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都十分看重「冥婚」?這種婚姻究竟有何意義?

2021-01-18 小魚仔仔說歷史

人在世上註定要結婚,況且是在看待婚姻很重的中國,結婚從古至今一直在延續,結婚的目的不是延續後代,而是結婚可以表達男女雙方都很恩愛。當然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是活人的結婚,但是其實歷史上是有死人結婚的,我們叫這些死人結婚為冥婚。

冥婚俗稱「鬼婚」,是男女雙方或其中一方死亡的婚姻形式。其實簡單地說就是給死去的男或女找一個配偶。這些冥婚是針對於年紀輕輕沒有結婚就去世的男女,古時認為如果沒有進行婚姻,那麼他的「鬼魂」就會感到空蕩。便會從「陰間」出來,來到人間使人民不得安寧。於是就為了人間的安寧,就出現了冥婚。冥婚的男女訂婚後雙雙死亡,雙方父母會舉行婚禮,完成後舉行喪禮,將雙方的棺材合葬於一體。有的雙方生前並無婚約,死後由父母出面找媒人說合成婚,選擇吉日遷棺合葬,並舉行一定的儀式產也有訂婚後男的死亡,女的到男冢與「木主」拜堂成婚,並為男方守寡。

說起冥婚,其實冥婚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它在幾千年的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更有著名的人物也使用過冥婚。曹操有一個兒子,他的兒子叫曹衝,小時候,我們只學過一篇叫《曹衝稱象》的課文,那便是我們對於曹衝的所有記憶。

他在當時被人們稱為神童,曹操十分的喜愛他的兒子,但是他的兒子在早年就去世了,曹操十分痛心,曹操就給他兒子進行了冥婚,為了不讓兒子在陰間過的孤單于是就找了去世的小姑娘和他兒子合葬起來了。曹操也主持過冥婚,可想而知當時冥婚的習俗是有多麼盛行。

冥婚最盛行是在宋朝,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當時只要是沒有結婚去世的都必須有一場冥婚,而元代只是跟隨了宋代,但在元朝冥婚並沒有那麼的流行了,到了明朝有的女孩子把自己保護起來了,不會被冥婚所守寡,這時人們對冥婚已經開始有些排斥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發現冥婚是愚昧無知的,但在如今還是有些偏遠的地方在舉行著冥婚,他們的封建迷信還尚且存在。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愚昧的迷信活動終將消失。

相關焦點

  • 新娘子「三天回門」,這習俗有何講究?古人想得十分周到
    結婚是一件非常喜慶又幸福的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事之一,迎娶自己心愛的姑娘,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當然,儀式感對於女孩子,沒有不喜歡的,儀式感越重,證明該女子越重要。從古至今,我國傳統的結婚儀式,有很多規矩,要遵守很多禮儀,新娘子「三天回門」習俗,流傳到了現在,這習俗究竟有何寓意?
  • 是什麼讓這種禁俗依然存在?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真相?揭露冥婚
    考古學家們認為可能正是因為武丁對於婦好這種特殊的感情,可能是相愛之深,也可能是相敬如賓,又或者是武丁對於婦好的離去難以釋懷,所以才會婦好安排了冥婚,希望已經逝去的商朝先祖可以在陰間庇佑婦好。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說法,陰陽交融也常常被用來描述男女之事。
  • 三國劇《虎嘯龍吟》的最後一集為何是冥婚?
    若說劇中哪一場是最有創意的,就不得不說一下,佔了最後一集整整一半篇幅的這場「冥婚」。魏晉時期冥婚比較流行,據記載曹操就曾為早殤的小兒子曹衝舉行過冥婚。但當時的冥婚基本上婚配雙方都是已亡故的未成年人,且因為有違人倫,一直以來屬於官方主流所禁止的範疇。而一生一死舉行冥婚的例子,雖然在一些志怪筆記中有所體現,但具體的關於操作層面的史料記載太少了。
  • 歷史上的冥婚有多殘忍?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在中國古代,有這樣一種習俗,有些人家心痛子女年幼早逝,會選擇為死去的未婚者尋找配偶,這種所謂的習俗被稱之為「冥婚」,也叫「陰婚」。據傳,這種習俗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流行了,甚至在而後中國封建發展的幾千年之中,這種習俗都沒有消失,反而一直流傳下來,甚至受到了一些統治者的支持和倡導,曹操就曾經為夭折的小兒子曹衝聘甄氏亡女與之合葬。為何古代冥婚盛行?
  • 顧春軍 | 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冥婚
    但是楊貴福也說:「配幹喪是祖輩遺留下來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冥婚這件事,雖然是迷信,也可見人們對於婚姻的看重。總以為未婚而死,是人生的不幸,故即在冥間,亦須為覓配偶。」(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紅白喜事,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兩件大事情。紅喜事就是婚禮:「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 冥婚這個習俗和道教有關係嗎?
    冥婚算是一項頗有名氣的「習俗」了,有很多人覺得這類玄幻的東西肯定和道教是有關係的,其實嚴格來說也算是一個充滿玄學的民俗活動,不算是道教的產物,那麼冥婚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活動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01什麼是冥婚?
  • 古人結婚時,彩禮中的「三牲」指的是什麼?有何特殊寓意?
    而在古代社會時,彩禮雖然十分講究,但卻不止於簡簡單單的錢財交易,相交於當今也更加有人情味兒。早在《儀禮》中有對古代結婚流程有著詳細記載——嚴格遵循「六禮」,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而後婚成。」
  • 古人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有何歷史淵源
    對於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爛熟於心了,那麼對這句話裡面的「三秋」,大家認為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可能大部分的人認為,三個秋天那肯定就是三年了,但實際上並不是,所謂的三秋,指的就是9個月。古人表達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而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沒有見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個秋天一樣,表達的則是自己對對方的思念至狂的感情,也是《詩經》裡面一男子對自己心愛的女子表達的感情。
  • 鬱土 │ 冥婚種種
    張亮採先生著《中國風俗史》中有:「夫婦不合葬。《禮·檀弓》:舜葬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鄭註:古者不合葬。孔疏:從,猶就也。古不合葬,故舜之三妃,不就蒼梧與舜合葬也」(第二章《黃帝至夏商》第七節《喪葬》中)。由此看來,在舜之時,夫婦尚且不合葬,更遑論給已死之單身男女舉辦冥婚了。
  • 冥婚陋習何時休
    幾乎同一時間,網上傳言山東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的女子方某洋被親屬配冥婚。日前,南方周末進行跟蹤報導,方某洋家屬否認配冥婚的說法,但承認當地存在冥婚習俗。通常意義上的冥婚是獨身男女去世後,雙方家屬將二人合葬,結為「婚姻」。有人質疑《殙》描述的是殉葬而非冥婚。然而,無論理解為「以配冥婚為動機的殺人」,還是「以殺人為手段的配冥婚」,冥婚都是這場悲劇的核心。值得注意,舞蹈並非藝術誇張聳人聽聞。
  • 冥婚的背後,是迷信和利益
    之前,廣西財經學院街舞社有段表演震撼出圈,講的正是父親賣女兒,讓活人配死人冥婚的故事。 03 到三國時期,冥婚趨向於常態化。 有場冥婚的主角,我們都很熟悉,就是曹操的兒子、典故「曹衝稱象」裡的那個小孩曹衝。
  • 古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深刻含義?其中「日」又指何意
    關於夫妻之間生活的古語,我們一定對這一句十分熟悉,那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深似海」,雖然已經耳熟能詳,可是你是否真的明白這句古語究竟是什麼意思不?尤其其中的「日」究竟有什麼深刻含義,你是否想過呢?說到這裡,你一定十分疑惑,覺得這個古語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為了搞清楚古人的智慧,我就繼續跟你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句古語深刻含義吧。
  • 恐怖民間習俗:冥婚
    冥婚又稱鬼婚,陰婚,這種習俗始於漢代,在宋代最為流行,清代隨著女子對丈夫的忠貞名譽,風俗也愈演愈烈。直到晚清新思想的入侵改革,冥婚這種封建迷信的習俗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古人認為生者若訂婚後早逝或年齡太小因故身亡者鬼魂會對自己的家宅不利,影響家宅後代的昌盛,畢竟舊時代人們常迷信於墳地就是「風水」再加上當時的風水大師為了多掙錢,也會竭盡全力慫恿舉行一個冥婚儀式,最後將雙方合葬,成為「夫妻」。 為了避免男、女兩家的塋地裡出現孤墳,影響家族後代的繁榮昌盛,所以大多貴族和富強便成為了風水大師的「金主」,貧寒家門一般不會舉辦。
  • 地上的紅包不要亂撿——冥婚讓人背後發涼的真相
    考古學家們認為可能正是因為武丁對於婦好的這種特殊感情,又或者是武丁對婦好的離去難以釋懷,所以才為婦好安排了冥婚,希望已經逝去的商朝先祖可以在陰間庇佑婦好。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說法,陰陽交融也常常被用來形容男女之事,而古人對陰陽交融的執著連傳說中的神仙都無法避免。
  • 冥婚到底是怎麼回事?
    加點波折的,一般都會有娃娃親,指腹為婚之類的情節。走逗比路線的,男女主輩份相差甚遠,女主一嫁就漲輩,男主一娶就降輩。走靈異路線的,就會出現冥婚。講真,雖然現在的編劇天馬行空,但這些婚姻關係,在我國古代卻也是真實存在的。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家婚嫁起來,比起古裝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是我吹,看完這篇文,你要寫穿越文簡直信手拈來!
  • 求婚 訂婚 結婚 最怕冥婚
    冥婚,在東南亞一帶是常見的,它屬於民間婚姻習俗的一種,只不過整個儀式都是陰沉沉,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筆者是資深玄學家,主持過「冥婚」儀式,對於蠱咒降絕對不陌生。「冥婚」,漢代之前已出現,曹操亦曾為自己孩子做過冥婚。
  • 前任婚姻都是「冥婚」?奇葩說傅首爾的比喻太精彩
    近日傅首爾在《奇葩說》中表達了這一觀點,所有的前任婚姻都「冥婚」,既然離去就不必懷念。節目中傅首爾是這樣說的:「我們對待前任,應有一個什麼態度?人家說,每一個合格的前任,都應該像「死」了一樣,那他以後的每段愛情跟你有什麼關係呢?都是冥婚」。此語一出,立刻引來全場人的沸騰。
  • 買婚、家暴與冥婚:農村殘障女性的生死掙扎
    丈夫成婚困難的經歷和擔心失去婚姻的威脅顯著了增加了其婚後施暴的概率。非常規婚姻讓男女雙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上文關於越南新娘的研究表明,有40.4%在婚後不久逃婚並攜財產失蹤。其中不少越南新娘與婚姻中介相互串通,以結婚名義騙婚逃跑。只有17.1%的越南新娘最終穩定生活。
  • 22歲山東女子遭虐致死,死後被配冥婚,是愚昧還是冷漠?
    陰婚,又叫冥婚,是給死了之後的人找配偶。  舊時代迷信風水的人認為,家族出現「孤墳」會影響後代氣運。  這種陋習早在漢朝之前就有,甚至一度被禁止。  千年過去了,封建統治早被推翻,但陰婚這種封建陋習卻陰魂不散。  近年屢有新聞見報:高價出售女性屍體,用於陰婚。  下面是一篇2016年的陰婚調查,「一具女屍18萬」、「15萬以下骨頭都買不到」、「特別滿意」....每個字都看得我毛骨悚然。
  • 冥婚愈加瘋狂,正是由於利益強大驅動
    這一番話並不深奧,但卻道出了冥婚的兩大「密碼」:心理安慰和風俗習慣。  對沐浴於現代文明中的當代中國人來說,「冥婚」似乎十分陌生,實際上其歷史卻非常悠久。一個著名的案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的愛子曹衝少年夭折,曹操哀慟不已,尤其為此兒生前尚未議親訂婚感到遺憾,最後為死去的曹衝娶甄氏亡女為妻,其程式一如活人,然後再辦葬禮,將兩棺合葬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