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想,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對魚的種類應該十分熟悉!
眼尖的釣魚人,應該能認出,這既不是一條鯽魚、也不是一條鯉魚。近來都頻仍看到這種雪白色鱗片的怪魚——不少人稱為銀鱈魚。不只水庫、大河裡能釣到,就連長江、黃河裡都開始大面積增多
曾被當成珍稀的長江銅魚,實為外來物種
銀鱈魚細鱗青鰭,身材狹長,卻像鯰魚一樣有須子,容貌稀罕,跟本土淡水魚形貌懸殊。
銀鱈魚最初出現,是在2016年前後「偶然在水庫,一些小河裡有人釣到,當時都很新穎,數目也比較少.....都不看法,跟網上圖片比照,發現很像是銅魚..」
長江銅魚長什麼樣?銅魚是一種激流裡生存的中小體型江魚,凡間俗稱水米子、船釘子,也叫鴿子魚。這種魚刺少肉嫩,是十分寶貴的魚鮮。從體徵特點看,銀鱈魚的確有些像是銅魚,相同的碎鱗有須,而且身材的弧線很類似。因而,銀鱈魚最早出現的時候,被誤認生長江銅魚,並不稀罕。
除了一個雪白色,一個接近紅銅色。兩種魚最大的差異是,銅魚生長遲緩體型較小,而銀鱈魚卻生長敏捷,一年就能長到幾斤,田野經常有人,釣獲數斤至十多斤的銀鱈魚!而長江銅魚,簡直不能夠長到5斤以上。
這種入侵物種,有人說學名叫短頭梭䰾,來自烏茲別克斯,由於能疾速育肥,因而被引入養殖。隨後能夠由於放生、洪水等緣由,不少養殖的銀鱈魚,逃逸到野生水域——而且順應得還不錯。兩三年時間裡,這種魚逐步開始在天下伸張繁衍,特殊是今年,好像忽然開始迸發,一下子數目眾多起來!簡直天下各地,都有釣友反響,釣到這種怪魚。「比較好釣,雜食性,商品餌普通就能釣到,蚯蚓卻不大喜好吃...」有釣友引見。
近幾年外來物種眾多成災:
羅非魚、清道夫、福壽螺等等,毀壞當地水域生態,卻食用、生態價值極低,讓當地大眾苦不堪言。而羅非魚、清道夫不耐低溫,它們的眾多,主要是集中在廣東、福建較溫暖的地區,但是銀鱈魚看起來好像卻百無禁忌,長江以北,黃河上遊都頻仍有人發現銀鱈魚的蹤影!因此,從這種趨向看,不少人擔憂,銀鱈魚的眾多簡直不可阻撓,豈非又是一場生態劫難?當然,也有人叫好,沒必要庸人自擾!銀鱈魚的疾速繁衍,恰好彌補這些年,各大水域生態退步留下的空缺。而且銀鱈魚肉質細嫩,是十分好的食材,想眾多成災不太理想!
相信這麼美味的銀鱈魚對於吃貨們來講不算多吧?就如同小龍蝦一般,美味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