發射成功的戰績再次刷新了全球運載行業的新記錄。在 2019 年完成的 13 次發射任務中,獵鷹 9 號承擔了 11 次發射,另外 2 次出動的是由三臺核心助推器並聯而成的重型獵鷹。
  • 日本為何捨近求遠,讓隼鳥奔赴3.5億公裡之遙的小行星「挖土」?
    但在重量(9.4公斤)不及我國(173公斤)。02 日本第一位太空太空人毛利衛:1992年參加美國「奮進」號太空梭任務,比我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隨神州五號升空早11年。美蘇兩國的登月之爭從此發端,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從1961—1972年的11年間,美國前後共進行了6次登月,耗資高達250億美元。巨額的經費投入讓蘇聯難以為繼,載人登月競賽以蘇聯的失敗而告終。在這場載人登月的太空競爭中,美國成功拖垮了蘇聯的經濟,完全達到其壓制對手的戰略目的,之後,美蘇再無登月記錄。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美俄之間又將引發一場太空競賽
    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以來,俄羅斯成為唯一一個能夠將太空人運送到國際空間站的國家。但是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3時22分,SpaceX的龍飛船載人發射之後,打破了俄羅斯長期的壟斷地位。太空梭的概念1961年至1972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可謂是非常成功,他們對太空探索充滿了信心。但是,阿波羅計劃期間總耗資達到了驚人的254億美元,如果以今天的標準來換算,那將是驚人的1530億美元。因此,美國下一階段的太空計劃將採用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的組件,太空梭的概念就是從這裡開始。
  • SpaceX將首次執行載人航天任務 開啟商業太空探索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5月27日,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將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任務,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兩名太空人進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自2011年以來首次從本土送太空人上太空,該任務也標誌著美國將進入商業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 無人回收船部署到著陸區 SpaceX準備回收載人龍飛船太空艙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夏令時5月27日星期三下午4點3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Demo-2試飛任務即將開始。這次發射創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第一,SpaceX也在為助推器和太空艙回收做準備。
  • 載人航天未來兩年11次發射,中國進入「空間站時間」
    明後兩年,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發射任務,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預計實施11次發射。據中國青年報今年5月報導,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表示,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空間站的建設是有人在軌參與的建設,航天員出艙和利用機械臂都是建設空間站的重要手段。從核心艙階段開始,航天員將承擔不少任務。
  • 世界商業航天劃時代創舉,「載人龍」首次將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獵鷹9火箭成功將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 時22分,美國SpaceX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使用獵鷹9火箭,將搭載有兩名航天員羅伯特·本肯和道格·赫利的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前往距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執行代號為Demo-2 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 剛剛,SpaceX將這4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川普、拜登發推祝賀
    它證明了科學的力量,也證明了我們利用創新、獨創性和決心所取得的成就。我與所有美國人和日本人民一起祝願太空人們旅途順利。」 野口宗一 55歲的野口宗一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太空人,這是他的第三次太空之旅。
  • 臺太空工程師:大陸嫦娥探月 臺灣可以搭便車
    無論最後成敗,這是全中國人都引以為傲的日子,據悉今後十多年內,只有中、美兩國,能夠獨立實現載人登月。自美國1969年7月「阿波羅」Apollo 11號成功載人首登月球,前蘇聯於1972及1976兩度發射無人飛船,帶月壤回地球後,43年來人類迄未再有登月活動,嫦娥5號是最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