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一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這裡「沒有腿的」猜到是什麼了嗎?
對,說的就是魚。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深受西方人們喜愛的深海美味——鱈魚。
鱈魚的命名真是很混亂,有些魚類的俗名裡含有「鱈魚」二字,但其實它們和鱈魚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麼,鱈魚到底是什麼呢?
純正鱈魚是指鱈科鱈屬魚類,有太平洋鱈魚、大西洋鱈魚、格陵蘭鱈魚和黃線狹鱈(去年已被正式從鱈科狹鱈屬更改為鱈科鱈屬)。
圖左:太平洋鱈魚、圖右:大西洋鱈魚
太平洋鱈魚:個頭普遍比大西洋鱈魚小,其肉質不夠細嫩,且味道寡淡,通常加工成冷凍魚片或搗碎製成肉漿,出口歐美。年捕撈量有四五十萬噸。
大西洋鱈魚:體型大,產量高,魚肉為雪白色,肉質嫩滑結實而味淡,其肝臟含有大量維生素A及維生素D,故經常被用作提煉魚肝油。年捕撈量達到了200萬噸。
魚肝油
圖左:格陵蘭鱈魚、圖右:黃線狹鱈
格陵蘭鱈魚:產量非常小,分布區域單一,僅在格陵蘭周邊海域才有,個頭比大西洋鱈魚小很多。全球年捕撈量二三百噸。
黃線狹鱈:又稱阿拉斯加鱈魚或明太魚,分布廣,產量高,價格便宜,也是我們最常吃到的鱈魚,不少蟹肉棒的原料其實就是黃線狹鱈,是全球商業捕撈規模第二大的魚類。
近年來根據DNA的研究,很多學者認為格陵蘭鱈魚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種,是太平洋鱈魚的一個亞種,這個觀點也被越來越多的材料所證實。而黃線狹鱈在基因上和鱈科鱈屬親緣關係要更近,因此也被正式更改為鱈科鱈屬,其實,動植物的分類本來就是人為定義的,更改分類的情況也就屢見不鮮了。
鱈魚肉味甘美、清口不膩、刺少、營養豐富,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其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脂肪含量小於1%,同時含有維A,D和E等多種維生素。而鱈魚中含有豐富的DHA、DPA,可有效促進智力、視力和免疫力等健康益處,尤其對於孕婦、嬰幼兒這些營養成分更是金貴。因此,在北歐,鱈魚被稱為是「餐桌上的營養師」。
鱈魚的美味和魅力,還在於其多變的烹飪方法。同樣的鱈魚,在不同的廚師手中,由於烹飪方式與配料的不同,總能給食客們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其烹飪方法也很多,煎、炸、蒸、燉、熬湯或是製作成魚乾食用。而這麼多烹飪方法中,最常見的做法是香煎鱈魚,口感細膩,入口即化,清香嫩滑,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
由於鱈魚是瀕危魚種,捕撈量被嚴格限制,加上原產地不在中國,因此一些不良商家開始出售假鱈魚,他們用油魚來冒充真鱈魚。那麼,鱈魚的真假要如何辨別呢?
油魚
經鑑別,左為假,右為真。
1、看橫切面:由於鱈魚的體積大,因此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假的(油魚)。另外,油魚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色的線條,而鱈魚沒有。
2、看肉和皮的顏色:鱈魚的魚段皮發白或灰白,色淡,肉質細膩,油魚的皮為灰黑色,色深,有網格狀,肉質較硬且粗糙。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後會發現呈黃色。
3、看鱗片:鱈魚鱗片較小,身上有小小的銀色圓點,肉色較淺,另外,其鱗片非常鋒利,摸上去像針刺一樣,為了體現真鱈魚的這一「高貴」特點,賣場一般不會剝去其鱗片。而油魚的鱗片則無此特徵。
4、用手摸:這一點兩者冰凍時很難區別,但在解凍之後,鱈魚摸上去就會很柔滑,而油魚相對粗糙。
5、價格:鱈魚價格不可能過於低廉。如果遇到價格低廉的鱈魚,一定要謹慎購買。
銀鱈魚
另外,銀鱈魚不是真正的鱈魚哦,千萬別混淆。銀鱈魚屬鮋形目,鱈魚屬鱈形目,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魚類,只因長相相似,民間俗稱為「銀鱈魚」。
鱈魚這樣做,口感鮮嫩,入口即化,營養價值高,貴點也值得吃
我是海鮮的忠實吃貨,對於美味的海鮮那是一個愛不釋手!說鱈魚入口即化的鮮嫩口感,營養價值飆升的分值,保準是眾多吃貨難以捨棄的美食!魚肉中所含脂肪和鯊魚一樣只有0.5%,要比三文魚低17倍,比帶魚低7倍。這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最適合減脂人士的食用,愛美的姑娘們吃起來吧~
一般鱈魚都會出現在餐廳,但是自己在家想要DIY美味的鱈魚,也是行得通的。那麼鱈魚怎麼做好吃呢?今天我將給大家分享一個鱈魚的做法,既美味還能減脂瘦身,您要是也喜歡鱈魚,那就試著做做吧~
【香煎鱈魚沙拉】
深海鱈魚 1塊(150克左右)孢子甘藍 適量櫻桃蘿蔔 3個淡口醬油 1勺料酒 少許泰式甜辣醬 2勺橄欖油 適量【製作步驟】
1,鱈魚清洗乾淨後,用醬油和料酒醃製10分鐘。
2,櫻桃蘿蔔切薄片備用,薄片的口感好。
3,把孢子甘藍切開成4份,燒開一鍋清水,孢子甘藍放入焯水半分鐘。
4,孢子甘藍和蘿蔔片混合均勻加入1勺甜辣醬,攪拌均勻成沙拉。
5,熱鍋,放入適量的橄欖油,放入鱈魚片兩面煎熟,大約用時5分鐘左右即可。
擺盤,再將一勺甜辣醬淋在鱈魚上,就可以開吃啦~這樣的一份魚排無論是做早餐還是正餐都很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