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2020-12-25 水往雲來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

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因為都對入定很新奇,就想:是不是入定後,就能「魂遊太虛」了或者入定後,能像佛陀那樣,去忉利天?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真能做到那樣,哪怕能入定去一次,這一輩子也值了。

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

有的人就講:「我打坐許多年,但是沒有一次進入定中。」雖然聽說過別人進入定中,但是心中仍然似信非信。其實,這種心態,本身就是讓你無法進入定中的原因之一。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其它的因素,也能造成你無法入定。

這幾顆「心」,是造成你打坐無法入定的重要原因!我們來看看,你無法入定,是不是這些原因所造成的呢?

相關焦點

  • 打坐時怎樣入定
    打坐,如何讓心靜下來,如何才能少一些雜念,如何才能不想東想西,這是許多打坐人的想法和目的。心靜,是安定、覺照的狀態。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這裡是從佛經記載的「心一境性」角度,而說的靜心入定的方法。
  • 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
  • 打坐時候很難入定,做到這兩點,你就能快速入定
    無論在道家中還是在佛教中,都是要求講究打坐實修的。目的是通過打坐讓自己的內心快速地靜下來,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才能進入定中,勘悟世間。有人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自己打坐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入定,不打坐思想還挺清淨的,一旦打坐各種想法如同萬馬奔騰,根本就沒有辦法壓制。
  • 打坐入定,有這三個目的,看看你知道嗎?
    也有的入定時間稍微長一點,但是也超不過三分鐘。這是因為,你平時能完全控制自己心念的時間,也超不過三分鐘。即便如此,一個人能進入定中,也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因為它證明你的境界,已經超越了98%以上的人了。打坐能入定,確實值得可喜,那麼,是不是入定,就是打坐的「最終」呢?其實還不是的。打坐入定,也是有目的的。
  • 打坐時,「看見」周圍白茫茫一片,是怎麼回事?
    打坐的事情,除了會讓人身心舒泰之外,還會出現許多「玄之又玄」的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也會出現不同的「玄境」。有的人打坐覺得自己輕得像要飛,有的人打坐感覺自己小到像芝麻粒,有的人打坐感覺自己龐大無比。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在其千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對中國的政治、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
  • 入定參照
    「粗住」要下塌一次,「細住」又會下塌一次,同時頭腦裡的妄念相對減少了 一些,某些人認為這就是「定」,其實這跟入定還差了很遠。你可以利用氣罩聚焦注意力關注所緣——也就是反向的利用「聚氣」生成一個「氣罩」,協助你入定——我現在就用這種方式,早就不用數息方式了。初習禪定者,打坐發現「下塌感」的誤區是——1.誤認為入定了。2.有時這種「下塌感」會有多次,但並不是你進入了更深的禪定,而是「粗住」下塌後心境又亂了,回到了初始狀態,再次的「下塌」又重新進入了一次「粗住」,而非「細住」,也非「定境」。
  • 三個月打坐禪修的總體要求
    在上一章,我們已清晰地知道了三個月打坐的進程安排,知道了自己每個月、每周、每天的禪修目標。本章講解打坐的總體要求。打坐,是每個人進入佛法大門的必修課,是獲得佛法般若智慧的必經之路。打坐,不僅可以平靜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不僅可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僅可以改變睡眠,還可以徹底停止自己的所有念頭。不斷努力的禪修者,通過打坐可以實現入定,明心見性,證悟空性,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最終的正等正覺的覺悟和解脫。想要真正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掌握傳統、正確的打坐方法。
  • 打坐開任督二脈的原理(精彩)
    為什麼呢?他可以以心轉物,如何「心轉物」?他入定走掉了,他就能夠轉變身體了我們現在肚子餓得不得了的時候,晚上連覺都會睡不著!還入什麼定,都是被物所轉。現在的修行人,別說你的能量凝聚不了,就算是能凝聚一點點,欲望就產生 了。為什麼欲望產生了?身沒有轉、心沒有轉,再加上後邊尾閭穴、後脊梁骨不暢通,能量一足,它走不上來,憋在下面,欲望就產生了。
  • 二十個讓你能堅持打坐入定的建議,實用!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養成的最重要的習慣就是打坐,毫無疑問,無一天例外。打坐幫助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它幫助我變得更平和,更專注,更少擔心,更珍惜和關注生活中的一切。我遠非完美,但它幫助我走了很長一段路。這些建議不是為了幫助你成為一名專家,而是幫助你開始打坐並堅持下去。1、坐兩分鐘。這看起來非常簡單,只需打坐兩分鐘。這是完美的。從每天兩分鐘開始,堅持一周。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修行的人,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有許多困惑,是一種正常現象。除此之外,修行界還有這麼一句話:「修行不修心,白白修一生。」也就是說,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但是修行,到底要如何修心?很多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會覺得很困惑。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
  • 一念一清淨,打坐最佳時間和靜坐誦讀時為何心氣不通?
    那麼,打坐時什麼時候才是最佳時間呢?一般來說,如果打坐或靜坐功夫深的人,不管什麼時間打坐都可能入定,古今往來這樣的高僧就有許多。但是,相對初學者更應該挑選好的時間。如此一來,自己的妄念就會少一些。說到最佳時間,就應該從我們生活習慣來談起。如果我們休息時間比較規律,都是早睡早起,早上三點到五點比較適合。
  • 莫欞鷹:論冬眠與入定
    部落的領袖就去觀察動物,印度的學者甚至考證說這位民族領袖的名字叫阿達錫瓦,他觀察到雪山上的白猴子,就是一種白猿能在室外安然度過冬季;他還到山洞裡觀察狗熊,發現狗熊可以冬眠安然過冬。人是萬物之靈,人為什麼就不能度過冬天呢?阿達錫瓦發現狗熊吃上一秋天,吃得胖胖的,然後就躲在一個山洞裡面開始冬眠,蛇也冬眠,但是人類學不了啊,睡久了還頭痛。
  • 入定之前有個名字叫「有尋有伺」
    禪學之門,修行者以定相為成就最殊勝義,沒有具足的法上定相,很難有一個平臺讓我們提升,但是佛學在學習和踐行方面,精細有別,入定的次弟涇渭分明,讓初修很難搞清楚
  • 打坐的境界,怎麼才能欲界定?
    第一,規範自己的打坐姿勢,並開始固定習慣好自己的坐姿。至於單盤還是雙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脊柱要保持正直,因為形正氣才順。通常來講,每天坐個半個小時時間,只要一兩周,就會產生習慣固定的姿勢。第二,雜念變少,能有意識地控制住雜念幾十秒。在粗心住階段心中容易有思慮,腦袋裡仍然會有胡思亂想,只不過這個時候,會有意識地控制。
  • 打坐開任督二脈的原理
    既然是這樣,我們學佛的人為什麼還讓人家把意識守在下丹田、守在什麼中丹田?本來把意識放在頭頂是正確的,你把意識調到下丹田,臨終時神識從肚臍眼兒出去——進入餓鬼道!你生前如果習慣性地把意識放在頭頂,你臨終的時候,意識就很容易從頭頂出去,不就和三界以外相應了嗎?! 有許多人駝背,就是因為他體內的能量不足,當他體內的能量足了,進入了中脈以後,腰杆自然就挺直了。
  • 打坐的神奇好處!如何打坐?看了真的受益匪淺
    如果沒過多長時間你就覺得腰酸背痛、腿腳發麻,那就說明你的柔韌性不好,身體不夠靈活。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除了可以提高身體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機率外,經常練習還可以鍛鍊腿部、腰部力量,提高注意力。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每年有近萬名患有各種疾病的人就診,醫生除了給病人用藥外,還經常會教他們如何盤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壓力和煩惱。
  • 問道解惑 | 在打坐時候,為什麼會覺得整個全身發汗,很熱很熱?
    問:在打坐時候,為什麼會覺得整個全身發汗,很熱很熱?
  • 南懷瑾老師演示:最經典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
    南懷瑾老師自示範打坐視頻《如何靜坐》(建議在wifi環境中觀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 高僧故事:廣欽法師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長達四月
    高僧故事:廣欽法師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長達四月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相傳廣欽法師找到巖石洞後,就在洞中打坐,這樣坐了幾天,突然聽到老虎的吼叫聲。老虎沒有直接進洞,而是站在洞口,看到洞裡有人,先把尾巴伸進來掃一掃,然後大吼一聲,意思是說:「這是我的地方,你為什麼坐在這裡?」廣欽法師身形瘦小,但他聽到老虎吼叫,不但沒有畏懼,還把老虎叫住:「阿彌陀佛,老虎莫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