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為何又上熱搜?《少年的你》早已揭示其根本原因

2021-01-18 師說密談

近日,19歲女孩田某因為一件小事用手和鞋底,連扇15歲女孩吳某50多個耳光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視頻中吳某一直不敢還手,還不斷求饒,但換來的只是田某更加肆無忌憚的凌虐,和圍觀者的嬉笑聲。

視頻曝光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田某投案自首後,對自身行為造成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但仍有一些網友對她喊打喊殺。

校園霸凌發生後,在所有人都在同情被欺凌者時,是否想過欺凌者為什麼會欺凌他人?

去年一部以校園霸凌為題材的電影《少年的你》引起了無數人的深思,相信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周冬雨飾演的陳念等被欺凌的學生,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保護陳念的小北身上。

是否有人想過,人美成績好的魏萊為什麼會成為欺凌者?在拍攝了陳念被欺凌的視頻後,為什麼會主動找陳念認錯,願意賠償陳念金錢,甚至讓她欺凌自己只求陳念不要報警呢?

俗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善,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惡,善花結善果,惡花結惡果,魏萊的「惡果」是如何結成的呢?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魏萊的家庭條件非常優越,但父母對其教育太過苛刻。母親總是對她各種要求,甚至交朋友都要限制,父親可以因為她復讀而一年不和她說一句話,甚至在看到她的遺體時沒有傷心落淚,只是憤怒地拂袖而去。在這樣的家庭中長期生活的孩子,內心會十分壓抑,這些超出她承受範圍之外的壓力沒有人教過她要如何釋放,所以她選擇了把這種痛苦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同學胡小蝶的跳樓自殺沒有喚起魏萊內心的善,不是她心中沒有善,而是沒有人教過她什麼是情感,在她的家庭中只有壓迫和冷漠。在警察向她父母了解情況時,魏萊母親還拿胡小蝶父母的身份說事,說她心理素質差才會輕生。因此魏萊才會一錯再錯,小小年紀便誤了卿卿性命。

影片中的幾個片段可以看出魏萊對親情十分渴望,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如胡小蝶墜樓事件後接受審訊時,警察提到找她父母時她的反應異常激烈;在警察找她父母了解情況時,她坐在一旁面無表情的極度驚恐;她去找陳念道歉也是因為他們在欺凌陳念時被攝像頭記錄下了犯罪證據,她害怕陳念報警後被父母知道。

當陳念同意不報警後,魏萊說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如果陳念收了她的錢就可以幫媽媽還債,不用再東躲西藏了……這一番話令很多人心生厭惡,也是她失去生命的誘因。魏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她父母除了對她學習等方面的高要求外,沒有教會她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換位思考,父母給她展示的最多的就是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如果魏萊的父母給予她良好的家庭教育,相信她不會成為冷漠、高高在上,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的欺凌者。

《少年的你》中陳念、小北、魏萊的悲劇都源於其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由此可見,對於「校園霸凌」不僅應該嚴防死守、提前防護,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還應該從源頭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想辦法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引導,盡最大可能保護好少年的「你」。

相關焦點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家庭教育好比扣扣子,第一粒扣錯了,後面就全歪了,衣服也便不平整了,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
  • 從《少年的你》看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
    (圖片來源:微博)《少年的你》上映4天,票房已超過六億。這部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歷經6月份定檔、臨時撤檔、10月份再次定檔幾番波折,終於順利播出,並且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作為一部關注校園霸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觀眾反饋,亦或是業界評價,都反映了《少年的你》對於良心電影的詮釋。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封 閉▲蔡仁偉                      (寫給校園霸凌事件)來源:《偽詩集》,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其實,並不太想從《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開篇,畢竟講述校園霸凌故事的早在它之前,就不勝枚舉,如《本X》《告白》……不過,《少年的你》正在上映,口碑不錯,所以就以它開篇來說說老話題
  • 校園霸凌:根本原因是不理解什麼是「惡」
    文 |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學院君說: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暴露了各方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漏洞,引起了社會重度關注。解決校園霸凌問題關乎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緩。今年召開的兩會,青少年健康成長話題備受關注,所以我們將跟大家討論,這個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的成因以及對大家的一些建議。
  • 校園霸凌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老師嗎?
    這種想法肯定是片面的走路摔跤了總不可能每次都怪馬路不好吧.學生一出問題就往老師身上攬肯定是不對的,對於學校霸凌老師也是非常討厭的.至於學校霸凌產生的原因,本人覺得是多重因素產生的,其中家庭因素佔主要因素.
  • 校園霸凌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值得所有家長和老師看看!
    《少年的你》反映的校園欺凌事件和7歲女孩眼睛被塞紙條事件,看似三件件毫不相關的事,卻都是和未成年相關的。近期電影《少年的你》熱播引發了人們對校園霸凌現象全民重視,但是現實中校園霸凌不斷上演,最近7歲女孩眼睛被塞紙條事件可見一斑,更有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殺害10歲女孩,為什麼會不斷發生這樣的事? 李瑩律師:近期嚴重的校園霸凌, 包括未滿14歲未成年人殺害10歲女孩這個犯罪行為,確實是令人非常的痛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一個情況?
  • 《少年的你》:作為言情外衣的校園霸凌,和女生墮胎沒有本質區別
    《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就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其獲得的觀眾讚譽也是數不勝數,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3,有超過百萬網友給予評價,其中4星評分超過46%,5星評分超過35%,堪稱近些年來的重大現象級作品。服道化、鏡頭、劇情、演技,這些都是《少年的你》的外表,藉助這些外表,導演想表達怎樣的一種思想,一種內涵,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說,《少年的你》,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題材在國內屬於罕見,揮劍所指更是大膽,所以該片的優秀是名副其實的。是的,在上映之前,《少年的你》所宣傳的重點,便是校園霸凌。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校園暴力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甚至近年來愈演愈烈。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
  • 《少年的你》魏萊和陳念:「校園霸凌」背後,沒有贏家
    然後迅速回勾起對校園生活、對青春往事的美好回憶……可是,也有一群人,校園記憶留給他們的,卻只有噩夢和恐懼,所謂的同學少年,帶給他們的,卻是難以撫平的傷痛。而這一切,都源於「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熱映時,「校園霸凌」作為一個沉重的話題,迅速被推上熱搜。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1)家庭因素家庭是人們成長的搖籃,一個家庭的教育決定著一個孩子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式,同樣也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品質。
  • 《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 思想界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電影《少年的你》和《雙子殺手》。《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今年6月遭遇撤檔風波的影片《少年的你》在10月25日正式上映,這部影片由於其反映校園霸凌的現實題材,又是易烊千璽的銀幕首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但上映的過程一波三折。
  • 同為校園霸凌題材,《悲傷逆流成河》為何輸給了《少年的你》?
    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導演在面對演員李成儒吐槽《悲傷逆流成河》演繹片段是沒營養的高中生談戀愛的無聊劇本時,反駁說:《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講校園暴力的電影。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時常發生的校園暴力,的確是首次出現在大熒幕上。2019年10月25日,同題材影片《少年的你》上映,對於目前現存的兩部有關校園霸凌的影片,自然少不得拿到一起比較。
  • 《少年的你》:實至名歸的「校園霸凌」題材電影
    《少年的你》劇照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校園青春片《少年的你》截至昨天,已經公映10天,目前的票房為11.48億元,成為今年十月檔第四部突破10億元大關的電影,該片的票房也超過了國慶檔明星雲集的《攀登者》。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校園霸凌(bullying)這個話題最近又一次變熱。這不得不歸功於郭敬明在導演請就位中的唇槍舌劍,為自己的中國第一部校園霸凌題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正名。反倒是人們忘記了悲傷逆流成河,記住了校園霸凌。各州反霸凌法都明確規定了學校在反霸凌上的責任,並將懲罰權交給學校,美國學校的「零容忍」政策有了法律支撐。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須立即採取行動,例如,對嚴重的行為可以直接開除學生;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門應及時介入;如果案情嚴重,即使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可見首先在立法上對霸凌行為明確的定義為犯罪行為,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使霸凌者明白其行為是犯法行為。
  • 《少年的你》再現校園欺凌,為何屢禁不止?
    2020年5月6日,《少年的你》榮獲第39屆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是以校園欺凌的話題展開故事的,雖是老調重彈,卻也側面反映了校園欺凌現象不容小覷。群體欺侮——摘自《少年的你》 3.11月12日,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起侮辱綽號屬欺凌。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一、校園欺凌為何會發生?官方地說,造成校園欺凌有4個方面的原因。(1)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影后馬思純在《我的生活》節目中,與好友敘舊時自曝有焦慮症,其原因在於,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她回憶到,初中的那段時光,猶如人間地獄。她因為長得比較胖,被同學針對、擠兌。有同學故意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還有同學偷偷拿她的信去全班朗讀。這些行為,都造成她長期焦慮、不自信、軟弱的性格。長大後,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也填補不了內心的黑洞。
  • 校園霸凌:那些被踐踏的少年
    最近熱播的影片《少年的你》,主人公小北和陳念的青春就是這樣,一場秘而不宣的青春「戰鬥」正在他們的生命中上演,他們將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陳念說:「沒有人教會他們成長,更沒有一節課去教他們如何成長」,青春的迷茫和苦澀正是由此開始。用一個名字勾勒出一個角色的人生走向、也蘊藏著背後的故事,寓意深刻。
  • 《少年的你》:真正的校園霸凌,悲傷不只是「逆流成河」
    《少年的你》意想不到的大火。《少年的你》上映之後,收穫了如潮般的好評。「口碑炸裂、爆棚」,「周冬雨又貢獻了影后級的表演」,「易烊千璽神演技」等等評論,不絕於耳。首日票房破2億,豆瓣評分8.6,貓眼評分9.7。數據給出了最直觀的市場反應。而關於影片本身,媒體也給出了較為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
  • 校園霸凌不止是《少年的你》《嘉年華》,是時候看看這部「神作」
    這上面兩部講述的其實都是校園內部一些勢力對於更多的女性方面的霸凌。就連最近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拿獎拿了個大滿貫的《少年的你》也是講述學校裡的同學對於女孩子的霸凌。女性是弱勢群體。講述的不是童年的你,而是年少時期。在高中時期遭受的一些校園霸凌事件。既然說起「少年」和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了,小編就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吧。個人經驗是小時候校園霸凌事件更多的出現在小學,初中有一些(較少),高中幾乎就沒有了。
  • 《誤殺》詮釋4種校園霸凌根源:校園霸凌面前,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一部好的影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引發人們對現實的思考,看完《誤殺》,我久久無法釋懷,且陷入沉思,思考到最後,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一個誰都躲不過的事實:這是一部由校園霸凌事件引發的犯罪片。一直以來,校園霸凌事件數不勝數,從翻拍郭敬明小說《悲傷逆流成河》,到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去年12月13日,又來了個《誤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