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F-4B飛機鬧烏龍把自己打下來,中國將其打撈獲取技術研製殲-13艦載機

2021-02-19 鐵血觀世界

1965年4月9日,美制F-4B飛機兩批8架侵入我國海南地區上空,我南航8師航空兵起飛迎擊。在美機第三次發射「麻雀」Ⅲ型飛彈向我機攻擊時,我機護尾器報警,急速拉起,敵4號機發射的飛彈將敵3號機擊中,飛機墜入海中。

F-4B是美國1962年裝備部隊的一種新式飛機。根據聶榮臻副總理指示,航空研究院決定該機殘骸的分析研究工作交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負責。羅瑞卿參謀長還指示,殘骸抵所經初步整理後,要向東北地區黨政軍領導做匯報,並負責有關領導機關同志參觀該機殘骸的接待工作。

F-4B

美制F-4B飛機採用了許多當時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和新工藝,對我國新機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根據國防科委的指示,研究所會同空一所赴海南地區,在當地駐軍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5天的努力,將F-4B飛機殘骸和「麻雀」Ⅲ型飛彈殘骸打撈上來,計有飛機、發動機、附件殘骸15項;飛彈及火力控制系統殘骸13項;資料及其他物品14項。該機殘骸於1965年6月2日運抵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F-4「鬼怪」(Phantom)是美國原麥克唐納公司(現併入波音公司)為海軍研製的雙座雙發艦隊重型防空戰鬥機,後來美國空軍也大量採用。F-4於1956年開始設計,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生產型則於1961年10月開始正式交付海軍使用。1963年11月開始進入空軍服役。

F-4B

F-4是美國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較好,不但空戰性能好,對地攻擊能力也很強,是美國空、海軍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參加過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也曾經是美國空軍的「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用機。F-4採用外翼上反、帶犬齒前緣、大根梢比、小展弦比的後掠式低單翼,機頭為大型雷達罩,垂尾與下反的平尾之間形成120度的夾角。這些經大量風洞試驗選定的特殊外形特徵,加上採用了噴氣襟翼等措施,使飛機著陸速度低、低速飛行時不易翼尖失速。該機採用兩側進氣的氣動布局,採用了帶附面層控制板的側面進氣口,發動機為兩臺J79-GB-17渦噴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為5385千克力,加力推力為8120千克力。其主要機載設備包括AN/AJB-7全高度轟炸系統,AN/APQ-120火控雷達,AN/ASA-32自動火力控制系統,AN/ASQ-91武器投放系統,AN/ASG-26前置角計算光學瞄準具,AN/APR-36、37雷達尋的和警戒系統等。F-4的缺點是大迎角機動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時對跑道要求較高。

中國通過對F-4B、A-6等,這些殘骸的分析,中國相關單位第一次接觸了艦載機設計,為國產艦載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鑑。

「50年老兵」A-6「入侵者」式艦載攻擊機

上世紀80年代,著眼於南海問題,中國海軍提出研究航空母艦,艦載機是最關鍵的配套項目,1989年有關部門召開國產艦載機研究論證會議,中航沈飛提出了殲-8Ⅱ改艦載機、中航成飛提出殲-7改艦載機這兩個方案,但是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陸基飛機與艦載機存在較大的區別,包括氣動、結構、材料、起降等,例如殲-8Ⅱ低空低速性能欠佳,在航母上起降必須加大機翼面積、殲-7改航空電子系統落後,必須升級為機頭進氣等等,最終相關單位均認為,殲-8Ⅱ、殲-7兩種飛機原始設計比較落後,升級空間有限,還要對氣動、結構等進行大量的修改,得不償失,因此都不贊成利用現有戰鬥機改裝新一代國產艦載戰鬥機,而是希望重新發展一種艦載機,以便適應2000年以後的戰場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中航沈飛提出了殲-13改艦載機方案,雖然它的名稱是殲-13改,但是它與殲-13實際上並沒有太大關係,殲-13是中航沈飛在上世紀70年代發展的一種高機動性能殲擊機,它是中國第一種採用邊條翼、機腹進氣的殲擊機,目標是在80年代後期能夠對抗前蘇聯第四代殲擊機,配備一部WP-15渦噴發動機,但是在80年代空軍新機競爭之中輸給了中航成飛的殲-10方案。殲-13改艦載機則採用了兩側進氣正常式氣動布局,單座單發單垂尾,機翼為帶邊條上單翼,翼身融合體設計,這可能是它與殲-13少數相同的地方之一,機翼可以摺疊,翼尖可以掛載格鬥空空飛彈,為了便於布置起落架,殲-13改採用了兩側肋下進氣,而不是殲-13的機腹進氣,為了適應艦載機較大的下沉率,殲-13改採用了雙輪前起落架,主起落架則採用了機身式主起落架,機尾安裝有攔阻鉤。

國產殲-13改艦載戰鬥機模型

經過一系列技術攻關,相關單位相繼突破了多個關鍵技術,在90年代初提交了艦載機發展報告,但是這個時候國內外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軍隊潛在作戰對象、作戰環境、任務也有了巨大的變化,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對作戰飛機要求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殲-13改這樣的輕型作戰飛機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作戰環境,另外中國和巴基斯坦正在考慮聯合研製新一代FC-1/JF-17戰鬥機,它將作為中國在2000年之後的主力出口戰鬥機,所以殲-13改最終無疾而終,不過通過這個項目,相關單位對艦載機研製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為後繼發展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90年代中後期,國產三代作戰飛機研製成功,海軍明確提出以蘇-27/殲-11、殲-10為基礎開展新一代艦載機的發展,經過分析和對比,最終海軍決定殲-11艦載型-殲-15作為新世紀航母艦載機。從而揭開了中國海軍艦載機發展新的一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ww6zhaicom 微信公眾號名稱:六宅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相關焦點

  • 從美國F-22戰鬥機看中國殲-20能否成為艦載機
    同時在第四代艦載攻擊機服役之前,也需要一型艦載機作為向下一代艦載機過渡的機種,填補這一時期的空白。當時備選方案有F/A-18C/D改艦載機和F-22改艦載機,最後美國國會在1992年批准了F/A-18E/F的研製方案。從技術上來看,美國軍事專家認為,F-22不適合在局部戰爭中使用。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707航母工程艦載機,殲-6是主力殲-12改是後備
    到了1969年初,601所就將短距起落噴氣襟翼可變機翼飛機列入專題科研(預研),同年9月就開始正式研製代號「四號任務」。其實冷戰前期,由於核大戰一直為各國所顧慮,研製能短距/垂直起降而不過分依賴機場跑道的飛機成為關注重點,我們同樣緊跟世界潮流進行了預研剛好在航母方案上得到應用。
  • 中國需不需要研製遙控殲15戰機?輔助著艦技術急需重視
    另一方面,這也是個非常嚴謹的技術問題。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如此之難,那為什麼不採用技術手段解決它?殲-15艦載機在航母上活動,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對於航模愛好者而言,操作一架遙控飛機,雙手控制作用可延伸很遠,有著無窮的樂趣。那麼將一架貨真價實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3噸的殲-15艦載機改裝為遙控飛機,就更別提多刺激了。
  • 探討:為什麼中國要分別研製殲16D和殲15D,不像美軍那樣只研製EA18G一種電子戰機?
    美軍因為艦載機與電子戰飛機設計經驗豐富
  • 中國第3款隱形戰機殲-18曝光!可短距垂直起降,劍指美軍F-35!
    中國第3款隱形戰機殲-18曝光!可短距垂直起降,劍指美軍F-35!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但是也不得不說,因為殲31,它是沈飛自籌資金來搞的,所以他就不像殲20的那麼名正言順,就比如說我們國家就說把它正式作為我們的四代機,而殲31就有點類似於說我自己研製,我自己搞的,那麼將來他的身份怎麼定?所以說從目前來看,儘管殲31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是對於他的研製單位來說卻不會輕言放棄,很快他們就研製出了一個全新版本的殲31。
  • 中國艦載機早期發展歷程,曾考慮殲八
    中國早期接觸艦載機是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正值越南戰爭,當時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越邊境和海南島打下多架美國飛機,其中就包括艦載機,有關部門組織國內廠所對這些飛機殘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相應的也就對艦載機的特點進行了摸索,對艦載機與岸基飛機之間的差異有了一個比較早期的認識。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總體來說,搭載殲-15艦載機的中國海軍航母,在今後一段時間仍有較強的威懾力,特別是在面對並無航母的海上武裝力量,或是搭載同代艦載機的航母時。至於面對搭載隱身艦載機的大型核動力航母,確實只能等待國產隱身艦載機的研製成功。
  • 彈射型殲-15已經成功交付 中國艦載機邁入新時代
    《中國航空報》關於沈飛的這則報導,表明彈射版殲-15已經完成了總裝交付艦載飛機是航空母艦的主要武器,是在海洋戰場上奪取和保持制空權、制海權的重要力量,要保證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其中最主要技術之一就是艦載飛機的迅速、安全起飛。
  • F-35C墜海,如果中國將其打撈出水F-35都得停飛,但是有深水炸彈
    如果中國將墜海F-35C打撈出水,北約的敵我識別體系就廢了,F-35需整體停飛對於所有國家而言,現役裝備落入假想敵之手那就是一場浩劫。格洛瑪·勘探者號打撈1976年9月6日別連科駕駛米格25飛機叛逃日本,駐日美軍立馬使用蒙布蓋住了米格-25,隨後對米格-25進行了細緻的試飛與拆解,掌握了米格-25的性能包線,隨後北約國家對米格-25的態度從蘇聯到底是用什麼天頂星科技研發出了三倍音速戰鬥機的,變成了這就是個不鏽鋼的高速搬磚。
  • 土耳其想買我國艦載機?美國斷供,F-35泡湯,少將建議採購殲-15
    一名土耳其退役少將建議,應該急購艦載機,如果買不到F-35戰機的話,就考慮購買英國或中國飛機,例如「鷂式」戰鬥機或殲-15艦載機。談及最近在東地中海和愛琴海,土耳其與希臘的緊張局勢時,土耳其退役少將說:「我們目前急需防空護衛艦和航空母艦。這兩樣裝備能為我們提供強大的防空火力和遠程投射能力,一旦地中海有事,那麼這些裝備就能讓土耳其海軍如虎添翼。」
  • 殲-31:我不是中國版F-35,中國海五代,和F-35會有何不同?
    美海軍還是需要空優機當年「雄貓」艦載機的最大優勢,就是憑藉著「不死鳥」遠程空空飛彈和自己的超大航程,可以將航母防空圈儘可能地擴大,對蘇聯海空軍各種遠程轟炸機進行遠程攔截。在AESA雷達逐漸成為中國戰機標配裝備的情況下,肥嘟嘟的F-35C顯然達不到美國海軍的作戰要求。所以,美國海軍才會決定要自己研製第六代戰鬥機,並十分強調空優作戰能力。殲-31——中國的「海五代」要怎麼用?先聲明,雖然我這裡用上了「殲-31」這個稱謂,但不是指明FC-31一定會上艦,而是指代中國海軍的隱身艦載機。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新中國的空軍裝備從殲擊機開始,從一無所有、蘇聯購買、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從殲-1到殲-20,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弱到強,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從仰望美蘇到平視美軍,血淚和著汗水,蓽路藍縷,一路走來,終有一天我們會所向無敵!
  • 美國首次公開承認F-35C打不過殲20:根本追不上
    F-35曾經被美軍寄以厚望,現在可以說心情複雜2月10日,美國相關網站報導,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在一份報告之中承認,現有F/A-18E/F超級大黃蜂和F-35C閃電Ⅱ戰鬥機無法對抗中國最新殲
  • 殲31外形有三點明顯變化 被指將成航母標配艦載機
    這次杜拜航展殲-31是首次走出國門,它最大的意義在哪裡呢?  杜文龍:可以把中國高端製造向國際市場做一個清晰的展示,因為這種飛機作為新一代飛機,稱為四代機的隱形戰機,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最高的發展水平,目前除了殲-20、殲-31這兩款飛機快速發展之外,還預示著整個中國航空工業技術水平正在向世界高端邁進。通過這種銷售方式或者合作方式,可以讓中國軍事出口出現重大轉型。
  • 中國下一艘國產航母艦載機取得突破,改名為殲-18
    ,中國隱身艦載機取得重大突破,一款改進型隱身戰機即將亮相。據悉,這型艦載機將以FC-31「鶻鷹」 戰機2.0版本為基礎,進行改進升級,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機體,使其擁有更大的機腹彈倉,甚至還可能增加側彈倉。不過,即便是擴大機體,該機之後的整體機身尺寸也將比殲-15戰機更小,與美國F/A-18E/F戰機的尺寸差不多,並且使用摺疊機翼和平尾的設計。
  • 79年少年科學畫報封面,並非殲10或F16,而是殲13
    601所和北京航空學院一起為殲-13制定了機腹進氣的方案,並為腹部進氣道進行了大仰角風洞試驗,後來又對中等展弦比小後掠翼的氣動彈性作了優化設計,還專門進行了機翼邊條的研究。這些在當時都是我國戰鬥機設計沒有接觸過的新技術。1976年4月,殲-6後繼機的主要戰術技術標準被批覆同意,列入重點研製計劃,並要求儘快提出研製方案。
  • 加緊部署殲20和核潛艇!美欲用隱身機「包圍中國」,決不讓其得逞
    他們將歡迎隱形艦載機f-35c,並搭載世界上唯一一架用於巡航部署的隱形艦載戰鬥機。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f-35c艦載機的支援下,美軍航母戰鬥群將獲得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強大戰鬥力。對於處於熱點、被美國視為戰略對手的中國來說,這也將是一個真正的威脅和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危險不僅僅來自美國航空母艦。被稱為準航空母艦的美國兩棲攻擊艦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對手。
  • 美媒:中國航母將裝備4款新艦載機 戰鬥力明顯提升
    「遼寧」號最初被歸為訓練艦,其搭載的殲-15「飛鯊」艦載機基於殲-11B的強大機身,但由於受起飛重量的限制,這些艦載機無法裝備大型飛彈,航程和飛行高度也受到很大的影響。該機的更新更先進的改進型號或命名為殲-15B,將裝備許多新技術,包括新的推力更強的發動機、三維推力矢量噴口、新的電子戰系統和航空電子設備、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新的遠程PL-15空空飛彈、隱身塗層以及在更輕但更堅固的複合材料等等。新一代「飛鯊」戰機將成為世界上性能最強的艦載機之一,是一款具有高度殺傷力的空中優勢戰鬥機,新版殲-15B將受益於新一代技術和新航母上安裝的彈射器從而使戰鬥力明顯提升。