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臂是連接肘和腕關節的核心肌肉,由肱橈肌和肱側腕屈肌兩塊肌肉發力,通過手指握力、小臂伸縮和內外迴旋刺激肌肉纖維生長,使小臂肌肉健壯立體。所以只有有針對性的運動和輕負重臂,才能讓這兩塊肌肉恢復以前的自信,而70%的運動員都忽略了這些肌肉。
小臂過小不僅影響到身體整體的美觀,還會影響到腕部運動的穩定性,易造成腕部損傷。
手臂較小,抓握力較弱。如引體向上、臥推、硬拉,但凡有推拉動作,都涉及到小臂,強調小臂的重要性,所以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小臂部的大部分動作都是通過腕部完成的,自然要在腕部下功夫。以下是我介紹的一些練習,以增強手臂的肌肉。
引體向上,激活肱橈肌
小臂部第二掌骨骨底,即我們常說的「出拳要有力,握力足夠大」。這種長而扁形的梭狀肌覆蓋在前臂肌外側,正是位於前臂肌中央的一種「調節肌」,它能使前臂在屈肘時出掌有力,使上臂向前臂靠攏,握拳時使小臂的肌肉更加有力,這就是控制小臂肌塊的核心肌肉。只有活化肱橈肌才能練成麒麟臂!
肩胛橈肌位
起始點:起於肱骨外髁前方,即肘關節交界處的中心部位。
截斷點:截斷於橈骨莖突,即這個肌束通過肘關節的冠狀軸的前方。
動作:小臂向心收縮,可屈屈肘部;手腕由右向左旋時,帶動前臂向外旋;手腕由左向右旋時,帶動前臂向外旋時;小臂離心伸展,可伸直肘部。
因此,小臂增大的重要性在於強健肱橈肌,只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消除小臂力量不足的問題,引體向上是激活肱橈肌的最佳方法。
雖然引體向上是練背的王牌動作,但是發展小臂肱橈肌引體向上同樣是最有效的關節複合運動,需要克服自身重量依賴強壯的臂力和腰腹的核心來鍛鍊健碩的上肢,很明顯,要想練習麒麟臂,必須學習引體向上的三個核心細節。
假如只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的話,解決小臂肌無力的問題簡直是天方夜譚。另外,強健小臂的訓練也缺乏輕重量的負重,只能通過外部負重刺激來鍛鍊另外一組肌肉:橈側腕屈肌。
橈側腕屈肌受啞鈴側彎刺激的研究
橈側腕屈肌是指小臂兩側扁平、豎直的塊狀肌肉,肌肉纖維沿橈骨內側緣緊後方向向下延展,雖然其面積不大,但能有效增強手持負重所帶來的增肌效果,我們常做的腕外展內收是橈側腕屈肌發力的結果。
第一,單槓懸掛。
只需懸掛在單槓上,保持穩定,不要讓身體搖晃,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維持,重複4-5組。在時間增加後可以升級難度,雙手換單手,對手臂的力量要求更高,刺激更到位,肌肉自然增長。長時間堅持還可以對脊柱側彎、含胸、駝背等不良姿勢有糾正作用。
正、反握腕彎舉。
選啞鈴或槓鈴也不錯。坐下,把啞鈴放在膝前,掌心朝上,小臂緊貼大腿,前臂發力,啞鈴向上舉至頂點,稍停,保持上部收縮,然後繼續向後發力,重複,直到站穩。正握彎舉指的是掌心朝下,其它與反握的標準相同。
第三卷繩
備好工具,拿一根短棒,綁一根繩子,把它固定住,不要讓繩子來迴轉動,繩子的長度自己掌握,如果太長了,可以站在高處操作,繩子的另一頭綁上重物,啞鈴片或磚頭即可。
肘部微屈,雙臂前平舉,略比肩低,手掌向下握住短棍的兩側。注意前臂,兩手交替順時針向上轉動,直到重物到達頂點,然後以均勻發力向下至最低點,切勿快放,防止手臂受傷重複此動作達到力竭。
經過這些交替進行的練習,相信你的前臂力量會增加,小臂的緯度也會增大。
因此說,想要增大小臂肌肉,首先要增強肱橈肌和肱側腕屈肌肌力,事先了解兩大肌肌纖維的走向後,可以通過引體向上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啞鈴側彎的負重練習,專門激活小臂兩大肌肌群,達到增強手臂力量和肌肉維度的目的。
當然,加強前臂的動作也有很多,關鍵是學習如何避免大臂肌肉發力,多增加小臂肌肉用力的機會,以防止誤入「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