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如何讓心靜下來,如何才能少一些雜念,如何才能不想東想西,這是許多打坐人的想法和目的。
心靜,是安定、覺照的狀態。
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這裡是從佛經記載的「心一境性」角度,而說的靜心入定的方法。
01為什麼打坐時總是想法特別多
其實,可以覺察到「想法很多」時,打坐的作用已經得以顯現。不打坐時不覺得想法有這麼多,是因為不打坐時,心比較散亂看不到這些想法。打坐時,外界的幹擾變少了,相對來說,心靜了一些,就可以看到這些很多、很雜的想法。

02靜心的原理
要想讓靜下來,先知道兩種心。
(一)當看到景物、聽到聲音、嘗到滋味、聞到氣味、觸到環境、想到某件事時,心都會做出判斷和了別(了解分別),「這是一棵大樹」「這是一個女士在說話」「甜」「花香」「熱"「後悔」,如此等等。這些就是心對外境做出的判斷和了別。每個人都會很容易感受到這些。
(二)為什麼又知道想法比較多呢?說明一種心在想著事情的時候,還有一種心「知道正在想著事情的那個心」的狀態。仿佛有另外一個自己在看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正在想些什麼。正是這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知道」自己在打坐時「想法很多」。

可以說,打坐靜心,或者說打坐入定,即是讓那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看著自己正在想的狀態,而不用關心正想些什麼。這個過程,也可以被稱為「輕輕地看著心念」。正在想的那些內容,以及正在想著事情的狀態,都是心念。「輕輕地看著」,即讓那個「仿佛另外一個自己」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自己正在想的狀態,而不關心正在想些什麼。
打坐過程中,這個「知道」或者「看著」的時間越長,定力就會越強,也即是,心越來越靜。
知道這些之後,修定,也就不無所謂打坐不打坐,處處都可以練習定力。下面是從打坐和不打坐兩個方向,給出一些建議的入定或靜心的方法。
03打坐過程中常用的靜心入定訓練方法
一、做簡單的算術題
打坐時,默默地在心裡做簡單的算術題,比如3+2=5,7+3=10,6-3=3。另一種心,仿佛另外一個自己,就看著或保持知道著自己正在做運算的過程。保持看著,不丟掉看的狀態。比如不去想要吃什麼飯,或任憑思緒亂飛。就這樣,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正在做算術題的過程。保持這種狀態,時間越長,定力越好,心會越靜。從可以看著做完一道算術題開始,到可以看著做完多道題。
還可以增加點難度,慢慢地做,一個呼吸只做一道題。這種方法,即好操作,也好檢驗,看看可以知道做完了幾道題。
二、背誦經典文章或詩詞
同樣的靜心動作,可以把做算術題換成背誦經典文字,比如《心經》《金剛經》《易經》《道德經》或儒家經典,以及古詩詞等等。在背誦的過程中,儘可能保持「知道」或者看著正在背誦的狀態,或者看著正在背誦的心。
三、數息
數呼吸,也是可以這樣數。從一數到十,再從一數到十,不往下數十一十二,「仿佛另一個自己」儘可能保持看著或者知道心正在數數,以及正在數幾。不數丟,不數到十一十二或好幾十,也始終知道數數的過程。
04日常生活中靜心入定的訓練
走路中靜心入定。在走路的過程中,讓「仿佛另外一個自己」保持著知道或者看著正在走路。也可以想像無窮多個攝像頭,布置在周圍內外,在看著、在知道、在監控著走路的狀態。比如知道在怎麼走,知道每一步是怎麼移動,知道前腳掌著地的順序和壓力,知道大腿、小腿、膝關節在怎樣用力,知道心念在怎樣變化,知道汗毛在風中如何飄動。

符合規則地放下一件物品,比如手機。每次放手機時,都儘可能把手機放得與桌面橫平豎直,看一下每天可以有多少次可以把放手機放得與規定相符;在放的過程中,能夠保持知道或看著正在放手機的動作或過程。同樣地,也可以這樣放其他的物品,如滑鼠、寫字筆、耳機、水杯、筷子、勺子等等。
#禪修打坐#
生活禪行有更多的打坐的文章,全部出於打坐中的實修體會。
為廣大的朋友們能從打坐中受益,特別邀請您關注、分享、轉發、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