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放毒:最好吃的蟹——白水煮阿拉斯加帝王蟹
如果讀者君現在睡不著,手賤點了我這篇文章,請千萬不要恨我,因為我也正飢餓交迫!正因為肚子餓,所以翻手機看有什麼吃的,結果發現阿拉斯加蟹的照片最多,餓極了,乾脆寫一篇小文和您「同歸於盡」。
阿拉斯加蟹的中文學名叫「阿拉斯加帝王蟹」,別稱有阿拉斯加蟹、帝王蟹、皇帝蟹、阿拉斯加皇帝蟹、長腳蟹等,是生長在冷水區域的石蟹科動物,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拉斯加至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的北太平洋兩岸。
阿拉斯加蟹的挑選方法和青蟹大同小異,本號前面有專門介紹,相同的這裡就不重複。不同的是市面上見到的阿拉斯加蟹一般有偏黑色和偏紅色兩種(如下圖),據說顏色偏黑的是生活在海裡比較深的地方,我個人喜歡挑顏色深一點的。另外一個關鍵是蟹的個頭不能太小,一般來說一隻有七市斤以上的吃起來會靠譜一些。
阿拉斯加蟹的烹製方法有不少,有和蛋一起蒸的(北京大董),有用花椒焗的(汕頭林自然),還有一蟹多種做法的。最簡單的莫過於用白水煮,前提條件是您家中有一個足夠大的鍋。
用白水煮阿拉斯加帝王蟹的步驟很簡單,把整隻蟹表面洗刷乾淨之後,放進已經把水煮開了的鍋裡,開大火煮8分鐘後(按每隻蟹有七市斤重來操作)熄火,讓蟹在水裡面浸十五分鐘之後再出鍋。(這是為了讓蟹本身保持的水分充足,而且可以達到受熱均勻的效果。)
蟹出鍋後要擺出來晾,然後才可以分切。
晾涼之後開始分切,阿拉斯加的儘管個頭大,但是蟹殼還是非常薄了,所以在分切的時候要用廚房剪刀操作。
看到這白花花的大腿肉,您還睡得著?才怪!哎,已經手賤了,只能手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