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重量提不上去,引體向上抓不住槓,小臂肌肉也要練

2020-12-10 博浩說健身

做硬拉能夠不斷衝擊大重量的基礎是什麼?不是強壯的背部,也不是粗壯的大腿,因為這些都是做硬拉的目的所在,而完成它的基礎就是強有力的前臂,前臂肌肉太弱,雙手的抓握力就不足,如果槓鈴都抓不住,怎麼能做硬拉呢?當然,訓練前臂肌群也無需大重量,只需一根彈力繩,在家就可以完成。我們的目標是讓前臂輔助完成動作,而不是成為阻礙。

轉腕

一般情況下,如果想要揮拳發出最大的力量,只靠握緊拳頭是遠遠不夠的,手腕也必須處於緊繃狀態,而當前臂力量不足時,手腕繃緊的程度與出拳的力度不成正比,這就有可能造成在拳頭接觸目標的一剎那,手腕出現扭轉的情況,所以,對於整個手臂來說,手腕是最脆弱的,也正因為如此,轉腕能夠增加腕力和前臂力量。

如果有啞鈴,那麼可以用10磅的啞鈴負重,若是沒有,也可以用彈力繩來代替。

首先,要採取單側訓練的方式,這可以讓注意力更集中,當然,另一隻手也不能無所事事,最好的辦法是託住發力手臂的肘部,同時,發力一側的大臂要與小臂成90度,小臂平行於地面,五指用力握住負重,要能感受到前臂肌肉的緊張感。

之後以手腕為軸做上下翻轉動作,運動幅度越大越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減小幅度也不能移動前臂,否則就是訓練肱二頭肌。在向上翻轉時,很多人會不自覺的移動身體,這是因為用力不到位,所以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前臂雖然是主要發力部位,但要讓這股力量一路向上,直至背闊肌也能感受到,這樣做可以讓軀幹以及大臂更加穩固,避免隨手腕的轉動而發生位移。

如果感覺到用手託肘還是不能很好的控制,那麼可以採用坐姿,前臂平放到大腿上的方式。

手掌延展

首先,大部分人的手指都能輕鬆的向手心彎曲,而很難像手背轉動;其次,當將要起身時,雙手手掌完全支撐在桌面上的助力效果,要比四指支撐於桌面而手心懸空的方式更好,一方面,是因為前者的受力面積大,另一方面,採用前者可以讓整個手臂都發揮作用,而採用後者僅能讓前臂發揮作用,所以,手掌延展可以有效訓練前臂肌群。

對於前臂力量較弱的人來說,可以採用靠牆的方式,這樣施加給手指的壓力較小。起初要五指分開貼於牆面,之後指關節前推,保持手臂伸直,以激活前臂。對於前臂力量較強的人來說,可以採用四指支撐於低矮的物體上,手心懸空的方式,這樣可以把部分自重施加給前臂。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是反關節運動,所以不必追求過大的運動幅度,只需一個很小的位移,就可以充分訓練前臂。

這個動作的強度取決於角度,當熟悉了手指向上的姿態後,可以改為手指朝向兩側或者向下的姿態,也可以採用手背貼牆的姿態。除了能夠增加前臂力量外,手掌延展也有助於完成倒立。

滾腕

如果向上或者向下翻轉手腕比較困難,那麼滾腕就是非常困難了。首先,人體腕部上下翻轉的自由度要比左右扭轉的自由度更大,其次,日常生活中的抓握等動作都是前臂上下側的肌肉完成的,而前臂左右兩側的肌肉參與的很少,所以,滾腕可以有效訓練前臂以及腕部的內外側肌肉。

首先,要呈跪臥的姿勢,小臂平放在地面上,大臂與小臂垂直,雙手握拳虎口位置向上,之後抬起肘部,讓手臂以雙拳為軸滾動,即虎口由向上變為斜向前,同時手臂也由彎曲狀態變為直臂狀態,當拳頭不能再滾動時,腕部會感覺到強烈的拉伸感,此時,動作結束。

如果訓練時間充足,可以選擇這些針對前臂及腕部的訓練動作,但如果訓練時間很緊張,那麼可以在訓練其他部位是輔助訓練前臂,例如:做引體向上握緊單槓等。

如果擁有強大的握力,那麼一切會變得很輕鬆,無論是懸掛還是舉重,因為有力的小臂可以讓更多的肌肉參與到動作中,而如果小臂很弱,就會限制你的整體發力,甚至是阻礙你訓練其他部位的肌肉,並且,一個動作能夠做多少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握力。所以,小臂的訓練時不可忽視的

喜歡博浩的文章請點讚,分享!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哦!堅持日更!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硬拉和引體向上的時候抓不住杆?你需要思考一下如何鍛鍊小臂
    絕大多數人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都比較在乎的是肱二肱三的線條維度,對小臂的訓練很少,但是隨著身體機能的進步,我們硬拉的重量會越來越重,體重也隨之增加,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明明核心肌肉都沒刺激到位,但是雙手卻使不上勁了。
  • 健身總是抓不住杆,手指握力如何去練,這4個動作能練小臂抓握力
    手指抓握是絕大部分健身動作都要涉及到的因素,但同時,抓握力也是絕大部分人的健身短板。 例如引體向上做不了多少,就是由於抓不住單槓的原因。
  • 多練小臂,抓握力能翻倍
    當進行各種力量訓練時,雙手需要直接接觸器械,如果抓握力不夠,練習效率肯定會受影響,舉不起來或者拉不上去。因此增強抓握力,是間接提升引體向上、彎舉、硬拉、臥推等一系列動作的方式之一。通常抓握力不足也會有比較明顯的表現,比如做引體向上時,需要糾結使用哪種握法會更輕鬆:大拇指在橫槓上方還是下方?而抓握力很強的人,緊靠手腕搭放在上面,也能做到引體向上。所以如果經常感覺手臂力量受限,動作做不多或不能使用大重量,可以考慮提升抓握力。
  • 如果忽視小臂力量,健身之路你就走不長遠,5個動作讓你小臂更強
    但當你開始突破訓練重量,或者開始進行高難度徒手健身訓練的時候,小臂弱點就會逐漸顯露出來,比如大重量臥推時候手腕不穩定,雙立臂訓練時無法翻腕立槓,這都是由於小臂肌肉力量不足導致的情況。所以當我們健身一段時間以後,小臂肌肉力量就會格外重要,如果忽略小臂肌肉力量,那麼健身之路你就走不長遠。
  • 小臂太小要怎麼練?
    手臂較小,抓握力較弱。如引體向上、臥推、硬拉,但凡有推拉動作,都涉及到小臂,強調小臂的重要性,所以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小臂部的大部分動作都是通過腕部完成的,自然要在腕部下功夫。以下是我介紹的一些練習,以增強手臂的肌肉。
  • 對於手臂肌肉來說,二頭三頭肌的確重要,但也不要忽略了小臂肌肉
    還有人認為在平常的硬拉,引體向上,飛鳥類等動作,都多少會練到小臂肌肉,所以就認為沒必要去練小臂肌肉了,其實這樣說的話也不準確。平常健身中很多人經常遇到,做大重量硬拉,槓鈴划船,或者是引體向上出現小臂先力竭的情況。
  • 自重訓練也能練背?除了引體向上,還有其他的訓練動作嗎?
    在健身房,我們能夠熟練的運用器械做著各式各樣的背部訓練,但如果身邊沒有了器械,我們似乎就無法進行背部訓練了,唯一知道的訓練動作就是引體向上,那麼除了引體向上以外還有其他訓練動作嗎,今天就來教大家另一種背部的自重訓練,和引體向上一樣,只需要一根直槓。
  • 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科學嗎?健身教練:一周練一次才不科學
    不僅次數不會漲,就連肌肉也練的慢,雙力臂、單手引體也都很難突破從各個方面來看,一周練一次,健身效果都不太好,我推薦的是每天都練,再不濟一周也要練3次。我為什麼這麼肯定?我是如何突破20次引體向上的?所以我上班去的時候,上去拉兩組,下班了又拉兩組。也就是每天都會練,每天練4組,就突破了20次引體向上。後來重拾健身,一個星期練一次引體向上,我的引體向上一直都是20次。
  • 為什麼沒必要練小臂握力?你越在乎小臂酸痛,健身效果就會越差
    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小臂酸的抓不住單槓?甩了兩組戰繩,你就感覺握不住繩子了?你放心,這不是你一個人碰到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健身新手都會碰到這個問題,就是小臂酸痛。所以有很多人想到了弱點強化,就來問我說小臂握力怎麼練。
  • 引體向上能鍛鍊的肌肉有哪些?不知道的話你就白練了!
    引體向上是健身愛好者最常使用的健身方法,很多人認為引體向上鍛鍊的就是上肢的力量,其實不然。引起向上也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引體向上側重訓練的目標也不一樣,主要是分為靜立引起向上和借力引體向上兩類,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鍛鍊方式。
  • 高位下拉能代替引體向上去練嗎
    雖然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這兩個訓練動作從關節的運動方式和肌肉(主要針對背闊肌)參與的部位都是一樣的,但是肌肉部位的發力側重性和刺激效果是不一樣的,而且,用多形式的訓練動作去刺激,也有利於強化肌肉力量,所以高位下拉不能完全代替引體向上的動作。
  • 為什麼可以用大重量做高位下拉,卻做不了引體向上,問題在哪裡
    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主要都依靠背闊肌發力,其次是肱二頭肌等肌肉。高位下拉能夠用大重量成組進行鍛鍊,卻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可能的原因較多,下面逐一分析各種可能性。首先是鍛鍊者體重過大,即使能用很大的重量做高位下拉也做不了引體向上,這是正常現象。
  • 引體向上的好處:除了練肌肉,還能預防駝背
    引體向上的第一個好處:能鍛鍊到多處肌肉。比如肩部三角肌前中束、手臂肱二頭肌、背部斜方肌和背闊肌,這也是大家練習引體向上的目的。引體向上的第二個好處:能預防駝背。標準的引體向上在啟動時,需要肩胛骨有收縮動作。就是這個收縮動作,能幫助多數人鍛鍊到弱化的背部肌肉,背肌力量的強化就能更好的保護脊柱,避免駝背的出現。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背部肌肉弱化,這就與生活習慣高度相關。
  • 如何專門鍛鍊小臂上的肌肉?——最為強悍的小臂訓練方案
    手臂是很多健身男女都很關注的,但是大多數人都在乎的是大臂的線條或維度,對前臂的關注度很少,不練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的二頭肌和三頭肌遠比你的前臂強壯,那麼是時候鍛鍊你的前臂了。小臂肌肉不發達,在引體向上、硬拉的鍛鍊中手指就會發軟抓握不住,就會拖後腿。從而會影響其他肌肉的鍛鍊。
  • 想要引體向上成績好?加強前臂肌肉是關鍵,3個動作幫你快速強化
    有這麼一個現象:在健身過程中極少人會把前臂肌肉進行單獨訓練,甚至不會抽出2-3個動作進行專項訓練。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訓練過程中會產生前臂代償發力的現象,如各種提拉訓練。所以我們認為不用浪費時間把它也單獨列出來訓練,但是這正有可能成為你背部肌肉以及引體向上練不好的原因!
  • 一個引體向上 難倒一代男兒?
    今年國家體育總局要求各運動隊大練體能,引體向上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遊泳、羽毛球等項目滿分是四十個,拉十來個,是沒有分的。  對疏於鍛鍊、倉促上陣的普通人來說,跳起來雙手握住單槓懸空半分鐘就累得呲牙咧嘴,再讓他凝神屏氣奮起神威把自己送上去,讓嘴巴親近橫杆,確實勉為其難。
  • 李小龍的肌肉怎麼練?傳奇人物的身材究竟如何打造
    李小龍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功夫巨星,也是一個時代的傳奇,其出名的原因,不僅在於他出神入化的功夫,還有就是他那可怕的身材,雖然不像這個時代的人們,追求每塊肌肉都實現最大化又飽滿,但是李小龍的肌肉精幹而不失力量。
  • 健身必練的10個動作,它們真的無可替代!
    要想練出有型的胸肌,用臥推這個動作絕對槓槓滴。 4、推舉 想要練出有型的肩膀,推舉可以說是最好的動作。 練習者背部挺直坐於長凳上,正手抓握啞鈴舉至雙肩兩側,掌心向前。動作過程中吸氣,垂直向上推舉啞鈴,動作完成時呼氣,重複。可以採用坐姿或站姿進行練習。 5、俯身划船
  • 健身,不可錯過的9個經典動作,好身材練出來,不試就虧大了
    動作三:槓鈴頸後推舉一項綜合性肌肉練習,參與的肌肉包括肩和背,而且鍛鍊肩部肌肉幾乎涉及前、中、後三束,該動作最好作為三角肌後束練習的補充動作較為合適,而不應作為主要練習。兩手用正握槓,握距同肩寬垂於體前,也可雙握一對啞鈴直膝向前屈體至上體與地面平行,然後下背部肌肉收縮用力,脊柱前挺,上拉槓鈴成開始姿勢提鈴和還原過程腰要繃緊,不得含胸弓腰。
  • 你知道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有怎樣不同的鍛鍊效果嗎?
    正手引體向上鍛鍊的肌肉正手引體向上一般分為寬握和窄握,寬握的握距可以達到大臂和軀幹呈45度角,窄握的握距一般與肩膀同寬。寬握引體向上會讓大圓肌更多地參與動作,提升整體背部寬度,動作難度也會較大一些;而窄握引體向上由於手肘位於身體前側,背闊肌的發力會更充分,對不背部的厚度刺激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