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小臂酸的抓不住單槓?甩了兩組戰繩,你就感覺握不住繩子了?
你放心,這不是你一個人碰到的問題。
幾乎每一個健身新手都會碰到這個問題,就是小臂酸痛。
所以有很多人想到了弱點強化,就來問我說小臂握力怎麼練。
儘管我都給出了答案,但是我個人認為,你根本沒必要在乎小臂酸痛,也根本沒必要專門去練小臂握力。
小臂酸痛很正常,握力進步會很快
小臂屬於小肌群,小肌群的一個特點就是肌肉纖維比較少,肌肉神經比較敏感。
對於剛接觸健身的人來說,肌肉神經第一次接觸這種強度的訓練,尤其是小肌群更加敏感,所以肌肉就更容易酸痛。
無論是延遲性酸痛還是即時性酸痛,都很正常。
當你習慣了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兩個月之後,小臂酸痛自然就會減輕,到時候你就覺得小臂握力不是弱點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小肌群的進步是很快的,它能很快追上你大肌群的訓練強度。
比如說剛一開始練背,你感覺握力下降很厲害,雙手抓不住單槓。
但是等你練一兩個月之後,你引體向上就會出現拉不上去,但是還能抓住的情況。
原因就是小肌群受到的強迫性更高,迫使它更快進步,來完成配合大肌群的目的。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握力其實並不是你的健身弱點,它本不會拖慢你的健身進步。
越在乎小臂酸痛,健身效果反倒越差
有些玩家在前期過於在乎小臂酸痛,長遠來看,可能會影響你的健身進步。
比如有些人練高位下拉小臂出現了酸痛,一種做法就是降低高位下拉重量,這個直接就會減弱練背效果。
其次,你後面上重量的話,你的小臂還是會出現酸痛情況,你不能三番五次因為這個降低重量吧。
第二種做法就是採用助力帶,短期來看,這似乎既避免了小臂酸痛,同時又提高了練背效果。
但其實長遠來看,過早使用助力帶,這會真正讓你的握力成為你的健身弱點。
後期超過了小臂握力的時候,才會用到助力帶,而小臂酸痛,不代表小臂握力不夠,這點要分清楚。
後期增加重量、增加訓練容量,其實都會導致短時間的小臂酸痛情況。
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其實沒必要去過多關注,直接懟就行了,三五次訓練後,小臂酸痛就會消失。
你以為暫時不增加容量、難度和重量,多練一段時間之後,小臂就能在大重量下不酸痛。
其實你錯了,只要增加重量和容量,小臂就會酸痛,你還不如直接上難度和重量。
專門去練小臂握力,更有可能小臂勞損
專門練一練小臂握力,行不行,可以的。
但是一方面,你如果因為是小臂酸痛、手指發軟這些情況練小臂,這沒必要。
你練小臂那啞鈴最多也就2.5公斤,你練背的時候那槓鈴動不動就是幾十上百公斤。
所以你專門練了小臂,到了正式訓練的時候,小臂酸痛還是存在。
其次在這裡還要提示一下大家,就是小臂如果用增肌練法,容量太大的話容易勞損。
正確小臂練法是一天練2組,然後天天練。
但是有些人;練背之後把小臂練10組、15組,當成正式肌肉來練,這樣就很容易勞損。
你會出現長時間,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握力下降,訓練效果會因此而大受影響。
其次,你繼續扛著練的話,就會出現小臂肌肉疼痛的情況,稍微一握,小臂就會很疼,這就是小臂勞損。
所以一方面沒必要練,另一方面你可能在操作的時候無法正確判斷小臂訓練情況,進而造成小臂勞損。
剛開始健身的新手,不要過分在乎這些小肌群,一般訓練的重點就是胸肌、背部和下肢。
而這些小肌群,是你真正到了大佬階段的時候,才需要專門去練的地方,前期沒必要。
#健身隨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