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我寫的這個題目,都會有深深的疑問,這兩者有什麼關係?你是不是博眼球、博關注。我只好微微一笑,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而且是用最簡單的、通俗易懂的經濟學的原理來告訴大家這兩者的關係。
先說一說阿拉斯加帝王蟹。
這幾年,帝王蟹成為網紅商品,各種公眾號、寫手、短視頻等等連篇累牘的報導和傳播,促使人們對他的了解大大的加強。
1、夠神秘,產自於阿拉斯加附近200米以下的冰冷的深水海域。
2、個夠大,每個帝王蟹基本上是在10kg以上。
3、夠稀少,每年的配額有限,全球產量也就在幾萬噸。
4、夠危險,高強度勞動,冰冷的海水,超高的風浪,每年都會死人。
5、掙錢多,據說一般的水手一個捕撈季能夠至少掙到10幾萬美元。
6、賣的貴,這個不用細說了,前面那些屬性預示著他必須賣的貴。
7、吃著爽,確實好吃,味道好,不用加什麼佐料,原味的就好。
首先說,帝王蟹為什麼會形成現在的局面。我們用經濟學中的最基本的需求供給理論來分析它。
先說供給端,因為帝王蟹的捕撈是受配額管控的,也就是說全球每年的供應量是基本知道的,雖然會有一些非法捕撈,但是總量應該大差不差。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全球每年就這麼多,還基本上都是在捕撈季那麼短的時間內提供。
再說需求端,需求肯定是遠遠大於供給的。
想吃帝王蟹的人如此之多,也就是供不應求,怎麼辦?漲價啊。價格一漲,就把一部分消費群體排除在外了,一直這樣,最後,有一部分有能力消費的顧客把帝王蟹給吃掉了。
那有人就會問了,既然帝王蟹如此供不應求,那對捕撈者、販賣者不是價格越高越好嗎。不是的,第一,帝王蟹再好再稀缺,說白了它只是一種海產品,他的海產品競爭對手有很多,實在太貴了,食客們就選擇其他海產品了,帝王蟹就會有價無市;第二,帝王蟹非生活必需品,就是說不是非吃不可,很多人就是吃個新奇、吃個新鮮,你說誰每頓飯離不開帝王蟹,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這人還真沒有。不知最近大家看了沒有,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澳洲龍蝦不但出口量銳減、價格驟降,而且澳洲產地那邊已經開始把大批捕上來的龍蝦都放歸大海了。所以說,作為非生活必需品的帝王蟹也極易出現澳洲龍蝦一樣的命運。
捕撈人、販運者、餐廳、食客在維繫著帝王蟹脆弱的供需鏈,一有風吹草動,食客會迅速放棄食用帝王蟹,整個帝王蟹產業鏈就像澳龍一樣迅速土崩瓦解。
帝王蟹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對經濟體系,一是它規模太小了,就是整個行業消失對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可能只是對帝王蟹捕撈行業那一點人會失業,行業從業者和食客會迅速找到其他替代品,就像帝王蟹曾經沒有過一樣。
小龍蝦就不一樣了,它的規模足夠大,在中國形成了穩定的需求和供應關係,食客的需求相對穩定,養殖者的供應相對穩定,價格不會大起大落,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只要沒有較大的外界因素影響,小龍蝦從供給到需求已經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生產——消費鏈,小龍蝦產業幾千億人民幣的規模是中國人幾十年來逐漸形成的消費習慣,對於經濟的重要性當然遠遠高於帝王蟹。
一旦小龍蝦產業出現問題,很多人會失業,很多人會投資失敗,影響當然大了。
所以說,在我們生活中,用經濟理性的角度分析,那些花了你很多時間的、吸引你眼球及注意力的,往往是你生活中最夠不著的東西,最不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