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長沙最愛的還是湘菜,30年的老店,來的都是老長沙人,地道

2020-12-21 百味食記

大家好,我是寶媽美食達人!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

到長沙最愛的還是湘菜,30年的老店,來的都是老長沙人,地道!

百年湘菜,文化裡的湖南味道。作為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可謂是歷史悠久。從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時代,模模糊糊的湖南風味,再到當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汪曾祺筆下「臭名遠揚」的湖南菜。湘菜的特色,可謂是個性分明。不過,在現如今很多人的印象中,卻出現了湘菜「以辣出名」的誤區。

尤其是第一次來長沙旅遊的朋友,吃湘菜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辣」,久而久之,也就演變成了湖南「無辣不歡」的印象。那麼,湘菜真的很愛辣椒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這一點,土生土長的長沙人最有體會。辣椒是幾百年前才傳來的咱們國家的,最初的湘菜裡的辣,通常只有三種:姜、茱萸以及胡椒。這三種,無論是哪一種都和辣椒的辣味,是完全不同的。

隨著飲食文化的深入交流,湘菜也變得與時俱進,但湘菜並不只是一味的辣。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的湘菜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意地放大了「辣味」。所以,這也使得很多人出現了湘菜「無辣不歡」的誤區。地道的長沙人,仍然愛的是正宗的湘菜口味,因為那就是家的味道。

在長沙就有這樣一家湘菜連鎖餐飲機構——新怡園。作為最早的湘菜品牌,在長沙屹立30年,至今仍然深得老饕們的喜愛。應百城百味組織方邀請,在比革鯨眾多老饕的推薦下,我們開始了美好的湘菜之旅。

【老照壁燉水魚】

老照壁是長沙從前十分有名的一條老街,因為美食而出名。雖然這條街現在已經消失不見了,但人們對於當年那些好吃的湘菜,仍然十分懷念。新怡園的這道「老照壁燉水魚」,絕對是它的緬懷之作。地道又好吃,深得傳統湘菜的精髓。

水魚也被稱為甲魚,搭配五花肉、白胡椒,慢火細燉,甲水肉質細嫩醇香,湯汁不腥不膩,十分的鮮美。難怪這道菜會成為經典菜,如果你吃過了它,我想你也會改變湘菜「無辣不歡」的觀念。

【蔥焗武岡鵝】

武岡盛產銅鵝,是「湖南農業三寶」之一,同時還有著「世之名鵝」的美譽。說到「鵝」做的美食,很多的朋友估計只能想到烤鵝。新怡園將它和粵菜融合改良創新後,加上紅蔥頭、洋蔥,再使用到粵菜中經典的烹飪方式「焗」,銅鵝瞬間煥發出了新的光彩。鵝肉醇香入味,回味無窮,用來下酒再好不過了。

【花雕陳皮蒸大白刁】

這道菜有兩個特色:一是食材好,大白刁產自於優質水源東江湖,所以魚肉鮮美細嫩;二是大白刁的體形健壯,這麼大一條的大白刁,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再配上花雕和陳皮一起蒸,比傳統粵菜裡的清蒸魚還要鮮香。

除了這幾道菜之外,還有「豆辣蒸臘牛肉」、「泰汁茄子」、「魷魚筍絲」等等,口味地道又好吃。在今天的湘菜之旅中,沒有一道是無辣的菜,但卻道道都是湘菜中的經典。難怪可以成為湘菜中的經典品牌!

到長沙最愛的還是湘菜,長沙人吃了30年還不膩,每口都是家的味道!我是寶媽美食達人,用心給家人做好每一道家常菜!如果你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一份30年的紫蘇炒鱔魚,是老長沙人的獨家收藏!
    真正懂味,會恰的老長沙人一出去吃飯,絕不會去裝修精緻的時尚餐廳。他們總是鑽進大街小巷,找到那家不太亮堂、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的老店坐下來。邊聊天邊吃著,一家老小享受時間的流逝。長沙人真的是對肉餅情有獨鍾,早餐店和湘菜店都有它的身影。
  • 外地人來長沙吃喝指南,吃完必胖二十斤...
    從最初的蒼蠅小館,到現在開進商場的連鎖湘菜,一盞燈以「辣」作為長沙最具特色的湘菜名片。泡辣椒炒牛肉,吃辣星人的最愛,不能吃辣的寶寶望而卻步的一道菜。壹盞燈秘制的泡辣椒,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小,牛肉韌勁十足,很有嚼頭。
  • 這些「調子」高人氣還高的長沙老店,終於輪到我來「吐槽」啦!
    今天通姐就帶你們來看看長沙那些「調子高」的火爆老口子飯店!大羅私房菜,老口子心中的頂流,一家開在小區裡用棚子搭起來的飯館,桌椅擺放得都很隨意,怎麼看都不像是人氣很高。,愛去的老口子最有發言權,大金鍊子小手錶,一股濃厚的社會老大氣息。
  • 專欄丨範命輝:老長沙的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都吃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老湘味——早上:呷一碗楊裕興的面很多老長沙人清早起來最喜歡的頭件事,就是到楊裕興呷一碗手工雞蛋面。來自內蒙古的同行一見到火宮殿人就誇:「名小吃一共才十個,你們就拿了三個啊!是這次參會拿獎最多的了吧!你們太厲害了。」消息傳到長沙朋友圈,有朋友馬上戲說:「火宮殿臭腦妹!」「臭腦妹」,臭豆腐、腦髓卷、姊妹糰子這三大非遺小吃被他這麼一精簡,倒也別有意趣。到了火宮殿,最起碼的,要親親「臭腦妹」,來幾片臭豆腐、幾塊腦髓卷、幾個姊妹糰子、再來一碗龍脂豬血,香辣甜鹹臭,五味俱全。
  • 外地人來長沙吃喝指南②,吃完再胖20斤...
    從1986年起,只有六張桌子的鋪面開始經營,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個年頭了,一直都被列為長沙必去的湘菜館之列。融合了三代人的記憶,它被譽為最具家常口味的特色湘菜店。湘菜雖然注重口味!老師傅餐館是一家開了30多年的長沙老字號餐館。老師傅餐館之所以叫老師傅,是因為老闆姓師,最開始是從賣鍋餃起家,後來因為想把店子做大開始做夜宵,這一下就不得了了,生意紅火到不行。各路湖南的明星都來吃這裡的夜宵,還有奧運健將也來吃,老闆娘見過了這麼多的明星後,依舊保持初心,只為更好的味道。
  • 吃喝指南 | 外地人中秋來長沙吃完這些,必胖二十斤...
    正值中秋節,作為一個正宗的老長沙人,在節假日前後一定要做好當地陪和嚮導的心理準備。因為很多朋友來長沙之後,除了想著打卡經典景點之外,更多的關注點好像都轉移到——如何吃到最本地、最好吃、最正宗、最有生活氣息的長沙美食。為了更好地盡地主之誼,逗霸妹在中秋前終於整理出了這篇吃喝指南!
  • 來一場有儀式感的旅行,我的假期在長沙!
    ◆湛江至長沙往返6天機票◆1晚長沙豪華酒店住宿+接機服務; (2 人起訂, 1人需補酒店單房差90/人)[休閒美食] + [品質網紅景區]打卡全攻略我們只推薦老長沙的味道長沙就像是吃貨通往美食的世界-樣,美食應有盡有,隨便進一個小店,那都是正宗的」長沙味道" 特別推薦品嘗[百年老店火宮殿
  • 長沙老口子私藏推薦,8個餃子最好吃的地方探店
    每到過年一家人就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形狀各異,餡料更是千奇百怪,但不論什麼吃到嘴裡都是幸福的滋味。※推薦長沙8家老牌餃子館※百年的白沙古井「孕育」出的餃子店,長沙幾十年老字號。價格也是幾十年的親民價格。環境上依舊延續老長沙的淳樸感,門頭很小,後面是防雨塑料棚搭建的簡易就餐區。即便如此,也擋不住絡繹不絕驅車專門前來的食客。
  • 30家好吃的長沙粉店,30個長沙人的故事
    ——康明慧(教師) 老榮華齋 店址:馬王街 因外婆住附近,我從小就在這裡吃粉面和包點,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守店的小妹結婚生子,店老闆也由纖細漂亮的少婦成為精緻阿姨。我最愛青椒炒肚片和腰花碼子。
  • 長沙本地人最愛吃什麼?來長沙旅遊一定要吃什麼?何炅告訴你
    現在隨著長沙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人來長沙旅遊,可是很多網上很多很火的餐廳其實味道沒有那麼好,只是花錢做宣傳,讓大家都以為長沙人都會去那裡吃,可是當你去了以後就會發現,事實上去吃的都是一些外地人,他們也是從網絡上面看到了才慕名而來的。那麼人緣最好的何炅也是常常請客吃飯,一般都會請來大本營的嘉賓們吃長沙的好吃的,那麼跟著何炅看看,長沙到底有什麼好吃的呢?
  • 長沙美食之旅,這道湘菜為什麼在《中餐廳》,得到一眾明星的好評
    在國家地理·地道風物看到這樣一句話:離開長沙,從此生活寡淡無奇。簡單的一句話,卻清楚的簡述了長沙美食的魅力。對於長沙初印象,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是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但是來到長沙之後,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因為長沙不僅是娛樂之都,同時也是一座美食之都,很不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人能瘦著離開長沙。」既然如此,來長沙應該從哪裡開始美食徵途呢?
  • 歷時7天,一條微信帶你領略最地道的長沙味~
    長沙人最大的愛好是什麼?「好呷!」身在長沙,一年四季裡最大的娛樂除了嗨就是「四處呷」!隨便你走進哪條犄角旮旯的巷子裡,都有大批老口子圍著無名館子,吃得那叫一個隨心所欲!而夾在中間的「肉」,不老不嫩,蔥味難忘,嚼起來最是韻味。推薦:手工水餃、蔥油粑粑、糖餃子人均:5元地址:開福區稻穀倉營業時間:早07:00~14:00 晚16:00~19:30除了湘菜,小吃也已經成為了長沙的城市文化標籤。
  • 大長沙50家好吃到喪心病狂的市井菜館,都在這裡了!
    酸辣魷魚卷,魷魚入味得好透徹,合著酸蘿蔔丁拌飯真的是相當韻味!除此之外,泡椒牛肉、酸蘿蔔肚絲等等都是店裡的招牌菜,非常典型的老長沙口味,幹掉三碗飯那是輕輕鬆鬆。並且那些在外地的長沙人,回長沙頭件事情都是到一盞燈去搞幾扎菜幾碗飯。
  • 最愛的長沙30家餐廳,過年你就挑幾家去試試吧 真不錯
    以熗炒圓白菜為例,五分鐘不到上菜,而且每次都是一個廚子的穩定出品。服務員也相對穩定,他們多少會記得一點熟客的喜好。推薦:開業十年的頂樓餐廳,幾乎是長沙的私房菜鼻祖。幸福酒窩天心區太平街牌坊新勝村67號/85307828過年放假:2月17日-2月25日推薦:第一場美好飯局就在這裡,老闆郭江也是我們的專欄作家
  • 長沙這30家土菜館最適合招待外地朋友了!
    身處在這座楚漢名城,迎來送往本是生活常態,尤其是夏日,不少長沙人應該都會接到四面八方友人發來的消息,要來賞花賞人賞美食。作為全長沙前10%有品的你,理應有那麼幾家熟悉的館子,作為「有朋自遠方來」時的最佳備選。小圈為大家準備了30家館子,我們的標準是:吃長沙風味,恰長沙傳奇。
  • 長沙隨時都在排隊的小飯店,沒菜單由老闆娘安排,30年堅持不漲價
    在長沙想找一家正宗的湘菜館太容易了,長沙人懂吃為了吃可以說是不厭其煩,所以長沙的網紅店也特別多。長沙人也懂得與時俱進,哪怕是一家普通的家常菜館,也力爭做網紅店,熱情的長沙人用火辣辣般的服務,讓長沙成為了網紅旅遊城市。
  • 老長沙酒席上的頭一碗菜,如今很難吃到了
    很多80後或者是90後提起雜燴,均表示最愛其中的魷魚。其實最傳統的大雜燴裡面放的是墨魚,而且墨魚必須是淡水墨魚,不可是鹹水墨魚,如海參一般,也有「大燴墨魚」一說。而加入魷魚也是因為墨魚比較名貴,所以用魷魚替代之,久而久之便也成為了正統。其實論及鮮、香,魷魚不及墨魚。即使用魷魚,也是有講究的,打花刀必須「坨」朝上,才能入沸湯即卷,形成「荔枝魷魚」,並不是現在多數餐桌上看到的魷魚片。
  • 長沙米粉第1期:藥王街二十年老牌粉店,肉絲炒碼粉是長沙老味道
    嗦粉可以說是長沙飲食文化中最有特色還代表性的一項了,長沙的粉店數不清,哪一家才是最地道的長沙味道呢?也許每個食客每個長沙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答案。從這期開始,毛哥會基於自己個人在長沙長期的吃粉經歷,把我個人認為不錯的長沙米粉店分享給大家,如果去長沙的朋友們能有所參考,我便滿足了。
  • 探訪星城8家地道涼菜店,收穫專屬於長沙的夏日味覺記憶...
    原本在菜市場賣滷菜的愛姑,為了供兒子念書,決定專心做宵夜攤,一做就是十幾年,從流動的小攤子,變成了現在聞名長沙的涼菜老店。從五點鐘正式開張,一般要忙到晚上三點半才休息。現在生意不好做,真的累死人哩。」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愛姑做起涼菜來完全看不出疲態,手腳特別麻利。
  • 攻略 晨報周刊最愛的長沙餐廳,你就挑幾家去試試吧~
    ,正餐一般需要等位,下午和晚上稍空,但是要提醒一點,這一帶的居民和上班族,午飯晚飯都吃得比較晚,所以當你自認為是來吃午飯的時候,有很多人其實是坐在你旁邊吃早飯的。他推薦「每道菜」,「大家都說好,老闆良心大大的」。因為當時吃到了據說高壓鍋上汽三分鐘就可以的子姜鴨,好幾個人都想回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