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9歲女孩田某因為一件小事用手和鞋底,連扇15歲女孩吳某50多個耳光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視頻中吳某一直不敢還手,還不斷求饒,但換來的只是田某更加肆無忌憚的凌虐,和圍觀者的嬉笑聲。
視頻曝光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田某投案自首後,對自身行為造成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但仍有一些網友對她喊打喊殺。
校園霸凌發生後,在所有人都在同情被欺凌者時,是否想過欺凌者為什麼會欺凌他人?
去年一部以校園霸凌為題材的電影《少年的你》引起了無數人的深思,相信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周冬雨飾演的陳念等被欺凌的學生,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保護陳念的小北身上。
是否有人想過,人美成績好的魏萊為什麼會成為欺凌者?在拍攝了陳念被欺凌的視頻後,為什麼會主動找陳念認錯,願意賠償陳念金錢,甚至讓她欺凌自己只求陳念不要報警呢?
俗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善,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惡,善花結善果,惡花結惡果,魏萊的「惡果」是如何結成的呢?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魏萊的家庭條件非常優越,但父母對其教育太過苛刻。母親總是對她各種要求,甚至交朋友都要限制,父親可以因為她復讀而一年不和她說一句話,甚至在看到她的遺體時沒有傷心落淚,只是憤怒地拂袖而去。在這樣的家庭中長期生活的孩子,內心會十分壓抑,這些超出她承受範圍之外的壓力沒有人教過她要如何釋放,所以她選擇了把這種痛苦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同學胡小蝶的跳樓自殺沒有喚起魏萊內心的善,不是她心中沒有善,而是沒有人教過她什麼是情感,在她的家庭中只有壓迫和冷漠。在警察向她父母了解情況時,魏萊母親還拿胡小蝶父母的身份說事,說她心理素質差才會輕生。因此魏萊才會一錯再錯,小小年紀便誤了卿卿性命。
影片中的幾個片段可以看出魏萊對親情十分渴望,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如胡小蝶墜樓事件後接受審訊時,警察提到找她父母時她的反應異常激烈;在警察找她父母了解情況時,她坐在一旁面無表情的極度驚恐;她去找陳念道歉也是因為他們在欺凌陳念時被攝像頭記錄下了犯罪證據,她害怕陳念報警後被父母知道。
當陳念同意不報警後,魏萊說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如果陳念收了她的錢就可以幫媽媽還債,不用再東躲西藏了……這一番話令很多人心生厭惡,也是她失去生命的誘因。魏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她父母除了對她學習等方面的高要求外,沒有教會她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換位思考,父母給她展示的最多的就是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如果魏萊的父母給予她良好的家庭教育,相信她不會成為冷漠、高高在上,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的欺凌者。
《少年的你》中陳念、小北、魏萊的悲劇都源於其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由此可見,對於「校園霸凌」不僅應該嚴防死守、提前防護,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還應該從源頭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想辦法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引導,盡最大可能保護好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