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輸給鷹獅戰機,卻能大勝殲10,是否說明國產四代機技不如人?

2021-02-19 四代重殲

殲10與殲11格鬥


最近央視新聞介紹金頭盔飛行員姚凱時,透露了姚凱在金頭盔小組比賽時曾連續打出2場64:0的佳績,而姚凱駕駛的就是殲11戰機,並且姚凱還在天鷹杯團隊賽中再次奪魁,姚凱所在的殲11戰機部隊,力壓殲10、蘇30等同代戰機獲得最高殊榮,也從側面證明了重型戰機依然是空軍不可替代的主力戰機。不過在殲11大勝殲10的消息傳出後,有人卻擔憂殲11戰機曾輸給過泰國的鷹獅戰機,如今大勝殲10戰機,是否說明國產四代機技不如人呢?

蘇27與鷹獅戰機


2015年殲11A與蘇27UBK戰機曾專門與泰國皇家空軍的鷹獅戰機過招,結果殲11A在近距格鬥環節完全壓制了鷹獅戰機,但是在超視距科目中敗北。殲11A是蘇27SK的國產組裝型號,擁有完全一致的航電與武器系統,憑藉蘇27優秀的氣度布局,殲11A的機動性能夠壓制鷹獅戰機,但是其航電水平依然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水平,使用的N001脈衝都卜勒雷達存在重量大、故障率高、抗幹擾能力差等問題,被航電系統更先進的鷹獅戰機在超視距環節擊敗。

殲11B


而在天鷹杯中擊敗殲10戰機的並不是殲11A,姚凱駕駛的是殲11B戰機,雖然僅僅差了一個字母,但是殲11B與殲11A的性能卻大相逕庭。殲11B氣動布局繼續沿用了蘇27SK的設計,但是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所有設備全部國產化,雷達換為一臺平板縫隙天線雷達,性能比N001這種倒卡倫天線雷達有質的提高,此外殲11B的飛控系統升級為數位化飛控,比殲11A原有的模擬式飛控更先進,大大增強了飛機的敏捷性。殲11B的改進還包括升級火控系統,能夠發射霹靂8與霹靂12空空飛彈;增加新型電子幹擾吊艙,取代了殲11A的翼尖電子戰吊艙,提高了飛機的戰場生存能力。

殲11A


殲11A的綜合性能與早期的第四代戰機相當,但是面對現代化升級後的第四代戰機或者四代半戰機,殲11A的航電劣勢完全暴露出來,雖然依然擁有優先的機動性,但是超視距空戰時根本無法與鷹獅戰機對抗,在演習中也曾多次被殲10A擊敗。鷹獅戰機擊敗的僅是殲11A戰機,當面對殲11B戰機時不會繼續享有航電性能的優勢,局面將完全發生逆轉。

殲10戰機


殲10作為國產四代機的代表作,擁有與鷹獅戰機相似的氣度布局與航電系統,肯定不會像殲11A那樣在超視距空戰中被擊敗。不過面對殲11B這樣的重型戰機,一旦失去了航電性能的優勢,殲10的速度與滯空時間的劣勢就會被無限放大,被殲11B採取針對性的戰術擊敗,這也是重型戰機對輕型、中型戰機的先天性優勢,無法通過升級來彌補這種差距。

相關焦點

  • 殲-10性能有限 殲-11B仍是國產戰鬥機中流砥柱
    從官方報導中可以看到沈飛車間有多架殲-11B在生產從報導內容來看,國產重型戰鬥機殲-11B仍然繼續生產,這似乎驗證了近期網際網路上關於「殲-11B復產」的傳聞。然而,殲-11B到底是復產,還是一直就沒有間斷生產,這個問題恐怕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仍然說不清,不過,沈飛方面仍然繼續生產這款戰機,至少說明中國空軍對其有著現實需求。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對於關注中國空軍發展的人來說,現在正是這樣的時代。一方面,殲-20已經入役;另一方面,殲-11B「剛年輕就老了」。在第四代戰鬥機展翅的天空裡,還有殲-11的位置嗎?殲-11B是中國空軍的制空主力,但面臨「剛年輕就老了」的問題
  • 殲10C在泰國「雙十合一」:配備PL-10飛彈,才是完全版殲10
    本次演練,中國空軍出動了最新型的殲10C戰機,以及運-9運輸機和空警-500預警機作為輔助飛機。泰國空軍出動了新式JAS-39C/D「鷹獅」戰鬥機與薩伯-340「愛立眼」預警機參戰。可以說,這次聯合演練的技術含金量相當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殲10C在演習中掛載了最新型的PL-10(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飛彈。「雙十合一」後,才真正體現了殲10的「完全版」戰鬥力。
  • 殲20首嘗敗績,演習輸給殲10殲16,還有資格對抗F22嗎?
    儘管目前官方沒有透露出後續細節,但顯而易見的是,殲-20在此次對抗中沒能表現出此前的兇悍性能,反而被四代戰機擊敗。這則消息對於不少國內軍迷來說猶如晴天霹靂,而敗給第四代戰機的殲-20日後還能否抗衡美軍五代機?
  • 巴西購瑞典鷹獅戰機將到貨 曾與殲10殲11對抗佔上風
    並且,這架「獅鷲」E型戰鬥機即將前往瑞典雪原地區,進行戰機的功能試驗和性能檢測。早期版本的JAS-39使用的是沃爾沃RM12渦扇發動機,後在「獅鷲」E和F的變體上換裝了通用的F414的升級型號F414G,在推力上足足強過RM12發動機接近20%,可以說JAS-39「獅鷲」E和F性能已經能在四代機中居於前列,這也就不奇怪為何巴西、捷克、印度等國都有採購「獅鷲」,另外對其感興趣具有購買意向的國家足有接近20個。
  • 中國殲10D亮相, 外形科幻, 隱身能力追平殲20
    (殲-10C戰機)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殲10是一款三代輕型戰機。輕型機的體格註定了,它的改裝潛力要遠低於殲-11等重型戰機。而同殲-10D相對應,殲-11也有一款最新改進型號,那就是殲-11D。在殲-11B的基礎上,對航電等子系統進行大幅提高。據悉,該機技戰術水平已經全面超過了俄制蘇-35S殲擊機。而目前作為主力的殲-11B,電子戰水平已經達到一個新高度。即使是蘇-30MKK也要加掛電子戰吊艙才能有一戰之力。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輕型機的殲-10C電子戰水平,卻能同殲-11B不相上下。
  • 不再被老式飛彈拖後腿:殲10C與PL-10在泰國「雙十合一」
    霹靂-8的前身——怪蛇-3中國國產第三代戰鬥機殲10,在2003年正式交付部隊,迄今已經服役十多年了。但是在裝備初期,殲10配備的近距空空飛彈還是老式型號——霹靂-8,無法充分發揮戰機的真正實力。霹靂-10格鬥飛彈殲10開始服役的時候,國外三代機已開始裝備第四代格鬥空空飛彈,上一代的霹靂-8飛彈顯得不太搭配了。21世紀初期,西方國家湧現了不少改進型三代機,通稱為「三代半」,例如陣風、颱風、鷹獅等等。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要說中國空軍步入現代化的元年很多人會說那是在22年前的1998年,那一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殲-10在四川成都首飛成功,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除美國
  • 殲-20戰機全解析!
    殲-20此次機動性展示說明,中國空軍對四代機的空戰機動性要求不僅不遜於三代機,甚至還有過之。那麼,這種要求背後的深層原因又是什麼呢?需求決定指標時光倒回到十年前,由國產殲-10/11及引進的蘇-27/30組成的中國空軍三代機作戰體系剛剛形成,在同期服役的空中預警機
  • 小國都想造四代機?美媒驚嘆中國的殲31忽悠人
    這給別人一種假象,四代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所以讓諸多小國,甚至沒有航空工業基礎的小國都躍躍欲試。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考慮,有一些項目目的也不單純,不過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做不好趕不上F-22,但是起碼能趕得上中國的殲-31吧。這種中型雙發基於現有設計快速開發的四代機,不過中國人的這款四代機,很可能會跟美國的YF-23或YF-32那樣被打入冷宮,因為中國不需要它。
  • 終極版殲10即將露面?四代半戰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隨著殲20的橫空出世以及新一代航母艦載機的呼之欲出,我軍正在加快向著五代機時代邁進,殲10儼然淪為了過氣網紅,不少人希望它早日停產,以便騰出產能全力生產五代機。不過最近官媒卻爆料說殲10家族即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如今中國的「殲」字頭戰鬥機的聲譽已不亞於美國的「F」字頭戰鬥機,從殲-7在世界範圍內大賣開始,後續跟進的殲-10/11/15/16,以及世界上第二款入役的五代機殲-20,每一款戰機的問世都代表著我國軍用航空領域的進步,
  • 注意了,殲-10C不是殲-10
    而在建軍90周年上首次亮相的殲-10C,雖然仍冠以殲-10的名頭,但實際上,兩者大不一樣。相比於殲-10,殲-10C採用了諸多新技術,從內到外都有了巨大變化,性能大幅提升,已經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平。在航電系統綜合作戰能力方面,殲-10C明顯優於殲-10戰機。而在這方面,同為四代半戰機的蘇-35,也不如殲-10C,其也只採用了Irbis—E(雪豹)型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系統。現階段,F-22、殲-20等第五代戰機,其雷達系統都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這方面,殲-10C已經不落於後。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甚至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新型殲17戰鬥轟炸機嚴重抄襲了俄羅斯蘇34戰機,這一點讓俄羅斯勃然大怒了。不過,有軍迷表示,如果中國真在研製殲17戰機,僅從對地攻擊能力上來說,一架殲17可以抵過10架殲10戰機。隨著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在敘利亞戰場頻頻出擊,中國是否也應研發同類戰機就成了個熱門話題。
  • 臺媒:解放軍殲-11、殲-10戰鬥機越過「海峽中線」
    日報導,臺灣「空軍司令部」10日表示,當天上午9時許,解放軍的殲-11、殲-10戰鬥機短暫越過「海峽中線」。於是,在巴士海峽這一塊,臺軍升空伴飛的戰機和解放軍護航的戰機空中相遇是難免的,甚至發生過鎖定的事。東方老師初步統計了一下,目前解放軍通過巴士海峽的戰機主要有轟-6K轟炸機,殲-11、殲-10、蘇-30、蘇-35等戰鬥機,空警-2000、空警-500預警機,以及各種偵察機和加油機等。而臺軍升空伴飛的主要是F-16、幻影-2000和IDF戰機等。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6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2010年6月12日,國產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  殲-8戰鬥機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
  • 殲10C巨大戰果,美飛行員脫帽致敬!但總師楊偉卻提了個醒
    作為國產三代半戰機之一,殲-10C雖然從外形來看,造型和殲-10B基本一致,但內部卻已經大不一樣。殲-10C的航電設備已經全部按照五代機(舊稱四代機)的標準進行了升級改造,雷達也換成了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除殲-20外,殲10C已經是我軍目前裝備的最先進的戰鬥機,相比西方的同類機型毫不遜色。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和殲20截然相反,我國另一種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從一面世開始,就伴隨著不斷的爭議。殲31 鶻鷹戰機有的人十分看好它的未來,聲稱它不但能夠與殲20組成高低搭配,兼顧高性能和龐大數量的需求,同時殲31還存在上艦的先天優勢,可以成為我國航母未來的保護神。
  • 殲11戰機鎖定F16,巴基斯坦終於醒悟,引進殲16是當務之急
    戰機對F16進行了驅逐,在纏鬥過程中,殲11戰機開啟火控雷達鎖定了F16,不過雙方並未發射實彈。為轟6K護航的殲11B據悉與F16遭遇的是殲11B戰機,殲11B是殲11A戰機的深度改進型,由於殲11A採用了原裝蘇27
  • 殲10突破發動機矢量技術,沒有俄方幫忙,中國依舊能解決殲20動力
    殲-10 TVC測試中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第三代戰鬥機殲-10已經換裝了矢量推進發動機,並已經完成了首飛工作。航展上展示的矢量推進發動機模型當然還有一點,是很多人不理解的,為什麼首先改進的殲-10B而不是殲-11這樣的雙發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