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終極誘惑,不是碧波萬頃的壯闊,不是水天一色的盛景,也不是朝陽、餘暉的燦爛。而是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下,有著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和一群群鮮活美味的海洋珍品。
阿拉斯加帝王蟹因為體型巨大而得名,被譽為「蟹中之王」。其蟹殼直徑可達30cm,全身遍布堅硬的小凸刺,蟹足完全展開長約1.8米,是唯一可以橫著走和豎著走的蟹類,霸氣十足~
今天上魚小鮮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如此碩大肥美的帝王蟹,經過怎樣的生長環境和捕撈過程,才來到我們身邊......
帝王蟹並不是螃蟹
很多人容易把帝王蟹和皇帝蟹混淆,但其實帝王蟹是石蟹科的甲殼類,與皇帝蟹(巨大擬濱蟹)不是一種,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螃蟹。因為帝王是異尾下目,與螃蟹的短尾下目所不同,同為異尾下目的還有石蟹總科和寄居蟹總科。
一般的螃蟹有5對足,帝王蟹只有4對足,這是帝王蟹異尾下目的特徵。市場上和帝王蟹類似的還有扁足擬石蟹和短足擬石蟹,短足蟹口感與帝王蟹相似,所做的味增湯也稱為「鐵泡汁」;而扁足蟹俗稱為「油蟹」,口感不及短足蟹,市場價也相對更低。
帝王蟹的生長環境
阿拉斯加蟹也可以稱為「帝王蟹」和「鱈場蟹」,產自阿拉斯加深海無汙染海域,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
北冰洋冰冷的海水賦予帝王蟹緊緻彈牙的肉質,含有豐富的甘氨酸,蟹腳肉質豐滿,晶瑩剔透,口感甘甜,每一口都不容辜負!
帝王蟹的捕撈過程
帝王蟹生長時間最少需要10年才可以食用,可生存在接近冰點的極寒環境。幼蟹喜歡較淺的水域,而成年的帝王蟹主要以海底的荊皮動物、軟體動物或小型魚類為食。
一般的捕撈工具並不能對帝王蟹造成威脅,所用的是鋼架尼龍網做成的陷籠,利用鯡魚和鱈魚塊做誘餌,再用重型捕撈機將它們放到200m以下的海底。
帝王蟹的捕撈期很短,捕撈上來之後必須活體運輸,碩大的體型增加了阿拉斯加帝王蟹的運輸成本。而漁民發明的檢測帝王蟹心率的儀器,也使阿拉斯加帝王蟹成為單價最高的甲殼動物之一,最貴可賣到三千元一隻。
阿拉斯加帝王蟹雖然難以捕撈,但是為了匯聚全世界的頂級美味,上魚鮮超將帝王蟹從遙遠的北太平洋帶到你的身邊~鮮活阿拉斯加帝王蟹和更多海鮮品類,為你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