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時怎樣入定

2020-12-24 生活禪行

打坐,如何讓心靜下來,如何才能少一些雜念,如何才能不想東想西,這是許多打坐人的想法和目的。

心靜,是安定、覺照的狀態。

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這裡是從佛經記載的「心一境性」角度,而說的靜心入定的方法。

01為什麼打坐時總是想法特別多

其實,可以覺察到「想法很多」時,打坐的作用已經得以顯現。不打坐時不覺得想法有這麼多,是因為不打坐時,心比較散亂看不到這些想法。打坐時,外界的幹擾變少了,相對來說,心靜了一些,就可以看到這些很多、很雜的想法。

打坐時想法很多,心靜不下來

02靜心的原理

要想讓靜下來,先知道兩種心。

(一)當看到景物、聽到聲音、嘗到滋味、聞到氣味、觸到環境、想到某件事時,心都會做出判斷和了別(了解分別),「這是一棵大樹」「這是一個女士在說話」「甜」「花香」「熱"「後悔」,如此等等。這些就是心對外境做出的判斷和了別。每個人都會很容易感受到這些。

(二)為什麼又知道想法比較多呢?說明一種心在想著事情的時候,還有一種心「知道正在想著事情的那個心」的狀態。仿佛有另外一個自己在看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正在想些什麼。正是這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坐時「想法很多」。

打坐時,仿佛有另一自己在看著這些想法

可以說,打坐靜心,或者說打坐入定,即是讓那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看著自己正在想的狀態,而不用關心正想些什麼。這個過程,也可以被稱為「輕輕地看著心念」。正在想的那些內容,以及正在想著事情的狀態,都是心念。「輕輕地看著」,即讓那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自己正在想的狀態,而不關心正在想些什麼。

打坐過程中,這個「知道」或者「看著」的時間越長,定力就會越強,也即是,心越來越靜。

知道這些之後,修定,也就不無所謂打坐不打坐,處處都可以練習定力。下面是從打坐和不打坐兩個方向,給出一些建議的入定或靜心的方法。

03打坐過程中常用的靜心入定訓練方法

一、做簡單的算術題

打坐時,默默地在心裡做簡單的算術題,比如3+2=5,7+3=10,6-3=3。另一種心,仿佛另外一個自己,就看著或保持知道著自己正在做運算的過程。保持看著,不丟掉看的狀態。比如不去想要吃什麼飯,或任憑思緒亂飛。就這樣,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正在做算術題的過程。保持這種狀態,時間越長,定力越好,心會越靜。從可以看著做完一道算術題開始,到可以看著做完多道題。

還可以增加點難度,慢慢地做,一個呼吸只做一道題。這種方法,即好操作,也好檢驗,看看可以知道做完了幾道題。

二、背誦經典文章或詩詞

同樣的靜心動作,可以把做算術題換成背誦經典文字,比如《心經》《金剛經》《易經》《道德經》或儒家經典,以及古詩詞等等。在背誦的過程中,儘可能保持「知道」或者看著正在背誦的狀態,或者看著正在背誦的心。

三、數息

數呼吸,也是可以這樣數。從一數到十,再從一數到十,不往下數十一十二,「仿佛另一個自己」儘可能保持看著或者知道心正在數數,以及正在數幾。不數丟,不數到十一十二或好幾十,也始終知道數數的過程。

04日常生活中靜心入定的訓練

走路中靜心入定。在走路的過程中,讓「仿佛另外一個自己」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正在走路。也可以想像無窮多個攝像頭,布置在周圍內外,在看著、在知道、在監控著走路的狀態。比如知道在怎麼走,知道每一步是怎麼移動,知道前腳掌著地的順序和壓力,知道大腿、小腿、膝關節在怎樣用力,知道心念在怎樣變化,知道汗毛在風中如何飄動。

把手機、書等都放得與桌面橫平豎直

符合規則地放下一件物品,比如手機。每次放手機時,都儘可能把手機放得與桌面橫平豎直,看一下每天可以有多少次可以把放手機放得與規定相符;在放的過程中,能夠保持知道或看著正在放手機的動作或過程。同樣地,也可以這樣放其他的物品,如滑鼠、寫字筆、耳機、水杯、筷子、勺子等等。

#禪修打坐#

生活禪行有更多的打坐的文章,全部出於打坐中的實修體會。

為廣大的朋友們能從打坐中受益,特別邀請您關注、分享、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打坐時候很難入定,做到這兩點,你就能快速入定
    無論在道家中還是在佛教中,都是要求講究打坐實修的。目的是通過打坐讓自己的內心快速地靜下來,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才能進入定中,勘悟世間。有人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自己打坐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入定,不打坐思想還挺清淨的,一旦打坐各種想法如同萬馬奔騰,根本就沒有辦法壓制。
  • 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
  • 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因為都對入定很新奇,就想:是不是入定後,就能「魂遊太虛」了或者入定後,能像佛陀那樣,去忉利天?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真能做到那樣,哪怕能入定去一次,這一輩子也值了。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
  • 打坐入定,有這三個目的,看看你知道嗎?
    也有的入定時間稍微長一點,但是也超不過三分鐘。這是因為,你平時能完全控制自己心念的時間,也超不過三分鐘。即便如此,一個人能進入定中,也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因為它證明你的境界,已經超越了98%以上的人了。打坐能入定,確實值得可喜,那麼,是不是入定,就是打坐的「最終」呢?其實還不是的。打坐入定,也是有目的的。
  • 打坐時,「看見」周圍白茫茫一片,是怎麼回事?
    也有的人和我說,打坐時,閉著眼睛,可以「看見」周圍白茫茫一片,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我閉著眼睛,可以看見,為什麼看見的不是身邊的東西,也不是其它的什麼「東西」,而是一片白茫茫呢?打坐要想「看見」東西,首先得進入「極靜」狀態。用佛教的說法,就是「入定」。入定之後,才會出現上述「玄之又玄」的狀態。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照片中的道士正在打坐,看上去面容很清瘦。在山巔打坐的兩個道士。佛教、道教雖都要修行,但是明顯道士修行要瀟灑很多。道士們追求的是長生不老、羽化升仙,因此他們除了辟穀修行、燒爐煉丹外,還通曉武術、醫術,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道士追求長生不老、羽化升仙。他們在修煉中除了習武外,還會鑽研陰陽五行,採藥煉丹。
  • 一念一清淨,打坐最佳時間和靜坐誦讀時為何心氣不通?
    那麼,打坐時什麼時候才是最佳時間呢?一般來說,如果打坐或靜坐功夫深的人,不管什麼時間打坐都可能入定,古今往來這樣的高僧就有許多。但是,相對初學者更應該挑選好的時間。如此一來,自己的妄念就會少一些。說到最佳時間,就應該從我們生活習慣來談起。如果我們休息時間比較規律,都是早睡早起,早上三點到五點比較適合。
  • 入定參照
    如以沒入定時妄念為100%計,欲界定中妄念減少了50%,初禪妄念減少80%,二禪減少90%,三禪減少95%,四禪減少99%,8.身體不自覺的非常端正、挺直(入定後這感覺會逐漸減弱),這也是「持身感」的另一種體現。9.所有剛才打坐時的身體不適立即消失,即使剛才腿已經麻了,這一刻也忽然不麻了。如同氣脈通了,或者打了麻藥,瞬間無痛感了。
  • 三個月打坐禪修的總體要求
    在上一章,我們已清晰地知道了三個月打坐的進程安排,知道了自己每個月、每周、每天的禪修目標。本章講解打坐的總體要求。打坐,是每個人進入佛法大門的必修課,是獲得佛法般若智慧的必經之路。打坐,不僅可以平靜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不僅可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僅可以改變睡眠,還可以徹底停止自己的所有念頭。不斷努力的禪修者,通過打坐可以實現入定,明心見性,證悟空性,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最終的正等正覺的覺悟和解脫。想要真正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掌握傳統、正確的打坐方法。
  • 二十個讓你能堅持打坐入定的建議,實用!
    如果一切順利,每次只增加一點點,你會在第二個月每天打坐10分鐘,這是驚人的!但先從小事做起。2、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做這件事。說「我每天都要打坐」很容易,但是卻忘記去做。相反,你應該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設置一個提醒,並在某個你能看到它的地方寫下「打坐」。3、不要糾結於怎麼做,只管去做。大多數人都在擔心坐哪兒、怎麼坐、用什麼坐墊……這些都很好,但開始時並不那麼重要。
  • 打坐的神奇好處!如何打坐?看了真的受益匪淺
    我也是跟一位師兄剛學打坐不久,用師父教的方法,一般人練七天就可以雙盤了,但是前提是不怕痛,打坐痛時就想想我們平時是怎樣傷害眾生,怎樣對待父母,想想我現在的痛就是替眾生替父母受的,想著想著就不痛了,而且你的眼淚也會不停流,這時候我們就是發自內心真心的懺悔了,非常真誠,非常有效,不信可以試試。
  • 打坐的境界,怎麼才能欲界定?
    第一,規範自己的打坐姿勢,並開始固定習慣好自己的坐姿。至於單盤還是雙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脊柱要保持正直,因為形正氣才順。通常來講,每天坐個半個小時時間,只要一兩周,就會產生習慣固定的姿勢。第二,雜念變少,能有意識地控制住雜念幾十秒。在粗心住階段心中容易有思慮,腦袋裡仍然會有胡思亂想,只不過這個時候,會有意識地控制。
  • 打坐開任督二脈的原理(精彩)
    怎樣判斷本次打坐是否有效 1、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入定不是等待機會剛才說,入定過程有呼吸的變化,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許多人不懂得怎樣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
  • 入定之前有個名字叫「有尋有伺」
    禪學之門,修行者以定相為成就最殊勝義,沒有具足的法上定相,很難有一個平臺讓我們提升,但是佛學在學習和踐行方面,精細有別,入定的次弟涇渭分明,讓初修很難搞清楚
  • 《數息打坐法》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我心無竅,天道酬勤。我義凜然,鬼魅皆驚。我情豪溢,天地歸心。我志揚邁,水起風生!天高地闊,流水行雲。清新治本,直道謀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靜 心 訣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 。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餘,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欲無求。
  • 莫欞鷹:論冬眠與入定
    動物冬眠後,將要出眠時,與修行人出定一樣:呼吸加快,體溫升高,脈搏加快,心率加快。然後就漸漸出眠了。我們修行人入定和動物冬眠是相近的。入定有清明定及昏沉定,我們學習佛法知道,入定心要不迷,而動物智慧不夠,不知道佛法,是本質上的區別。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福氣得聞佛法及能入定的,也不是所有的動物冬眠都是入「昏沉定」的。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帶著這個問題,本章節就與大家重點分享一下,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本章節內容,可能你就會真正弄明白。首先,我們來看看打坐的特點。
  • 打坐,你不能不知的常識
    打坐,是非常有效的一種修行方法。經常練習禪坐,可使身心輕安、神清氣爽,獲得內心的平靜喜悅。隨著禪坐功夫的深入,更可開啟自心智慧,明心見性。那麼怎樣正確的進行打坐呢?如果腿筋太硬,很難彎跏趺時,可拉筋、作瑜伽,軟化筋絡。初學靜坐時,可先練習十分鐘,隨自己的狀況,慢慢增加時間。靜坐時,難免雙腿會痠、麻、疼、漲,須忍耐,但不用勉強忍耐太久,否則會傷筋骨。
  • 南懷瑾老師演示:最經典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
    南懷瑾老師自示範打坐視頻《如何靜坐》(建議在wifi環境中觀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 打坐姿勢錯誤的害處有什麼?怎樣才是正確的打坐姿勢?
    說說關於瑜伽冥想時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