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仙山數七洲

2020-12-23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曾在他的詩作中,表達了對海上仙山的渴慕之情。而在海南島東北角海域、南海之上,煙波浩渺之中,也有被人們視為「海外仙山」的群島,這就是文昌東北外海的七洲列島。這個被文昌漁民稱為「七洲峙」的地方,古代又稱作「七星山」「浮丘山」或「七洲山」,是一個美麗而神奇,卻又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這裡與海有關的景觀,包括海島、海灘、海浪、海鳥、海蝕地貌、海濱植被等等,應有盡有,蔚為壯觀,被譽為海南島東北近岸最美的海島。」文昌籍科學家、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邢福武曾登上七洲列島考察,對這裡的美景大加讚賞。為此,他曾經廣泛閱讀相關歷史書籍,考察了七洲列島的歷史淵源。那麼,歷史上的七洲列島,究竟是怎樣一個形貌呢?

  名列「瓊州八景」

  「歷代史書對七洲列島的風景讚不絕口。」邢福武說。

  清康熙年間陳夢雷等著的《古今圖書集成(瓊州府部)》中記載的文昌形勝中,就有兩處提到七洲列島:「至若(文昌)外疆,則七星列崿,七洲回籃。分水一江流岐涇渭,浮丘孤峙潮界東西……洋洋大觀,足表南海。」其中「七洲回籃」「浮丘孤峙潮界東西」就是七洲列島景觀,與這兩句話類似的字眼在歷代府志或縣誌等志書中多有記載,甚至有人把它譽為「海上仙山」。

  中國「八景」文化緣於北宋嘉祐年間,作為各地獨特的文化標誌。因此,清代的文昌八景中有兩景與七洲列島相關,一是「東瀛七洲」,二是「浮邱分潮」,可見七洲列島在文昌當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由於風景獨秀,七洲列島還被列為清初瓊州八景之一——「七星寒秀」。

  康熙年間瓊州知府牛天宿的《八景合詠》中有一句「星宿寒巖景色幽」,就是對「七星寒秀」的概括。而歷代文人墨客對七洲列島的風景讚不絕口。如明代文昌文人趙志科有詩稱讚七洲洋山:「錯落東溟三四峰,上參星鬥紫煙籠。潮來任起千層浪,颶出無驚八月風。地靜不妨多鳥跡,人稀端的有仙蹤。」

  另一位詩人王國章有詩詠「東灜七洲」:「突湧孤洲大海東,山懸七點與星同。欲求人跡漁舟人,待覓仙音鶴羽通。荒寺若萍塵垢外,淡泉如線野煙中。可憐流落天涯久,未借扶桑一掛弓。」詩中把七洲列島的美景及荒涼的情形描繪得淋漓盡致。

  七星山與七星嶺

  由於七洲列島位於海上,古代百姓難以企及,加上地理知識的匱乏,因此經常有各種名稱上的混淆。

  七洲列島又名七星山,因與境內名山七星嶺名字相仿,故歷代史書記載時常有張冠李戴之誤。例如,唐胄纂修的正德《瓊臺志》這般記載:「七洲洋山在文昌縣東一百裡大海中,峰連有七,一名七星山,茂林巢諸鳥,下出淡泉,航海者於此取水採薪。」其中「峰連有七」實屬以訛傳訛。

  再如嘉靖《廣東通志》(瓊州府部分)和郭棐所著萬曆《廣東通志》(瓊州府部分)稱:「縣東一百三十裡曰七星山,其下七星之泉出焉……其東七星泉晝夜混混不涸。遇旱,取水祈雨,多應。」

  為了考證七洲列島是否有泉水,邢福武率隊登島考察,發現七洲列島的溝谷大多是乾燥沒水的;而傳說中有泉眼的北峙主溝谷山腳處,也是滴水難求。其東面常年風大,乾燥而沒有連片的植被,崖壁陡峭,有泉眼的機會更少。邢福武說:「全島未見『七星泉晝夜混混不涸』的情形,更何況當年不可能有文昌當地人跨海到波濤洶湧的七洲山祈雨,這七星泉應該是在七星嶺。」

  其實,早在南宋時期王象之編著的《輿地紀勝》中,就有七洲列島的記載:「七星山,在瓊山縣東文昌縣界海濱,狀如七星。」同時亦載:七星嶺在文昌縣近海岸,其勢如連珠。前者位於海洋中,各峰海水分隔;後者位於近岸陸地,大小十餘峰相連,其中七峰獨高,似「七夕星鬥」,嶺上有巍然聳立的鬥柄塔,始建於明代天啟五年(1625 年),重修於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 年)。

  正德《瓊臺志》(1521年)也記載稱:「七洲洋山在(文昌)縣東大海中……一名七星山。」因此,後世方志基本沿用「山」與「嶺」來區分「七星山(七洲列島)」和「七星嶺」二山。鹹豐和民國《文昌縣誌》將過去所用的「七星山」改為「七洲山」,其中鹹豐八年重修文昌縣誌中還附有文昌縣境圖,清楚標明「七洲山」的準確位置。

  浮丘分流界東西

  七洲列島又名「浮丘山」,或名「浮邱山」或「浮山」。早在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中就記載海南有浮丘山,但未指明具體位置。書中引用了北宋詩人郭祥正的詩句「浮丘卻接番禺西,鐏跡籬痕至今在」來描述,但從此詩的時代背景和內容看,實為張冠李戴。詩中所指的浮丘應是古代廣州城西珠江中的浮丘石,是羊城三石之一,據《白雲粵秀二山合志》記載,浮丘八景為「紫煙樓、晚沐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亭、朱明館、挹袖軒、笙亭」,這些顯然不會在七洲列島存在。

  海南的浮丘山實際上位於文昌大海中。據正德《瓊臺志》記載,浮丘山在縣東一百裡:「屹立海中,分潮水東西流,俗呼分洲洋。」之後,歷代府志和縣誌都引用這句話。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瓊州府部)》載有瓊州府疆域圖,圖上清楚表明浮丘山在文昌縣東分洲洋中,與今七洲列島的南峙位置吻合。

  「浮丘山究竟在文昌哪個位置?當代人所知甚少,有必要加以考證。」邢福武說,首先肯定的是七洲洋山與浮丘山均處於文昌縣東大海中,是兩座不同的山,其位置接近,因為兩者通常在各府志和縣誌中同時列出,所指的地理位置很接近。不同的是,前者通常記載其位置位於縣東一百餘裡,而後者則位於縣東一百裡,這肯定不是龍樓一帶的近岸島礁。仔細對比康熙《瓊州府志》和乾隆《瓊州府志》的文昌縣圖,可見圖中清楚標出浮山位於銅鼓嶺東北大海中,剛好是今七洲列島南峙島的位置。

  根據前人對浮丘記載的內容看,此山要有相當面積才能有「分潮水東西流」的體量。民國《文昌縣誌》載有文邑八景「浮邱分潮」詩:「人間何處有丹邱,花落鳥啼景自幽。鮫室玲瓏浮翠島,冰壺瀲灩貯瀛洲。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搔首問天差足慰,扁舟擬作武陵遊。」詳細描述了該島為孤峰一座置於海中,具有鳥飛魚躍、植物繁茂而幽靜的自然景觀。

  邢福武實地考察後認為,鄰近區域有此景者非南峙莫屬,其位置位於北峙之西南13公裡,剛好是歷代史書所載浮丘山位於縣東100裡的位置。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風味自不同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太陽開始落山,陵水新村港的海水變換了色彩,當白日的喧囂即將結束之際,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又開始熱鬧起來,疍家漁排的海上餐廳人流開始匯聚,一艘艘小船穿梭在碼頭和漁排之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區,海南旅遊大盤中的珍珠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正值盛夏,瓊島依然遊客如織。1999年,農曆九月十九日,南山舉行了「南山海上觀音」敬造工程開工典禮。每當三亞市民張麗涵向朋友介紹起南山景區,談論起海上觀音像,語言中多少會帶有些許自豪感。「南山景區是海南最熱門的景區之一,也是中外遊客到三亞遊玩必去的景點之一,海上觀音像更是熱門『打卡』點。」張麗涵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重點招商任務表
    ,促進傳統文化消費升級  12.在海南省內經批准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  13.發展沙灘運動  14.發展賽馬運動  15.打造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  16.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17.辦好國際體育賽事,引入一批國際一流賽事  18.引進外資在海南試點設立在本省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廖虹宇
    海南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重要中繼港、避風港,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州濟州 絲路姊妹
    ■ 本報特派記者 周元 杜穎 曹健  對在海南生活多年的人來說,即使是第一次來濟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雞年天涯話瓊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鄭彤  到了立春,便是雞年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怎麼書寫「海絲」旅遊文章?
    ■ 本報記者 蔡倩  新路線:  跨越文明,貫穿古今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分布有200萬瓊屬華僑華人。海口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海南與32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貿易總額45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逾28%。其中東協是海南最大的出口市場。  海南對沿線國家的遊客有吸引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一」旅遊大餐「上菜」啦
    海南日報記者查詢了解到,截至目前,飛往海南的多個航班經濟艙打折機票已所剩無幾。例如4月30日北京飛往海口、上海飛往三亞、西安飛往海口的一些航班機票只剩全價票。  而「五一」正逢婚紗攝影旺季,三亞為眾多遊客婚拍首選目的地,預訂旅遊拍攝婚紗照的遊客數量激增,線上線下旅拍機構的諸如「三亞旅拍婚紗照套餐」等旅遊產品銷售十分火爆。  同樣預訂火熱的還有酒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味道謀劃新版「闖南洋」
    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海南爭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文昌的特產加工業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東南亞國家與僑鄉文昌情感上的紐帶,也無疑加固著「文昌出品」遠銷海外的渠道,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已經少不了文昌特產的味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揚帆駛向藍海灣
    2013年以來,澄邁全面啟動澄邁灣岸線、港口、火山巖古村落與南渡江沿線歷史文化遺產論證、編制規劃、整治工程,搶抓歷史機遇,按照中央將海南定位為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的要求,規劃建設「一堡兩園一基地」(即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金馬現代物流園、海上絲綢之路(澄邁)華夏文化園、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有著落了
    9月7日以來,海南日報、海南農墾報、南海網等媒體關注報導了葉泰銘的病情,在墾區乃至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在病房裡,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黃捷向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和手術費籌集情況,鼓勵葉泰銘要堅強樂觀,戰勝病魔,並轉達了苻彩香的關切問候。黃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省紅十字會十分關注葉泰銘的病情和移植手術進展情況,將聯合愛心企業施以援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