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方式解讀

2020-12-11 休伯特的尿不溼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政策解讀(四)

前面的系列文章向大家解讀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政策、主體和條件,本文向大家介紹一下當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具體流轉方式。

首先,明確流轉概念。我國國有建設用地交易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進行土地出讓、出租,二級市場進行土地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並獲得相應的收益。

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第六十三條第四款規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及其最高年限、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參照同類用途的國有建設用地執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像國有建設用地一樣進行流轉,即出讓或者出租等進入一級市場方式及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進入二級市場的方式。

其次,理解一級市場。國有建設用地主要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出讓。其中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出讓。採取雙方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根據新《土地管理法》「同地同權」的規定,集體建設用地出讓需要遵守關於國有建設用地出讓的主要要求:一是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的供地渠道和價格形成機制應當保持一致;二是出讓方式應當保持一致,符合條件的必須採取「招拍掛」形式進行出讓,防止暗箱操作引發腐敗,侵犯農民權益。

然後,搞懂二級市場。國有建設用地進人二級市場的規定主要體現在《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交易與國有建設用地一樣,包括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但是目前,集體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尚處於起步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完善。

最後,關注抵押融資。抵押權的實現直接關係到集體建設用地的金融屬性,是決定使用人持有意願的關鍵。

2016年,中國銀監會、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銀監發[2016〕26號),對抵押條件、抵押人處分權、抵押物被徵收時的處理、抵押物價值減少時的處理、抵押權實現時抵押物的處置、抵押時房與地的關係、抵押登記、抵押率與利率、支持措施等內容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但是目前,進行實踐的例子並不多,需要進一步探索。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依法合規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民房屋財產權、集體林權抵押融資,以及承包地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等擔保融資。各地銀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此文件精神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業務。

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關於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4號)規定:「已依法入市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可參照本意見執行。」目前,自然資源部相關指導意見還未出臺。

相關焦點

  •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條件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政策解讀(五)前面系列文章已經向大家解讀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要求、主體、條件和流轉方式,那麼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除合同到期外,還可以在什麼條件下收回呢?新《土地管理法》沒有做具體的規定,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需要符合以下三種條件之一:一是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因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收回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 陳會廣 李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江蘇實地調研及對...
    調研發現,宜興市高遙村、無錫市錫山區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以存量為主。(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租賃流轉為主目前,我國集體建設用地一級市場存在的人市流轉方式主要包括出讓、租賃和作價入股三種,對於江蘇省而言,出租方式因其租期短、租金可調、用地成本低等優勢而備受部分中小企業的青睞,村集體也因為更易掌控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而偏好出租方式。
  • 海城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初見成效
    0試點兩年多,海城市已有10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現土地收益1.5億元。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各類企業從中獲得了一條買地捷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從中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收益,農民從中嘗到了甜頭。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怎麼入?誰來入?以什麼方式入市?入市後的地怎麼用?
  • 陳吉棟 馬思傑:論登記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中的作用
    內容摘要伴隨著新《土地管理法》的通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流轉的法律障礙得以打破,而《物權法》並未規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應採用何種物權變動規則,明確的物權變動規則是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首要問題。在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物權變動模式的問題上,首先需明晰登記作為行政確認行為的法律性質。
  • 成都溫江區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順利出讓
    位於溫江區萬春鎮永和社區的8.6畝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項目和位於溫江區壽安鎮吳家場社區的3.8畝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項目,近日在溫江農村產權交易所順利完成市場化公開競買,交易方式為出讓,年限為40年,交易金額達1006萬元。兩宗交易推進了溫江區農村產權市場化交易進程。
  • 郫縣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一年共完成16個項目
    新聞背景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意味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同國有建設用地一樣直接進入土地市場,進行市場化的有償使用。  2015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全國33個縣(市、區)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郫縣承擔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任務。
  • 集體用地如何搞開發,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農村建設用地可以同等入市?不急,關於農村集體用地開發的門道,請聽筆者為你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來看農村用地分為哪幾種類型,與國有土地不同,農村土地屬於集體用地,分為集體農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大類,本文將為讀者解讀三類六種用地的利用開發方式。
  •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疑難法律問題研討 | 至正·審判實務
    聞旭東副處長提出:我國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歷史變革,從之前的集體建設用地限制流轉到各地逐步探索土地流轉再到2019年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現了巨大的變革。但是土地管理法針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相關規定還比較簡單,針對很多問題比如到期後如何處理等沒有做出明確性具體性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 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強制執行
    6.北京市國土資源局2003 年制訂的《北京市農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辦法》中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自願的前提下,可以轉讓、租賃、作價出資( 入股)。  另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現行法律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持否定態度。
  • 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3年改革為全國探路
    目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已在武進全面制度化推開。武進在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並且「形成了可推廣的成果,為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提供了支撐」。  8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公布獲得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決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從此入法。「武進改革」中的入市程序和方式等,被吸收進法律條款。
  • 智庫|《土地管理法》修訂解讀: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
    二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撤銷過去農村土地必須徵為國有才能進入市場的規定,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三是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一戶一宅,針對人多地少、宅基地用地緊張的地區,要求地方政府採取其他方式,保障農村居民居住權利。同時,下放宅基地審批權,要求合理規劃安排宅基地並為改善居住條件提供便利。
  •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開闢土地改革新天地
    「土地是祖輩世代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地制度改革將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產生巨大、深遠的影響……」長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俊說,「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國有土地徵收出讓,會不會此消彼長,關係如何平衡?」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只要不觸碰三條紅線,任何改革舉措都可以大膽嘗試。」
  • 經營性養老項目各種拿地方式優劣勢詳解
    即使企業鑽了法律法規的漏洞,採取打"擦邊球"的方式取得用地用於建設經營性養老服務設施,企業也必須對地塊繳納補償或者安置費用後才能使用。若是今後國家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用途加強監管,依法收回地塊的使用權,往往會造成"人財兩空"的局面。 劃撥用地不能建設銷售型物業,如何盈利這是一個難題。
  • 新都區2021年度國有建設用地及經營性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附位置圖
    2021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統計表本次公布的2021年度新都區合計482.1295公頃,其中新都街道67.9082公頃、桂湖街道11.5563公頃、三河街道12.0683畝、斑竹園街道80.6653公頃、軍屯鎮68.5895公頃、石板灘街道93.7474公頃、新繁街道38.8388
  • 【政策解讀】《增城區「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
    為規範我區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增城區「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登記細則》(以下簡稱《登記細則》)。  答:以「總登記」方式對符合登記發證條件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進行統一確權登記並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對不符合確權登記發證的進行造冊。  5、什麼是「一戶一宅」?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在建廠房及商場等用途之外,集體建設用地上是否還允許建造住宅,供外界租賃甚至買賣,成為一些城市民眾關心之處。
  • 重慶大足等33個試點縣市區擬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重慶大足等33個試點縣市區  擬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審議相關決定草案,擬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
  • 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 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集體用地建住宅並未全面禁止,租賃房共產房皆是方向集體建設土地入市能否建住宅?對土地市場衝擊大不大?會不會影響房價?還有幾天,新版《土地管理法》就要正式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終將全國推廣。
  • 武威市敲響全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第一槌」
    新甘肅客戶端武威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11月30日,武威市組織召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啟動儀式暨公開出讓會,公開出讓的6宗101.32畝集體建設用地全部成交,總成交價款656.29萬元,敲響了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實施後全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 北京等多地試水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多方採訪獲悉,此前國家確定的北京、上海、瀋陽、成都等13個城市首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經過幾年時間已經進入到落地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激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有助於租購併舉住房制度的完善,有助於緩解城市房租上漲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